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会,开启梦想重新起飞的旅程
在离开青瓦台之后近20年的时间里,朴槿惠虽然远离了政治,但每天都会阅读报纸、收看电视新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祖国的关心和担忧。在国家面临危难之时,朴槿惠抓住机会,开启了全新的政治生涯,她带着自己的梦想如涅槃重生的凤凰般再次起飞。
人们往往认为危机带来的是失败、痛苦、挫折和绝望,但在有一些人看来,危机中其实潜伏着机会。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危机中迎难而上,化解危机,甚至在其中为自己寻找机会,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那么他一定会取得非凡的成就。朴槿惠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自从1979年离开青瓦台之后,朴槿惠便远离政坛,但她并不认为自己的遭遇是绝望的,反而把它当作一种历练。经过近20年时光的打磨,朴槿惠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少女,她变得坚韧、淡定、平和,内心十分强大,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朴槿惠并没有想要回归政坛,她表示当时没有重返政坛的勇气,想来这不仅因为责任重大,也因为父亲去世之后的一系列事情让她感到了政坛的险恶。然而一场始料未及的金融危机却改变了她的想法。
1997年,亚洲爆发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韩国首当其冲,大量公司破产、工人失业、民众生活陷入困境。当时只是一介平民的朴槿惠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想到当初艰辛创建的国家可能就要坍塌,她感到又心痛又愤怒。有一天,朴槿惠在大街上看到露宿街头的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领救济晚餐,她与一位排队的人四目相对,那个人羞愧得急忙转过头去。朴槿惠感到十分揪心,并且审问自己的内心:“这究竟是谁造成的?”
从那一天起,朴槿惠每天都为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并且思考自己到底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哪怕是很小的事,也要做出自己的贡献。朴槿惠扪心自问:“如今国家已经摇摇欲坠,我怎么还能心安理得地过自己平静安逸的小日子呢?以后要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死后又如何面对曾为国家献出生命的父母呢?”
与此同时,生活在困境中的民众也开始怀念朴正熙领导时代的繁荣景象,他们希望能够有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站出来,带领韩国民众走出危机,创造富足安定的生活。1997年12月,第15届韩国总统大选开始。朴槿惠看到了机会:作为朴正熙的女儿,现在不正是重返政坛,为国家做贡献的好时机吗?朴槿惠决定完成父亲生前未能实现的梦想,带领韩国走向繁荣富强。于是,朴槿惠重新回到政坛,开始帮助大国家党的总统候选人李会昌参选。对国家的爱与责任让朴槿惠下定决心重走“政治人朴槿惠”之路,为国家的命运奉献终身,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在所不辞。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的人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并大展拳脚,实现自己的抱负;有的人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在机会来临时,并不是很容易就能被认出来的,它也许会伪装成其他的形象,也许在失败、挫折、危机之中就蕴含着机会。有远见的人在不幸和失败中也能看到机会,而目光短浅的人,即使机会摆在面前,他也只能看到缺陷。机会不允许你前思后想、左顾右盼,因此不要缅怀过去的失败,把眼光放长远,把握现在,发愤图强,在机会来临时紧紧地把握住。
老干妈辣椒酱的掌舵人陶华碧,在事业刚刚起步时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因为产量少、名气小,就连生产玻璃瓶的工厂都不愿意理会她。为了开拓新的市场,陶华碧用了一个“笨办法”:她用提篮装起辣椒酱,走街串巷向各单位食堂和路边的商店推销。没想到就是这样一种被很多有名的商家所不齿的推销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老干妈这个品牌。随着订货量的迅速增加,陶华碧立刻决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抓住了机遇,把一瓶5元钱的辣椒酱做成与茅台齐名的品牌。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中国有句古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总是羡慕他人的成功,认为他成功是因为“机遇好”,但并没有看到他在此之前付出了多少努力。朴槿惠之所以能够抓住机遇,成功地重返政坛,与她日积月累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18年的隐居期间,她虽然远离政坛,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朴槿惠不但坚持关注国情资讯,而且通过读书、旅行、写作等方法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她早已从各个方面做好了从政的准备。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没有日复一日的努力就会在机遇来临时手足无措。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只会坐着等待机会,其实这些人就和“守株待兔”的猎人一样,想不付出努力就获得成功。殊不知,即使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有可能发现不了,更不要说抓住机会、利用机会了。想要获得成功,就得从现在开始努力,从各个方面充实自己,做好准备。这样,当机会来敲门时,你才能从容地迎接它、抓住它、利用它,让它帮你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梦想。
在激烈的角逐中不断努力
重回政坛之后,朴槿惠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她所在的大国家党也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朴槿惠顶住压力,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地努力,艰难地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竞争既会带给人巨大的压力,也会迫使人为了战胜对手而不断努力和成长。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提高自身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人在竞争中,就犹如船只逆着水流行驶,不进则退,如果自己不努力,那么很快就会被对手打败,与成功失之交臂。朴槿惠当选韩国总统的过程,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努力的奋斗史。
在重回政坛之初,朴槿惠支持的总统候选人李会昌胜算并不大。但她并不气馁,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为了助选活动跑遍全国。在竞选活动中,民众太过热情,争抢着要与朴槿惠握手,把她的纽扣都挤掉了。朴槿惠在助选过程中还遭遇了车祸,别人都劝她赶紧去医院检查,但她为了不让民众等待,拒绝去医院,继续赶去助选。虽然在总统大选中,李会昌依旧败给了对手金大中,但这并没有使朴槿惠失望,对她来说这次大选不过是她日后成功的开始。
1998年,朴槿惠参加了国会议员再补选。她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仅工作上处处受到竞争对手的干扰与破坏,而且连竞选资金都没有。由于资金不足,工作人员每天只能自己煮饭吃,但他们清廉的精神感动了民众,人们开始给他们送来食物和现金。朴槿惠四处奔走,每天不停地拜访选民,有时候一天甚至要走20多小时,走坏了好几双皮鞋,每晚都双腿红肿。朴槿惠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她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对手,当选国会议员。
2004年国会选举之前,大国家党爆出贪污腐败等丑闻,支持率骤降。朴槿惠临危受命,出任大国家党的党代表,她决心带领大国家党走出困境重新崛起。朴槿惠为了表明反腐决心,将大国家党搬迁到帐篷中办公。帐篷中的工作条件很差,冬天要忍受寒风,夏天又要承受酷暑。为了拉票,朴槿惠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甚至因体力不支在拉票中差点昏倒。由于与民众握手过多,朴槿惠的手肿了起来,连筷子都拿不了,她便用绷带把手包扎起来,继续拜访选民。朴槿惠的真诚与努力终于打动了国民,在最后的选举中,大国家党成功逆转。
如果说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朴槿惠那种顽强拼搏和永不气馁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仿佛置身于激烈的角斗场,如果不奋力拼搏就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俗话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和奋斗。孟子曾经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生活中没有压力,也就没有了努力前进的动力。而对手和竞争则可以调动出你最好的状态,让你时刻保持警惕,在对手的追赶下不断地奋勇向前。
有时候,就算付出了努力也有可能遭受失败。你可以埋怨命运不公,也可以说是时机未到,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你放弃努力的理由。在帮助李会昌参选总统时,朴槿惠明知胜算不大,却仍然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最后虽然没有成功,但却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并且提升了民众对自己的好感和信任。命运也许不会立刻赏赐你,但你付出的努力终会带来回报,也许是事业上的成功,也许是个人能力的提升,也许是眼界的扩大,而这些都会使你变得更加优秀。
挫折和失败会让人备受打击,但你不能因此就放弃努力。成功往往是从逆境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你早早地缴械投降,那么你就连成功的边都摸不到。朴槿惠重回政坛后的数次选举,有哪一次没有面临重重困难?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凭借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难,最终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对普通人来说,我们也许不会面临决定自己政治命运的选举,但日常生活中仍然有许多竞争。学生要通过竞争才能进入理想的大学,毕业后又要经过竞争才能找到好工作,工作中还要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在别人都勇往直前的时候,如果你自己不努力,拿什么和别人竞争呢?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但努力是抵达成功的唯一方法。
“笔记本公主”,勤记笔记的力量
作为韩国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在享受荣耀的同时也承受了许多非议,人们还给她起了许多绰号,“笔记本公主”就是其中一个。不过朴槿惠并不认为这样的绰号是对自己的侮辱,相反,她还为自己善于做笔记而感到自豪,甚至还用“笔记本公主”作为自己社交网站的账户。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强调的就是做笔记的力量。就算你的记忆力再好,单凭脑子的话也会有忘事的时候。如果用笔记下来,让这件事成为白纸黑字,不但可以加深记忆,而且不论什么时候忘了还可以翻出来查看。对学生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记笔记,并且反复翻看,掌握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被称为“笔记本公主”的朴槿惠从年轻时就深谙做笔记之道。
朴槿惠记笔记的习惯是从她父母那里学来的,她的父亲朴正熙在工作时总是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在听到政客们的观点和民众的诉求之后,他都会仔细地记录在本子上。工作之余,朴正熙还会经常拿出笔记本翻看,并且根据笔记中记录的问题思考对策。睡觉前如果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些想法来,他也会立刻起来,把想法记录在笔记本上。朴槿惠的母亲陆英修也和丈夫一样,在走访民生时,民众的抱怨和意见她都会记录在笔记本上,并且会派专门人员研究解决对策。年幼的朴槿惠不懂父母这样做的原因,母亲便告诉她,人的记忆是会出差错的,说过的话也有可能会忘记,但是如果把这些都用文字记录下来,那么就永远也不会改变了。
重返政坛之后,朴槿惠也继承了父母勤记笔记的习惯,不论是发表演说、出席会议还是走访民众,她都会随身携带笔记本,将重要的内容都记录下来。在探访民生现场时,朴槿惠努力靠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来发现真正的问题,并且将发现的问题和民众反映的意见都记录在笔记本上。如此一来,她的小笔记本便成了与民众的“约定笔记本”,只要是她在现场向民众承诺要解决的问题,她都会派人去办理,并且追踪进展。
朴槿惠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把她的笔记本称作“恐怖笔记本”,因为她经常翻开笔记本,根据里面记录的内容一项一项地询问工作人员是否已落实。朴槿惠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对国民信守承诺,她认为一旦立下誓言就必须遵守,这样才能得到国民的信任。后来,朴槿惠还在自己笔记的基础上制作了《大国民约定实践白皮书》,书中详细记录了她与国民承诺过的事项。
笔记本不但是朴槿惠力量的来源,还是她工作质量的保证。有些人在工作中经常犯糊涂,不是忘记自己的任务,就是记不清工作流程。这些人就应该学习朴槿惠记笔记的方法,把每天的工作任务和具体事项都记录下来,这样在具体实践时就有章可循,不再手忙脚乱了。此外,笔记还可以作为对自己的督促,提醒自己应尽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把自己许下的诺言用白纸黑字写下来,并且一丝不苟地去践行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除了记录工作事宜之外,笔记本还有另外一个用途,那就是做读书笔记。在这方面,朴槿惠也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在隐居期间,朴槿惠阅读了大量的哲学书籍,如果看到有感触的字句,就会抄写在笔记本上,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翻开来看。朴槿惠在自己的自传中说,那些笔记使她获得了安慰和平静,是她人生的指南针。
世界上还有许多名人与朴槿惠一样有着记笔记的习惯,比如,艺术家达·芬奇、物理学家费米和我国文学家钱钟书。这三个人都是很聪明的人,那么为什么还会用记笔记这种“笨方法”呢?现代人想要获取知识十分容易,只要在互联网进行搜索就行了,因此很多现代人虽然看上去似乎无所不知,但实际上他们却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