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0000000007

第7章 童年的西场园

自有记忆起就记着那个伴我长大的西场园。西场园在老屋」西边,东端与老屋隔一条街。西端连着我以前写的邵个西苇湾、靠近苇湾的地方垛着几个大麦穰垛,俅一座座小山丘。南边的几棵老柳树,懆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粗裂的树干,顶着茂密的枝叶,士似地日夜守护着西场园。场园的北边是五六间用坟砖垒起的仓库仓库的屋山上吊着一块破犁头,每天早晨上坡,队长就敲着破犁头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社员们听到响声,俅喂惯了食的小猪,一个说着笑着跑到西场园来点名派活。

西场园南窄北宽,大约有六七亩地。每年初春,生产队把为溜的场园耕起来,撒上芥末种子。不几天,西场园就绿起来,像个大草原。麦收前,西场园就穿上一件花衣裳,显得异常漂亮。黄黄的芥末花映衬着绿色的叶茎,好似一幅水粉画,微风吹来,喷发出一股股花粉的香味。花儿引来了蜂,引来了蝶,也引来了调皮的孩子和小狗川猫。狗啊、猫啊痴痴地望着蜂蝶们发呆。孩子们则偷偷建趴在芥末地里掐芥末花吃。芥末花嚼在嘴里,有一股微辣的感觉很刺激。吃的多了则辣得舌头痛,往下一咽,泪也出来了,鼻涕也出来了,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喷嚏”,痛快极了。玩累了,我们就躺畜场园边的柳树下看蓝天白云。童年时的天蓝得透明,空气中没有一点尘埃,好像石也比现在的白,喘口气也清爽。

不几天,芥末熟了,饱满的芥末穗垂到地上。社员们收了芥末,把地皮划起来,再一场雨,撒上草木灰,用石磙子把场园压光,等着小麦上场。这时候的两场园是孩干们的乐园,一群群的光腚小子,在场同里打滚、翻跟斗、藏描描,根本不知道大人们在麦场上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累,经过半月二十日紧张劳动,直到场园边上几个高高的新麦穰垛立起来,农民们才能够喘口气歇歇。

伏天的西场园,晚上是最热闹的。一家一户的农民们,拿着新打的麦草帘子走出低矮闷热的茅草屋,到两场园里来乘凉、老汉们刁着旱烟斗,拖着用玉米缨拧成的火绳,一斗接一斗地吸着烟,张长李短地聊着天。一明一睹的烟斗像个萤火虫,随着老汉们吸吮的动作,红红点点地在夜空中晃动。躺在草帘上的女人们,一只胳膊搂着怀里吃奶的孩子,一只手拿着蒲扇,一边慢悠悠地扑打着蚊虫,一边哼着古老的催眠曲。用微风送出母爱,用歌曲编织着孩子的梦幻。那些勤劳的人家,在麦帘边上放一根艾蒿拧成的粗绳子,用火点上,冒出浓浓的白烟,蚊虫们闻到艾烟味,便远远地逃遁。

我一个远房的一叔爱看闲书,晚上一坐下,身边就围满了人,让他讲故事听。他讲武松打虎,讲诸葛亮七擒孟获,讲孙悟空大闹天宫,讲沉香劈山救母,讲白蛇传,讲聊斋。讲得有声有色,活龙活现。特别是讲一些闹鬼的故事,把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一个人晚上走路都害怕。那时候,对这些故事尽管不完全听得懂,但一些人物和情节却在心中留下了印象,这对我以后熟读古典名起到启蒙作用。

场园边老柳树上的蝉多,晚上的蝉虽不傈白天邵么聒噪,偶尔也用低沉的声调叫几声。我和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除了围着树摸蝉猴外,还从麦垛上抽几把草,在树底下点着,然后用脚跺一跺树干,蝉们受到惊吓,吱吱叫着向火光中投去,火灭了,蝉也烧熟了,用智慧取得的佳肴,吃起来特别鲜美、香甜。

还有一些爱好乐器的青年们,偏偏离开热闹的西场园,到坡里的生产路上拉二胡,吹笛子,品箫。邵优美的琴声,欢快的笛声和着呜咽低沉的箫声,被风吹得时断时续,在西场园的夜空中飘动,给多姿多彩的西场园增添了一种美妙的音律感。

七夕这天晚上,人们吃着传统的火烧、巧饼来到了西场园,躺在麦草帘上,望着深邃的天空,念叨着启蒙的儿歌:青石板,石板青,青石板上钉银钉。一颗二颗三颗……眨眼的星星,数着数着就迷了眼。伯母又教我辨认星星,什么牛郎星、织女星、井星、北斗星、天河……我第一次感到天空的神秘,我躺在伯母的怀里’听她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伯母一九三六年夏天嫁给伯父,一九四七年,时任农救会长的伯父被还乡团杀害。解放后,伯母没有改嫁,把我当成亲生儿子,直到2001年病逝。我那时还不懂伯母心中的苦处,望着天河一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一遍又一遍地问伯母,牛郎织女今夜能相会吗伯母说,能,只要你不睡觉,呆会儿就看到他们相会了。我发现伯母眼里有两颗星星一样的东西落下来,现在想来心中无限酸楚。这一夜大多数的人家都在西场园度过。

秋天的西场园又堆满了丰收,镰刀似的谷穗,金黄色的玉米,血红的高粱,雪山一样的棉垛,仿佛要把西场园压塌。直到北风吹起,冰封雪飘,忙活一年的农民终于盼到冬闲。说是冬闲,人闲西场园不闲。中午饭在家里吃着吃着,锣鼓声哐哐咚咚地响起,人们扔下碗筷就往西场园跑。原来是南方来耍猴的,小猴子随着主人的锣鼓声,作出各种姿态,引得大人孩子心花怒放。隔个一二天,锣鼓声又在西场园敲响了,看热闹的人们照样跑向西场园。这次来的是河北杂技团的。于是一个冬天,耍魔术的、放电影的、说鼓书的,高密的茂腔,即墨的柳腔,把个西场园装扮得热热闹闹,丰富多彩。进了腊月,村里又在场园北头扎起了戏台子,正月初一开始唱戏,断断续续直到元宵节。中间掺和着跑高跷的,闹杂耍的,引来一些小商小贩满场园摆摊叫卖:捏糖人的,挑糖球的,卖泥老虎的,擎蹦跳猴的,吹扑扑咚的(一种玻璃玩具)、耍竹花蛇的,什么笛、笙、苇、哨满天价响,整个西场园沸腾了。大人们不得不把孩子们的压岁钱掏出来,满足孩子们的购物欲。

就这样,欣赏着春天的黄花,数落着夏天的星星,听着秋天的蟋蟀叫,看着冬天的热闹,西场园送走了我的童年岁月,也送走了西场园的热闹场面。

此文于2010年8月获中国散文学会颁发的“中国当代散文奖”,并入编《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这次结集又收入该书中。

同类推荐
  • 大山水

    大山水

    《大山水》是作者在该领域数年闭关之后的爆发之作,为《大地三部曲》之一,它是作者在这一创作领域中从文体到思想的一次重要尝试。全书点数了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这些雄山峻脉与四围堪称地球上最壮观最神奇的复杂水系的生生关系,尤其着墨于山与水、水与人的关系;呈现了神山圣水流变对人文积变的绝对影响,最终收笔于日复恶化的水环境的忧思。
  • 冲动的青春——逆旅(下)

    冲动的青春——逆旅(下)

    《逆旅》作者精心构思,采用立体的叙述方式,用人称多角度、多视角描写了几个“问题学生”叛逆的生活旅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扣人心悬的社会现实,从宽度和广度上来探究人性的深度,传神地暗示出厚重的思想意蕴,给读者以强烈的思想冲击力和审美快感。
  • 上村松园图文集

    上村松园图文集

    本部作品集收录了日本画大家上村松园的12篇艺术评论和记叙文,内容涉及其艺术观、创作轶事、心路历程以及游记等。上村画笔下的人物惟妙惟肖、出神入化,而她的随笔也可以说是独具匠心。对传统的风俗充满怀恋,对喜爱的事物锲而不舍,对艺术的领悟触类旁通。透过上村之笔,我们定会对日本画以及她所追求的美的艺术世界有更深的理解。
  • 磐石文葩(康式昭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磐石文葩(康式昭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最近一些时日,我随王能宪(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等同志在四川成都、广安、眉山及香港等地,为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举办纪念活动,我俩深感川人的伟大。小平同志能在历史大转折时期,从根深蒂固的极“左”营垒里突出重围,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在显示出巨大的智慧、英明的决断、远大的眼光。
  •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散文与诗歌精选集,收录了部编教材名作《最后一次讲演》等闻一多先生最为世人称道的经典诗歌及散文作品。本书文前由特级教师高江海对闻一多作品做深入导读,文中辅以注释、旁批,紧贴教材考点,点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文末“积累与拓展”从写作手法、主题思想、时代背景、迁移比较阅读等方面,对选文做全方位阐释、引导、拓展,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地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吃透部编名作,提升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
热门推荐
  • Cow-Country

    Cow-Count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子孟泽

    君子孟泽

    自上古神界纠缠至今的两缕魂魄,以十五万年为一轮回的诅咒,到底是谁所种,到底应在了谁身上。至轮回枯竭,梦里执念成灯灭。我曾眷念一魂,枯守万年,却终有遗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子百句

    老子百句

    《老子百句》精心撷取《老子》中深富智慧的段落百句,以权威的释义、精当的解读,阐述老子五千言的核心思想。著名学者汪涌豪教授在本书中紧贴当下读者至为关心的内心话题,以深入浅出、意蕴悠长的文字,将人们已然忘却的老子精义从岁月的锈蚀中打磨出来,探寻老子哲学世界中的生命意义,传递经典所蕴含的深刻智慧。
  • 司马迁之志:《史记》之“继《春秋》”辨析

    司马迁之志:《史记》之“继《春秋》”辨析

    撰《史记》的缘由,司马迁自己在《史记》末篇表述得很清楚,即是承父志而继《春秋》。于此,历来论家多无异议。然而,在今天看来,《史记》的根本著述动机并未因此显明,仍存在需要澄清、辨析的地方。本书从文质之辨、君臣之际、《论六家要指》的意义等角度,详尽辨析了《史记》之“继春秋”说。
  • 奇门风云(全4册)

    奇门风云(全4册)

    浩劫之后的江湖,风云再起,如意宝珠出世,祸起萧墙始于三大奇门之遁门。于是奇门遁甲不奇,毒门万毒不毒,刀门铸刃无锋。祸起奇门,顿破江湖微妙的均衡。数年后,一位如“海”般深邃的少年崛起江湖,以杀手的身份横空出世,在血雨腥风之中,破开重重迷雾,以有情的心作无情的杀戮,终在爱情、有情、亲情的“互网”中刺穿仇恨的外衣。雾散云消,真相横阵之际,却给了他一个无法接受的现实。
  • 石磴夏凉昭荔合

    石磴夏凉昭荔合

    一人捻手赋词,一人半躺凉椅。数世红尘同走过,如今却不复当年。“狐狸,这次怕是走不过这遭了。”
  • 烽火大汶河

    烽火大汶河

    一群热血知识青年,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联合社会各界群众,毅然拉起了一支抵御外族入侵的武装。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与日、伪、顽、匪展开了殊死搏斗;用意志、信念、智慧和鲜血,上演出一幕幕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史剧;用战斗和躯体捍卫了民族尊严和人类正义;彰显出了中华儿女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血与火的锤炼中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他们是华夏民族的一群精英和楷模!一座永远屹立在后人心中的巍巍丰碑!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特色,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精心遴选,我们编写了《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本书依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要求,汇集了近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建设为重点,便于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及管理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医院及科室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依据,增加医院日常管理及监督考核的针对性和客观性。
  • 若不是荒野,我不会活下去:一个背包客自我疗愈之旅

    若不是荒野,我不会活下去:一个背包客自我疗愈之旅

    知名的旅游作家崔西·罗斯在书中展开了一场寻找与疗愈自我之旅。她以一贯充满视觉张力的笔触,在一篇篇状似自然旅记的行文间,带我们进入她最私密的人生故事,在一步步揭开继父对她造成的不可告人的伤害,及那一路走来斑斑伤痕的往事的同时,令人屏息的荒野美景仿若一副副缓冲剂,让游走毁灭边缘的心灵有了缓解与安慰。这是一本充满自然风情的疗愈系小说,崔西在荒野中找到救赎、止痛、重生的解药,跟随她的脚步前往荒野,或许你也会从中获得大自然的力量与感动,并发现属于自己人生的答案。
  • 乱世人屠

    乱世人屠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一个家族的弃子。一个纷乱的江湖。一个分裂的天下。江湖,庙堂,人情。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乱世的人屠,盛世的贤臣。看家族弃子如何另起天地,搅动整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