登陆注册
3602600000002

第2章 船屋(1)

我以为车子会朝南京市区走。女司机举着写了我名字的纸牌,叫我上她的车。我问能不能吸烟。她说没关系。这时我们已经离开禄口机场,上了宁芜高速公路。我有十五年不干野外测量了,但方向感没丢,因此我知道车子正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往西南方向疾驶。其实我是很少吸烟的。见到我吸烟,我妻子就会紧张起来。因为只有她才明白,在碰到严重情况时,我才自己点烟吸。

显然我不会害怕一个才齐我肩膀高的中年女人。何况她给人温和稳重的印象。而且衣着朴素但不落伍。我猜她丈夫是个叫人羡慕的幸福男人。车子在芜湖下了高速公路,往南朝大山里拐去。而叫人担心的是,现在天快黑了,车子已经开了大灯,而且路两边的山越来越高,且越来越陡。

我拿手机给杜行远打过电话。他叫我局长大人。我们有二十年没见面了,但还听得出他的乌鲁木齐口音。杜行远在电话里报出女司机的驾驶证号码:宁302483。没错,是这个号。还说出这个女人的右脸颊有颗豆粒大的痣。也没错,是有。显然这家伙看女人比我看得细。

张广娟抢过电话也跟我讲了几句。这个上海女人总是那么嗲声嗲气。“葛三我比你先到。”她这么叫我,是因为我在我们班排行第三。“你猜这地方怎么样?哇山清水秀……”

上个月我去上海开会,跟她见过一面。她跟那个打算娶她的慕尼黑商人一起请我吃西餐,我们不时用德语交谈,幸好我还记得几个德国单词。

我问司机来没来过这里,她说没来过。我说没见你下车问路,她说杜先生给她的路线图非常清楚。后来我看到了那张图。杜行远的钢笔字还是老样子,像一根根火柴棍堆起来的,认半天才认得出来,但一应图示符号详尽明了,没给我们干测量的丢脸。我对这个女司机的记忆力表示惊讶。即使在这个皖南山区的黑夜里,每一个拐弯都准确无误。

迎面一座大山仿佛要压过来,周围看不到一丝灯光。

“你怕不怕?”我问她。

“当然怕。”

“怕还往这边跑?”

“得养家糊口呀。”

“不会出事。”我说。

“这我知道。”

现在杜行远的路线图就捏在我手里。我们早就下了柏油路。前面的路越走越窄。我问她要不要我来开,她说没事。这时她看了我一眼,眼睛清澈明亮,没一点困意。我的开车技术是在巴西强化的。我们给巴西测地图的时候,我开着我的大屁股北京吉普跑遍了大半个巴西。我敢保证我来开不会把车子掉到悬崖底下去。像眼前这样的险峻山路,委实见得多了。

不能跟她多说话,怕分散她的注意力。

前面有灯光了,好像是一个村子,但路线图却叫我们挨着村边开过去,下了山往另一个更深更窄的山谷里钻。过了村子又有柏油路了,而且前面没弯道了。现在我才认清杜行远写在山谷里面的那两个潦草字“船屋”。

树林里有一片黑压压的老房子。几乎每个高高的小窗口都亮着灯。正门一对石狮前挂着两只喜气洋洋的红灯笼,好像有人在这里办喜事。门洞大开,但看不到一个人影。待车子熄了火,我们才隐约听见里面有人说笑的嘈杂声音。

下了车,我径直往门洞里走。我是头一回走进这种皖南民居的深宅大院。两边暗廊的顶头,都亮着一盏昏暗的白炽灯,我循声往右边暗廊里走去。奇怪的是,虽然说话声音越来越大了,都分得清哪一句是张广娟讲的哪一句是单燕平讲的了,可就是找不到她们所在的那间屋子。这时我发现我所经过的每一个房间都是虚掩着的,而且里面都亮着灯。虽然这座老房子给人阴森森的感觉,但房间里面的一应设施,如星级酒店一样讲究。

我认得出张广娟的玛丽萨风衣,知道她住哪个房间了。后来也认出单燕平的了,因为我知道她是我们班唯一喜欢穿靴子的女生。杜行远说她不来了,说她能够来却推托有什么重要事情来不了,可现在明明听到了她的声音。我熟悉她的声音,不论在哪儿都听得出来。

另一条暗廊,肯定会把我带到屋子后面的山谷里。我自恃像罗盘一样灵敏的方向感,却在这座迷宫般的老房子里完全丢失了,甚至已经吃不准我进来的那个门在哪边了。站在一个小天井里我摸口袋点烟吸。头顶是一方幽蓝的夜空。夜空里有几颗明亮的星星。杜行远把这次同学聚会安排在这样一个神秘地方,委实叫人感到意外。

我不喜欢大声嚷嚷。我要自己找到他们,而不是让他们来找我。现在我得把每条走廊和每个天井都记在心里,不能老是绕圈子走回头路。当我能够非常有把握地走入第七个陌生天井及第十三条陌生暗廊时,终于找到了他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的那个大屋子。那屋里的热闹情形,就像我在广州碰到过的一次灯红酒绿的自助晚餐。

二十来个人见了我一齐喊我葛三,这声浪直把我往门外推。按规矩二十年没见面的一起喝三盅酒,我得脱了外套跟他们搞。这时杜行远已经喝得摇摇晃晃了,可手里还握着酒瓶,举着酒盅,要跟我碰三杯。我是我们班最不怕喝酒的。再说这酒盅不大,不会应付不了。

张铮是从维也纳赶过来的。他说从没想到安徽会有这么一个好地方,而我记得他就是安徽人。他说白天爬到山上往下看,才看得出这座老房子采用的是一个设计别致的船型结构,而我知道,张铮在维也纳建立的那个高斯非线性解算结构,是目前世界摄影测量中最经典的平差数学模型。

“从前这儿有个商人。”张铮带着安徽口音跟我讲述他今天刚知晓的一个安徽民间故事。“这儿的商人叫徽商。这个徽商的母亲八十多岁了没见过船。母亲猜不出船是什么样子。儿子跟她讲但讲不明白。后来儿子请人造了这座船屋,又叫人用滑杆把母亲抬到山上去,从山上往下看,母亲这才看明白船是什么样子。船屋造好以后,儿子接母亲住进来,住了十来年。母亲是在我隔壁的那个房间里去世的。到去世那年,她活了101岁。我在进门的那个天井里看到一块字碑。碑上说这座老房子建造于明代嘉靖三年。我上网查了查,那是公元1524年,距今已有479年历史了。没想到在这座老房子里还能宽带上网……”

张铮也喝得差不多了,但他努力不让自己的舌头打卷,并努力放慢语速,不打结巴。碰完三杯酒他还在讲。“……五十年前这儿剿匪的时候,住进来一个营的解放军,都见不着人影儿……”

当我自己拿着酒瓶、酒盅走向单燕平时,谁都不相信毕业后我和她住在同一座北方城市,却从没见过面。我们的事在座的可能都清楚。我把一只干净酒盅递给她的时候,是打算她扭头不理我的。其实还是我傻,都过了二十年了,这儿的哪个人不是修炼得看上去像绅士淑女模样,一共才聚三五天,谁不给谁撑面子?

单燕平看着白酒往酒盅里倒。她脸红起来。眼睛里有眼泪水。仿佛当年是她对不住我而不是我对不住她。我给她倒得浅,怕她不胜酒力。后来,待我环视众人,看看还有没有该碰三杯而没碰的同学时,这才看到刚进屋的詹其勋。

我从詹其勋看我的目光里,看出他对单燕平与我连碰三杯并非毫不介意。如果事先知道这对刚离婚半年的同学也会来,我一定找借口不凑这个热闹。我和詹其勋只喝一杯,因为我们见过面。只是记不清那是在前年,还是前年的前年,在一个有外国人参加的学术管理会议上,我给他烟吸他吸了,但谁也没提到单燕平半句;而且比这更早的时候,也碰过一次面。也许他认为我官运亨通趾高气扬,我认为他内向自闭言辞讷涩,所以彼此虽然是老同学,但总是话不投机,说不了几句就没话好说了。

平心而论,詹其勋的老实忠厚是值得我们全班赞许的。他对我说,他已经把我的旅行箱送到我住的房间里了。那个女司机也由当地人领到前面一个村子里住下了。他说如果我想洗个澡再过来,房间里有热水。

原以为选这个地方是杜行远的主意,因为他是这次同学聚会的主策划人,而且他现在住在南京离这儿最近,后来我才知道,杜行远是听了詹其勋的推荐,才决定来这儿的。

“你以前来过皖南?”第二天我们一起爬山的时候我问詹其勋。

“没来过。”他摇摇头。他的身体还像以前那样单薄,是我们这帮人中唯一没胖起来的男同学。

“那你怎么知道这儿有一个船屋?”

“网上看到的。”

我猜他平日喜欢上网。

后来我追上老大他们,跟老大一齐往山头上走。老大已经头发花白。每次见到他都劝他把头发染一染。他说怕上理发铺,从小就怕。

老大总是气定神闲,以前就这样,现在还这样。

也许我应该忘了所有使我尴尬的事。忘了我跟单燕平曾经好得死去活来。也忘了单燕平跟詹其勋已经离婚。再说他们离婚跟我毫无瓜葛,我不该心神不安。虽然谁都不信,但二十年来我确实没跟单燕平联系过,不是没想过她,而是没脸见她。

秋天的树叶红一块,绿一块,黄一块,非常好看。路边有一条时宽时窄的急流清涧泉水叮咚。浅潭里有一种通体透明的无名小鱼游来游去。有几个没跑过野外的,干脆赤了脚在溪水边的石头堆里跳上跳下。

爬到山顶往下看,我们所住的那座老房子果然像一条船。现在它被一个深圳商人租用,给改建成一家休闲旅馆闻名遐迩,甚至常有外国人摸过来住。这几天杜行远把旅馆人员全赶走了,叫他们只在每天下午四点送一顿自助晚餐来。因为每个房间里都有冰箱和微波炉,饿了可以自己从冰箱里取东西吃。

杜行远提议明天爬后面一座山。我估计那座山的海拔高度至少在1600米以上。据说山顶上是一块平台,有上百亩见方,而且能望到远处的黄山和长江。

要爬的话,必须每个人都爬上去,所以我们不得不就此举手表决。一旦爬山决议被通过,每个身强力壮的男同学要保证一位女同学到达山顶并安全下山;就是背,也要背上去背下来。

赞成的跟反对的各占一半。所以决定权最终落到了点票的老大手里。他说他能爬上去。于是这项决议被通过了。晚上杜行远和詹其勋从前面村子里借来三把砍刀给开路的用。村民问我们要不要向导。我们说不要。跑测量的要向导是丢人的事。

我块头大,算得上身强力壮,分配给我的女同学是体重最重的张广娟。

因为张铮自告奋勇背单燕平,所以另五个女生就更容易分配了。

天蒙蒙亮我们就起床出发。杜行远给大门上了锁。偌大个船屋里面死寂一般没一个人。没走多远队伍就拉长了。我自恃野外经验最多,走在尾部给大伙断后。而分配给我的张广娟,早跑得无影无踪了。

奇怪的是单燕平一直落在后面,平静听张铮给她讲维也纳的风土人情。上山时我是陪着余小葵往上走的。碰到险峻路段就拉她一把。以前她可不咋爱说话,现在却叽叽喳喳像麻雀一样聒噪。如果她身上的香水味稍许清淡一些,我对她的感觉会更好。

她埋怨答应背她的罗天兴现在跑得连人影也见不着了。她在北京一家国家研究所工作,没出国的现在就她还在搞学术,其它人不是当了官就是经了商。她说只有她最笨。我说假如我们中有人进国家工程院一定非你莫属。她悄悄问我:“为啥后来不要单燕平了?”我也悄悄回答:“因为不配她。”

啥不配?非追根问底不可。道德感比她差。滑头。她咯咯咯咯笑起来,笑得树林里的小鸟儿扑扇着翅膀往别处飞。我一面陪她说话,一面回头张望,生怕走丢了后面的单燕平和张铮。

下山的时候单燕平还是落在后面。张广娟以为单燕平要跟我单独说话,就把刚开始讲西班牙的张铮拽走了。这时我不得不傍着单燕平一起往山下走。虽然这很尴尬,但我不是那种脸皮很薄的男人,跟女人不会没话找不到话说。

“杜行远说你有事不来。”我若无其事地问。

“我想还是来一趟好。”

同类推荐
  • 记忆感应师·猫证

    记忆感应师·猫证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威瑟斯彭学院提前放寒假。爱蜜莉整天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滚来翻去,无所事事,手握着电视遥控器一直换频道,总是找不到想看的节目,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你这么无聊啊?”布雷克穿好衣服,从房间出来,“要不要来我的帮忙整理卷宗?”爱蜜莉耸耸肩说:“好吧,至少比呆在家里有趣多了。”她看着坐在窗边读报刊的弗洛斯特,专注到连咖啡都冷了。如果不把它换掉,何时长青苔都不知道。穿上外套,坐上布雷克的车子,一路来到那间古朴的小。每一块砖头都堪称古董,推开门还会发出“伊啊”的颤抖音。
  • 小米开花

    小米开花

    既为女孩,打落地,就有一颗种子被播进心田,默默地埋好了。直到有一天,小米睡不着了。同龄的“二霞”已经胸是胸,腰是腰,屁股是屁股了;“胖涛”的小雀子“可怜巴巴”,还是压着咚咚的心跳看清了;“建设舅”的草叶抽动的游戏让她怕了,恼了;“嫂子”硕大的乳房被孩子衔着也被人们馋馋地觑着让她羞了——终于它“来了”,小米却怅怅的了。寂寞的,小米开花了。在成长的每一步,小米们怯怯地大睁着双眼,惴惴地试探着双脚,小心翼翼地迈出每一步。对无知懵懂的孩子,每一步都险象横生,她们走得跌跌撞撞。
  • 过道

    过道

    夏天敏云南昭通人。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创作,曾在《当代》《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钟山》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名作欣赏》《中国中篇小说精选》《2001年中篇小说精品集》《中国30年改革精品集》《鲁迅文学奖作品集》《新世纪获奖小说精品大系》等书刊选载。获第四届云南省政府文学一等奖,2001年《当代》文学拉力赛总冠军,首届梁斌文学奖一等奖,《人民文学》“爱与和平”中篇小说一等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首届绽放文学艺术成就奖。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好大一对羊》在法国、美国、加拿大分别获奖。
  • 天龙八部(第三卷)(纯文字新修版)

    天龙八部(第三卷)(纯文字新修版)

    《天龙八部》一书以北宋、辽、西夏、大理并立的历史为宏大背景,将儒释道、琴棋书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其中,书中人物繁多,个性鲜明,情节离奇,尽显芸芸众生百态。丐帮帮主乔峰与大理国王子段誉、少林弟子虚竹结为兄弟。他身为大宋武林第一大帮帮主,发现自己竟是契丹人,虽受尽中原武林人士唾弃而不肯以怨报怨;他身为辽国南院大王,却甘愿背上叛族罪名,最终以悲壮的自杀来阻止辽国发兵攻宋,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 王子娱乐城的覆灭(二)

    王子娱乐城的覆灭(二)

    N省副省长倪忠农的儿子倪卫兵,在乐都市经营的“王子娱乐城”,表面上以歌舞、电影、食宿、桑拿等活动为幌子,暗地里却干着赌博、色情的勾当。“王子娱乐城”就像一部疯狂的绞肉机,无情地吞噬着这个社会的道德与良知。袁玲的父亲以一个检察官的身份对其进行调查,竟遭灭门。邪恶对正义的蔑视,激起了乐都市检察院副院长、反贪局局长刘华北的义愤!为拔掉这颗寄生在乐都市的大毒瘤,其女刘菁主动协助父亲搜集证据,却落入倪卫兵的魔掌,幸遇前男友杨如剑,方才得以脱身。杨如剑与刘菁因误会导致分手,杨如剑始终难忘这段恋情。当他得知刘菁想帮他父亲扳倒倪忠农父子时,陷入极度的矛盾之中。
热门推荐
  • Joan of Naples

    Joan of Nap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武尊

    绝世武尊

    一个身患竭血症,无法修炼的废物,得到一面能够推衍世间一切的神奇镜子!功法、武技、炼丹、制符、布阵,对他来说,统统都变得易如反掌!他修炼最强的功法,饮最烈的美酒,泡最美的女人,灭最嚣张的敌人,一步步走向武道巅峰!亿万神魔,匍匐脚下;无尽星空,尽在掌中!
  • 看见火光你就跑

    看见火光你就跑

    一看见火光你就跑,知道不?他笑着,看着我比划着奔跑的动作。被火灼伤的脸上露出不自然的笑容,微微张开的嘴巴,像是一个煤矿山洞,舌头似一团捣碎的木耳蜷缩在里面。他转过身去,被火星燎出斑斑点点的衣服鼓胀起来,破麻袋一样,飞快地跑出了教室。你管他干嘛,他这里有病。同事杨若桃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我没有接她的话,呆呆地望着教室外面,晚霞像是着了火一样洒在院子里那棵砖红色的松树枝上。我依然记得第一次看见这个叫作莫然的孩子时,也是在这样的傍晚。那时,我一个人来到水月湾,下了火车后又被大巴丢在这个陌生的村庄旁。
  • 命丧谁手

    命丧谁手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省长”李宝柱

    “省长”李宝柱

    冬天日头短,太阳一跌进矸石山背后,夜色就拥抱了大地。有风,呼呼的吹。吹打在脸上、手上,像刀子割过似的。李宝柱戴上棉毡帽、手套,拿上手电筒,开始了夜班第一次巡查。说是巡查,其实是围着坑木场的墙根儿走了一遭,拉开了各个角落的白炽灯。灯光豁然明亮,夜色顿时退缩了许多。时值今日,煤矿井下虽然实现了机械化支护,超前支护有单体液压支柱,采场支护有掩护式液压支架。但煤巷掘进离不开坑木,工作面安装拆除摆架离不开坑木,采掘工作面顶板破碎时超前支护还离不开坑木,通风调整系统建造风门更离不开坑木,坑木场就在刘家屯煤矿与刘家屯村庄之间。
  • 我的秃头老师

    我的秃头老师

    在一个恰当的时候,某一位老师的出现,对于一个懵懂的学生来说,多少会有些影响。多年之后,在记忆和梦境里,“我”回忆着那段过往——一个有趣的老师,把自己的历史课变成了小说课;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了拉瓦锡和商伯良的暧昧情感;历史和现实交替结合,作为学生的“我”能否与老师达成和解……
  • 香港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生涯

    香港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生涯

    本书主要探索香港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生涯。由于教育及课程改革所致,书中集中讨论香港体育教师工作生活中明显过重的工作量及多元角色所带来的问题。
  • 流星划过的轨迹

    流星划过的轨迹

    流星划过,虽然只有一瞬,但你我的相遇尽是美好
  • The Scarlet Car

    The Scarlet C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阴阳秘闻

    阴阳秘闻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而一本名为《阴阳秘闻》的奇书,记录世间一切邪魔,奇人异事。我的离奇故事,在我出世时,便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