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对于默克尔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她的旅程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美丽的风景或美味的食物。在默克尔的印象之中,旅行所带给她最深刻的记忆,来自于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那些曾擦肩而过或促膝长谈的陌生人。
默克尔喜欢与人交谈,这是她在旅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通过与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交谈,默克尔获得了许多难以想象的体验。迥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截然相反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些东西都是默克尔从书本上无法获得的。
虽然成长环境比较压抑,但默克尔并未因为压抑的生活环境而故步自封,也并未因此而限制自己发展的可能,很显然,这与她热爱旅行是分不开的。正是一次次的旅行拓宽了她的视野,让她触及了广大的世界,也正是一次次的旅行给予了她无限的期待与希望,让她的心中充满丘壑。
很多人都说自己喜欢旅行,但事实上,他们却始终没有弄清楚,旅行与旅游之间的区别。旅行和旅游绝对是截然不同的,报个旅游团,走马观花似的看几个景点,然后在购物区大肆释放一番购物欲,这叫作旅游。那么何谓旅行呢?
旅行是一场心灵的体验,它与旅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着重观察的是旅途中的人文、景观以及事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行就如同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寻找自我、净化心灵的过程。进行一场旅游,你所收获的,可能是一堆的纪念品和照片,而进行一场旅行,你则会收获到更广阔的世界与更真实的自我。
每一场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蜕变,每一段风景都能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动与思考,而人只有在思考中才能不断进步。
在现代生活中,女人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并不比男人少,她们扮演着妻子、母亲、女儿、上司以及下属等角色,她们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忙碌游走,担忧着时间的流逝、年华的老去,却又容易在忙碌和恐惧之中忘记自己、丢失自我。
旅行是一种心情的释放,当我们远离自己熟悉的地方,奔向另一个全然未知的城市时,那种对未知风景的憧憬与好奇,往往能够让我们暂时忘记当下的压力与痛苦,让心拥有一个假期。
曾经有这样一个关于房价和旅行之间的说法:半个平方米的房子,足以让你日韩、新马泰一游;一个平方米的房子,走遍欧洲都没问题了;半个卫生间,你就可以走遍非洲、美洲;一个卫生间,你的足迹就能踏遍全世界;而当你走遍世界之后,或许你的世界观将会彻底改变。
房子能够给予我们的,是物质上的安稳,而旅行所能带给我们的,却是精神上的变革。一所房子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而一场旅行则可能让我们得到灵魂的升华。
做一个热爱旅行的女人吧,在旅途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成长,当你的心能够装下整个世界之时,你会找到人生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有源自于内心的恐惧也将不复存在。就如同默克尔那般,哪怕被生活所限制,一旦命运出现一丝缝隙,便能一飞冲天,绽放出无限光彩。
坚决回击,不为别人的错误买单
做人要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也要有捍卫自己权益的决心。自己做下的事情,结果无论好坏,都要敢于承担,同样的,不是自己做下的事情,哪怕全世界都对你口诛笔伐,也要敢于站出来给予坚决回击,绝不为别人犯下的错误买单。
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既然犯了错,就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承担最终的后果。但如果有些事情并不是你的错,却偏偏所有人都将所有矛头对准你呢?众怒难平之下,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你又是否应该忍气吞声,顾全大局,为别人的错误买单呢?
不管在职场里还是在生活中,你或许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委屈、不甘、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在默克尔的政坛生涯中,也曾遭遇过这样的情况。
长期以来,核能这种资源都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作为环保部部长,默克尔一直对核能持肯定态度,她甚至强硬地主张,要由德国自己来解决核废料问题,当然也包括最终埋藏。德国核废料是由卡斯特储罐车来运载的,集中在萨克森州戈莱本镇的储存中心进行处理。人们对这种运输方式并不放心,但默克尔在这方面却一直抱着强硬的态度,因此这种方式得以一直持续到1998年春季。
但没想到的是,问题却在这个时候爆发了。1998年5月,卡斯特储罐运输途中,已经经过燃烧处理的核废料却出现了放射值超标的情况,这一消息一经爆出,便引起了广大德国民众的恐慌,核辐射的可怕程度人们连想都不敢去想。
这一消息对默克尔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要知道,默克尔长期以来对于核问题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况且这个运输方式也是她一直强硬支持的。一夜之间,她几乎成了众矢之的。
很快默克尔就体会到了什么叫作“众叛亲离”,她的官员同事们抛弃了她,试图将一切责任推脱到她的身上,反对党高呼着要她辞去部长职位,四面八方都是指责的声音。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默克尔感到孤立无援,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是否应该引咎辞职。但这一想法在冒出来的瞬间就又被默克尔直接否决了。她不想放弃,更重要的是,此次意外实际上从职权范围划分,并不属于她的责任。真正造成这次意外的罪魁祸首,是那些没有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向她以及环保部门通报核运输中辐射超标的核企业。
性格中的坚韧让默克尔打消了辞职的念头,幸运的是,在默克尔的坚决回击下,由于找不出默克尔应该对此事负有责任的直接证据,默克尔最终脱离了这场危机,保住了环保部部长的职务。当然,这其中除了少许的运气,更在于默克尔对职权范围划分的熟悉,这才没有让这盆脏水完全泼在她身上。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事情没必要去争,但有的事情却必须去争,比如涉及你个人的原则以及声誉时,便应该力争到底,不是你的错误,就不该你去买单;不是你的问题,就不该由你来承受惩罚。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都没有保障自己权益的意识,总是习惯性地为了别人的错误而买单,甚至在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也不敢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讨个公道。
比如,在职场中,迫于上司的压力,或迫于同事之间的人情关系,有人往往可能会甘愿为别人犯下的错误“背黑锅”,殊不知,这样的“老好人”或许能够赢得别人一时的称赞与感谢,却难以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人性中从不缺乏良善,但同时也暗藏丑恶,当你习惯为他人的错误买单,习惯成为“背黑锅”的那个人时,久而久之,你周围的人便会认为你软弱可欺,从而将一切错误与责任都推脱到你的身上,哪怕一开始有过小小的感激,最终也只会伴随着你的软弱可欺而变成一种理所当然。
在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同样也并不少见。我们最常遭遇到的情况,恐怕就是在排队做某件事情的时候,遇到别人以各种“赶时间”的理由来请求“加塞”。通常来说,遭遇这样的事情,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礼让”,这与我们所受到的道德教育脱不了干系。礼让是道德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礼让,从本质上来说,实际上也是一种权利的让渡。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但有的时候,当别人用这种美德作为一种“道德绑架”来从我们身上占便宜的时候,我们又是否真的有必要进行礼让呢?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有的特殊情况是不可控制的,比如突发疾病,或者某些天灾人祸,等等。在这些不可控制的情况面前,与人方便的确是一种美德。但在某些时候,有的特殊情况却是人为导致的,比如因为睡过头而险些错过飞机,或者因为没有完善的计划而被堵车耽误了时间,等等,这些情况说到底是由于个人的错误而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又有什么资格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将权利让渡出来为你的错误买单呢?
安·兰德在《自私的德性》中说道,一个理性的人是绝不会为了投合他人的非理性、愚蠢以及欺诈而歪曲或损害自己的判断与标准的。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让别人让渡出权利来弥补自己的错误,这种诉求是极其不正当的。而作为被请求“让渡”出权利的我们,一味礼让和妥协也只会一味纵容对方的错误,让对方越来越得寸进尺。
人生中,有些东西可以不计较,但有些东西却不能不计较。当你被冤枉、被误解的时候,当你的名誉因为别人的错误而受到损害的时候,当你的权利为了满足别人而被迫“让渡”的时候,一定要抗争到底。只要你行得正、坐得直,又何惧别人的指责和唾骂?低下头,就意味着你将一生为别人来背负这个错误。昂首挺胸,坚决回击,这或许会让你在一时之间成为众矢之的,让你必须面对难以承受的压力,但只有挺过去,你才能真正捍卫自己的名誉与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