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要想成大事,没有别人的帮助是做不到的。无论古今中外,任何取得震古烁今伟业的人,都是借助强大团队和无数人才,才得以攀登上事业的巅峰的。别人如何才会愿意帮助你?当你学会运用“舍得之道”之时,当你能互惠互利、以诚待人时,当你主动先去帮助别人时。
曾国藩把舍得之道运用得炉火纯青,从而使自己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事迹告诉我们,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让别人成功,你会更成功;让别人发达,你会更发达。你帮助了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人帮助你;你令多少人功成名就,你就会有多伟大。
1、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
熟悉晚清历史的人都知道,曾国藩其实既没有长期真正拥兵,更没有向朝廷挟军威以自重,对来自北京的命令也十分服从,军中一切大事小事都忘不了请示汇报;皇帝在谕旨中也经常申斥和敲打他一番,对此曾国藩不但在口头上很少还嘴,还表现得诚惶诚恐。在战略决策中,即使他认为朝廷是在瞎指挥,不符合前线的实际情况,也要不厌其烦地向皇帝陈述自己的建议,或者在落实的过程中打一点折扣,既实现了自己的决策,看起来又不违背朝廷的意图。这比起那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骄兵悍将来,他显然要有智慧得多。
在整个湘军体系中,曾国藩是拥有着绝对的领导地位的。后世一提到湘军,总是以他为实际统帅;同时代的人,也视他为湘军领袖;湘军中的将领,更是对他敬佩有加、生死相随,“唯涤公马首是瞻”。
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因父丧回籍守制,福兴奉旨赴江西会办军务。但福兴来到瑞州视察湘军时,湘军诸将都把他当成是客帅,而非主帅。福兴想调动湘军,大家根本不听他的。但只要有曾国藩的一张纸条,湘军就可以奔赴千里之外,救援身处危急的友军。由此可见曾国藩在湘军中的地位,而“唯涤公马首是瞻”的状况亦可见一斑。
曾国藩这次在籍守制期间,湘军的二号人物胡林翼坐镇湖北,统筹全局,使湘军的东征取得了重大胜利,并一举攻克了江西重镇九江。胡林翼还大力举荐和任用湘军大将李续宾、鲍超等,其声望地位之隆,俨然有取代曾国藩之势。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备受胡林翼赏识的李续宾,却专门给胡写了一封信,公开提出请胡向朝廷说情,让曾国藩复出。他说,环顾国内大局,惟湘军是赖,而要实现克复南京、平定东南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请曾国藩再度出山,由“涤帅”主持前方战事,由“胡公”在后方支撑大局;现在大家都在想念“涤帅”,有的人还说出了一些不利于胡大人的话。
当时的曾国藩身处危难之中,但李续宾等将领并没有抛弃他,反而为了能使他尽快复出而努力奔走。患难见真情,落魄显真心。曾国藩与湘军诸将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曾国藩对湘军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是非同一般的。
为什么曾国藩在湘军中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为什么湘军所有人都“唯涤公马首是瞻”呢?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关键的原因是,曾国藩能做到“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
湘军的高级将领多为书生起家,如人们常说的“悍将”李续宾其实是罗泽南的得意门生,乃一员典型的儒将,水师将领彭玉麟则能诗善画。文人之病,在于“相轻”,而曾国藩却能赢得他们的真心倾服,自然不是只靠严格的上下级控制关系。曾国藩在湘军中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彭玉麟等人对他的感情,是在长期交往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事实上,曾国藩卓越的领导力与强大的个人魅力,已经在客观上使之成为了湘军上下的精神领袖。那么,曾国藩的地位是如何形成和确立的呢?
在湘军发展初期,有三个人可以称为统帅:江忠源、吴文镕和曾国藩。
三人中,发迹较晚的江忠源在官场上却素有“知兵”之名声,击败太平天军的蓑衣渡一役更使得他一举成名,官运亨通,在两三年间便升至安徽巡抚的高位。曾国藩在衡州练兵时,打出的旗号便是为江忠源补充兵源。可惜江氏命不好,在巡抚的椅子上坐了3个月,就在1854年1月因兵败而自杀。
吴文镕是曾国藩的老师,在曾国藩初练湘军时,他任湖广总督,是湘军的大靠山。遗憾的是,他在1854年2月战死于湖北黄州。江、吴之死,使得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勇成为了两湖地区的主力部队,曾国藩也由此成为了湘军体系中无可争议的头号人物。
其实早在回籍守孝之前,曾国藩就在六部中的五个部担任过侍郎(相当于国家部委的副部长),是和巡抚一样的二品大员,现在又是皇帝钦命的团练大臣,论资历,论声望,湘军之主都非他莫属。
1854年2月,当曾国藩坐在统帅座船上,率领着17000余名湘军将士踌躇满志水陆并进迤逦北上之时,他的职位其实是有点尴尬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非官非绅”。他有“前侍郎”和“现任团练大臣”的空衔,手中却没有实际的权力;他可以为手下的将领向朝廷邀功请赏(他有向皇帝“专折奏事”的权力),但却经常受到地方官员的掣肘,难以施展手脚。湘军是“体制外的军队”,像没爹亲没娘疼的孩子,朝廷希望他们多打胜仗,又不愿意对他们有所付出,因此在发饷等问题上就寄希望于他们自己解决。这样,曾国藩实际上成了湘军官兵既得利益的保护者和将得利益的争取者。
他利用“官绅之间”的特殊地位,积极筹捐办厘,保证了湘勇每月都能领到白花花的饷银;他利用“专折奏事”的权力,每次战后都向朝廷列出一份长长的立功者名单和奖励请求,使那些在与太平军作战中不怕死伤、奋勇向前的官兵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于曾国藩这样的能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锦绣前程的统帅,试问,哪个部属不愿意追随?哪个部属不愿意死心塌地地卖命?
舍得之道
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
2、热爱下属,让下属被你感动
在一次IBM新员工培训大会上,IBM总裁汤姆?沃森看到有一个员工迟到了,并且在会上显得很无精打采。会后,汤姆·沃森一打听才知道,该员工的太太当天生孩子。他一听,便立刻赞扬这位员工说:“你太太今天要生孩子了,你还愿意来开会学习,真是太优秀了,IBM最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的职员!”
汤姆·沃森说完,马上带上这名员工,坐上自己的私人飞机,迅速飞往了医院的产房。
当这位IBM的员工来到产房时,他的妻子看着总裁汤姆?沃森送来的一大束鲜花,动情地对丈夫说:“你一辈子都要在IBM上班!”
著名的世界华人成功学家陈安之说:“所有高明的领导者都非常了解:管理要严格,但最有力的管理,要用真心,要用爱心。”
作为领导者,如果希望下属们全力以赴甚至死心塌地地为你工作,你就必须热爱他们,为他们着想,让他们被你感动,从而带着一颗感动的心为你工作。当一名领导者能做到这一点后,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是非常强大的。
一名领导者如果想让人才乐意为你所用,就一定要学会热爱他们,经常用情感感动他们。要知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唐代诗人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意思是说,能打动人心的,莫过于情感。其实,每一位高明的用人者,都是很善于运用情感去让下属们感动的人。曾国藩是一个很善于运用情感去感动自己的下属的人。他在带兵打仗过程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团聚在他的周围而至死不渝呢?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曾国藩很注重与下属进行情感交流,并且经常真情流露,让下属非常感动。所以,他与下属之间,便慢慢地建立起了一条很牢固的情感纽带。曾国藩是很爱他的下属的,很多时候,他对手下的一些得力助手的喜爱,甚至超过了兄弟之情。曾国藩手下有一名非常勇猛的战将叫塔齐布。在一次作战中,塔齐布寡不敌众,马陷泥潭。他逃命出来,又迷了路,好在被一位农民解救了出来,还把他领回了自己的家中休息。次日凌晨,塔齐布的部下们因为主将一个晚上都没有回来,以为他肯定战死了,都哭作一团,曾国藩也悲痛不已。这时,塔齐布回来了,曾国藩一听,连鞋子都没有穿,便光着脚跑了出去,抱住塔齐布大哭了起来。大难不死的塔齐布吼起洪亮的声音说:“我饿极了,快拿饭给我吃吧。”曾国藩这才破啼为笑。他这一哭一笑,完全是其真情的流露。如果你是塔齐布,会不会感动?
曾国藩和湘军的大将李续宾以及其弟弟李续宜感情都非常好,几乎无话不谈。曾国藩对李氏兄弟十分推崇,李氏兄弟对曾国藩亦忠心耿耿。前面曾说过,曾国藩母亲去世,回家守制的时候,清政府乘机剥夺了他的兵权,但李续宾兄弟却不管这一套,依然把曾国藩看作是湘军的最高统帅,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向曾国藩报告、请示。眼看着朝廷迟迟不肯让曾国藩出山,李续宾甚至表示要辞职回家。后来,当1858年李续宾战死于三河的消息传到曾国藩大营时,心如刀绞的曾国藩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当着众人的面放声大哭了起来。李续宾战死于三河后,曾国藩把他的部队归了李续宜带领。后来,李续宜病了,曾国藩每天都要到他的病床前探视,晚上还要去看一看他的睡眠情况。在给自己的弟弟们写的家书中,曾国藩说:“每天我都要李续宜那里去探视,我发现他的身体很瘦,还经常咳嗽,似乎是内伤所致。不过,他的精神还不错,只要能静心地调养调养,应该可以痊愈。”当他看到李续宜晚上睡觉睡得十分香甜时,就会感到由衷的高兴,还会特意写信给弟弟们,让他们也分享这个快乐。
对塔齐布的热爱,对李续宾兄弟的热爱,只是曾国藩热爱下属的一两个代表性例子。事实上,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爱兵如子的领导者。而湘军内部也很有一种“家人父子之情”的氛围。曾国藩要在湘军建立的,就是千人同心、万人同力的“死党”。
如果今天的领导者,也能将情感当成是一种力量,用它去动员、感染和影响自己周围的人,那么他(她)必定能更好地激发出人才的热情和活力,从而一起去成就一番事业。对于团队的领导者来说,热爱自己的下属是使团队更有向心力的根本之道;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热爱自己的下属是成功经营之本。一个优秀的领导,只有做到了让下属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具备了充足的自信之后,才有可能与下属们产生内心的共鸣,事业才能迅猛发展。
日本著名企业东芝的领导人士光敏夫是一位很善于调动下属们热情的人,在经营过程中,他与下属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70多岁高龄的时候,他还走遍了东芝在全日本的各个分公司与合资企业,有时候他甚至会在乘夜间火车亲临企业现场视察。即使是星期天,他也要去工厂转一转,与保卫人员和值班人员亲切交谈,从而与下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他说:“我非常喜欢和我的下属交往,无论哪种人我都喜欢与他交谈,因为从中我可以听到许多创造性的语言,使我获得极大的收益。”
例如,有一次,士光敏夫在前往东芝一家工厂的途中,倾盆大雨突然到来,当他赶到工厂下了车后,不用雨伞,对站在雨中的下属们讲话,激励大家,并且反复地强调“人是最宝贵的”的道理,下属们很是感动,他们把士光敏夫围住,认真地倾听着他说的每一句话。
士光敏夫用炽热的语言把大家的心连到了一起,使他们忘记了自己是站在瓢泼大雨之中。激动的泪水从士光敏夫和员工们的眼里流了出来,此情此景,感人肺腑。
讲完话后,士光敏夫的衣服早已湿透了,当他要乘车离去时,激动的员工们把他的车围住了,他们一边敲着汽车的玻璃窗,一边高声喊道:“社长,当心感冒!保重好身体,更好地工作。你放心吧!我们一定要拼命地工作!”
面对这一切,士光敏夫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他被这些为了自己公司的兴旺发达而拼搏的下属们的真诚所打动,他更想到了自己的职责,更加热爱自己的下属,更加为下属的福利着想了。
作为领导,那么多的下属来自五湖四海,为你效劳,你难道不应该热爱他们吗?当你能够热爱下属,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为他们的福利着想,他们难道不会更加努力地和你一起壮大事业吗?
舍得之道
如果希望下属们全力以赴甚至死心塌地地为你工作,你就必须热爱他们,为他们着想,让他们被你感动,从而带着一颗感动的心为你工作。
3、为下属“卖命”,下属就甘愿为你“献身”
无论古今中外,任何成功的领导者都知道这样的道理:顺民意得民心者得天下,逆民意失民心者失天下。
一个骄横无比、唯我独尊、视下属为猪狗的领导者,不可能受到下属的拥戴。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一个领导失去了下属们的拥戴,就会失去其领导地位,但若一位领导者不能善待下属,至少很难得到下属们的鼎力支持,从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生出诸多的繁枝缛节,降低工作成效。
下属的支持,是领导做好工作的基石。万丈高楼平地起,不打好群众基础,即使建起了万丈高楼,也很可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因此,但凡高明一点的领导者都知道顺应民意的重要性,都懂得如何去争取民心,懂得如何让自己的下属积极地支持自己,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