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0400000014

第14章 1997大门洞开(4)

问:新闻集团是不是在2001年对ChinaByte做出弃子的内部共识?是不是随着星空卫视的推进,新闻集团在中国的业务重点已经开始有所转变,包括你本人在一段时间后去了星空卫视任职是不是也说明了这一点?

答:新闻集团在2000年年初就做出撤离互联网(而不只是ChinaByte)的决定。在我从澳大利亚回到北京前公司就已经直接以书面方式告诉我,ChinaByte有可能会与其他网站合并而导致我“下岗”。

当时新闻集团对中国的业务定位就是电视,从后来的发展来看这反而是错误的。如果他们坚持定位在互联网领域,也许今天新闻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有时候,命运让人很难捉摸。

问:天极和ChinaByte的合并在当时是第一和第二的合并,其应该取得领先同行众多的领先优势,但事实却是,Pconline率先于2007年年底在香港上市,Cnet中国后来居上,Pcpop和IT168也赶了上来。现在回头看来,没有取得1+1远大于1的合并效果,是什么原因?从中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呢?

答:也许,让原天极的管理层全面主导合并后的公司,可能就是合并工作有所遗憾的一个方面。但是这是当时两边股东共同的意思。新闻集团希望成为被动的投资者,并已经计划把我调回中国区总部任财务总监。

而宫玉国公开反对,并坚决不参与新公司,这也间接导致了ChinaByte主要的编辑都离职。而我当时也只是司职董事兼CFO,并不参与日常管理。新闻集团背景在媒体领域的管理优势、编辑优势并没有在合并后的公司中有所体现。

新华社与中华网

在1997年,同样因为互联网,新华社和它积极参与的中华网走进了大众的视野。1997年6月,新华社全资子公司CIC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中华网公司(China.com.co),主要从事门户网站及相关业务。这正是未来的上市公司中华网。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新华社是荣耀与权力之所在。全国最优秀、最聪明的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他们写的报道引领着大众的视野,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会定期写一种叫内参的文字,向相关部门汇报国内发生的事实。

新华社也有自己的三产部门,特别是随着中国股市的到来,新华社尝到了通过金融资讯赚钱的甜头。新华社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创办了两份非常成功的股市新闻报纸:《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报》。

新华社在香港的业务也颇为赢利。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帮助新华社将它的宣传技术和分销网络应用于企业客户。消瘦、机敏的新华社香港分社公关合作伙伴的负责人马运生负责这块业务,有很长时间他曾服务于新华社,这让他能很好地成为第三方。

不过,新华社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中国市场对金融新闻资讯的需求爆炸中只是一个旁观者。当时全世界有4家公司提供全面的实时金融新闻资讯。三家是美国公司——道琼斯、Knight——Ridder和彭博,第4家是法国的路透社。道琼斯和路透社实际上瓜分了中国市场,其中路透社的份额稍大一些。彭博的份额极小,而Knight——Ridder则根本没有进入中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高潮。全国冒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交易所,它们什么交易都做,从大豆到钢铁。这给路透社和道琼斯的实时金融新闻资讯带来了极大的需求。

尽管向每个终端每个月大约收费2000美元,这是一笔不菲的价格,但由于这两家海外通讯社的终端上有中国14家主要商品交易所和两家证券交易所的价格显示,因此,交易所和各种金融机构仍成百套地安装路透社或道琼斯的终端系统。这样这些公司的交易员就能像全世界所有金融公司的交易员一样日日夜夜地盯着屏幕,看到价格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事件和新闻的驱使下起伏跌宕了。

当然,新华社也看到了这一切,他们同样渴望获得金融新闻数据领域中丰厚的利润。于是,双方的争夺开始了。

当新华社陷入与路透社、道琼斯的争夺中时,马运生开始思考互联网可能是实实在在赚点钱的一种方式。他联合了两名在美国接受过教育的香港企业家朱伯伦和叶克勇。朱伯伦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专业,从事房地产销售和邮购市场业务。叶克勇是一名计算机工程师,持有沃顿商学院的MBA学位,在美国时曾在毕马威咨询公司的战略规划部门工作过。三人小组为新华社设想了一个计划,利用其政治背景获得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其计划是建立国中网(China Wide Web),它是一个与全球的国际互联网相隔离的网络。

国中网是一个封闭的用户组,必须在一家新华社的下属公司的控制下才能有偿访问,这家公司就是中国国际网络传讯有限公司(China Internet Corporation,CIC)。CIC将过滤从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境内的所有信息,并把内容翻译成中文。由于中国对经济建设的关注,CIC的主要关注内容是商业信息。CIC计划在深圳建立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工作设施,聘用大量中文翻译人员在其中工作。项目预计几年内将拥有100万名用户,营业额将达到数亿美元。新华社接受了这个方案。1994年,新华社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中国国际网络传讯有限公司,为新华社的全资子公司。

在马运生和朱伯伦忙着获得关于互联网的诸多政治许可的时候,叶克勇则开始从香港大亨那里募集资金。叶克勇是一名短小精悍的销售大师,国字脸,头发一丝不乱,穿着笔挺的西服,脚上一双Gucci皮鞋,他清楚地知道香港大亨们想要听到什么,他能给他们什么。叶克勇直接就把手伸到了他们的钱包中,轻松地获得了2500万美元初始资金。

不过,这个计划还没开始,就流产了。1995年,中国电信开放了北京、上海、深圳多个城市的对外连入互联网的接口,年轻的中国企业家们也开始陆续创立了互联网服务提供企业,以及和雅虎类似的中文网站,国内的大学也建立了通向互联网的国际链接网络。

于是,已经吃进大量先期投资的CIC公司面临生死考验。在此关键时刻,新华社亚太分社社长张国良起了决定作用。在张国良的支持下,CIC公司借香港自由市场环境,在1996年进行了两个大动作。一是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一家CIC控股公司,并将部分股权出让给海外风险投资者;二是将公司的经营管理交给了投资者信任和选派的市场人士。虽然CIC的董事局主席仍由新华社派人担任,但从1996年10月开始,香港一位知名业界人士钱果丰成了CIC董事局执行委员会主席;而在此之前的5月,这个计划的提出者、熟谙于通信传播界的香港商人叶克勇担任CIC董事局副主席。

细读中华网公司的招股书便可知晓,叶克勇虽然没直接出任CIC的首席执行官,但他任董事的亚太在线有限公司从1996年开始正式对CIC提供“管理服务”,并由他执行。为此,CIC和中华网公司在1996~1998年的三年中,向亚太在线支付了47万美元的管理酬劳,这些还不包括理所当然的期权。

叶克勇努力把CIC打造成一家为中国提供国际商业资讯服务的公司。叶克勇是一个精明得有些夸张的商人,当CIC采购设备时,公司的最新动态中会把供应商称为CIC的“合作伙伴”。跨国公司的经理人答复了叶克勇的来信,会发现他们自己的名字被冠以公司“顾问”列在公司宣传册上。在很多人看来,叶克勇咄咄逼人,有些手段过于功利。但支持他的人认为,叶克勇的做法虽然不符合情理但多少还算合理,也没有太多可指责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叶克勇是被形势所迫,需要拉虎皮做大旗。

这边是叶克勇在想着办法给CIC脸上贴金,另一边则是在钱果丰①的牵引下,一家活跃在亚太地区网络公司的华尔街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频繁“顾问”,介入其间。

再之后的故事是,中华网于1999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成为第一家因互联网而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大连金州没有眼泪

在默多克、麦戈文等高歌猛进,刘长乐、陈宗周、宫玉国闻鸡起舞的同时,两家成为中国最具民间号召力、最受欢迎的媒体也在1997年因为互联网埋下了他们成长的种子,一家是一纸风行的《南方周末》,另一家是今天一呼百应的新浪网。

而连接这两家媒体的是一个人和他的一个帖子,这个人就是老榕。1997年11月初,他在四通利方论坛上发表了着名的《大连金州没有眼泪》,这个帖子详细讲述了老榕带着儿子小榕从福州千里奔赴大连,用细腻和富有深情的文字,记录了目睹一场中国足球历史上惨痛失败后小榕和当场观众们对中国足球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但又不离不弃的言与行。②

这个帖子发表的第二天,被当时的“体育沙龙”版版主冠以编者按,在论坛置顶。那时候,四通利方没有新闻,没有网刊,只有容许300个帖子的BBS。

一则让我们落泪的帖子

9月中旬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的预选赛开始以来,在“体育沙龙”的版主NelsonDon和Gooooooal的带动下,我们和许多网友、版主一起努力,把赛场实况搬上了网。借这个机会,我们感谢所有参加实况转播的人,同时也感谢所有鼓励和支持过我们的网上观众。

10月31日,自从那场球赛结束以后,我们再也没有兴趣继续在网上搞直播,再也不想听任何人提起中国足球,甚至几天过去了,我们中没人愿意去“体育沙龙”的直播室清理那些过了时的网页,那里的时间依然静止在31日的傍晚……

然而两天前,当我们从睡梦中醒来,“体育沙龙”中的一则署名“老榕”的帖子却让我们每个人的眼眶红润了。没有想到,时至此刻不过48小时,这则帖子已经在我们的论坛中被阅读了两万多次,同时传遍了互联网。

①钱果丰本人也是香港的大银行家,他的头衔之一是汇丰银行的董事。

②本书为了叙述的需要,暂且跳过这个帖子,而讲述围绕这个帖子的相关故事,对这个帖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同类推荐
  • 危机的逻辑

    危机的逻辑

    本书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曾经和正在发生的各种金融骗局和投资陷阱。如次贷危机的幕后真相、斯坦福国际银行诈骗案、美国梅道夫案,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连环骗、比特币投资隐患、互联网金融诈骗、中国股市中的秘密等,涉及银行、证券、慈善、收藏品投资、房产投资、股市、公司并购等多个领域。在生动而真实的揭秘之后,作者还用大量笔墨分析了每个骗局背后的金融原理和经济常识,以及相应的识别应对之法,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防范指南。
  • 新时代经济热点解读

    新时代经济热点解读

    本书是我社与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常年合作项目图书。本书包括新时代九个经济热点问题解读:分别为: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与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健康中国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与提振民营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与维护金融安全。
  •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经济科学。 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和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物资经济学一样,是研究国民经济中某一部门的经济学科。旅游经济学区别于旅游饭店管理学、旅游市场学、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是以旅游业中某一具体业务做为研究对象,而旅游经济学是从整个旅游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有诸多该学科教材及论著。
  • 经济学的诡计

    经济学的诡计

    经济学给了我们一双理性的眼睛,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周围的世界。为什么要听从老人的『门当户对』理论。为什么要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为什么有人逢赌必输,输了还赌。开启自己的经济学思维,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思考身边的生活,我们将最终获得一经济人一的理性与智慧。
  •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本书选择了航空工业的典型事例,强调时代背景,突出发展变化,从体制创新、民用飞机、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体制改革,适时调整战略,努力开拓市场,推进资本运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集团公司的重新整合,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中国航空工业必将在新一轮市场经济大潮中蓬勃发展。本书既可给航空工业从业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工业相关产业及对航空工业感兴趣的社会读者提供参考。
热门推荐
  • 辨正论

    辨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狱门

    黑狱门

    我曾见过巨木坍塌金乌迷惘,日落西山。大地沉默,眨眼冰川。我曾见过天河倒灌地燊哀嚎,苟延残喘。高山默然,漆黑深埋。我曾见过大地龟裂腐井纵横,吞噬无声。魔魇蔓延,寂静欢呼。......我从黑狱之门中走来身后是永恒的河不眠的眼
  • 龟裂

    龟裂

    北江市已连续下了四十五天的雨,经气象部门统计,大大小小九十九场。阴云始终压在城市的上空,城里到处汪着水,连呼吸的空气也湿漉漉的,带着一股腥气。北江市人简直忘记了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江水也在急剧地上涨,浑浊的水流卷着山洪暴发时滚下的树根、树枝甚至整棵大树和上游城镇人们丢弃的罐头盒、泡沫块、塑料袋、死猫烂狗……打着漩儿奔向大海。无论早晨或傍晚,人们穿着雨衣、打着伞,顶着大雨三五成群地来到江边,忧心忡忡地眼瞅着江水一厘米一厘米地往上涨,离坝顶越来越近。
  • 光的名义1

    光的名义1

    当光芒被掩盖,当灯塔被遮挡,当过去的耀眼都变得暗淡的时候……心底的倔强是拿起还是放下,命运的灰暗是褪去还是披上……不管是言辞还是接受,都希望有一束黎光,毫不吝啬的穿透这黑暗,照在人生的路上……
  • 倒枪刺

    倒枪刺

    世界上果真有吸血鬼,柯亭身上的血不管她愿不愿意早被柯珂吸入过半。不求所需的付出和被索取是孽缘,柯亭发现自己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过。她生而为她,选择也不在她,命运也不在她......
  • 失忆

    失忆

    莫名在感到已经死去时才觉得自己正在活过来。梦魇中的自己是一条泥涂间的鱼,在垂死中竭尽全力地蠕动着,体内分泌浓腥如薄膜的黏液而使呼吸不至窒息。而当噏动的唇齿吞咽不下那不尽的黑色绝望时,潮湿的眼在幽邃的暗夜里如第一次也如最后一次睁开了,不知道此刻是再生之际还是弥留之时,正如不知此身是初萌婴儿还是垂亡老者。昨日是印象,明日是想象,今日只是绪乱的意象;昨天是回忆,今天是记忆,明天仍是空照的往忆。他只愿自己是一尾逆流溯源的鲤鱼,不去跳什么龙门,只是洄游向自己内心深处……,而此时,只有想到水,才觉得一阵清凉。
  • 租错房子爱对郎

    租错房子爱对郎

    初出茅庐的女主人公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租错了房,工作四处碰壁。却没料遇上帅气多金的萧绅,就连“未来公公”都对自己赞赏有加。然而,他们的命运并没有料想中的顺利,尤其是那个跟萧绅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萧士,百般阻挠他们的姻缘。一切如何而起,又如何而终?请关注《租错房子爱对郎》。
  • 永远的旅人

    永远的旅人

    本书为第七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申瑞瑾的散文集,是作者多年写作历程的记录,包括且歌且行、且听风吟两部分,从蝴蝶泉边的苍山洱海到额尔古纳河边的垂钓,西行回望长安东至印象西湖,行走中记忆美好感悟生活。作者为全国公安文联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怀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出版散文集《尘世间的旅行》、《半池荷香》。
  • 大佬又又在护短了

    大佬又又在护短了

    作为一个失忆少女,失去记忆的她被帝少捡尸了。帝少告诉她:“你是景苒儿的陪读。”阿宝一脸懵逼:“景苒儿是谁?”景少爷听后一脸风平浪静的告诉她:“一个野种。”阿宝:“……”。自此,她过上了跟景大少爷斗智斗勇的幸福生活……才怪!某天,一个俊美如神祇般的男人忽然找到她,并对她说:“宝贝,吾说过你不可以和别人靠太近”。说出那话时,他的眸子就像无尽的深渊。[1V1,甜宠,校园,杀手,玄术]注(康康我,这里是重点):帝少有男主的配制,但是暂定的男主不是帝少,不要被文案欺骗,大可爱们不要站错CP了,站错了不管我事哈哈哈。
  • 相和歌辞·采莲曲

    相和歌辞·采莲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