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3900000029

第29章 新闻哲学的诞生(3)

2.1.3“第四世界”的新世界观

“世界4”的构想

2009年,张之沧、闾国年、刘晓艳合著的《第四世界——一种新时空的创造和探索》一书提出了“第四世界”的构想。

所谓的“第四世界——世界4”,主要包括虚拟世界、网络世界、网络社团,即主要由电子媒体、电子通信、电脑网络以及虚拟技术和模拟技术创造并构建起来的世界。它既类似于毕达哥拉斯的“数字世界”、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世界”,但又不尽相同。它是20世纪人类利用高科技发明创造的产物,是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追求中,由数学家、科学家、电脑专家、编剧导演以及各类技术人员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信息资源、影视技术和想象力将前人的理念世界或实在世界模拟化、虚拟化、现实化、影视化、高科技化而演变出的一个有别于“三种世界”的崭新世界。(张之沧,闾国年,刘晓艳著《第四世界:一种新时空的创造和探索》,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世界4”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世界、软件形式,它类似于拉康所谓的“大对体”,即“只是一种虚拟的符号性秩序,或者只是为我们构建现实的网络而已”;同时,它又在原则上类似于科学家于20世纪所发现的“反物质世界”。在这两类世界中,“质量、距离和时间都变为虚数”。只是,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信息形式将“世界4”这个原本不可视的世界变成可视、可触摸及至可以身临其境的对象。正是这两类世界使得原先的“现实世界”或“客观世界”变得不完整和不一致。正是它们使得今天的人类坚信:那充满人类凝视的被感知的客体,或黑格尔所谓的原质,实际上就是那“扭曲了我们对现实感知的实在世界”。这个实在世界是现实和虚拟的统一,是乌托邦和非乌托邦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世界4”也属于实在世界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特殊的“实在世界”,“世界4”也具有自己的时空形式:其空间形式就是赛博空间(Syberspace),即可操纵航向的空间(Navigable Space);其时间形式也是赛博时间(Sybertime),即流动性的时间,它也是一个与人的主观性和概念性紧密相关的时间。在这些虚拟现实中,赛博时空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变化万端。在这里,既不存在牛顿的绝对空间,也不存在爱因斯坦的四维时空,而是一个伴随着意识流动而自由流淌的时空之河。

“世界4”虽然是虚拟世界,但它与现实世界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具有鲜明的文化性质和社会价值,不仅突出地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交通运输、文教卫生、国防军事、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农业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各个领域,而且特别体现在个性的独立、人性的解放和意志的自由上。

“世界4”的产生就是理论付诸实践并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各种软件的发明创造和具体制作。它最大作用还在于把现实搬入第四世界,有利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科学施工,使得许多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社会服务完全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自行操作。

作为一个科学技术化、生活化、观念化、理想化和自由意志化的世界,“世界4”与人类生息普遍联系、密切结合,使得今天各种网络都充满日常生活和人文内容。在网吧里,人们可以自由地、无拘无束地游戏、聊天、通信、评论、欣赏、审美、交友、祝福、谈情说爱和婚姻嫁娶。上网者可以通过声音、图像、语言和信息的传递与转化,使得现实中不可能进行的一些交往,都能够变成一种直接和亲密的接触。比如远隔万里的一对情侣可以共处于一个荧屏,传递彼此的心声和柔情蜜意。在那里,距离概念消失,时空概念改变,时间由于昼夜不分而失去原本的流徙和变迁。

由于“世界4”可以给人类提供更广阔的运动空间、更充裕的交往时间、更多的谋生机会、更丰富的选择内容、更大更多的人群和社团,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都是在“世界4”中工作、学习和休闲。信息的快速传播作用,推动虚拟技术在网络世界中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无数样态各异的三维虚拟现实,其中有的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虚拟社群、虚拟学校、虚拟商业和虚拟移民的复杂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形成许多可以同时用于生产、消费和娱乐的三维虚拟空间系统。

今天,不仅许多办公机构已经实现电脑网络化,许多家庭已经通过电脑经营业务、进行研究和家务劳动。展望今后,通过家庭的人机化和自动化,可以把个人、家庭和社会全面联系起来,一切个人行为和社会活动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成为举手之劳。这也说明人类建构虚拟世界绝不是为了抛弃现实世界,恰恰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改造、适应和弥补现实世界。人类针对某种生活的哲学思维也不再是一种新奇的观察,而是将零乱的现实变成理想观念化与秩序化的新世界。

当然,“世界4”无法脱离物质世界而存在,但它更具有独立于“客观现实”的内在实在性,从而成为一种属人的自为存在。而且人类也的确通过这种实在超越了现实世界,发现并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存在维度。在这里,人类终于推翻了几千年来“自我”所一直充当的有关外部生活的顺从者、外部社会的屈服者以及外部世界的伴随者的地位,开始真正成为一种具有丰富性、深刻性、独特性和超现实的存在。

“世界4”这种以“社会——符号性的关系网络”为转移或以“屏幕人”角色为主轴的“超物质”性存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即便是“所谓自然的存在,在其最深层次也是以派生的方式——超自然的”。它使得自然和超自然、实在和超实在、经验和超经验、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等对立概念,在“世界4”中找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环节与基础;使物质世界具有无形的性质;使精神世界具有可感性和可视性;使客观知识世界具有主观随意虚构的性质。任何世界都不再那么单一,而且越是后面生成的世界越是带有前面各种世界融合统一的特征。这是各个世界都没有绝对分明的严格界限的原因所在,也是后来的世界日趋复杂、高级和具有人为性与人性化的原因所在。

面对虚拟世界

一个新的世界的发现,必然带来一场世界观的新革命。

虚拟世界作为时空演化的第四种形态,实质上是对近30年来出现的一类与虚拟现实直接相关的一类新事物的描述和界定。它意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借助电脑网络、电子通信、虚拟技术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将光、电、色、能、数位与信息集于一体,对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日常生活类比缩合,构建的一个与“自我”紧密结合的新天地。它是对虚拟现实、网络世界和信息集合体等新实体的综合。

虚拟世界有其构成的物质基础——信息、电脑、传媒网络、电子运动,以及作为创造主体和操纵主体的人本身,也有其存在方式——赛博空间和赛博时间,以及决定这种时空最紧密组合的逻辑形式;它有存在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根据——人的虚构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制作技术和辩证方法;它还有现实社会中庞大的人群——在线者、虚拟人和网络社群。他们常常是作为“隐形人”利用网络通信和传媒共同组建了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娱乐旅游或日常生活的共同体。

这种由共同体或网络社区构成的世界,与波普尔的“世界3——客观知识世界”有着质的区别。它突出展示了人的主体性、超现实性、虚拟性、想象力、构造力、实践性,以及对现实社会中国家、种族、肤色、性别、党政团体以及高低贵贱的超越性。这是“一个新的集体间离空间”,其中“人与空间形态分离,外部体验与内部体验割裂开来”。(张之沧,闾国年,刘晓艳著《第四世界:一种新时空的创造和探索》,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虚拟世界既昭示着人类社会、人类认识、人类实践进入一个新阶段,也昭示着宇宙进化在地球上构建出一个新世界。其革命性作用将势不可当地占有和渗进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转变自我和肉身长期以来的被动角色,摆脱自然时空对拥挤的人类的日益束缚和限制。特别是人类利用电子技术制造的一片片光怪陆离的现象和“实体”,意味着由赛博空间、赛博时间、虚拟城市、类比现实、无边界国家、电子人、电子狗、电子玩具、电子游戏、硅人、万维网、电脑荧屏等各类人造物、虚拟物构成的一个多姿多彩的神奇世界,必将把人类带进一个结束数千年旧文明史的新时代。

虚拟世界实质上是在前人预设的世界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以当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相结合为主要体征的新世界。它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电子信息革命的产物;它是虚拟技术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有关时间和空间的无穷构想和再造形式;它鲜明地显现了人类再生产与再创造空间和时间的能力。在这里,各种幻象表现、类比实体、虚拟现实应有尽有,层出不穷。它将以往的三个世界融为一体,构造出和显现出一个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源于人类高于人类、源于信息高于信息的新世界。

虚拟时空作为一个再现的虚拟现实,常常是一个高度致密的信息流、一个极端复杂的时空新组合。它突出地表现为空间的流动性,即这种空间是依赖于资本流通、观念变化、电子信息传播等诸多流动着的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而形成的。就像网络世界中的网络社群一样,其中成员主体完全符号化、信息化。是网络把五湖四海的每个成员彼此零距离地联系在了一起,使他们通过这种流动的空间完全生活在一种虚拟的世界中。

正是通过这种流动的空间将地域化和全球化统一起来,也将历史和现实统一起来。此时的人类利用变幻无穷的虚拟空间代替了时间,由此,人们在瞬间就可以通过漂浮流动的空间从古代进入现代,从中国抵达美国,从地球抵达其他星系。

在虚拟技术发明之前,如果人类还仅限于通过电话远距离传播声音,通过电视远距离传播图像的话,那么人类利用拟像和电磁波的震动等高端技术能够传播的东西,包括情感、知觉、心理感受、肉体反应等与生命特征直接相关的内容则与日俱增。依照信息论创立者维纳的设想,在未来,整个人体以信息形式在全球旅行将完全可能变成现实。这种空间流动性当然不只是限于几何学或物理学上的变化或流动,也包括时间和历史上的流动。比如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或一个民族、国家及至整个人类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过去的年代至多只能依靠文字描述和图片的堆积,而今天人们完全可以利用虚拟技术,活灵活现地展示整个人类历史的变迁,使漫长的历史在流动的空间中变得短暂而内容丰富。

这种流动的空间实际上既是自然重演律、生物重演律的现实化,也是人类历史、人类智力重演律的现实化。也正是在物质层面的空间结构的紧密关系上,我们才说“在当今的虚拟世界中,实在界越来越难以与想象性的仿真区分开来”。因为虚拟世界的关键就在于降低符号性的功能,而日益实现与实在界重合在一起。但是它也同时打破了传统自然科学家对于空间和时间所赋予的纯客观的界定和理解。

在虚拟世界里,时间往往都凝结成不可用“分和秒”测量的空间,而空间则往往又像现实中的时间一样具有流动性、绵延性、不规则形、无地方性、非几何性和不确定性,甚至经常是服从于人类的主观想象和意念,使复杂的现实被溶解在虚拟图像中,既开辟了变化中的多重性身份,也使其化约为符号性的秩序,或是化约成信号的交换。

虚拟世界并非是纯粹的虚的存在,它一样有自己的物质基础。

虚拟世界是同时与物质世界和想象世界相联系的。比如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团,在空间上,它至少具有三个相互关联的物质层面的支撑或支持:

第一层面,是由电子交换的回路所构成,即以微电子为基础的设计、电子通信、电脑处理、广播系统以及电子与信息技术的“高速传播”等要素,共同构成信息社会、网络社团之存在过程或活动过程的物质基础。

第二层面,是由其节点与核心所构成,即任何流动空间得以存在的电子网络都毕竟要和某一特定的地方相连接,而这个地方必须具有完整界定的社会、文化、实质环境与功能特性。比如有些地方是交换者、通信中心扮演了协调的角色,使整合进入网络的一切元素顺利地互动;而另一些地方则可能是网络的节点,围绕着网络中的一些关键功能建立起一系列的以地域性为基础的活动与组织。

第三层面,是由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构成的空间组织,他们操纵和支配着使这些空间得以接合的指导性功能。

没有现实中或物理世界中这三个层面的空间结构,就没有虚拟世界中的时空形式。但是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时空形式,毕竟超越和覆盖了全部的物质世界。就像今天美国的赌城拉斯维加斯,其上方完全被来自全球的信息网络所覆盖,使得一个庞大无比的无形城市或隐性城市较现实中的显性城市发挥着更大的功能,也占有和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精神世界,使越来越多的人都乐于生活在一个更自由、更广阔、更丰富、更多元化的虚拟世界中。

在“世界4”中,人们能够通过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理性空间、概念空间、想象空间和自由领域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感受到心灵和世界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人的概念的至上性”。

同类推荐
  •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阐述了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类型与特点、功能与作用,分析了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不同媒体开展体育报道的模式与特征,并总结了奥运会、世界杯、田径世锦赛、F1、NBA、四大网球公开赛、环法自行车赛等国际大型比赛报道的规律,从而使《体育新闻学》成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体育新闻理论、指导体育新闻实践的专业必备教科书。
  •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回归心灵的安乐:《论语》的智慧

    回归心灵的安乐:《论语》的智慧

    本书是一本普及论语知识的入门书,着重于把论语的智慧放在当今的时代背景和语境中去解读与阐释,并试图将其置于现代教育、教育学与教育管理学等领域予以阐释和应用,继而探索其不同角度的价值和现代意义,旨在拓展其应用领域。全书内容丰富,简明易懂,有寓意有新意,文字深入浅出,兼有科学性和可读性。本书首先是面对初中生的普及型普通读物;其次可面对国学研究工作者、教育学及教育工作者等其他专业人士;最后面对该领域感兴趣的普通大众读者。
  • 可爱的80后

    可爱的80后

    所谓80后,是指出生在1980~1989年的人群。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痕。其实,所有的80后,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着成长时的幼稚、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有着桀骜不驯的叛逆。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
热门推荐
  • 不懂说话,还怎么做销售

    不懂说话,还怎么做销售

    本书以销售的基本流程为主线,结合经典营销案例,从如何作有效的开场白、如何高情商地介绍产品、如何聊出客户“不能说出来”的需求,到如何回应客户的拒绝、与客户建立可持续交易的关系,全面系统地讲解、归纳了销售全流程的解决方案与营销话术,句句中肯,条条实用,是销售人员修炼“说话能力”的上佳读本。
  • 楼居杂著

    楼居杂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山野田间尽悠然

    穿越之山野田间尽悠然

    原来穿越是这样的,真的会有这样穷的日子,真的会有极品的亲戚,真的会有爱我的亲人,真的会有穿越女的福利……家里穷困又怎样?不会种田又怎样?只要有爱着我的父母,我就要利用我的福利,空手在这世间打下我的天下,让爱我的人丰衣足食,再不受饥寒交迫,再不让别人欺辱~!我只想要过上富足安定的生活呀,我只想和亲人相亲相爱不离不弃,这个暧昧的眼神是要闹哪样,我还小呢,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尘笺

    红尘笺

    两个相伴成长的少女,一个古灵精怪、一个单纯傻萌,却因遇见同一位男子而卷入江湖是非,人心难测、善恶无疆,两人在相同的际遇中选择了背道而驰的人生路,她们是否还能一如往昔地策马江湖,在情爱纠葛中她们又该何去何从?他是人中翘楚、卓尔不群,却与尘世有着格格不入的间离,至交决裂、知己叛离、情爱难圆,身负非凡身世的他在经历过暴雨倾盆之后能否重获艳阳?一对双生姐妹花,同喜同悲,亦爱上同一个男子,二人为夺所爱不择手段,到底谁能够终成眷属、双宿双飞,亦或是二人同坠魔渊、万劫不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4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4

    《安全教育综合读本4》随着科学发展,人类发明了许多利用电磁能工作的设施。这些设施大量向环境中发射电磁辐射或产生电场、磁场,使环境中的电磁能水平极大增高。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面对这些电磁产品的辐射呢?
  • 世主创界

    世主创界

    一个地球特种兵,一代九星神主,一只上古神兽,一任无敌仙皇,一条幽冥鬼将。看其如何百搭,震惊世界,所项无敌,问鼎四界巅峰。追求无上大道。
  • 换个方式爱孩子:女孩写给父母的60封信

    换个方式爱孩子:女孩写给父母的60封信

    《换个方式爱孩子:女孩写给父母的60封信》既有亲切可感的育儿体验,又充满了专家具有反思性质的思想启迪。它启发更多的妈妈们,换个方式爱孩子,从这份轻松中获得妈妈与孩子共同的自由和成长!《换个方式爱孩子:女孩写给父母的60封信》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走进女孩的秘密世界、给女孩更多的关心和认可、别让不良情绪影响女孩的生活、妥善应对女孩遭遇的学习挫折、不可忽视的青春期教育等。
  • 超神升级系统

    超神升级系统

    杀鸡爆神级功法!打怪爆神器神丹!这就是乾坤一爆!穿越到神武大陆,超神升级系统在手,什么都有……美女,哥带你飞,不过你要排队!
  • 王国维文选

    王国维文选

    本书收录了王国维著作中的精华篇章,展示了王国维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所表达的独立意志,在历史研究中的严谨深厚,在教育研究方面的自由思想等等。
  • 创世1634年的战争

    创世1634年的战争

    林动、赵平、周翼、政萧萧四个过着平凡生活的朋友,无意间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从而开始了一段奇异、壮丽的旅程。在了旅途中他们经历了自己的故事、他人的故事,碰到了许多影响他们命运轨迹的人物。残酷的战争、甩不掉的命运、生与死的抉择、为现实的疏离虽然不能切断四人淡淡的友情,但他们的心灵在这旅程中也悄然变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