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0400000002

第2章 坚实的足迹

安家正

孙为刚生于1952年。上帝犯了个错误,把“8”写成了“5”。就“代际”的意义讲,两代人都具有“节点”的意义。也许,都是“思而不学”(孔子的语言),但经过岁月的磨练,却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貌。作为一代人足迹的记录,“孙为刚散文集”其历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80”后的一代,无灾无难,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思想解放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根本不懂得,也懒于去想象“物资匮乏”是什么样子;更遑论思想藩篱禁锢,动辄丧失人身自由是什么滋味。他们思想解放,对新鲜事物、前卫观念都十分敏感,个性奔放,拒绝盲从,凡事要问“凭什么呀?”追求个人的人生价值,当然不肯“皓首穷经”,而是“与时俱进”忙于快乐。不是“无书可读”,而是“有书不读”,绝不肯钻故纸堆来判断是非。

然而,他们却是“思索的一代”,结束了中国20世纪以来丧失自我,唯上是从的历史。他们是转折的一代,开始了对自己命运的独立思考。当然,受到种种限制,但却天马行空地自我设计。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50”后却是多灾多难。长身体的年代遇上了灾荒,面黄肌瘦唱红歌;长知识的年代又遭遇“浩劫”,提着小桶刷浆糊。文凭成了“四旧”,想混文凭也不可得,高中停办,无书可读,屈指算来,孙为刚只有可怜的初中一年级正式学历。然而,他们这一代人却都阅历丰富,有着丰厚的“生活馈赠”。历史宿命地让他们在生活的磨砺中长大,不仅革命意志如钢,而且实际本事高强。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知青群”,他们当仁不让地在中年之后,成为改革开放年代的社会栋梁,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顺利转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为刚没有上山下乡,却在正式调入报社之前,有着七年工人加上七年秘书的职业经历。中年之后,突然“半改行”,主修了首部《烟台日报社志》,与此同时,主持编写了两本为纪念《烟台日报》创刊60周年的文集。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都不乏“50”后的佼佼者。

值得重视的是这代人,他们应该是“无书可读”的最后一代人,他们的价值观念对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不错,新世纪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调门儿响得很时髦。世界确实是丰富多彩的,仅黑色就多达19种,然而,众多色彩不是等量齐观的,红、黄、蓝是三原色。国门洞开,思潮滚滚而来,有人愿意在他人的思想武库中捡破烂,也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却应当理直气壮地宣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50”后是唱着红歌长大的,从小就“时刻准备着”,做党的好孩子,他们的偶像是“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的保尔。他们把保尔那段名言:“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不仅牢记在心里,而且溶化在血液里,成为指导自己一生言行的信条。他们的这种“痴迷”大多未能与时俱进。

鲁迅先生说过,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白驹过隙,很快半个世纪过去,孙为刚舞文弄墨了数十年,在即将退休的时候,结集出版他的第三本散文集《烟台的海》,嘱我作序。为刚是个老实人,绝非沽名钓誉之徒。他说,只是想把自己的剪报留给后人,让后人记住这一代人走过的历程,得到一点人生的启迪,从而活得更充实。这令我想起了一位天福山起义的老前辈,也是红色经典作家的自题诗:“幸喜留得脚印在,回首往事不脸红。”为刚留下了坚实的脚印,自然不用“脸红”。是不是能证明“心红”?铁券成册,放在那里。能为这样的文集写序,实在是一种荣幸;何况,为刚是主持笔政的德者,我的稚论有所亵渎也不会见责,就勉力为之了。

如何评价为刚的散文?实在是一个难题。因为他属于那种年轻的老作家,从第一篇散文见报到现在已近40年,但现在才60岁。风格成熟的年代才刚刚开始。

1995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学术专著——《胶东当代文学史略》。我想,如有机会修订再版的话,我一定会用较多的篇幅对这位“胶东当代散文创作的佼佼者”作出新的评价。

这绝不是“溢美之词”,首先是因为他在散文领域取得的成就。

散文集之末有一辑别开生面的“附录”,里面收入语文教师的“教案”。胶东当代林林总总的散文中,入选语文课本的寥若晨星,而一人入选两篇,更是难得。

入选正宗教材之外,还有课外阅读与欣赏的数篇,当然也是“范文”。编选者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例如,关于“鸟岛”的那篇游记,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阅读与欣赏》(高中版)就评价:“这是有了独立思考的追求,使散文不再是披着华丽辞藻的“时文”。

胶东当代文学有着现实主义传统,在战争年代乃至计划经济时期,作为主流思潮的忧患意识、悲剧审美、复仇精神、斗争哲学,都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多元崛起、信息爆炸,毋庸讳言,渐渐露出了庸俗社会学的潜在影响。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散文,缺乏甚至丧失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只有“流行的思想”,很少独立的思考。齿轮和螺丝钉退化成留声机和应声筒。作家仿佛在带着手铐跳舞,明明是“无话可说”,却要“有话说”,结果是思想浅薄,行文苍白,“乌纱惯性”,让文章可有可无,“报告”的思维严重束缚了艺术生产力。

为刚是个“报人”,职业习惯令他有很强烈的“喉舌意识”,然而,他却把“党性”化作了个性,写出了“血浓于水”的佳作。

文学是要张扬个性的。散文则要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的内容来。人云亦云绝不是好文章。现在看《烟台的海》,确实内容丰富多彩,表现为一种繁富之美。作者的足迹从莫斯科到旧金山,吹过欧洲乡村的薰风,访过三元里抗英的遗迹。说民俗,从《最后的海草房》到《鱼锅片片》,光是烟台人最习见的鱼,就洋洋洒洒地写了《鱼卤面》、《加吉鱼》、《晒咸鱼》等七八篇。作为革命老区长大的作家,笔下自然绕不开红色的记忆,我们从散文集中瞻仰到了《雷神》、《山中的无名烈士墓》;看到了布满《138个弹孔》的雨搭,领略到战争的残酷;还有支前路上刻着众多地名的《竹竿》,我们为英雄的前辈自豪。

让人钦敬的是作者的创作思想。作者高高地擎着爱的大蠹,在他的笔下,没有轻佻的嘲弄,只有严肃的思考,浓缩着真切的人文关

篇非同寻常的游记……这篇佳作就在这往返'之间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新颖别致的亮丽、璀璨和深刻。”关爱,在拒绝沉重的时风里卓然特立,反而让人感到异常睿智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为刚散文表现出一种属于“文学回归”的开拓,锋芒。在“全球视野”下,那些闪射着作家独立思考的个性光芒,让怀;没有丝毫的“愤青”痕迹,处处洋溢着对生活的挚爱,对人民的作品坚实而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收入集子中的散文已经显示了风格的成熟,作者有着属于自己的美学追求,那就是“平实”。有一辑是“心路札记”,写了对当代大作家的敬慕与交往,其中有冰心和峻青。冰心推崇“人淡如菊”,峻青怒目金刚,“文似潮涌”,但作者熟悉的是晚年的峻青。峻青晚年十分推崇孙犁,早就远离喧嚣。“心有灵犀一点通”,为刚风格的形成当有继承的基因。

建设文化强市是一个历史过程。为刚的散文绝不是“速朽文字”,当然会越来越凸显它的历史价值。就地域文化而言,有两个问题已经显现了它不同凡响的历史意义。

其一是民俗。在《烟台的海》中,很多地方涉及到“乡情民风”,不仅记录了招远特有的《粉浆饭》,还有福山经典的《海肠子》。有一股浓浓的《大葱蘸酱》的味道。

在民俗研究领域,有一派学者特别推崇一种叫作“田野作业”的研究方法。散文集中提到的山曼先生就是杰出的躬行者,病倒之前还徒步沿着黄河两岸采风。为刚写民俗,绝不浮光掠影,更不是猎奇辄止,而是在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中挖掘,显然传承着山曼先生的精神和做法,只求民俗的“原生态”。

值得重视的是关于“地域性格”的华章。他的老乡,招远作协主席刘玉杰生前与山曼先生经常就这个课题相互调侃,交锋出许多精彩故事来,成为烟台文坛脍炙人口的佳话。现在,为刚写出《杂侃胶东人》,用极其洗练的文字概括黄县人、掖县人、招远人、莱阳人等不同县域人们的性格特征,显示了对民俗的深层次了解。

其二是文史。毋庸讳言,胶东当代的一些作家缺乏历史感,太多的文章是“述职报告”,“乌纱”思维惯性,“新闻情结”,热衷轰动效应。少的是历史知识,人文思索,文化追求。为刚拒绝历史虚无主义的“浅思维”,为地域文化发展预留历史软件。这个问题,随着- 0

“人才断层”的出现,已经变得异常尖锐了。

散文集中有着丰厚的胶东史地沉淀。不仅写芝罘刻石的秦碑,还有云峰山上的魏碑。戚继光、烟台山、所城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亮点,自然无不触及,《跨越百年的巨响》振聋发聩。至于众说纷纭的“雄风海表”还是“表海风雄”,他更兼收并蓄,罗列众说,为后人提供翔实而全面的史料。在这些篇章中,他娓娓道来,很像一个老太太盘腿坐在炕上,对儿子叙说古人,然而却比任何一个说古者多的是现代意识的辐射,是严谨学者在抒发历史的见解。这可以从其中的《吴佩孚和他的军歌》为例证之。吴佩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妖魔化为十恶不赦的军阀,然而,历史真相却是,他是罕见的杰出的爱国将领。峻青晚年到烟台来,索取拙作《吴佩孚》,就是为找到那篇《满江红·登蓬莱阁》,他想为吴佩孚鸣不平。现在,为刚写出来了。顺便提及,为刚本来不是研究历史的学者,但他却连续四届参加了吴佩孚学术研讨会。决不囿于成见,敢于为历史说话,表现了十分可贵的历史胆识。如今,从联合国档案中找到了“九一八事变”时,吴佩孚致日本天皇抗议信的原件,雄辩地证明了为刚等一批识者的真知灼见。为刚的这部分散文是烟台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必然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他们是属于未来的。

2012年春于烟台家中

(作者为著名地域文化专家、作家、烟台教育学院教授,著有《胶东当代文学史略》、《胶东通史演义》等)

同类推荐
  • 爱欲与哀矜

    爱欲与哀矜

    一本献给所有热爱阅读与写作者的私人版《午夜巴黎》。“你要读的下一本书,你要遇到的下一个人,会改变你的生命。”《爱欲与哀矜》收录沪上才子张定浩近十年所写的文学随笔二十余篇。其中所涉及的,从格雷厄姆·格林、爱丽丝·门罗到奥登、布罗茨基,从《斯通纳》到《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基本都是作者钟爱的作家与作品。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本阅读之书,也是一部写作之书。作者在阅读中探寻写作的秘奥,继而在写作中完成阅读的使命。他以为好的写作都是为了被爱,而好的阅读,则指向爱。
  •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是英国作家杰夫·戴尔的一本电影随笔。在这部作品中,他成功地用文字还原了电影艺术大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潜行者》的每个画面,并对其中所蕴含的隐喻与象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同时,作为塔可夫斯基的铁杆影迷,杰夫·戴尔为读者讲述了该电影拍摄时的一些趣闻轶事,以及自己年轻时观看此片的感受。这些由《潜行者》而诱发的回忆与联想丰富了原本严肃的电影文本。杰夫·戴尔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的文字引导着众多对塔氏和《潜行者》感兴趣的读者进行了一次十分愉悦的电影探索之旅。
  • 国色重庆

    国色重庆

    你是一个到处散落和播种神话的城市,巴山夜雨下的每一个传说,都可以令世人绝唱千载;巫山神女的艳羡与爱怨,只是其中一个关于人性与爱情如何得以充分张扬的美丽传说而已。你是一个可以怎么夸张都不为过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在你的脚下永不停歇地奔腾,铸造出你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大山架构的骨骼和江水连结的血脉,支撑的是一个天地人和又充满鲜活生命的世界。而这自然容貌只是这个鲜活生命的部分躯体的展现。
  • 梦醒与嬗变

    梦醒与嬗变

    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悠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久长说“百年好和”。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个事件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事件意义不同寻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像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
  • 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

    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初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但是“左”倾机会主义者却将他们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监狱。同时,又牵连了军队营以上、地方县以上许多中高级干部被逮捕,其中200多名被活埋和杀害。就在这十分危险、千钧一发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和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及时纠正了陕北的错误肃反,挽救了陕北危局。
热门推荐
  • 我是天才大明星

    我是天才大明星

    新书:万物便利店,已发布√,欢迎收看。系统:宿主,我这里有个任务,你需要…苏云:嗯?我给你三秒钟重新组织一下语言?系统:QAQ没啥事儿,您先忙。想加书友群的小伙伴,在这里:922687950
  • 有一种爱谁敢言说

    有一种爱谁敢言说

    青春言情界“治愈系天后”无处可逃暖心之作,埋藏在青春年华里的青涩爱情!年轻的时候,她不知该怎样去崇拜他,于是选择背叛。得到名利、梦想以及她所憧憬的一切,可是心底隐痛从不曾终止,直到再相见……隔了一段被背叛的旧爱,所有遗忘、阴谋、报复、伤害都发生得理所当然。只是,在那一刹,已是情动。我们总在分手时心动,在岁月中铭记。我们总是宁可拥抱伤痕,也要拒绝遗忘。我的旧爱,你将永远不会知道,你便是我终生缄默,不敢言说,唯一的爱。
  • 赵云传

    赵云传

    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后西秦经商鞅变法,日渐强大,逐步吞并六国,六国虽有合纵之策,无奈出了个雄才伟略的秦王嬴政,只十余年间,便一统海内,扫清寰宇,自以为天下太平,便做起那称帝的美梦来,无奈未及三世,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而灭秦,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天下遂归于一统。
  •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壮大,“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日益彰显,投资技巧已经成为致富的基本功。但西方投资大师的著作繁多,且晦涩难懂,让广大中国投资者望而生畏,《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深入浅出,让大家只读一本书就掌握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吉姆·罗杰斯、詹姆斯·P·奥肖内西、范·K·撒普、罗伯特·希勒、阿瑟·莱维特八位投资大师的投资经验,轻轻松松掌握投资精髓。中国投资者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制度不完善,运用西方投资大师的理论需要结合中国实际,作者在这方面也给出了操作建议。衷心希望《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能成为您运用大师投资智慧的起点。
  • 我也很想他

    我也很想他

    “纯恋小说”代表作家李李翔:在这个孤独的城市,只有你是我温暖的归宿。经历过背叛、经历过伤痛、经历过迷茫,你终将长大、终将变得坚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与生命同在的青春爱恋难以磨灭。而思念至深时,我们将不自觉活在世界的中心。那天下午,辛意田偶遇谢得。一瞬间,仿佛时空倒置,她又见到了梦中的那个人。但那个人性格开朗阳光,谢得却脾气古怪执拗——相似的外表下,却是迥然不同的灵魂。辛意田以为自己可以爱上另一个人,那个人却仿佛在她心中扎了根,让爱变得如此痛苦。他也试图走近她,却因为“那个人”的存在,不得不又一次次离开。
  • 任务系统面板

    任务系统面板

    简介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不过是个无情的系统面板
  • 草泽狂歌

    草泽狂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非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非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大唐保大乙巳岁续贞元释教录

    大唐保大乙巳岁续贞元释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发明家的故事

    发明家的故事

    本书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生活等多个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发明以及发明家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阅读这些故事,可以激励小读者刻苦学习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