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2400000001

第1章 童年经验与文化记忆

——张伟教授《姥姥的遗产》序

孟繁华

张伟教授是一位著名学者。她的《“多余人”论纲——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探讨》,曾受到季羡林先生的夸赞。季先生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像‘多余人’这样中外文学创作中都有的典型人物,过去研究的人并不多。专就中国来说,张伟女士可以说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先行者。德国人民有一句俗话Aller Anfang ist schwer(‘一切开始都是困难的’),张伟女士知难而进,谁还能对这样的精神不表示赞佩呢?”季先生作为一个大学者,他的话显然不是随便说的。当然,这里不是讨论张伟老师研究成就的场合。这里要说的是张伟老师的这本书——《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不是学术著作。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它应该是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作品讲述的是作者从两岁开始与姥姥生活的经历。或者说,从两岁开始,姥姥不仅是作者的养育者,同时也是她的守护者。两岁时作者的腿出了毛病,而此时连续得了七个女孩的父母终于生出了儿子,父母视儿子为掌上明珠,无暇顾及这第七个女孩。是姥姥寻遍当地医生保住了作者的一双腿。其间的艰难和姥姥的锲而不舍感人至深;童年时代作者是姥姥的“跟腚虫”,她与姥姥相依为命的依赖关系可想而知;日子艰苦,但只要有姥姥在,童年时期的作者快乐而无忧,无论是“猫冬”还是“拾柴”,其乐融融的童年是作者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姥姥“目不识丁”,但“格外敬慕念书之人”,于是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在姥姥的呵护关注下,作者终于成了“读书人”并成长为一个著名学者。

东北文学,从“东北作家群”开始,冷漠与荒寒是最重要的特征。这不仅与东北雪域王国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那个时代的生存状况有关。因此,人与人之间少有暖意。但在张伟教授的讲述中,我们读到更多的是姥姥大爱无疆的无私的爱和关怀。当作者到外地读中学时,姥姥坐一夜火车来看她,然后当天再坐火车回去,为的就是看一眼她这个外孙女。“姐姐”带子则往返跑三十里路给她送饺子,看着她吃完再回家。同为姥姥带大的“姐姐”带子,与姥姥结下的同样是超越了母女的感情。她到了嫁人年龄时的誓言是:“要嫁人,但不是出嫁。若扔下你一个人,就宁可这辈子不嫁人。过去二十多年,我们相依相守,今后我们也不离不弃。只是从前,我依你,今后我养着你。”姥姥对外孙们的情感,在外孙的回报中可见一斑。姥姥为了带子的生活,挖空心思地为她“招婿”,虽然一波三折,但终于如愿以偿。姥姥虽然是个普通乡村妇女,但她对大时代风云际会的敏感,绝不逊于那些读万卷书的书生们。当“文革”来临的时候,镇上“也起了红卫兵”,目不识丁的姥姥忧心忡忡,茶饭不思。老师是“文革”中最先被批斗的群体之一,于是她想的是“咱家有当老师的。”“明摆着,能逃过这劫吗!她那儿也不是天外天。”说的正是已当了老师的作者。应该说姥姥的目光一刻也没离开过她的这个外孙女,直到去世。

对姥姥哺育之恩的感念,一直萦绕在作者的心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张伟老师给我的信中说:“写姥姥,是我多年夙愿。因琐事和授课缠身,拖到去年初才匆匆动笔,好在要写的内容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就一气呵成了。写作中重温外婆爱的阳光雨露,是一次精神朝圣和良知洗涤。”我们知道,任何写作,哪怕是非虚构作品的写作,都是一种“虚构”,甚至历史著作也同样如此。历史上发生了那样多的人与事,史家为什么单单选择了他要写的人与事?这种选择本身就是虚构的一种方式。汤因比对此曾有详尽论述。因此,历史就是史家的历史。同样的道理,张伟教授与姥姥的生活,一定也充满了艰辛和苦难,她童年、少年经历的那个时代必定如此。但是,张伟教授专挑姥姥的温暖来写,她不仅以同样的暖意还原了姥姥的无疆大爱,同时改写了东北文学“冷漠与荒寒”的基本特征。这就是童年经验与文化记忆的关系。

如前所述,张伟教授是研究“多余的人”的专家。多余的人基本是小人物。但是,作为小人物的姥姥与圣彼得堡作家群笔下的小人物大不相同。在同一封信中,张伟老师说:“姥姥一生蜗居在茅草屋,是地道底层‘小人物’。比普希金《驿站长》中十四品文官还‘小’得多,但她的人格光辉在‘正剧’中得到了充分发扬,她是有着大胸怀大梦想的‘小人物’,是‘驿站长’这悲剧小人物可望不可及的。”作为研究“小人物”的著名学者,张伟教授在写《姥姥的遗产》时,显然有意无意地参照了她曾经研究的对象。不同的是,张伟教授在姥姥的身上发现了她所研究的“小人物”不具备的思想和品格。特别是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姥姥的遗产”将会成为今天世道人心的重要参照,她的爱和无私将会让一切丑陋和贪欲一览无余无地自容。我想,这也应该是张伟教授书写姥姥的诉求之一吧。

空旷寂寥的东北大平原,因“姥姥的遗产”而更加辽远阔大,姥姥那卑微的人生放射出的人性光华,如丽日经天,惊雷滚地。她的善和爱将永驻人间。

张伟教授是我大学时代的老师,她曾为我们东北师大中文系七八级同学讲授外国文学。她深厚的外国文学、特别是俄罗斯文学的修养,使她的课成为最受我们欢迎的课程之一。以至于毕业30多年后与张伟老师相聚,还有许多同学能够记起张伟老师讲课的诸多细节。后来有人夸留校的同学课讲得好,也以“小张伟”来命名,足见张伟老师的讲课风采在同学中的影响之深远。作为张伟老师的学生,本无资格为她的大作作序。但师命难违,却之不恭,我只好勉为其难地说了这些读后的体会,狗尾续貂,权当序言。不当之处,敬请读者和张伟老师批评。

2014年8月10日于北京寓所

同类推荐
  •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过一个人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过一个人

    那时,我爱你,不计代价,不计得失。那时,我爱你,心无旁鹫,百折不挠。那时,我爱你,只是爱你,没有什么目的。我们每个人都曾奋不顾身爱过一个人,或许是初恋,或许是暗恋,或许是其他。不管岁月如何流逝,我们如何成长,他们永远鲜活在我们的心中。流年老去,她/他,依然是我们曾奋不顾身爱过的人。
  • 他风景

    他风景

    《他风景》内容包括:我要到唐朝去、狂风中的火焰、故宫?紫禁城、华清池观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射步亭二号,一个消失的地址、孩子,你是我们脸上最悲伤的一行泪等。
  •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是由作者阿库乌雾所创作的散文诗集。该作品由《虚构血脉》《解码血族》《献祭血城》三部分构成,共六十五篇散文诗。《混血时代》作者将这个时代命名为“混血时代”。在时代洪流的作用下,作者表现出对文化混血、族群混血的充分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本民族失落的焦虑与挣扎。除此之外,在《混血时代》中,作者还表述了自己乃至世界各地各族人文知识分子所应该关注并予以严肃思考的命题,即关于种族变迁,关于信仰危机,关于人性变异,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主题。由此,《混血时代》是一部作者对世界万物的观察、解释,也是反映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志。
  • 开卷书坊·一些书一些人

    开卷书坊·一些书一些人

    本书分甲乙丙丁四辑以及小引和附录,收录其散文、书评、随笔、书信、序跋等作品三十余篇。在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里,作者分别接触了施蛰存、冰心、牛汉、蔡其矫、吴伯箫、吕剑、钱谷融、魏荒弩等现当代文学名家学者,本书的许多篇什对这些经历都有所描述。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今天已经逝去,因此作者的这些文字和图像实在是为后人保存了很多关于这些大师的遗爱绝响、流风遗韵,一些书信还是较为珍贵的史料。一些书评作品主要探讨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人物、著作,评骘臧否,多出新见,比如对吴祖光、巴金、老舍、李广田、孙犁等的作品和其复杂人生经历的讨论,同时也延伸到对现代文学史和社会生活层面的广阔思考上去了。
  •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热门推荐
  • 不夜传奇

    不夜传奇

    公元2014年8月9日储乐怡坐在电脑旁发呆。现在是周六的晚上七点半。储乐怡待在医生办公室的角落里,因为许久没有移动鼠标,计算机已经黑屏了。窄小的办公桌上除了电脑之外,散乱堆积着记号笔、圆珠笔、黑色水笔、科研记录本、第十一版《威廉姆斯内分泌学》、智能手机、喝了大半的珍珠奶茶、筷子,以及翻开的《盗墓笔记》。就这个弹丸之地,也不是获得住院医师资格才一年多的储乐怡自己的领地,这是她师姐王弗如的。月初,云南突发大地震,中山医院紧急成立抗震救灾医疗队,连夜赶赴灾区。王弗如半夜接到通知,立即整装集合,凌晨即从上海飞赴云南。经过连续多日的紧张救援,现在她即将胜利归来。
  • Matterhorn
  • 雨出晨曦上

    雨出晨曦上

    贺霆瀚以为,他一辈子都不可能爱上任何一个女人,爱情是他的禁忌。可他偏偏没想到他最不应该爱上的人,却成了他最深爱的人,难以割舍。“老婆,明天的设计师酒会,我当你的男伴好不好?”“我不是你老婆。”结果第二天叶慕雨只要一遇到人,对方就叫他“贺太太”。“老婆,我们去把证领了好不好?”“不好”结果第二天印着两人名字的红本本就出现在叶慕雨眼前。“老婆,我们生个女儿好不好?”“要生你自己生”结果一个月后叶慕雨就拿着医院给出的孕检单,心里狠狠地骂着贺霆瀚。(本文1v1,双处宠文,请放心入坑)
  • 科学育儿0~6岁(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科学育儿0~6岁(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我们依据大量的国内外科学育儿资料,结合成功妈妈育儿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各种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精心编写了这本《科学育儿0~6岁》,全书包括“如何培养一个聪明的宝宝”“科学育儿0~6岁最关键”“科学育儿技巧‘0’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1~2’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2~3’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4~6’岁宝宝篇”等章节。
  • 霸道总裁:妈咪买一送一

    霸道总裁:妈咪买一送一

    读者群:37490924六年前,她被他的母亲以死相逼,无奈分手;六年后,他衣锦荣归,再度成为她的总裁;为了报复当年的背叛,他伤她身,也伤了两个人的心;为了逃离再度的纠缠,她黯然离开。当他知道真相,拼命想要挽回,却只等来一个小奶包;已经绝望的他,再度燃起希望;竟然瞒着他私藏小奶包!无论天涯海角,定要捉她回家!他将她擒入怀中,勾魂摄魄的眸紧锁她精湛的五官,邪魅一笑,垂首朝她嫣红的唇瓣吻去,味道真好,一如既往的让他意犹未尽!推荐好友的一本军婚热销书,重生八零:首长霸宠俏萌妻,内容精彩,人物刻画鲜明,小伙伴们赶紧抢鲜看哦!
  • 武王灭商

    武王灭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进军到距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地方举行誓师大会,列数了商纣王的许多罪状,鼓动了军队要和商纣王决战。这时候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和那些贵族大臣们商议对策。这时,纣王的军队主力还在其他地区,一时也调不回来,只好将大批的奴隶和俘掳来的东南夷武装起来,凑了十七万人开向牧野。可是这些纣王的军队刚与周军相遇时,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结果,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只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领商都以后,便宣告商朝的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武王灭商》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武王灭商的有关内容。
  • 无颜谋妃

    无颜谋妃

    一朝梦碎,她附体重生。说她是无颜妖物?素手轻点,嫡母恶父双双归天。说她是红颜祸水?勾唇一笑,天凤南暨战火不休。断情绝爱,偏偏百变王爷死皮赖脸,冰山皇子霸情夺爱,前世冤孽追悔不休!远离朝堂,可恨家事国事步步相逼,神秘身份不得安宁,苍生愚昧敬她如天!无颜谋妃,倾城祸水,无奈叹一声,无情总被多情扰,逆天改命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 高僧摘要

    高僧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崇祯帝

    我是崇祯帝

    穿越成了明末崇祯皇帝!(无系统,无金手指。)到处是饥民,天灾,后金,流寇,皇帝还非常的穷,明末地狱的难度啊!(崇祯帝):朕既然受命于天,天降朕于大明,朕一定要做一位圣明的天子,爱百姓,爱大臣,爱国家,简称三爱。(众大臣):呸,这皇帝脸厚心黑,还忒不要脸。(众富豪):俺们赶快捂紧钱袋子,装穷的走起!(众宦官):皇帝陛下?呵呵,一言难尽。……(崇祯帝):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朕思之所极,也皆是我大明的国土,朕乃世界大皇帝!(众大臣):臣等一脸懵逼,陛下您咋不上天啊?
  • 医妃在上:夫君,别放肆

    医妃在上:夫君,别放肆

    身为古医世家神农后人的姜昭月无意间穿越成已婚妇,嫁给当朝最威武的大将军。谁知,不小心遭遇一家子极品。智斗恶婆婆,小姑子,脚踩白莲花小妾,打的色胆包天的小叔子不能人道,仗着高超医术走上人生巅峰,却偶然发现,自己的便宜夫君竟然是个腹黑货……表面是忠孝两全的大将军,背地里却是冷面无情的大魔头,当身份被揭穿,魔君搂着小妻子邪魅一笑:“夫人,谁欺负你,直接毒死算我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