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0900000002

第2章 人生不过一念间(1)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弄明白的时候,才能去思考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所在;一个人只有把身边的小事都做好,心中才会有底,才能做起什么来都得心应手。

南怀瑾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有位学生站起来问了他这样一个空洞而又范围宽广的问题:“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南怀瑾先生微笑着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问错了方向,人生的目的有好多,而问题的本身其实就是问题的答案——人生以人生为目的,没有另外的答案。”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从古至今,这个问题被无数次提及。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正是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望,连同对灾难的怜悯之心,一起构成了人生价值观的精髓。他也曾在自己的著述中公开声明:“我追求爱情,因为它令我销魂,减轻了我的孤独感……我也用同样的热情追求知识,因为它让我了解人类的心灵和宇宙银河的灿烂。只要爱情和知识存在,那么人类总有机会可以进入理想天堂。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此生活得值得,如果上苍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选择这样重新活一次。”如罗素所说,对于爱与知识的追求,便是有些人的人生追求,便是他们终其一生追求的人生目的。但是每个人的人生目的并不相同,南怀瑾先生坚信,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

在人生过程中,会有很多人争先恐后地告诉你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你需要清楚的是,当你自己处在困惑的状态时,你的心智会被困惑所干扰,虽然困惑能指引你去找寻方向,但是同时得到的答案也很可能是因为焦虑、恐惧而产生的,因而,这样的答案通常是被扭曲的答案。因此问题的重点不在于“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而在于我们要理清自己内心的困惑。这就像是一个盲人在问:“什么是光明?”如果告诉他光明是什么,他会根据自己之前的经验来聆听这个答案;但是如果他能够见到光,那么他就不会问什么是光明了。同样,如果你能理清内心的困惑,自然会明白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你不需要再问,也不需要再寻找它,只要自己从造成困惑的原因中走出来就可以了。

从前,有一位名叫光藏的年轻人,他梦想成为一名雕刻家,因此专门拜访东云禅师,希望禅师能指点自己一些关于佛像的知识,以便使自己雕刻佛像的技艺能更上一层楼。

东云禅师见到他以后,没有说话,而是让他替自己到井边汲一桶水。于是,他提来了水,东云禅师却突然冲着他开口大骂,要赶走他。但是此时已近黄昏,其他弟子十分同情光藏,请求师父留光藏在寺中住一宿,让他明天再走。

三更时分,光藏被叫醒去见东云禅师。禅师温和地对他说:“你现在还不明白白天为什么我会骂你吧?现在我来告诉你,佛像是被人膜拜的,只有雕刻的人具备虔诚的心,才能雕刻出庄严的佛像。白天你汲水的时候,水溢出了桶外,但是你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虽然溢出的水不多,但那也都是福德因缘所赐予的。像你这种不知惜福、轻易浪费的人,又如何能雕刻出传神的佛像呢?”

光藏对禅师的训示颇为感动。一番反省之后,光藏决定做一名佛门弟子。若干年后,光藏终于成为雕刻技艺独树一帜的一代宗师。

如何才能提升雕刻技术呢?禅师话外的回答便是:“你需要有一丝不苟的禅心,这才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先将人做好了,才能讲修禅。”而佛其实是“人”的升华,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本分的事情做好时,才能去做好其他的事情。一个鞋带都没有系好的人就要跑步,那么结果只有一个:把自己摔得鼻青脸肿。

实际上,无论是修禅也好,修道也罢,都是教导人们要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老老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只有一个人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弄明白的时候,才能去思考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所在;只有一个人把身边的小事都做好,心中才会有底,才能做起什么来都得心应手。

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凡。凌云壮志需建立在点滴积累之上,水滴石穿也正是成功所需具备的精神,与其每天畅想如何另谋高就一步登天,不如先当个小小搬运工,先把自己内心的沟壑填平,这才是人生的目的所在。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间

生命于一呼一吸之间,如白驹过隙,如春水东流,永不复还。只要活得明心见性,随缘任运,那么不管生命的长短,只要认真度过,都不算虚度此生。

南怀瑾先生借古人的一句话点透了生死:“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其实是一种寄宿,而死亡则是一种回归。古人认为,活着也不是多痛快的事情,但是同时,死亡也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生死已不存在于心中。

南怀瑾先生曾说,生与死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大转折,生死齐一,齐一生死,如果能拥有看透生死的勇气,那么人生之中最重要的问题也就被彻底解决了。

“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一个人只有真正认清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方向的时候,才能不畏惧死亡,珍惜当下的时间,才能将生命的每一天都演绎得无比精彩。生命于一呼一吸之间,如白驹过隙,如春水东流,永不复还。只要活得明心见性,随缘任运,那么不管生命的长短,只要认真度过,都不算虚度此生。

生命究竟是什么?有一天,如来佛祖把弟子们叫到佛堂前,问道:“有没有人能告诉我,你们究竟是为什么天天托钵乞食?”

“世尊,这当然是为了养活身体保护生命啊。”弟子们脱口而出。

“那么,肉体生命能持续多久呢?”佛祖接着问。

“大概几十年吧。”一个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看来你不明白生命的真相。”佛祖摇了摇头。

另外一个弟子想了想又说:“依我看,人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间,春夏生命萌芽,秋冬凋零枯萎。”

佛祖笑着摇摇头道:“你虽然看到了生命的短暂,但是你所说的那些只是生命的表象而已。”

“世尊,我明白了,人的生命在饮食之间,因此我们每天才要托钵乞食呀!”另外一个弟子一脸欣喜。

“不对。人活着不只是为了乞食呀!”佛祖对这个答案仍旧不甚满意。

弟子们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时在旁烧火的一个小弟子怯生生地说道:“师尊,我觉得人的生命是在一呼一吸之间!”

佛祖终于连连点头微笑,说:“对了!对了!人的生命在于呼吸之间。你体会到了人的生命的真谛。这一呼一吸就是人的生命。切忌认为生命可以用一瞬间或者蜉蝣的一昼夜或者花草的一季节来衡量,它更不是几十年,而是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人来到世上是偶然的,走向死亡却是必然的。人生苦短,生命易逝,今天我们能够健康自在地活着已是不易,更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南怀瑾先生说,上天给了我们了不起的生命,就是让我们学会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包括生死的重大问题。如果不给我们生命,连死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总算给了我们一个死的机会,多可贵呀!这就是一种看透生死的勇气。当面对生死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够怡然自得,这才是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正如丘吉尔谈及死亡时所说:“酒吧关门的时候,我就离开。”

在人的生命旅程之中,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人生的终点站,只是有的人走得快一些,有的人走得慢一些。走得快的人,看透了生死,反而活出了一种精彩的人生;而走得慢的人,总是想着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人生目标,一拖再拖,直到最后想做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做,碌碌无为地度过了自己平庸的一生,这不能不说是生命的悲哀。

人,倘若能时常想起死亡,只要想到每天都有那么多生命陨落,但是自己依然健康自在地活着,那么你一定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生活的可爱。那么,即使你面对再艰难复杂的困境,也会自然而然地豁达、超脱起来。人只有在明白生死之后,才能真正冷静理智、大彻大悟、超越自我。

其实,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之中都有很多美好的梦想,但是真正能去实现的人却寥寥无几。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缺乏能力,我们缺少的,只是一个执行力。你曾打算去西藏旅行、曾打算再多学一门外语或是打算写一本自传……这些计划被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无疾而终。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些计划有多难实现,而是因为你总是不停地给自己找借口:家人反对、工作忙碌、身体欠佳……

有一个人想学绘画,可是总是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他就去咨询自己的朋友。他说:“我想学绘画,可是再过四年我就四十岁了。我这样的年纪还能再学习画画吗?不会太老吗?”他的朋友对他说:“为什么不行呢?就算不学绘画,再过四年你也是四十岁啊。”朋友的话犹如醍醐灌顶,既然都是同样地度过每一天,那么为什么不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呢?于是第二天,他就去报名学习了。

其实活着不需要任何借口,你可以利用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和眼光,因为呼吸和生命都是你自己的,自己过得精彩比什么都更重要。

千万不要懈怠,不要认为生命很长很久,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很多事情,其实生命的重点是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做你觉得重要的事情。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精髓。

人生自古多磨难

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句话之中的“回头”说的并不是旁人,而是修禅者自己。你需要明白的是,当你在苦海里挣扎的时候,你只能自救,无论你将希望寄托在神佛或是他人身上,那都是不现实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南怀瑾先生对禅修曾说过,没有一个方法可使一切众生皆入涅槃中,因为自性自度,佛也不能度你。神与佛,不过是自度的过来人;一切明师只是把整个经过的经验告诉你。人毕竟要自度,一切众生皆要自度。换句话说,每个人都生在苦难之中。如果人不能自救,那么佛祖也无法救人,所谓的神佛也都是自救之后方顿悟,他人只能教禅修者自救的经验,并不能拯救禅修者于水火困境之中,人生自古多磨难,凡事只能靠自己。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选择信仰宗教,希望信仰能超度自己,帮助自己脱离苦海化解苦难忧愁。然而,真正能度人的不是禅修者所拜的神佛,也不会是别人,更多的时候是禅修者自己。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无法原谅宽恕自己,这样的心理让自己陷入苦海无法自拔。只有自己学会承担,才能真正学会解脱。

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句话之中的“回头”说的并不是旁人,而是禅修者自己。

你需要明白的是,当你在苦海里挣扎的时候,你只能自救,无论你将希望寄托在神佛或是他人身上,那都是不现实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回到今生

    回到今生

    布莱恩·魏斯凭借自己二十多年来的研究与经验,带领我们进入前世回溯的惊奇之旅,见识到前世如何影响今生的生活。与“前世今生”系列的前三本书不同的是,《回到今生》将主题落在了今生的爱、喜悦与理解上。他在书中揭开宇宙基本的生命动力及疗愈的能量——“爱”,这股能量使人们经历无数次生命。他强调通过前世回溯重新去扩张与体验爱的经验,并且教导我们如何“灵性自助”,告诉我们放掉愤怒,建立相爱的家庭,培养丰富的爱与同情心的重要性。此外,魏斯特别教授了回溯前世的自我冥想练习方法。尤其重要的是,他还传达了许多灵性大师(高层次的存有,不具形体的灵魂)的信息,以便我们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进而超越自己,彻底转化生命。
热门推荐
  • 鬼灵魔法师

    鬼灵魔法师

    神界、莱特学院谁主沉浮,冥界少年冷凯因犯错误投胎成为韩冬偶然入莱特学院遇见唐霖等人,与唐霖等人展开一系列的学习,最后成为天灵魔法师,回到阳间收齐102个灵魂重新记起前世记忆。
  • 考古:解密考古的悬疑

    考古:解密考古的悬疑

    古代亚历山大帝国的伟大统帅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马其顿国王菲烈特二世的儿子。他于公元前336年即位后,便率兵大举侵略东方。在10余年里,东征西伐把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的广阔土地划归为自己的版图。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历史,只有一些民间的传抄本,并且与一些史籍中的记载又矛盾重重,而且带有极浓重的传奇色彩。由于历史的久远,人们无法得到更多,所以考古及历史学家把希望寄托在对陵墓的发掘上,然而人们未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证据。
  • 望门闲妃

    望门闲妃

    “全场为证,我穆清黎今日在此休夫。”她站在高台上,笑颜盈盈,无视他铁青狰狞的神色,缓缓笑道:“看清楚,是你配不上我,被我休弃,从今以后,我们两人婚约作废,再无瓜葛。”◆————————穆清黎,平康侯嫡长女,被爱恋之人拿来当箭靶子,生生被吓死。再睁眼时,一片冰敛冷静,灼灼桃夭,扫视全场,脱胎换骨。这是一个以剣为尊的文明,她是天生的剣者,蜀山第一天才,中国精华古武在她的身上完全展现绝代风华。当众人发现柔弱无用的望门闺秀不在,在现眼前的女子步步生莲,灼灼升华,迷乱多少人之眼。……片段一“我的身上的伤都是拜你所赐。”她眯眼宛若新月,寒凉冰艳。“你在玩什么把戏。”他冷笑,打量她的目光就好像是在看一样污秽之极的东西,嗤笑道:“还是说这才是你的真面目,以前的柔弱都是伪装的。”她挑眉,“把戏没有,讨债就有一些。”话语落下,她手里持有的羽箭横扫向他的脖子。。太子君荣珏——白衣木簪,天人之姿,无欲无求,淡泊漠凉。唯独对她温柔专注,宠她,护她,随她,不惜毁天灭地。晋王君荣笙——清朗文雅,朋友满天下,才情武略一身。本将她作为棋子,谁知反被棋子所误,所迷。秦王君荣臻——似狮如貔貅,霸道野性,有大将之风,君王之威。既然感兴趣就得到,不需拐弯抹角,直接强取豪夺。公子东方墨——清贵隽秀,眉宇总带一道抹不去的淡淡忧郁,翩翩浊世公子。慢一步错一生,前生如此,今生莫非也是如此?他……他……
  • 无尽神通

    无尽神通

    无限空间、神奇药圃、神兵道藏……叶辰东无意中开启了祖传龙形玉佩,内含无数玄机,修神级功法,练无敌战技,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此,他不再做废物,收圣兽、战古族、遇强越强,大势凌天,举世皆敌,踏出一条王者血路!
  • 火凤凰史沫特莱

    火凤凰史沫特莱

    生命之火在中华大地燃烧。在延安,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近虎离接触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在抗日前线向世界发出中国的正义呼声……史沫特莱搂住朱德,在他脸颊上亲了两下……1937年1月下旬,红都延安。自从1936年中共中央进驻之后,延安这座历史古城便改变了往日那种沉寂无闻的景象。这一天,四十多岁、高挑身材的史沫特莱出现在延安街头。在美国医生马海德和女作家丁玲的陪同下,她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显得十分兴奋。
  • 为将之道:世界名将的成名之路和领导艺术

    为将之道:世界名将的成名之路和领导艺术

    战争是指挥的艺术,这是战争最大的魅力所在,将领是的灵魂,是战争艺术的创造者,走入战争,领略名将的指挥艺术,追寻名将的成名之路,清晰定格名将成名道路上的点点滴滴,透过成名之路与领导艺术,品味世界名将的为将为之道。
  • 极品道仙

    极品道仙

    何为仙?何为神?何又为道?仙是人,神也是人,唯有道,亘古不变……天地不仁,当由我来改命正道!一部清心经,一套太极拳,开启了穿越男精彩绝伦的七界之旅。且看他如何冲破重重艰难险阻,灭仙弑神,收获友情,守护爱情,最终成道,打造出一个波澜壮阔、辉煌灿烂的人生!
  • 寂静深处有人家

    寂静深处有人家

    彼时,袁飞飞不过是个稚龄小童,为了养父身后事,便将自己“卖”给铁匠张平。当时袁飞飞想,她家老爷,除了不会说话之外,倒是个顶顶好的好人。时光荏苒,稚龄小童长成了豆蔻少女,却是个任性大胆的姑娘。张平对着袁飞飞犯了难,他家的小丫头,好像对他有了“非分之想”,任他左想右想都想不到,这个姑娘居然会胆大到把自己“嫁给”他,更是在洞房花烛之后,悄然消失。从那时起,张平能做的事就是守着寂静深院,等她归来。
  • 班主任修心养德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修心养德100篇千字妙文

    这里有100位班主任,这里有100个故事。他们用真诚的态度,思考真实的生活,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没有退缩,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领导的排挤没有抱怨,面对教学中的棘手问题没有放弃;他们用智慧,用宽广的胸怀化解了生活中的一次次难题,生动而深刻地阐释了人生的内涵。读了这本书,会让你的心胸变得宽广,心情变得宁静,教育变得幸福,精神变得饱满,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 漠北迷梦

    漠北迷梦

    清纯善良的大学生雪晓琦怀着对校园无限的留恋走向社会,单纯质朴的她只想和喜欢的人不离不弃白首到老。可是她这个最简单不过的愿望却被现实毫留情地击碎。无奈之下,她接受了现实的安排,不要爱情只要生活。然而,人生绝非她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命运在不知不觉中把她推向了一个个人生的风高浪尖上,使她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孩演绎了普通人悲欢离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