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4300000010

第10章 “七国之乱”的前因后果(3)

梁王听说周亚夫率军来援,十分高兴。但援军却占住下邑不走了。梁王派使者去见周亚夫,请他赶快进兵解围。周亚夫只让使者回去告诉梁王坚守,却仍然按兵不动。梁王急了,派人进京向皇帝告状。景帝下诏催促周亚夫进军。周亚夫仍然不奉诏,牢守下邑不动。

吴王当初起兵的时候,大将军田禄伯献计说:

“此去往长安只有一条大路,还必须经过梁国,难以立功。臣愿分兵五万,循江、淮而上,进攻淮南、长沙,占领武关,便到了长安的侧面。那时与大王会师,再取长安,当能成功。”

这本是条好计,但吴太子刘驹却对吴王说:

“人心隔肚皮,如果把兵借于他人,他却将去求功,岂不是自损了吗?”吴王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就不再分兵。

还有一个年轻的桓将军提出一个建议,北兵多是车骑,利于平地野战;而吴、楚军多是步兵,利于涉险。他建议不必去占领一个一个城池,而是多走山路,直扑洛阳,占据了洛阳武库和敖仓的粟谷,再入关(指潼关)就不难了。

吴王去问那些老将。老将却说这是年轻人的空想,打仗岂能没有远虑,主张还是逐步前进的好。于是这个意见也不被吴王采纳。

等到吴、楚军缺粮的时候,吴王才慌了。后面的军粮运到淮泗口不是被劫便是被烧。而眼前的睢阳却又兀立在那里,怎么攻也攻不下来。吴王发急了,他决定去攻下邑,如果把周亚夫打败,梁王失去支撑,打下睢阳也许有可能。吴王想干就干,他留小部军队监视梁军,亲率大军直奔下邑。到那儿一看,山前修了一座壁垒,垒上遍插汉军的旗帜。“周”字的帅旗在壁楼上迎风飘扬。吴王一咬牙,下令攻壁。

汉军在下邑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吴、楚军业已疲惫,尽管壁垒不如城池坚固,但吴、楚军连攻两天,并未攻入一兵一卒。吴王让士卒们在垒外骂阵挑战,汉军就是不出。吴、楚士兵有的饿得扛不住,半夜里逃散了。吴王只好下令退兵。军队刚刚启动,就见汉军壁垒各门大开,战车和骑兵蜂拥而出,汉军反攻了。吴、楚军哪里还有斗志,只好四散逃命。田野里大路上,到处是吴、楚军将士的尸体。

这一仗吴、楚军全部瓦解,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率壮士几千人亡命而逃。他渡过淮水,走丹徒,一路收聚散兵,又凑了一万多人,来到东越。东越王答应出兵助他,却让他去劳军。吴王信以为真,来到东越军营,立即被割下头来。原来东越早已被朝廷收买,要拿吴王的头去请赏。

太子刘驹逃亡到闽越。

这边大获全胜,那边栾布率军来解齐国之围。胶西、胶东、淄川、济南四王见了只好撤兵回国。胶西王自杀,胶东王、淄川王、济南王则被诛。还剩下个等着和匈奴联合的赵王,匈奴一直没来,却把汉军等来了,赵王只得退守邯郸。郦寄引兵攻打,又赶上栾布收军从邯郸经过,两下合兵,又引水灌城,邯郸终被攻破,赵王也自杀了。

至此,这七位造反的王子,自杀的三个,被杀的四个,全都丢了性命。还有“七国”之外的那位齐王。他起初曾参加了造反的同盟,后来退出,惹得四个弟弟一齐来攻。按说他抵挡住四国叛军,还算有功吧。但他又怕追算他当初入盟的罪名,竟也自杀了。

吴、楚等国都废除了,景帝认为齐王无罪,下诏立他的儿子刘寿为懿王。

这就是“七国之乱”的“后果”。

下面再讲讲梁王的故事,算是“七国之乱”的余波。

梁国地处中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辖境有四十几个城,所以窦皇后请文帝把她的小儿子刘武封到这里。文帝死后,窦皇后做了太后,她的大儿子当了皇帝,这位太后就想尽办法让她的小儿子过得舒服些。史书说,太后给梁王的“赏赐不可胜道,府库(王府的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指皇宫)”。梁王自己也能花钱。他筑了个大花园,叫东苑,方圆三百余里,把睢阳城扩充到七十里(也幸亏他这一扩,才抵挡得住吴、楚军的进攻)。他大治宫室,在睢阳东北三十里的一个叫平台的地方建了一座离宫。他为了到离宫方便,竟从城里修了一条复道,直达平台。

梁王虽然年轻,却知道延揽人才,当时一些知名文士如枚乘、严忌、羊胜、公孙诡、司马相如等人都在他的门下。

景帝也喜欢他这个小弟弟。每到朝请的日子,景帝就派使者持节,带着皇帝的乘舆到潼关去接他。到京之后也是亲密无比,两兄弟在宫内同辇,外出则同车,一起观看歌舞,一起到上林苑射猎。终于有一天,景帝酒后答应将来传位于梁王——这件事,前边已经讲过了。

不过玩笑终归是玩笑,景帝还是立他的儿子刘荣做了皇太子。

“七国之乱”,梁王立了大功,景帝赐他“天子旌旗”、“从千乘万骑”、“出跸入警(出入的时候,要清道戒严)”。事实上,他已经尝着了当皇帝的滋味。

不过尽管有了天子的排场,有了比皇宫还多的珠玉宝器,但终究还不是皇帝。到景帝前六年,太子被废,梁王就又产生了做皇帝的念头。

这里顺便插叙一下太子被废的事。当初景帝做太子的时候,他的祖母薄太后把她的一个侄孙女给他聘为太子妃,景帝即位后立为皇后。但景帝不喜欢她。薄太后于景帝前二年去世。景帝前六年,景帝以薄后不育为理由,把薄后废了。至于太子刘荣,则是景帝前四年立的。景帝有两个大些的儿子,长子叫刘荣,封为太子。次子叫刘彻,封为胶东王。

太子刘荣的生母姓栗,称为栗姬。栗姬的儿子做了太子,宫中又没有皇后,她自认为这皇后的宝座大概非她莫属了。景帝有个姐姐,名叫刘嫖,封为馆陶公主,按习惯称为长公主。长公主下嫁给堂邑侯陈午,生了一个女儿。长公主想把这女儿再嫁回娘家,就去跟栗姬商量,想给太子为妃。栗姬对长公主有意见,因为长公主曾给景帝找来几个漂亮女人,充作后宫美人。栗姬有点醋劲,对长公主不满,便拒绝了这桩婚事。栗姬就再去找刘彻的母亲王夫人,要刘彻娶她的女儿,王夫人答应了,两个女人成了亲家。

栗姬脾气不好,对皇帝纳美人耿耿于怀;又为皇帝一直不肯立她为后,也心中不满。有一次景帝病了,栗姬在旁边侍疾。景帝便对栗姬说:

“朕如果一旦宾天,荣儿做了皇帝,朕后宫那几个幼子就要托你母子善为照顾了。”

栗姬竟然把头一扭,不理皇帝这个茬,还说了句不逊的话。景帝心中恼怒,当时虽未发作,但对栗姬却不似以前了。

这边长公主为栗姬拒婚的事对栗姬有了意见,便常常在弟弟面前嘀嘀咕咕,既说栗姬的坏话,又赞誉王夫人的贤良。王夫人是个胸有城府的人,她看到栗姬因褊急失宠,就越发显得温柔顺婉,争取皇帝移爱于她。王夫人还使人收买了大行令(掌宾客朝觐等事务的官员),故意让他去向皇帝建议,请立栗姬为皇后。景帝果然火了,斥责大行令说:

“这件事也该你管吗?”竟下令将大行令处死,并趁机把太子废为临江王。太子太傅窦婴力争不得,愤而辞职。而脾气暴躁的栗姬也含恨死了。后来临江王因侵占了宗庙的宫墙,被中尉郅都窘迫,愤而自杀。

景帝前七年四月,景帝下诏立王夫人为皇后,胶东王刘彻为太子——他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在刘荣被废、刘彻还未立为太子的这个期间,窦太后为他的小儿子梁王进行活动,想要景帝立梁王为皇储。有一次太后召景帝饮酒,对景帝说:

“你不须立太子了,就以梁王为皇太弟吧!”

景帝点头答应了。事后,他跟大臣们商量,这么办行不行?大臣们以袁盎为首,纷纷反对。袁盎说:

“这样做不好。昔日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从而发生祸乱,五世不绝(宋宣公舍其子与夷而立穆公,后穆公又舍其子冯而立与夷,其后冯便和与夷争国)。前代的教训,应该汲取。”

由于大臣们的反对,这件事只得作罢。接着梁王又提出要求,请皇帝准他从京师的梁邸与太后居住的长乐宫之间筑一条甬道,以便他回京时可以随时拜见太后。由于袁盎等人的反对,梁王的这个要求也没获准。

梁王恨死了袁盎等大臣。他有几个谋士,其中羊胜、公孙诡最得他的信任。史书说这两个人“多奇邪计”,梁王的许多主意就是他俩出的。这次他俩又出“奇邪计”了,要派刺客把袁盎等人刺死,看还有谁敢来反对!

一个刺客奉命来刺杀袁盎。袁盎这时因患病请假,回到老家安陵养病。刺客到安陵一打听,当地父老都说袁盎的好话。这刺客心想,这样的人怎忍心杀他?不但不杀,反而去见袁盎通风报信,说这次派出的刺客有十几个,我不杀你,别人不一定不杀,劝袁盎躲一躲。袁盎吓得藏到亲戚家中,但到底还是没躲得了,让另一个刺客杀死了。这个期间被刺杀的大臣竟达十几位。

一下子死了十几个大臣,景帝惊疑了,这还了得!再一查,被刺的都是曾反对过立梁王为皇储的官员。景帝怀疑刺客是梁王派遣的,就派田叔和吕季主查办这件暗杀案。田叔和吕季主带领十几个精明的探吏来到睢阳,他们不去见梁王,却找梁相轩丘豹和梁府内史韩安国,向他们索要羊胜和公孙诡。原来田叔已从安陵那儿找到线索,是当时不肯刺杀袁盎的那个刺客泄露的消息。轩丘豹和韩安国派人查找羊胜和公孙诡,却怎么也找不到,只好下令在全国搜查,一个多月也没结果。

原来梁王早已把羊胜和公孙诡藏匿于王宫,轩丘豹和韩安国又上哪里去找呢?

韩安国找不到钦犯,估计是梁王藏起来了,便到王府去,对梁王说:

“这几天为追查刺客的事纷扰大王,累得大王忧心,这都是大王没有良臣的缘故。俗话说,‘主辱者臣死’。如今臣追索公孙诡和羊胜不得,只好向大王请辞,请大王赐臣死罪!”

梁王惊疑地说:

“何至如此呢?”

韩安国流泪说:

“大王自己估量,跟皇上的亲密关系及不及得上临江王?”

临江王便是前太子刘荣,那是景帝的儿子,所以梁王说:

“当然不如他。”

“临江王是嫡长子,就因为一句话的过错(指栗姬的一句话),就把太子废了,改封临江王。又因为占了宫垣的小事,自杀于中尉府。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治理天下不能因私乱公的缘故。如今大王位列诸侯,却偏信一些佞臣的邪说,任凭他们犯法胡为。天子由于太后的关系,不忍心置大王于法。听说太后日夜涕泣,希望大王能够自改。而大王至今不悟,反袒匿羊胜等人。假如太后一旦晏驾,大王还将倚靠谁呢?”

韩安国的话还没说完,梁王就哭了。他对韩安国说:

“我把羊胜、公孙诡交给你吧!”

不过梁王交出的不是活着的羊胜和公孙诡,而是他俩的尸体。原来是梁王逼着他们自杀的,免得他们在受审时讲出实情。

这件暗杀案便这样查清了。

不过韩安国说太后日夜涕泣倒是实情。因为皇帝派田叔和吕季主去梁国查案,使太后为梁王担心。她知道她那个小儿子由于过分娇宠的缘故,很可能干出派人刺杀大臣的事来。史书说:“太后忧梁事不食,日夜泣不止。”又说:“帝亦患之。”那是说皇帝也为太后的哭泣感到不安。

田叔在睢阳办案,捉到几个凶手,录了他们的口供,还有梁国“二千石”有关官员的证词,包括梁相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的证词在内。这些材料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派遣刺客虽是羊胜和公孙诡干的,但梁王却推脱不掉幕后主使的罪责。田叔从睢阳回京,走到霸昌厩(地名,在长安以东),他把所有的有关材料都烧了,空着手来见皇帝。景帝问他:

“公查得如何?梁王有责任吗?”

“有责任,”田叔回答,“应处死罪。”

“你详细讲讲。”

“臣以为,这件事陛下不须问了,因为一切狱词都已被臣烧毁。”

“这是为什么?”景帝惊异地问。

“如果认真查案,梁王必将伏诛,否则汉法不行。但如将梁王伏法,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这不又是使陛下忧心的事吗?狱词烧了,是臣办事不力,请陛下鉴谅。”

景帝十分感动,便让田叔和吕季主去见太后,还对太后说:

“杀袁盎等人的案子是梁王的幸臣羊胜、公孙诡干的,梁王并不知道。现在罪犯已经伏诛,梁王无恙。”

太后听了,立刻从床上起来,让皇帝和田、吕陪她用饭,脸上也有了宽心的笑容。

梁王没受任何责备,便上疏请求入朝,要向哥哥请罪。景帝准了。梁王带着车骑来到潼关。随行的大夫茅兰建议梁王,入京不要张扬,让梁王把车骑留在关下,找一辆布车,随从两骑保护,悄悄地到长安,住到姐姐长公主的花园里。这边景帝知道梁王将入朝,又派出使臣到潼关迎接。到潼关一看,只有梁王随带的车骑,却不见梁王。使臣回来一讲,太后大哭起来,说:

“皇帝果然杀了我的儿子!”

景帝也忧恐不安。幸好这时梁王肉袒负荆,由姐姐长公主陪着,到阙下请罪。太后这才破涕为笑。皇帝也乐了。派人下诏让梁王的随从入关,一切又都跟从前一样。不过皇帝有了戒心,再也不跟梁王同乘车辇了——这是景帝中二年发生的事。

景帝中六年,梁王依例来朝。他还想跟从前一样,留在母亲身边多住些日子。他上疏请求,皇帝不许。梁王只好怏快归国。4月,便死于睢阳。噩耗传到京师,太后又哭起来,埋怨皇帝不肯准他留京,是间接把梁王杀了。景帝想了个办法,把梁分为五国,封梁王的儿子刘买为梁王,刘明为济川王,刘彭离为济东王,刘定为山阳王,刘不识为济阴王。梁王的五个女儿也都赏给了汤沐邑。景帝把封王的诏书拿给太后看,太后这才乐了,“为帝加一餐”。

梁王生前生活奢华,花钱无数。等他死后点查梁王府库,光黄金一项就有四十余万斤,其他珍宝的价值也跟黄金差不多。

同类推荐
  •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共分五十一章,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论述人类过去的历史,在美国风行一时,畅销不衰。既是美国大专学校世界史课程的必读著作,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世界历史的首选入门读物。此次引入中国,我们不仅历时三年时间,逐字逐句地进行英文原版翻译修订,尽力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师力作。我们更针对二战后的世界历史与文明发生的重大世界做了全新的论述,使这部名著在内容上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 现代社会的形成:1500年以来的社会变迁

    现代社会的形成:1500年以来的社会变迁

    本书探讨我们称为“社会”的领域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人们通过“社会”理解了这个世界,却很少反观“社会”这个概念本身。本书作者伊万丝提醒我们,“社会”是人类近代历史的产物,始于欧洲,在500年间在全世界引发了反响甚至抵抗。作者旁征博引,不仅展示的传统历史研究与社会学的思想成果,更统合了包括艺术、文学、哲学、政治和现实事例,视野跨越5个多世纪,全方位展现了一幅“社会”本身的社会史。本书有议有论,理论充实,文笔优美,言之有据,使人得到思想的启迪。
  • 董卓之子

    董卓之子

    一觉醒来,成了董卓之子,背负万千骂名,誓要逆天改命,打造董家王朝!
  • 国宝拾趣

    国宝拾趣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少年纵横家

    少年纵横家

    大道凋零,玄机暗生~~没有成长,没有小白,没有单一恋爱脑。。鬼谷弟子,出现就是高手,深邃昂藏,不畏非议,不畏纷争,挺身入局~~~为方便大家阅读,说明下:鬼谷子是暗线大boss,明线一号主角:张仪、钟离春。(非恋爱关系)二号:孙膑、苏秦。三号:周朝公主墨玉,杀手青龙皇天惟德是辅,至人感天而生。事有定则,谋无常局,故能捭阖。
热门推荐
  • 妖孽夫君:毒妻要逆天

    妖孽夫君:毒妻要逆天

    黑暗杀手一朝穿越成大陆废柴,从此废柴翻身!说她不能修炼玄力?天才体质亮出来!说她貌丑无盐?倾城容貌亮出来!姨娘欺压?那她反压回去!庶姐心狠手辣要她命?那她就反还其身!从此一路收宝贝,气死心胸狭窄各路小人!不过……谁能告诉她,这妖孽从哪冒出来的?小东西,看你往哪里跑!”男人低沉性感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妖孽的桃花眼一眯!她跑,他追!势必要把这个落跑的小东西给追到手里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涯第二刀

    天涯第二刀

    少年本名叫秦狄,狡猾猥琐好装逼,天才抬脚我就踩,高手伸腿就是踢,兄弟情怀照肝胆,绝色美人怀中依,我若扬言做第二,天下谁敢称第一!
  • 生物知识知道点:亟待保护的珍稀植物

    生物知识知道点:亟待保护的珍稀植物

    自地球出现生物以来,经历了约30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如今地球上大约有500~1000万种生物。物种灭绝本是生物发展中的一个自然现象,物种灭绝和物种形成的速率也是平衡的。但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自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兴起以后,这种平衡遭到了破坏,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其中仅高等植物每年大约灭绝200种左右。
  •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国际佣兵,京城大学机械和化工双料硕士,脑海里带着京城图书馆的书库,穿越成为幼年汉武帝。1.发展不出体系工业?那就带去体系完整的书库,3119万册够不够?2.没有人才?办上几十年书院够不够?3.儒家意识形态无法撼动?汉初的儒生帽子都被当尿壶,还不乖乖创立新儒学?4.粮食制约人口规模?不会去找土豆,地瓜和玉米?占城稻都能找到,还怕没杂交水稻?5.天灾不断?汉朝抓来战俘是要当奴隶的,修水利,养牲口。6.匈奴的马快追不上?打下大宛你想要多少汗血马?7.交通不便?新中国修桥铺路才用了多少年?8.信息不畅?大汉弄个电报不过分吧?
  • 疾风之灵

    疾风之灵

    公元3333年,星球一片混乱,距离2333年元气大爆发之后已经过去了一千年。星球被强者划分为数个地域……而他,便崛起于这个年代!
  •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沟通的本质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沟通的目的是共赢,沟通的前提是心态,沟通的技巧是倾听。如何创造活跃的沟通气氛,而后直入对方的内心?如何凝聚谈话的焦点,吸引听者全部的注意力?如何强化谈话内容,清晰表达,消除沟通障碍?本书通过68个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一层楼!
  • 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

    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位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古巴比伦与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一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古巴比伦文明。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会怎样触及我们的心房?
  • 魔神的绝色全能妻

    魔神的绝色全能妻

    被组织抛弃逼着跳崖,却魂穿到了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明明是嫡出大小姐,却被后妈和妹妹连番陷害?小意思~设计回去且把她们扫地出门就好了。没有灵力?小case,只要稍稍铤而走险一回就好了,顺带还把全能都开发出来了呢~什么?就连妖孽般强大的男人也不放过她?这是有多天妒红颜啊?
  • 绣鞋记

    绣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拆迁人

    拆迁人

    拆迁,20年来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拆迁构建了一座既非城市更不是乡村的舞台,舞台上,有人比惨还惨,有人比圆满还圆满。对于拆迁,大城市和小城市,城镇和乡村,富庶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认识和期盼。有人的生活因为拆迁而改变,有人庆幸自己还未遭遇拆迁,有人则盼着拆迁落到自己脑袋上。本书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洞察力,用白描的笔法展现了拆迁之后,五户普通人家发生的巨大变化。有一夜暴富后又散尽千金的,有失去土地而觉得生活无所适从的,有依靠拆迁带来的财富一举改变人生轨迹的……雷声隐隐的故事,背后是人性的闪光和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