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1600000005

第5章 我妈说……

从认识姚逸的第一时间起,李新民开始自发地、努力地冲刺。他在心里打了个小小算盘:姚逸今年初一,自己初三,如果自己能够努力考上本校的高中,就能再和姚逸同校两年。如果姚逸也能留在本校,那自己上大学之前的青葱岁月,就可以缤纷度过了。

李新民控制不了姚逸的学习,但是能控制自己的。初三的男生,又是重点校里底子不差的男生,通常努力前后的差距是很明显的。上中学这三年,李新民天天都坐在课堂上,风雨无阻,不迟到不早退,可就是提不起对课堂的热爱来。他也不偏科,也没有特别厌烦哪一门,就是觉得上课所学的一切都和自己无关。反正也是给妈学的,学好学坏又有什么关系?

头两年,李新民从来没有给自己规划过未来,也没想过自己今后要干点什么。但是认识了姚逸,确切地说自打见到了姚逸第一面起,他提醒自己得为人生的第一个目标而奋斗了:中考分数上线,争取留在本校。

于是,在仅剩的一个多学期里,李新民的老师们开始重新认识这个已经教了三年的学生。不能说一鸣惊人,但也是竹子开花。在初三一年的大小考试里,李新民的成绩从不为人知到了基本可喜的局面。这样的结果直接让新民妈脸上有了光,并且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和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李新民的性格依然没有变化,本来就不太合群,再加上心里又存了秘密,李新民在公众的眼睛里,就更沉默了。

可是姚逸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成了李新民的动力之源的。她甚至在初一那年都不认识这个人。那枚校徽,姚逸给出去就忘掉了。后来李新民一直也没有还给她,不是因为李新民有什么企图,而是不敢。他从来没有去别的年级别的班找过女生。这对他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一次,他甚至已经从自己年级所在的三楼走到了姚逸所在的一楼,但是他刚刚站在姚逸所在的3班的门口,就看见教导主任从办公室里出来。他立刻转身就走,好像是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直到一溜烟跑到自己班里自己的座位上,心还在狂跳不止。

他也试图蹲守在校门口等姚逸,可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因为他是毕业生,要中考,他们的放学时间一定会比初一晚。等他到校门口的时候,学校里唯一没走的只可能是高三的学生了。

他还试过周一早一点到校门口,可是当他第一次站到大门口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了不自在。学校大门敞开,教导主任、教学主任通常会在门口迎接学生。他站在门口外面,却不进去,这本身就很奇怪。站在里面,又不回班,就更奇怪。李新民还尝试着站在校园对面的街心花园里,手里攥着那枚校徽,可是来来往往的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他。他站了一会儿就明白了。这花园里老的老小的小,老太太们在这儿哄孙子、遛狗、择菜,他一个半大小子站在那里,不伦不类。

直到一年以后,李新民才正式认识了姚逸。他如愿考上了本校,读初二的姚逸因为当选了学生会干部,要常常找高中部的学长开展活动。李新民抱着说不清楚的目的也主动接近学生会的干部们,慢慢就认识了姚逸。但是,两个人谁也没有提起过那枚校徽,姚逸忘了,李新民不敢。

高三那年,李新民和姚逸已经很熟了。姚逸心胸透明,在学校里有很多男生朋友,可是从没有过绯闻。这时候李新民的胆子也有所增长,敢到姚逸的班门口去找她了—反正天天都有别的年级的男生去找姚逸,每个人都说有事,自己有什么不能去的?

李新民这一年找姚逸就找得很频繁。因为他发现姚逸很有主见,所有问题似乎都能自己打理。中考的志愿,姚逸是自己选择的,自己报的;不像他,中考前全家开会,新民妈主讲,新民爸、大爷、堂姐、大姑,都自发自愿地来旁听,每个人都给出了两个主意,最后全家都乱了,还是听从了老师的意见。

李新民现在又要面对这个问题了,而且比中考更麻烦。要报高考志愿了。当年李新民参加高考的时候还是先报后考,这需要对自己的综合实力做出正确的评估,还要参考各个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这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如果对别人来说,肯定是这样一个程序:先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再按照专业和自己的成绩去找合适的学校。但是这个程序到李新民家就走不下去了。因为没人问过李新民想学什么,全家直系的旁系的热心的亲属们都只想一个问题:李新民能考上哪儿!对这个三代都没有一个大学生的大家庭来说,这个至关重要。学什么,不要紧;关键是要考上。

李新民觉得自己应该给自己拿个主意了,这时候不拿还等什么时候拿呀?可是他没主意。他脑子里全是他妈的主意,这恐怕不行。李新民就去找姚逸了,他想问问姚逸的意见。可是姚逸劈头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自己想学什么?”

李新民愣了。班里同学想报金融经济的居多,也有想学医的,有要报工大的、理工的,还有医学院的。李新民高中的成绩并不差,班主任给他预估的高考分数是550分左右,按说这个成绩能选择的高校和专业有很多,可是李新民偏偏就没想过自己喜欢什么。

姚逸说:“你自己喜欢什么就考虑什么呗!这个还用问我的意见吗?”

李新民想了想,说:“我从来没想过,我也不知道!”

姚逸被他呆傻的表情逗乐了,说:“那就现在想想。想想小时候有什么梦想?想想什么职业你最喜欢?”

李新民想了想,问姚逸:“你觉得我干什么合适?”

姚逸有点哭笑不得了,说:“拜托!是你考还是我考啊?要是我考我现在就告诉你,我要学法律。初二我就下定决心了,这辈子一定要当律师!因为我喜欢!”

李新民笑笑,说:“没准到高三你的志愿就变了。再说,你爸妈同意吗?”

姚逸有点生气了,说:“我爸妈从来不干涉我想学什么。这是我的人生,只能由我来规划。他们愿意的话会提供参考意见。到现在,他们只说过支持,还没有反对过我什么!”

李新民苦笑,说:“我妈要能像你妈你爸这样就好了。”

姚逸说:“你妈你爸之所以大包大揽就是因为你没主意。你要是打定了主意学什么,他们怎么会反对呢?就算给你提意见,也一定是供你参考的那种。”

李新民就开始努力地想,使劲地想。经济类肯定不行,自己一想起当会计就烦。自己的妈就是会计,每天唠唠叨叨的,烦死了。金融类,八成考不上。计算机?可以,而且有兴趣,就是到目前为止家里还不肯为自己买电脑。要是上了计算机系,就可以在大学里使劲上机了。

李新民说:“计算机?你觉得呢?”

姚逸说:“那就计算机呗!北航、理工、科技大不都可以吗!你要是有雄心,就干脆报清华!”

李新民吐了吐舌头,说:“清华!我都没想过!我考不上!”

姚逸说:“还没考呢就先说自己考不上!有你这样的吗?自己灭自己威风,不能这么谦虚吧!我要是你我就报,不蒸馒头争口气!又不是成绩差,怎么就不行呢?”

李新民叹口气说:“就算我敢报,我妈也不会让的。他们讨论的那些方案里,根本就没清华。最高也就是个工大。”

姚逸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呢!你就不能第一志愿报清华,第二志愿上工大吗!你这成绩还怕工大托不了底?再说了,工大本来就可以二批录取,本来就收第二志愿!”

李新民说:“我妈说,还是报第一志愿稳妥,要不到时候第一批志愿没录上,再回来,人家工大也招满了,不就没学上了吗?”

姚逸泄气了,说:“我不管了。要是这样你就听你妈的吧!你还找我干吗!”

同类推荐
  • 午夜便条集

    午夜便条集

    作为一个有钱人,不管是在今天,还是在十几年前,唐先生的生活看起来都过于简朴。唐先生的发型、服饰、手表、座驾等,显然也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打理,整个人看起来蛮儒雅的,但在他所处的那个阶层,还是显得有些寒酸:十几二十年前,有钱人比今天更注重派头。唐先生身上没有一丁点名牌的痕迹,这和他所拥有的财富确实很不协调。尤其在饮食方面,和其他有钱人胡吃海喝的豪迈作派相比,唐先生简直称得上是特立独行。那些年里,无论处于主还是宾的位置,唐先生都不出现在酒桌上,他有一个非常充足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据他的助理解释,唐先生对许多常见的食物过敏。
  • 温故一九四二(典藏版)

    温故一九四二(典藏版)

    《温故一九四二》是作家刘震云的中篇调查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饥饿的故事。一九四二年,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河南大旱,三千万民众离乡背井去陕西逃荒。“我”重温那段历史,采访了“我姥娘”、“我花生二舅”的记忆,记录了这场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灾难。小说出版后,王朔几次力荐冯小刚拍成电影,然而从小说到电影,立项、驳回、修改、再立项……经历了十九年的艰辛,《一九四二》才得以公映。剧本中,刘震云以地主老范、长工栓柱、佃户瞎鹿与媳妇花枝一家等灾民的逃荒之路为主线,以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等人的四处斡旋、蒋介石国民政府的不堪境况为副线,比小说更立体生动地再现了河南天灾时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态度。
  • 烦恼的少年

    烦恼的少年

    一天的课上下来,同学间的磨擦也就积累了一天,再加上老师又表扬又批评的,那磨擦就更加重了几分。放学了,老师不在了,没人约束了,这时机再好也没有了,不释放一下一天的积累,回家去就太没有意思了。于是,吵嘴的,打架的,搞恶作剧的,故意贪玩儿不回家的,全在下学的这段时间发生了。李文生对我的好,也就在这时候格外显示了出来。我这样的人,是从没有勇气寻人吵嘴打架的,受了欺侮,心里的火气都要冲到头顶上了,却仍拿不出任何的行动。每天放学的铃声一响,李文生就先喊我的名字,喊得全班的人都听得见。
  • 突出重围

    突出重围

    《突出重围》以一场模拟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演习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装备精良、代表中国军队主体力量的满编甲种师在对抗中一而再地败给装备了高科技技术并改革了陈旧军事观念的乙种师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军队在二十世纪末世界军事、政治、经济格局中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挑战,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在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格局中,在生存挑战和物质诱惑的重重围困中,英勇善战,杀出一条血路的富有英雄气质的忧患激越之作。
  • 缫丝厂之恨

    缫丝厂之恨

    1930年,冯有良在上海警察局当上了一名小警员。这天他正拎着一根橡皮棍在民和路上巡街,忽听有人叫他的小名阿良。他定睛一看,面前站着两男两女,都是跟他差不多岁数的年轻人,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那两名女子还都穿着男式的褂子,要不是脑后拖条辫子,简直就辨不出是年轻姑娘。他们的形象告诉冯有良,这是四个流浪者。上海滩上,这样的流浪者不计其数,或者是碰上战乱,或者是遭遇天灾,临近的苏浙皖等地都有难民逃离家园,投进这繁华之地求生。冯有良也是三年前从皖北来沪的,历尽艰辛才捧上个警察的饭碗,摆脱了流落街头的悲苦命运。现在听到熟悉的乡音,不由全身一震。
热门推荐
  • 最闲明星

    最闲明星

    一个超级富二代,在别人的逼迫下,不得不踏进娱乐圈,靠出名过日子。
  • Evita, First Lady

    Evita, First Lady

    Eva Peron was a star and a legend during her lifetime, one of the most alluring wome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rough the hit Broadway musical Evita by Andrew Lloyd Webber, her story became famous, and with the release of the film starring Madonna as Eva Peron, her life became a media obsession once again. Whore and feminist, tyrant and saint, Evita was the beautiful and legendary woman who rose up from poverty to become the hypnotically powerful first lady of Argentina. To millions of poor people she was a savior; to her enemies she was a monstrous dictator. In this riveting biography, John Barnes explores the astonishing paradox of this champion of the poor who attacked the rich and, in the process, made herself the wealthiest woman in the world.
  • 醉红颜之王妃倾城

    醉红颜之王妃倾城

    一次桃花林里的偶然相遇,一场意外的皇家赐婚,一份青梅竹马的思恋,一生爱恨情仇的纠葛,他与她、他与他、她与他,是恋人?是兄弟?是情人?还是仇人?而在这彼此纠缠的境遇里,是谁误了谁?是谁负了谁?又是谁欠了谁?当一切尘埃落定,究竟谁与谁能携手天下,共守白头,家国天下,乱英儿女的爱恨情仇,尽在醉红颜之王妃倾城。片段一:“王爷,求你,放过他一次,只要你肯放过他,你让我做什么,我都答应你。”她对着眼前的人满目哀求。“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只要你的爱,你…能给我吗?”男子俊美无俦的脸上寒冰笼罩,眼中流露着无尽的痛色。“什么?我…”女子呆在当场。片段二:“我终于等到你了,娉婷,跟我回家吧!”昔日青梅竹马的恋人,款款深情的对她说。她双眼缓缓扫过刚才还铁血金戈,此时已是一片死寂的战场,眼光再落到对面男子的身上,她轻声开口。“家,我已经没有家了,我的亲人,早已身首异处,我的爱人,已被你亲手逼死,我的幸福,我的爱,早就被你彻底的摧毁了。”“娉婷,对不起,我知道是我负了你。”清俊的男子满目深情与愧疚,他上前握住女子的手,“我已经知道错了,从现在开始,我愿意用我的余生去补偿你,守护你…娉婷,你可愿意跟我回家。”女子轻轻挣开他的手,木然的说道:“一切都没有意义了,从你那时对我放手,我们就没有任何关系了。”片段三:“上天一直在捉弄我们,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而当我爱上你的时候,洛,你又在哪里?”女子立在深爱男人纵身越下的悬崖边上喃喃自语,往日的一幕幕闪过眼前。“我不喜欢你,我也不会做任何人的替身。”女子神色认真的对着眼前的男子道。“哦,是吗?”男子淡然的转过身去,掩饰了满目的黯然,他心道:你怎么又不知道,或许,别人才是你的替身。此文慢热,不喜者请绕道,作者乃新人,心理素质差,请大家嘴上留情~
  •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自助游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自助游

    很多人都有周游世界的梦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梦想也就胎死腹中了。一个普通的内地中国人,如何在没有任何外界帮助的条件下去实现这个梦想,这是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国内出版界近年来介绍国外旅游的书不少,但适合中国内地人真正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书基本没有。因为这类书基本没有提及如何解决签证和在国外食住行的具体资料,对我们自助旅游者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这是一本介绍一个普通的内地中国人在不跟旅行团、也没有特别背景的情况下,如何能完成比、荷、卢三国自助游的书。书中有笔者亲身经历的游记,更重要的是:到这三个国家自助游要什么手续?要有什么条件?最少要多少钱?旅行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及如何解决?本书都有详尽的答案。
  • 灰指甲

    灰指甲

    赵燕飞,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当过教师、记者,在《鸭绿江》《花城》《延河》《西湖》《广州文艺》《佛山文艺》《都市小说》《青春》等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长篇小说《马兰花开》被《辽河·精彩阅读》节选,与湖南卫视、湖南科技出版社合作出版长篇电视文学《变形记》,现为《文学界》杂志编辑。苏蝶直着眼,死死盯住那条线。那条线从无到有,从淡淡的水渍化出隐隐的一丝粉红,又从粉红渐渐抹成艳红。那抹红每深一点,她的心,便往下狠狠一沉。最后,她瘫软在了马桶旁。不知是第几次测试纸了。
  •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版)(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版)(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论述了中国从前封建时代直至晚清的政治制度史。作者运用制度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了这一历史时空的政治组织的构架、政治文化的变迁、政治运作的规则和机制的变化以及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理路。既勾勒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概观,又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核心问题。
  • 美男傍身:皇帝要我嫁

    美男傍身:皇帝要我嫁

    别逗了,21世纪IT精英,东方科技公司董事长的老爸竟然是古代人?那也就算了,如今老妈要她东方歆然替老爸穿越回去?简直就是重男轻女,重色轻女……曾为太子的老爸告诉她,这是宿命的安排?谁能告诉她,这是在做梦?她的美男啊,穿回去还会有的吗?时光穿梭,日月轮回,一路轻歌,只为博得美人一笑……
  •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自洪武三年(1370)朱棡始封晋王计起,至崇祯十七年(1644),开府太原长达274年,几与明朝存亡相始终。
  • 石头·剪子·布

    石头·剪子·布

    只去了几次,本梧就同大乐酒店的保安熟络了。第一次遇到他本梧就觉得在哪里见过,他很快记起这应该是长大了的周勇。上前一问,省城里来的这个面相高度女性化的人竟真的叫周勇。本梧同退伍兵大周勇讲了小周勇的事,退伍兵大周勇听后一脸的不屑,他说放心,我曾是团里的游泳冠军,能淹死鱼的水也淹不死我。两年后,退伍兵周勇为了给酒店的客人表演他的绝技,在小南河又一次白浪滔天时飞身跃入水中。可人们的欢呼最终只游到江心,退伍兵周勇的腿抽了筋,那一瞬,大周勇和小周勇的故事就隔着时空叠合了。本梧听说后一边赶往河滩一边默念:同我相识,长成一种女人样子,又叫周勇的人都会是这个结局。
  •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