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9000000025

第25章 散章—无意地严厉

人们常常害怕一些严厉的人。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这种害怕的原形是对父性权威的忌惮。

又是一个程度的问题。

害怕的程度过高,人就会轻易妥协臣服于外界的威严之下。

例如:一位严厉的老师在课堂上声色俱历地宣布:

一、不准上课回答不出问题

二、不准考试时不及格

三、上课不准随意上厕所

四、上课时不准聊天

五、不准迟到

这本是一些十分平常的校园规则。

但是,学生们对待这些规则的态度却各有不同。

有部分乖巧的学生会绞尽脑汁去遵循这些规则:

上课时如何回答出老师的问题?

一字不漏地记录老师所说的内容?

事先写好答案在课桌上?

摸清老师的脾气和规律,猜测他爱问哪些问题?爱点哪些同学的名字?爱点哪些位置的同学?

学会察言观色,从老师的每个眼神,每种语气,猜测他要点谁的名……

总之,极尽细节的东西,这些乖学生都会思考得极其周到。

目的只是为了回答出老师的问题。

不要小看这些似乎远去的校园生活。

很多心理疾患者,最初都是从读书时开始渐渐形成强迫或抑郁症。

就像殚精竭虑思索怎么应对老师的提问一样,在日后的生活中,他也会强迫性的思索一件细微的事。

比如在工作中,老板或者领导颁布一些制度:

一、严禁在工作时接电话!

二、不准在重要工作时随意请假!否则缺少一人会造成整个工作流程的崩溃。

三、一定要保证工作的准确性!一定要细心!不能出错!否则可能会造成XX万的损失。

四、一定要严格审查,不能出现错漏情况!否则会造成……后果。

一旦陷入这些问题的应对思考。

他就会遗忘一种曾经可能属于他的跳跃性思维:为什么一定要回答出老师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完全遵循这些制度?

而变得异常谨慎,如履薄冰。

但越是谨慎,越容易犯错。

诚然,这些制度是保障学生和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严禁”和“不准”的严历字眼,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情感宣泄”而已。

即使你现在正看到我的这些似乎在提倡不守规则的言论时,抱有一种谴责的态度。

我仍然要说:“这也不过是你无意识的情感宣泄而已。”

实际实施起来,并不是这么回事。

为何这么说?

就像有人说:“地球是圆的.“

但一部分人偏偏爱说:“地球不是圆的.“

因为这种常识太过普遍,人们往往不需要太过常识的东西,而喜欢制造一些新意.

弗洛伊德说过:“被压抑的往往是满足的.“

意思是说:人们对于一种毫无疑义的事或者无条件的快乐,往往容易真正遗忘.而继续追求未知的东西.

这就是为何人们在回忆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时,总是无法想起,因为完全满足而被成功压抑住了.(成功的压抑与压抑概念完全不同,真正遗忘和遗忘也不相同,一般的遗忘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而对那些有条件的快乐,则会记忆犹新.

如果你刻意强调“地球是圆的“这种毫无疑义和无条件事实.

人们反而在记忆中找不到与之匹配的言语,所以说出与之相反的无意之词.

同样的,人们说出的严厉之词,也只是一种类似于说“地球不是圆的”的情感宣泄。

潜意识恰恰持相反的态度——他们接受了不完美和错误的合理存在这种常识。

不幸的是,病态完美型人格的人,吸收了这种无意地“情感宣泄”,变得对自己异常苛刻。

在日常中生活中,人们也可能会碰到这样类似的情况:

拍摄那些惨烈的车祸场面,就像上面的“严厉之词”一样,无不在严厉地警告人们不要违反规则,否则结果会很痛苦。

但是,和“被压抑的往往是满足的”的这句话类似,弗洛伊德还说过:“人不是不相信死,就是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不死。”

人们常常把“死”当成玩笑,其实潜意识是根本不相信自己会死的。

这是一种很正常的人类心理。

否则一个灾难的画面,就足以让一个人不敢出门。

如果不是这种潜意识的本能信念。

在战场上,战士们也根本不可能那么勇敢。

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不会仅仅依靠严厉的口头或书面制度,限制人们的行为。

也因为失去了这种正常的潜意识本能,某些恶性犯罪的人,总是幻想人们会因为他的一次严重暴力,会以此为戒,满足他心中所认定的规则或执念。

当然,如果这种潜意识的不死信念太过强烈,也是一种非常态和愚蠢.

至于什么是太过强烈?

反击别人的攻击时的不死信念,是正常的;

主动伤害别人时的不死信念,是非常态的。

同类推荐
  • 彼岸的时间

    彼岸的时间

    见过秋叶悲欢,才明白时光不在,在记忆的城市里,我们没有挽留的余地,只能看见时光将一切抹去,我们或许曾频繁回首,却也只能载着无人问津的泪踽踽而行。
  • 蠢路的日常

    蠢路的日常

    想认认真真的写点东西,想真真实实的记录下生活,那些有点蠢有点美好的日常。
  • 生活从来不潦草

    生活从来不潦草

    我自年少走来,前往一条荆棘路,前方有点点萤火,一直照亮着我前进。看似潦草的人生,实际上从来都不潦草。在前行的路上,还有一群人一直陪伴着我。也许会彷徨,会无措,会害怕,但也会重新打起勇气。跌跌撞撞的自己才是最好的自己,跌跌撞撞的青春才是最好的青春。这是我的年少,最珍贵的年少时光。
  • 岁月几何泪流几回

    岁月几何泪流几回

    岁月几何?泪流几回,谁知道呢?岁月。太阳落下来了,月亮又升上去啦,这样就是过了一天。月亮下去啦,太阳又升上去啦新的一天又来到了,泪花流下,泪花不流,又能怎样,流泪,泪花,又怎样呢?岁月的流失,泪的流失,你能改变什么?什么都改变不了。人啊,一生啊,岁月呀?不过生老病死,谁又能留下来呢?岁月的流逝,多少事情,改变啦,就有多少事情,又发生啦,新的一天,新的一年,回不到过去回不到未来,就是这样来来回回几回你又能怎样不能怎样,这是标志物,你能改变吗?改变不了,星星星星,他能出现吗?他能出来,他不属于岁月,属于他自己,人啊,伤心,伤心,能啊,是自己的七情啊流泪,流泪,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丰富,岁月更加丰富而已
  • 非常家庭关系

    非常家庭关系

    婆媳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婆媳关系里再加上前妻前孩、同父异母秉性各异的兄弟姐妹,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各种亲友关系,加上本身人在中年的情感动荡,希望能好看。
热门推荐
  •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在以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科学史上,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伟大的女人——玛丽·居里。玛丽·居里原籍波兰,后加入法国国籍,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她也因此被称作“镭的母亲”。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有着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力。她一生两度荣获诺贝尔奖,成为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科学家,也是首个获得物理和化学两项诺贝尔奖的成功女性先驱,其典范事迹激励了时时代代的人们。
  • 快穿之这个系统太精分

    快穿之这个系统太精分

    身为一名演员,凉薄即使是从万众瞩目的天后,变成各个世界乱跑,为坑爹系统打工的攻略者,也自始至终坚持着自己的职业素养。然而有一个精分系统君,又该如何应对呢?没关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凉薄开启了自己的玛丽苏攻略之路,拳打白莲花,脚踢绿茶婊。攻略男主,收服男配。有实力的,没在怕的!(大量同人and原创)
  • 青春无用

    青春无用

    在《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中,丹尼尔的逃跑有400个理由。而在《青春无用》里,吴伟的空虚却没有任何借口。荒芜的街道,乏闷的课堂,四季更迭。他们生活于不同的年代,但青春让他们重复同样残酷的轮回。海边定格的画面上,他们的眼睛里到底是控诉还是思索,很难分辨。我们无比羞赧以至于对不起这两个明媚的字眼。
  • 三更夜半

    三更夜半

    本篇小说讲述的是军统上海站由于被叛徒出卖全军覆没,万般无奈军统只好紧急唤醒雪藏特工九影重组上海站,由此展开一系列暗杀与报复行动。然而,九影却屡屡受挫险些再次全军覆没,在危难之际以代号红木犀为代表的中共上海地下党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捍卫民族尊严。
  • 国王的人马 海顿斯坦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国王的人马 海顿斯坦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
  • 世界如此危机

    世界如此危机

    德国为何国富民强?北欧为什么幸福合谐,美国是如何建成“伟大社会”的,世界为何又陷入长期性危机?中国应对的方法在哪里?大危机就需要大变革。只有放弃旧思维,才能找到新出路!澄清谎言:批判了目前流行的对经济危机种种错误陈旧、似是而非、利近害远的归因,总结了与福利有关的七大谎言。分析时局:分析了德国“社会国”模式、北欧“合作主义”模式、美国“伟大社会”模式、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等之优劣利弊。内容翔实,理论扎实。指出道路:中国的未来在于“新福利社会”,是继自由主义和福利主义之后的第三种模式,高连奎将之称为世界模式3.0,是一种市场化的福利社会。
  • 国公女

    国公女

    顾长生的重生是自己拿不老不死这根金手指换来的,这一世,她只想做个最平常的侯爵世家小姐,过一世最平常的日子。
  • 深林晴时雨

    深林晴时雨

    林深。十八岁,我走在你前面茫然前进,殊不知你的用心。十九岁,我终不再徘徊,却发现你已不在。二十岁,我已习惯一切,看透世间尘埃,却没料到你突然的出现。二十一岁,我始终孤身一人,一个雨天,我被送了一把伞,我知道那是你,但是你却仓皇而逃。郑宇聪,十八岁,我走在你身后看你跌跟斗,想帮忙却开不了口。十九岁,我深知你已长大,原谅我一声不响的离开。二十岁,我终于成为了自己,不知道你是否在期盼我的归来。二十一岁,我始终在你身边,你却看不见。一个雨天,我送了你一把伞,我没有太大勇气,原谅我的仓皇而逃。我在等雨停也在等你。
  • 文化哲学方法与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文化哲学方法与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针对文化研究、教育和建构中存在的生活世界总体和工作世界本质意义的缺失问题,用文化哲学方法探究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结构,阐明开漳圣王文化、海洋文化、妈祖文化、土楼文化、红色文化、闽南—台湾文化和诗文化等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志形态,尝试性开创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
  • 旱年里的人和羊

    旱年里的人和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