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7500000008

第8章 发家,从练兵开始(1)

没有在朝鲜的良好表现,就没有袁世凯后来的小站练兵。当时的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得一败涂地,于是练兵成为国家头等大事。这么大的一个事情交给谁呢?选来选去,还是袁世凯最合适。袁世凯练兵确实很有一套,没有辜负朝廷的期望。但是他却因为自己的出色表现而险些遭到杀身之祸,这究竟又是为什么?

甲午战争,刺伤了谁的心

袁世凯这一走,朝鲜就彻底沦为日本人的天下。

1894年7月23日,日军闯入朝鲜皇宫,将国王李熙抓住。为什么要抓李熙?因为这个人虽然懦弱,但好像不太理解皇军,不懂得伺候皇军。

那么谁比较懂日本人呢?李熙的父亲,大院君李罡应,长君比年轻国王成熟, 对时势看得清。如果大院君完全是个傀儡的话, 日本人还是满意的。可惜大院君并非一个废物,日本人感觉这个老头子不太配合,年底又将他流放了。

控制朝鲜后,日本非常高调地宣布:朝鲜从此不再隶属于清朝,朝鲜已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不必向清朝纳贡, 中国的所有军队必须离开朝鲜。

老谋深算的李鸿章面对蛮不讲理的日本人,也再无法子了,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不战的话,李中堂还不被国人骂死;战的话,胜算确实不大。纠结啊,李中堂。

就在李鸿章备战的时候。

7月25日,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域突然袭击中国军舰,没有宣战就开打,丝毫不讲任何游戏规则。李鸿章是个斯文人,碰到这帮蛮不讲理的小鬼子,难免要吃亏。

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向对方宣战,甲午战争爆发。

中国是个奇怪的国家,论说两国交战这么大的事情当然是政府高层和全国人民都积极支持,但这次战争好像只是李鸿章一个人的事情一样。慈禧太后脑子里全是自己六十大寿的庆典,对这场关系国家存亡的战争毫不上心。下面的情况也是这样。也许是李鸿章太有本事了,大家对他很放心,不过这种“放心”让人感觉很悲剧。

李鸿章开始调集自己一切的资源谋求战争的胜利,这种关头,袁世凯自然不能闲着,他主要负责后勤和运输。拿袁世凯的本心说,他是不主张和日本人打的,其实李鸿章也是这样想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人家已经打上门了,打不打中国人说了不算。打是挨打,不打也是挨打。

这场战争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中国惨败。袁世凯的好友丁汝昌因为战败服毒自杀,对于争强好胜的袁世凯,甲午战争极大地刺伤了他的民族自尊心。这场战争的失败,李鸿章便成替死鬼,许多人骂他是汉奸。李鸿章和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后,更是千夫所指;袁世凯也没能幸免,许多人把甲午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他在朝鲜的肆意妄为。

日本凭借这一战,一下子成为亚洲的暴发户,一跃成为亚洲的强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则跌入谷底,大量的赔款更是让清政府处于破产边缘,从此不得不举债过日子。日本不仅财源滚滚,占领了朝鲜和台湾后,对我国的东北和华北构成了直接威胁。

李鸿章在和日本人谈判之前曾遭到刺杀,受了枪伤,尽管李鸿章据理力争,最后还是签订条件苛刻的《马关条约》。这次条约,中国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赔款日本两亿多两白银。

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在唾沫声中回到天津。此一时彼一时,昔日红得发紫的李中堂这时却门可罗雀,大家躲避他还来不及。不过,有一个人却不顾舆论压力,前来拜访李鸿章。这个人就是袁世凯,见到袁世凯的时候,李鸿章感慨自己当初果然没有看走眼。

人们反思甲午战争之前的朝鲜外交时,倾向于认为袁世凯和日本人斗争时是成功的。1895年8月2日,光绪帝召见了袁世凯,光绪惊讶于袁世凯的外交能力和军事知识,决定让他为帝国培养出一支精锐的军队。

当之无愧的近代陆军之父

甲午的惨败,让年轻的光绪皇帝产生一种深刻的危机感,他意识到,强国的第一件事就是训练一支精锐的军队。

人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袁世凯虽然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进入“督办军务处”,但由于对军事和战争的了解,再加上在朝鲜的出色表现。他被命运选中了!

督办军务处是一个专门负责练兵的机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给军队升级。甲午战败让有识之士意识到,要想强军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袁世凯在当时确实是个不二人选。

很多事情光有能力还不行,资历尚浅的袁世凯必须得学会更多。处于督办军务处权力核心的是:恭亲王奕为督办,庆亲王奕劻为帮办,翁同龢、李鸿藻、荣禄为会办。

这些人都是大清位高权重的人物。恭亲王奕不必说,道光的第六个儿子,很受宠爱,差点继承大统,年轻时是个激情勃发渴望强国的六王爷,现在却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政治生活磨平了他昔日的棱角和理想,此时的他,对于政治已没有什么激情。虽然他是头,但其实是个不管事的头。

庆亲王奕劻,是个贪财的主,会弄权,但没什么真本领。这种人是袁世凯必须要巴结的,只要银子开路就行了,碰到贪财的人好对付,赠送银子让他多说好话。

翁同龢这个人,有性格,极力主张对日战争,但是对于真正的军事和战争知识又一窍不通。但他为人清廉政治,贿赂肯定是不行的,幸好这人和袁世凯的叔父袁保恒颇有渊源。

李鸿藻是个旧派人物,虽然为人清正,但是对于西洋那一套非常反感,早年李鸿章搞洋务运动,他就是反对最激烈的人。对这种人怎么办呢?袁世凯主动拜访他,处处尊敬,这是对待老式人物最好的方式。

荣禄出生于军人世家,是慈禧除掉肃顺集团的得力臂膀,眼下正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慈禧有意让他取代李鸿章的位置。对荣禄这样的人物,袁世凯没必要巴结他,因为二人有共同语言。袁世凯和他大谈西洋军事,以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让荣禄刮目相看。

这些人一致推荐袁世凯,袁世凯想不上位只怕也难。

1895年12月8日,朝廷正式任命袁世凯赴天津接管胡燏棻的定武军十营,着手训练新兵。为朝廷练兵,这是袁世凯理想的工作,这工作在当时是通往权力之路的捷径,有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为证。

12月16日,袁世凯来到天津的小站镇接管定武军。定武军是什么样的一支军队呢?这些士兵主要是由甲午战争后淮军的一些溃勇组成,人数有4750左右,溃勇就是一些溃败和逃跑的士兵,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但袁世凯并没有灰心,他到任后将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并扩招兵源至七千多人。

这支新建陆军就是日后北洋军队的起源。袁世凯是怎么进行军事训练和建制改革的呢?

他充分借鉴德国和日本的军事体制,将军队分为步兵、骑兵、炮兵、工程兵、辎重兵等若干兵种,打破了中国传统军队的“混元”模式,让军队的分工更为细化。其中,步兵是主力,有五千人,分左右两翼;炮兵一千人,分三个大队:左翼快炮队、右翼快炮队、接应马炮队;骑兵五百人,分成四队;工程兵五百人,负责工事、桥梁、修理、测绘、电报等方面的工作。

武器装备方面,袁世凯很重视,朝廷也舍得花钱,所以新建陆军的装备在当时中国是一流的,全部采用德国最新武器,配备世界上最先进的马克沁机关枪。

他还模仿日本军官,给营内军官都配备了挂刀和左轮手枪。袁世凯对于军队的重视在当时中国是数一数二的,他不仅重视武器装备,也重视其他的一切配套的装备,比如军服、皮靴、毛毯、帐篷、望远镜、电话机、药品等。

袁世凯是一个不喜欢含糊的人,这种态度是一个军事领导者必备的素质,军事和政治不一样,来不得半点含糊和敷衍,因为一上战场,一个小的疏忽可能会让成百上千的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训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新兵的素质,袁世凯特地聘请了十多名德国军官做教练。大家知道,德国是一个最崇尚严谨的民族。在这种全方位都很给力的情况下,这支军队很快就变成一支纪律严明、装备先进的强势军队。当时英国海军少将查尔斯·贝思福曾参观过这支军队,称赞说:“按照西方的标准,袁世凯的军队是中国唯一装备完善的军队。”

在中国当时的背景下,袁世凯能创建出这样一支先进的军队,确实需要非同一般的能力和素质。说他是中国近代陆军之父一点也不过分,看着这支整齐划一、斗志昂扬的军队,袁世凯明白:奋斗了这么多年,终于出了实质性的成果。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主席的精辟论断,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适用,谁手握军队,谁就掌握着权力和主动权。袁世凯也认识到这点,他很清楚这次练兵的成功给他积累的政治财富远非靠钻营、投机所能比得上的。

新建陆军将来必定成为全国练兵的楷模,而他所训练的这些军官将来会成为其他新军的教官,到时自己“桃李满天下”,必定成为全国军事上的领头羊。

怀着这股热情和理想,袁世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他几乎是事无巨细、滴水不漏地对待这份事业。他与士卒同甘共苦,不断完善军规和训练,为此不顾个人的健康,因为他看到了强国之路和理想之路。

人才!人才!

现在企业谈发展的时候首先会强调团队的重要性,团队说白了就是人才的一个组合。

袁世凯作为新建陆军的CEO,对人才的重要性那是非常地明白,能不能招揽更多的人才,是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袁世凯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品学兼优”,换句话说,他需要的人不仅有能力,而且对他忠诚。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武备学堂相当于后来的黄埔军校,袁世凯也像很多优秀的企业一样,到大学里去开招聘会,挑选适合的人才。袁世凯选的这所学校就是李鸿章的北洋武备学堂。

同类推荐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名人传记丛书:司马迁

    名人传记丛书:司马迁

    名人传记丛书——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作者以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史料,讲述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不平凡的一生。孔子少时家境贫寒,但在母亲的教育下,好学不倦。成年后做过小吏,50岁时担任高级官员,但因与统治者政见不合,离开家乡周游列国14年。晚年返回鲁国后主要从事教育活动和整理六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余年,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热门推荐
  • 初衷

    初衷

    初衷,就是自己最初的念想,就是自己要做什么以及达到什么样状态的梦想,它不是一个特别实的概念,也不是一个特别具体的概念或者框架,它是一个价值观指导下的最初轮廓。就像愚公移山之初的想法,我要前面的路便利了,就像共产党人最初要把人民解放出来的想法一样,后来到底怎么做,实现什么样的具体形态,不会有实貌,也正是这样,初衷才不应该忘记,因为它不是死板的,但却是你要实现什么样人生的最初设想。初衷,是可塑造的,但其内核很难改变,不过我们容易被外界纷繁的东西覆盖,在你短暂的人生中,可能都不会再现,所以千万不能忘记,因为这是你人生的根,唯独属于自己的根。
  • 捡个千年僵尸做宠物

    捡个千年僵尸做宠物

    一路盗墓,却碰到公主诈尸,诈尸不算,还一路追杀她。在逃亡的路上,还碰到了人皮怪物,又遇到了一个千年的僵尸,要不要这样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本书读完管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管理学名著

    本书介绍了从管理学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开始的50部西方管理学经典名著,内容涵盖全面,兼顾了全方位的管理学知识。从时间上看,成书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从国别上看,则主要集中了欧美国家管理大师的著作。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你可以轻松地学习到各种管理知识。
  • 一封来自海外的神秘电邮

    一封来自海外的神秘电邮

    《一封来自海外的神秘电邮》以一个前CIA特工迈克尔的经历,描述了最近几十年世界上发生的各类大事:东欧崩溃、东南亚金融危机、98年印尼对华人的大屠杀、911背后的玄机、发生在中国的疫情、伊拉克战争以及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展示了大国暗黑政治的激烈角逐以及残酷无情。
  • 星空之神级科技树

    星空之神级科技树

    充满神秘的科技树,文明不只一个,这世界远没有你看到的平凡。医术,赌术,巫术,占卜,诅咒……枪械,坦克,飞机,机甲,战列舰,激光布满整个天空……举手遮天的巨人,争吵的机器人,拿着木棍的侏儒,智能生命封锁的星球,倒挂星空的剑士,双核爆炸的世界,小丑在低语……这是一个所有文明碰撞的时代。读者群:795151946
  • 仙剑问情2

    仙剑问情2

    南海大战几经诡谲波折,终于落下帷幕。远古的大神羲和破水而出,指点张醒言复活梅雪仙灵的道路。历经了人间的名山大川,御剑江湖的小儿女终于要飞举昆仑仙都。号称天墟的众仙之地和那位来历神秘的琼肜究竟有何关联?众仙之长的西王母与他们有无关系?霞飞天外,仙落人间,此时那人间大地的帝苑深宫中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变故。锦衣玉食的公主一朝陷于腥风血雨,她与张醒言的前缘是否就此断绝?要圆满仙路的情缘、烟尘的旧事,张醒言要乘槎天外、洗剑银河!“仙路不知行远近,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绚烂终归于平静,路到终点又回到起点。一段幻丽而温馨的仙剑传奇,就要在本册画上完美的句点。
  • 爱,若烹小鲜

    爱,若烹小鲜

    年近中年的一代大厨沈何夕,一觉醒来回到了令她怀念又揪心17岁。疼爱她的哑巴哥哥顺利渡过生命劫难,爷爷不再强迫她学厨艺,沈何夕如愿踏上了前世里错过的留学之路。异乡生活因厨艺而神奇般地打开,在奇葩餐厅兼职、做美食节目主持,她第一次感激自己出生于一个厨艺世家,可是母亲却反对关于厨艺的一切。但命运就是要胡搅蛮缠,突然出现的日本和食大师,竟与爷爷有着半世的爱恨纠缠……
  • 农门辣妻

    农门辣妻

    家徒四壁,穷得揭不开锅,第一天就撕隔壁寡妇,落得饿肚子。夫君虽然傻,但是爱她疼她。为了她,可谓是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周依苒想:有这样的丈夫,她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为此,她学着做一个合格女人,合格的妻子,利用自己的能力,携手一起致富奔小康。
  • 困龙局

    困龙局

    月匆匆,冰雕河汉凝苍穹。凝苍穹,星光闪亮,傲渺群峰。忆昔临翊初相逢,莺飞蝶戏瞥惊鸿。瞥惊鸿,余音犹在,曲尽楼空。
  • 魔道之旅

    魔道之旅

    清冷孤寂的奥林匹斯山顶峰,相互仇视又相互了解的两个人。过去与未来,伤感和缅怀,让光辉的岁月停留在时间的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