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5700000008

第8章 内乱的阴霾

1917年6月9日,我们创设的《密勒氏评论报》第一期出版。这时,北京的政治军事局势非常紧张,几乎达到一个临界点。当时,北京政府由督军集团和自由集团这两个政治集团构成。其中,督军集团是一个军事性的组织,成员包括督军和军事首领;督军来自各省,军事首领来自各省和各地区,尤其是华北诸省。值得一提的是,督军集团的成员还囊括了清末民初的军官。这些军官曾经只是在袁世凯的军队中任职,他们自私自利,相当无知,只在其管制的部队或所谓管制的部队里有一定的威信。自由集团成员多是国会议员,因其势单力薄,不可能取得北京政府的控制权。黎元洪是自由集团的成员之一,他虽说是总统,但不拥有任何军队,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这时,北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国会、总统黎元洪、总理段祺瑞平分秋色,其中段祺瑞的靠山是督军。在一篇文章中,《密勒氏评论报》诠释了这种政治格局。文章中写道:与外国的政治斗争相似,在中国,国会与政府各组成部分的政治斗争同样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物。这种政治斗争涉及诸多方面,例如:如何行使权力,享有哪些特权和权力等等。直到目前为止,即使是民主制度相当发达的国家,也没有把这些问题处理好。在当时,中国还不够强大,主权并不完整,这些问题在中国更显复杂。当时的中国非常落后,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众人对仅存的一条临时约法还争论不休。遇到难题无法决断时,中国政府习惯性的做法是去外国友人那里寻求帮助,并倾听友人的建议。不过,这些建议大多派不上用场,因为这些外国友人总是站在本国的角度想问题、提建议。

在当时,中国参战问题是主要问题之一,争论方各执一词。段祺瑞总理坚持认为中国应该参战,此举遭到了国会议员的强烈反对,双方陷入了僵局。1917年是民国六年,这年5月23日,总统黎元洪为了打破僵局,将段祺瑞革职。遗憾的是,黎元洪的计划落空了。段祺瑞离开北京后,辗转于天津,在当地与一些军阀相互勾结,企图发动政变,以此拖垮北京政府,北京的局势更趋紧张。在段祺瑞革职之后,黎元洪主要依靠张勋率领的军队来维持统治。张勋是辫子军的统帅,由于他一再劝说黎元洪解散国会,1917年6月13日,即《密勒氏评论报》创刊第四天,黎元洪宣布国会正式解体。

1917年早春,督军集团齐集北京,在此召开了一项会议。出于猜忌,每个督军都有随从相伴。被邀出席会议的还有张勋和他的辫子军,他们曾经在一个小城里安营扎寨,这个小城与南京市隔河相望。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张勋的故事:一次,张勋把众将领聚集起来,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按照惯例,会后大家把酒言欢,猜拳行令。正是在这时,屋里忽而漆黑一片,悄无声息,原来是电灯不亮了。之后,电灯重新亮了起来,只见众人手执枪杆,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好一个难堪而搞笑的局面。

张勋率领部分辫子军来京参会。按照张勋的部署,辫子军很快到北京城和各个战略要地驻防。张勋没向他的同伙提前说明,此举并未引起他们的注意,因为这时军阀穿着统一的服装。

这时日本人和德国人在中国都很猖狂。日本大使向中国政府施压,企图让中国政府履行《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与此同时,为避免中国对德宣战,德国人积极奔走,秘密进行着种种活动。德国人为保护他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和租界,可谓是绞尽了脑汁。

1917年春天的北京便是如此。由此看来,当时的中国极有可能爆发内战。美国对中国的形势予以高度的关注。为了将可能的内战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美国国务卿在与中国政府当局一起探讨内战潜在性的同时,郑重提出:中国的安定与否直接影响着世界和平的大局,因此必须努力保持中国国内的和平与安宁。与中国向德宣战相比,此举显得尤为重要。这时,英、法两国鼓动中国对德宣战。当时,美国人为避免中国发生内战,稳定世界局势,时常给予中国政府以忠告。日本人看不惯美国人的做法,对美国人很是不满,甚至传出了这样的谬论:美国人的所作所为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实则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日本人认为,美国人事先不与他们商量,很是不给他们面子。

对于美国人的照会,中国人没有很大的反响。事实上,这时的美国也开始插手亚洲事务,只不过他们刚刚起步而已。当时,美国的一些金融家和工程师抵达上海,计划就铁路建设和运河兴修的相关事宜与中国政府协商。对于这个计划,日本人表示了很大的不满。日本人扬言道:倘若美国人不与他们合作,他们始终不会站在美国人这一边。

这时,德国人致力于秘密活动,目的是避免中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德博士是一位美国牧师,在北平享有威名,1917年6月,他被美国政府捉拿,之后被押解到马尼拉。在这过程中,美国人得知了德国人的机密活动。事实上,里德博士在北京所经营的报社,完全由德国人出资,它成立的目的是在中国为德国的所作所为做好舆论宣传。这家报社的报纸是德国机关报。里德博士在被押解到马尼拉后,不但没有遭到任何处置,反而被释放了。里德博士重获人身自由后,立即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写道:美国鼓动中国对德宣战的行为,不是出于本国的利益,就是为了冠冕堂皇的道德准则。不论对美国总统威尔逊,还是对美国政府来说,里德的这一做法都是公开的挑衅。

当时,张勋暗中将部分辫子军安插在北京各个重要据点。与此同时,张勋还从南方不断调兵遣将,如此他拥有了大量的援军,杜绝了后患。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几家报社竟然出版了这样的中文报纸,报纸上写道:张勋频繁地与废立的清朝皇族打交道。在北京,当时亚洲报社的报纸刊载的新闻包括两类:一类是关于国会问题的新闻,一类是关于美国劝解中国的新闻。后一类报纸的新闻中这样写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应该致力于国内事务,并且以和平为宗旨。

为了炫耀个人势力,1917年7月1日清晨,张勋将年幼的皇帝溥仪从紫禁城中解救出来,并拥护溥仪即帝位,前后历时12天,这就是短暂的张勋复辟。起初,由于辫子军把持了整个北京城的战略重地,众人都认为复辟活动是张勋一人策划的,殊不知,德国人插手了复辟活动。时隔数月之后,真相大白,原来德国人也参与了复辟活动。当时,迫于协约国的压力,北京政府准备对德宣战,德国人察觉出这一点,于是帮助张勋复辟,企图给共和政府一点儿颜色看看。这时,辫子军不是正规军,他们得不到政府的军饷。为了复辟活动的正常进行,张勋极有可能从德国人那里获得了一大笔钱。

在复辟发生后,张勋觉察到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难啊。对张勋的复辟行为,有些军人和政治人士是反对的,不过他们反响不大,只是噗嗤一笑。不同派别的军阀总是为个人权力争执,张勋复辟不久后,为了避免各自的权力受影响,别的军阀相继提高警惕。在这次复辟事件中,没有发现日本人插手的痕迹。

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从1908年12月2日登基,到1912年2月12日退位,前后在位共三年。在西方人士看来,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共和派人士是不应该让满清皇族继续待在紫禁城的,尤其是宣统皇帝溥仪。倘若当时共和政党将皇族人员驱逐出紫禁城,张勋复辟的闹剧就不会上演了。

在北京,张勋复辟的事件引起了外国人强烈的关注,中国政界领导人竟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对此,外国人甚是吃惊。在中国的政界领导人看来,纵然得到德国的资金援助,张勋也无法胜任溥仪复辟的工作。这是由于张勋不但没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而且资质也很浅薄。在各个军阀将领的协助下,段祺瑞总理对张勋发起进攻,历时12天的复辟顷刻间分崩离析了。中国政治领导人认为此事件不足为怪。事变发生之后,张勋逃往东交民巷使馆,先后受到荷兰和德国大使的庇护。

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的政治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当时,关于中国内部的错杂形势,《密勒氏评论报》曾有下列论述:

共和政体取代君主政体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只是共和政体缺乏健全的体制,相关措施并没有落到实处,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并不是真正的民主与共和。我们认为共和政体需要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为保障,中国政府应当以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临时宪法》为根本,这个《临时约法》是于1912年孙先生在南京修订的。宪法任命黎元洪和冯国璋分别为总统和副总统,宪法还产生了国会和内阁。令人遗憾的是,近来国会解体了,国会议员早已不在北京,而是长期待在上海及其他地方。那时,内阁由国会议员选举产生,并由总统任命。不过,如今中国政府任人摆布,形同虚设。

为了取得协约国的支持,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同盟国下了战书。不过,中国政府派去战场的不是部队,而是劳工。在西欧战场上,这些数以千计的劳力挖战壕,修道路,建港口,修理铁路等等。这些铁路都是在战争中被损坏的。除了提供劳力,中国政府还向英美两国提供各种各样的原材料,旨在辅助协约国作战。

中国政府敏锐地察觉到,对德奥宣战,外国在中国享有的治外法权将被废除,同时天津租界也将重归中国管辖,何乐而不为呢?事实证明,对德奥宣战还是大有裨益的。后来,俄国主动发表声明:本国希望与中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中国将不再享有特权。在一战之前,外国与中国签订了诸多不平等的条约。俄国放弃在中国特权的决议为包括英美在内的列强树立了榜样,因为它为不平等条约的取消埋下了伏笔,对当时的中国相当有利。那时,英美两国是盟国。

北京政府公然挑衅孙中山制定的《临时约法》,孙先生对此很是恼怒。1917年7月,孙中山率领海军从上海出发,辗转广州,在当地成立了广州军政府,并召开了国会非常会议。在会议上,非常国会推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当时,北京政府是外国认定的唯一合法政府,广州政府并没有得到外国的认可。由此,中国的政治形势变得更加严峻。窘迫的政治形势后来成了中国内战的导火线。

同类推荐
  • 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

    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

    《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是畅销十年的白话宋史口碑之作。全新修订精华版,潜心打磨,去芜存菁。写尽宋朝三百年的兴衰变革与历史谜团。自北宋立国之始,辽宋便处于对峙状态。宋太宗继位后,平定南方,国力因之大盛,一改之前对辽守势,出兵灭了北汉,挥师伐辽。高粱河之战是辽宋主力首次正面交锋,却成为两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1004年秋,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大有一举灭宋的架势。但最终两国议和,订下著名的澶渊之盟。此后一百二十年间,辽宋不曾兵戎相见。北宋进入繁荣期,出现了宋朝三百年间的盛世——咸平之治。其后,皇后刘娥摄政的天圣朝、脍炙人口的仁宗朝相继来临……
  • 活在汉朝不容易

    活在汉朝不容易

    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烘焙出了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高祖既宽又疑、文帝既俭又奢、萧何既端又阴,张良既慧又警,陈平既奸又醒,晁错既智且愚,卫青既厚且惕,霍光既忠且妄……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和现象,包括刘邦的真实父亲、吕后被狗咬死、汉文帝为男宠求情、八十年前就被预言的皇后、抵得上十万兵马的公主、史书上失踪的皇帝、十五岁的皇太后、西汉每个皇帝的男宠……每一个人物身上,都存在着截然反向和矛盾的性格特征,你无法简单地丈量他的黑白对错。
  • 混在帝国当王爷

    混在帝国当王爷

    李狗儿,一个连正儿八经大名都没有的穷要饭,一个社会的最底层,当一个做贵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头上的时候,李狗儿的幸福生活开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个事!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识几个字。做外戚当权臣?那太危险,好像历朝历代没有几个能得善终的。李狗儿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更没有抱负,只是想做个富贵散人,但是天下已经乱了,这个富贵散人,他还做的下去?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 非典型原始社会

    非典型原始社会

    张岩在雪崩中活了下来,但生活的时代却变成了物资匮乏的原始时代,为了活下去,为了活的滋润一些,张岩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热门推荐
  • 锁红颜

    锁红颜

    月光浅浅的撒着,现在,已经入夜了,那洋洋洒洒的月光还是那样,给如梦如幻的感觉,月亮冰盘似的悬在空中,再加上深蓝色的天幕点缀着的三两点寒星,把整个夜衬托得格外的静谧,清幽,以及萧瑟。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一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一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第一册)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第一册)

    福尔摩斯虽然是阿瑟·柯南道尔笔下塑造的人物,但能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他以最有趣、最引人的手法,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引起共鸣:人们都有探索黑暗与未知的好奇,也都有找出真相、伸张正义的向往。就在事实与想象里、在假设与证据间、在科学理论与小说创作下,人们心中都有福尔摩斯的影子!福尔摩斯的冷静、智慧和勇气,在悬疑紧凑的故事情节里是最值得玩味的。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推理分析是破案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鉴识科技应运而生,为侦案工作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帮助,但这位神探的博学多闻、细心耐心、追求真理、坚持原则的特质,应该是这套书背后所要传达到的重要含义。
  • 冷面王子,俏皮公主

    冷面王子,俏皮公主

    蔺烟宜一百二十个不愿意,她堂堂蓟枫集团的千金大小姐,怎么会去一个破烂学校给一个什么男生送情书呢?一个是冷得像冰的萧海夜,一个是温暖如风的男神耿照齐,一大把追求蔺烟宜的男人她都没兴趣,这两个同时闯入她生活的男人,该选哪一个好呢?
  •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上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妃有妖气

    爱妃有妖气

    传说,她踏着怪物降临,是邪恶妖女。靠,那素宝马,啥眼神。传说,她以一己之力震撼战场,无人敢撄锋。全靠家伙带得全,凤姐一顶三,牛啊。传说,他们是最完美的妖废组合,天地难容。姐素坑神,姐怕谁,坑不死,不用谁融化,咱自个儿躺坑里去。一袭白衣,一双火瞳,这一生,这一世,只求遵循本心。逆命为法,逆法则道,逆道是天,逆天成尊……
  • 重生之至尊嫡女

    重生之至尊嫡女

    重生成为最不受宠而且惨遭退婚的相府三小姐的身上,母亲的早去,让她这个嫡女过得比丫鬟还要惨。但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不仅变成了大美女,吸引诸多男子的注意,而且还凭着自身的才学,成为第一位入朝为官的女子,更是拥有了诸多生意。喂喂喂,那个逍遥王,你能不能不要老跟着我?信阳王,我真心对你没兴趣,可不可以不要这么自恋?前未婚夫,你闪一边去!皇上,得女人容易,可是得人才难,您可要慎重考虑。
  • 混沌蝴蝶

    混沌蝴蝶

    本书是以混沌学蝴蝶效应为题材,以1999年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对南斯拉夫的战争为背景的短篇科幻小说。混沌学的现代研究使人们渐渐明白,十分简单的数学方程完全可以模拟系统如瀑布一样剧烈的行为。输入端微小的差别能够迅速放大到输出端,变成压倒一切的差别。这种现象被称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例如,在天气系统中,这种现象以趣称为“蝴蝶效应“而闻名。意思是说,今天一只蝴蝶在北京拍动一下空气,就足以使纽约产生一场暴雨。
  • 逆天邪医之穿越重生

    逆天邪医之穿越重生

    她是现代的医学世家的天才?不应该是鬼才,却因事故而穿越到异世界的一个废材身上,这一世她御神兽,铸神器,炼神丹,过去欺她之人她千百倍还回来……
  • 妖魔猎人

    妖魔猎人

    诸熏新作出炉,名字叫《召唤万岁》,有兴趣去看看,是穿越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