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0800000007

第7章 与权力共舞,身居高位也要保持本色(3)

爱憎分明,坚守原则

爱憎分明是做人不可缺少的原则。一个人,想要坚守原则和道德底线,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爱,什么该憎。明确了这些,为人处世才能明辨是非,爱憎分明。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黑白分明的,在黑与白、对与错之间,还留存一个灰色地带。即便如此,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候,我们依然应该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如果连这点基本的道德观都不具备的话,也就没有资格再去谈公理和正义了。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向来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她的这种特质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影响。默克尔的母亲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曾经是一名英语和拉丁语教师。在嫁给卡斯讷先生之后,她便跟随丈夫从西德移居到了东德,并且放弃自己的事业,成为一名全职家庭主妇。

卡斯讷太太非常重视她的儿女们,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会溺爱或纵容他们。在默克尔的记忆中,每次她和弟弟妹妹犯了错,都一定会受到惩罚,比如,扣除零花钱或者关禁闭,等等。有时候,如果犯下的错误非常严重,父母甚至可能会含着热泪打他们一巴掌。

家庭的教育和父母所起到的榜样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而默克尔爱憎分明的性格显然正是来源于这样的严格教育,这种教育将是非对错清晰而深刻地植入默克尔的骨血之中,影响着她在日后的为人处世。

我们知道,在默克尔的政治生涯中,有着一些非常重要的人,其中最不容忽视的一位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政治家科尔。科尔绝对是默克尔政治生涯中最值得感谢的人之一,如果没有他的鼎力支持,作为政坛“菜鸟”的默克尔又怎么可能如此顺畅地步步高升呢?因此,科尔可以说是默克尔的政治教父。

1999年的时候,基民盟爆出“献金丑闻”,将科尔推上了风口浪尖,随着一个个具体细节的披露,一条条肮脏的丑闻相继袭来,基民盟良好的执政形象瞬间跌入谷底。在巨大的压力和铺天盖地的指责之下,科尔终于支持不住,承认了自己多年来犯下的“错误”,并坦承于1993年至1998年,所涉及的款项高达150万至200万马克。

这场丑闻的揭露同时也宣告了科尔政治生涯的完结。而就在这个时候,作为“科尔的小女孩”,默克尔并没有为他进行任何辩护,反而在《法兰克福汇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强烈谴责了科尔的行为,并果断与之划清界限。

对于默克尔的行为,有人认为显得有些“忘恩负义”了,但也有人认为,是值得称颂的“大义灭亲”之举。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科尔的行为确实触犯了法律以及道德的底线,不管他曾经为德国做出过多少贡献,不管他曾经有过多少耀眼的功绩,也都无法抵消他所犯下的错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情义与公理,从来都是艰难的选择。当我们的亲人或朋友,甚至是我们的恩人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时,我们是应该选择包庇还是大义灭亲呢?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清晰的答案,只是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跨过心中的那一道坎,无法在情感上的歉疚中坚定自己的信念。

宽容和善良是一种值得称颂的美德,但宽容与善良并不等于没有原则的放纵和姑息。当我们因为情感上的歉疚而对亲近之人纵容姑息的时候,对他们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无可挽回的伤害。对一个犯错的人而言,帮助他们逃脱惩罚,实际上无异于将他们推入罪恶的深渊。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不管是好还是坏,做了就是做了,不管什么样的结果,都应该自己去承担。我们无法轻易地给一个人贴上“好”或者“坏”的标签,但我们必须以黑白分明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情。

对陌生人,我们要做到爱憎分明,面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我们更应该做到爱憎分明。真正的爱不是无限制的纵容,更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真正关心你的人,必然是能够在你犯错的时候直言不讳,提醒你、指责你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秤的标准度量正是公理与正义。当你犯错的时候,你可以逃过世人的指责,你甚至可能逃过法律的制裁,但你永远不可能逃出自己良心的责难。

人生在世,应该坚守原则,明辨是非,这既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身边的人负责。当你亲近的人犯错时,心软和姑息只会让他变本加厉,越陷越深,最终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真正要对一个人好,就绝不能纵容他的错误,让他在泥潭中越陷越深,而是应当纠正他的言行,帮助他导正人生的方向。

爱憎分明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成功之基,一个人,如果连爱与憎的原则都没有的话,随时可能误入歧途,坠入无底深渊。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必然是一个懂得明辨是非的人,正是因为明辨是非,心中有一把道德的标尺,才会推崇值得赞颂、值得肯定的善行,憎恶违背道德、违背法律的恶行。

保护自己的隐私

德国《明星》杂志是这样描述默克尔总理的丈夫的:“默克尔挥手向人群致意,而他只是直视前方。即使在随后的招待晚宴上,他也从不多说一句话,客人得到的答案只有‘是’或‘不是’。”

与名人交往是一件非常有压力的事情,很多时候,你甚至可能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已经被置身于舆论的中心,接受来自各方的审视与讨论,相信没有人会喜欢这种感觉。

作为一位知名人士,当你无法拒绝聚光灯的包围时,又该怎样去保证自己的隐私呢?显然,在这方面,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做得非常好。

作为世界级的名人,安格拉·默克尔在私生活方面却是低调得有些过分。当默克尔在德国政坛发光发热的时候,她的丈夫,首位德国“第一先生”绍尔教授却依然自得其乐地过着自己低调而平凡的生活,甚至尽可能避免自己出现在媒体的视野中,对一切采访敬而远之,拒绝成为焦点人物。

默克尔和丈夫绍尔教授感情非常好,但他们的家庭生活却甚少在报刊、杂志或者网络上披露。外界甚至鲜少有机会看到他们夫妇俩在公开场合露面,大约只有一年一度的拜罗伊特音乐节,能让这对神秘低调的夫妇携手出现在红毯上。也因为这个缘故,“第一先生”绍尔教授甚至得到了一个“歌剧院魅影”的绰号。曾经还有一个专栏作家公开挖苦绍尔教授说:“默克尔的丈夫对于出席公众场合太过吝啬,以至于人们还以为默克尔是单身。”

即便如此,不管是默克尔还是绍尔教授,都依然按照自己的步伐,安静而低调地生活着。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学校给予了绍尔教授足够的隐私保护,任何记者都不能轻易进入绍尔教授的课堂,哪怕在绍尔教授的个人网站上,除了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记者也几乎找不到任何新闻资料。甚至连绍尔教授的同事、学生,也都被明令禁止,不能向记者透露任何绍尔教授的隐私。

对于丈夫的低调行为,默克尔给予了绝对的支持和理解,在默克尔看来,她的家庭生活对她的工作并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她对于自己私生活方面的事情也甚少提及。

保护自己的隐私既是保护自己,同时也是保护自己身边的人。每个人都应该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意识,不管你是知名人士,还是普通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都要懂得保护自己,适当的社交距离以及适度的情感距离对你的生活和社交都有很大好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范围”,这一范围就好像是私人的领地一样,不容别人的侵犯。因此,保持适度的社交距离和情感距离实际上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每个人都有不想别人探知的一面,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避免去触碰别人不愿提及的东西。人都有好奇心和窥探欲,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就会侵害到别人的隐私权,让对方感到不舒服。

女人更应该保护好自己的隐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网络的兴起,人们的隐私空间也越来越狭小,许多层出不穷的“门事件”不断引爆着隐私泄露的高潮,给无数人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伤害与打击。而在这些事件中,女人所受到的伤害远远超过了男人。

在现代社会,我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时,也随时承担着泄露隐私的风险。买卖个人资料已经成了又一种“新兴产业”,不管是在买车、买房,还是在加入某个俱乐部,或购买某些服务,甚至填写病例的时候,只要你提交过个人资料,你的资料就可能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市场,成为别人买卖的“商品”,这几乎是生存于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情。尤其是在通信、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部分人都十分依赖网络,特别是社交网络以及实时通信工具的使用,更是将我们的隐私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随时可能被别人所窥探。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保护隐私并不等于自我封闭。人都是需要进行情感发泄的,不可能将所有事情都自己默默藏于心中,这种时候,你就需要仔细甄别,寻找身边值得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并学会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

此外,如果隐私遭到泄露,一定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管你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你的隐私权都受到法律的保护,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同类推荐
  •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科学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某项观察、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把某人得到贵人的提携,或者在困境中遇到转折点,从此走上成功之路的现象,称之为机遇;把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活动中出现的,起带动促进作用的新情况、新目标,称之为机遇;把能促进事业获得成功的偶然的,或一闪即逝的现象、先兆或时机,称之为机遇。
  • 励志经典全书

    励志经典全书

    《励志经典全书》旨在指导读者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书中讲了要如何确定成功的目标、把握积极的心态、打造迷人的个性、培养领导才能、妥善安排时间,取得事业成功以外还要争取生活的幸福,所以书中还讲到了如何安排金钱和时间,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处理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
  • 知识名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知识名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战胜自己

    战胜自己

    当你需要勇气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懦弱;当你不够勤奋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懒惰;当你需要谦虚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骄傲;当你无法宁静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浮躁。本书从发现自己——掌控自己——战胜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这样一根金线,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包括自我定位、聚焦自我、战胜自卑、战胜退缩、战胜命运、摆脱依赖、征服惰性、克服恐惧、逆境成长、征服狭隘、征服固执等诸多方面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获得成功所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
  • 受益一生的哈佛情商课

    受益一生的哈佛情商课

    哈佛学者认为,情商是性格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方方面面。这一观念已成为哈佛人的共识。从哈佛大学毕业的学子无一不具有高情商的特质,他们正是凭借成熟的心智、超人的意志,从容地应对和处理人生、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而成为社会各领域的精英。
热门推荐
  • 破灭之途

    破灭之途

    废墟、残骸,望眼仅有败破的世界。血污、残尸,诉说着生命的悲歌。生灵、罪恶,内心那徘徊不定的善恶。世界与世界的游戏,终将化为燃烧后的灰烬。
  • 我家娘亲要逆天

    我家娘亲要逆天

    推荐新书《媳妇撒个娇呀》玉手一挥,万件神器尽数爆碎,儿子不忍直视,“娘亲,这么败家,你男人造吗?”男人二话不说,送上更多宝物,“败得好!”修为飙升,无数仙神瞬间秒杀,女儿不由嘟嘴,“娘亲,你这么暴力,真的好吗?”男人鼓掌喝彩,“继续暴!”宝贝们忍无可忍,“爹爹,你的高冷尊贵、英明神武、清贵绝尘……呢?”男人看了白凝一眼,眸光沉沉,“被你娘爆光了!”
  • 暴君杠上刁蛮妻

    暴君杠上刁蛮妻

    终究还是来了啊,原来以为这一天会很远很远,没想到此刻真正来临的时候,自己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解剖室诡案:法医禁忌档案

    解剖室诡案:法医禁忌档案

    本想兢兢业业的工作,却不曾想一个又一个的麻烦事件接踵而至,夜里的磨牙声、当红女星的诡异行径……就在我以为这只是单纯的工作时,我的脚印却将我拉进了这一场难以言说的阴谋之中!
  •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共4辑文字,篇篇皆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些文字以意象纷繁的深度联想打破了游记散文的惯有格局,虽然作者并未避开那些身边的小情、小景、小事物,但不把眼光囿于狭小的个人天地,文字本身体现为一种精神延伸。作者随时感受着现实与自然的剑拔弩张,深情款款地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作者用心接近事物背后那些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读者借助那些清丽的记录,完全可以感悟文字背后的精神重量。所有的一切共同指向一种我们久违的安如磐石的生活:平易、平等、本分、自重。
  • 柔软的改造(中篇小说)

    柔软的改造(中篇小说)

    关维孔被池塘里的那株植物吸引住的时候,意识到他正在G县的西郊。他似乎还特意抬头看了看天空,深秋时节傍晚的天空是悠悠的深蓝色。太阳西斜了,稀薄疏懒的阳光一片苍黄,慈祥而乏力地照耀着郊野的风景。是那株植物终于让他的神经有了一丝兴奋。池塘是南疆农村时而可见的那种池塘,岸边丛生着的芦苇,苇丛泛出一片金黄色,在微风中轻轻摇荡,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那株植物生长在离岸很近的水面上。关维孔从来没见过如此华丽的植物,猛一看就是一大蓬色泽鲜艳的花瓣怒放着,足足有脸盆大小。那花瓣细长、鲜嫩、妖娆蜷曲,仿佛一种柔曼舒卷的舞姿突然被定格于一瞬。
  • “蔷薇蕾”的凋谢(二 )

    “蔷薇蕾”的凋谢(二 )

    土谷荣一郎唯一的兴趣是,到旧书店买书。虽然这与他的警官身分不太相称,但在不值勤的日子里,他总是到小街小巷中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旧书店里去。一闻到旧书特有的霉气味,他就感到特别快慰。说是买旧书,却不是要寻找珍本和孤本。他专门喜欢到人们不太去的书店里,从人们不太去翻阅的书架中,寻找一些没有人买的、甚至没有人摸过的盖满尘土的书。有一天,土谷在一个胡同里的旧书店里随意浏览着旧书。这个书店他以前没有来过,因为它距离土谷平时散步的路线较远,所以不经常到这边来。
  • 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妃,王爷又来拆墙了

    王妃,王爷又来拆墙了

    凤姬瑶和自己的姑姑同一天出嫁,关键是姑姑要嫁的人本来是她的如意郎君,还有再悲催的吗?本以为她自己嫁了个榆木冷疙瘩,却没有想到自己最后居然被他撩完了,她绝对是入了狼窝,还是个自带桃花属性的花心狼。好吧,你去呵护你的白莲花绿茶婊吧,本公主不伺候你了。丫鬟们,将所有的门都给我锁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POLITICS

    POLIT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