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1400000011

第11章 初创与快速发展时期(1951—1965)(10)

后因空军向捷克购买这种发动机,生产30台后即停产。

3月航空工业局编制航空工业15年发展纲要,强调中国航空工业生产、科研还十分落后,必须急起直追,要求用七八年时间建成一个基本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包括生产、设计和科研),生产技术赶上英国,力争15年接近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3月北航师生在几个月之内,先后设计了2206千瓦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装有2台这种发动机的“北航”3号飞机。该机为40座的中程旅客机,方案认为可适飞西藏高原。1958年10月,“北航”3号试制任务转给哈尔滨飞机厂和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厂。后因两厂也设计同类飞机,故由部长助理钱志道决定:北航与哈尔滨两厂合作,重新另设计一套飞机、发动机,“北航”3号停止进行。

3月沈阳飞机设计室在苏联专家马尔道文的帮助下,提出研制“东风”104轻型歼击机的设想,速度为马赫数1.4左右,升限18000米。8月,航空工业局再决定把“东风”104的速度提高到马赫数1.8,定名为“东风”107,升限2万米,装2台“红旗”2号发动机。后来在“东风”113高指标的影响下,又将“东风”107飞机的速度提高到马赫数2。11月,沈阳飞机厂制成“东风”107木质全机模型送北京审查。当月,国家航空产品试制小组正式批准进行研制。

3月负责张掖地区航空工业建设的筹建处从张掖全部撤离。

张掖素有河西走廊“金地”之称。有关主管部门曾先后3次要求航空工业利用该地兴建工厂,但均因缺乏建厂条件,不得不以“三进三出”而告终。

3月沈阳飞机厂接到苏联提供的米格-19П型(“东风”103,后定名歼6甲)飞机理论图样,随即开始试制准备。该机是1957年9月我国从苏联选定引进的,装2台涡喷6发动机,是中国仿制的第一种超声速歼击机。

该机原定1959年10月1日上天,在“大跃进”的形势下,4次提前,最后要求于1958年12月25日飞机上天。在试制中,采取了令人震惊的“高速度”。在苏联专家还未到达,图样资料尚不齐全的情况下,自编工艺资料,自主设计与制造工装。苏联图样资料到达后,又不等翻译和消化即提前进行生产准备工作。其结果欲速不达。这种违反科学规律的“快速试制”,使质量失去保证,生产出的飞机无法交付使用,造成一年生产,3年返修的不良后果。

沈阳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的涡喷6情况也大体类似,产品未经定型即大批投料生产。直至1960年末,工厂未交付合格的涡喷6发动机。

4月1日赵尔陆部长就“二五”期间航空工业拟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发展产品设计及科学研究的问题给李富春、聂荣臻副总理写报告。提出:航空工业在“一五”期间建设了20个工厂。目前已基本上满足空军修理飞机、发动机及供应外场需用备件的要求,并已开始成批生产喷气歼击机。但科学研究及产品设计工作尚未开始。因而我国只能仿制苏联产品。这样不但不能完全适应我国战略要求,充分利用我国资源,更谈不上建立完整的独立的航空工业体系。长此以往,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将越来越远,不能根据国家需要及时更新产品。因此,迅速建立及大力发展产品设计、科学研究机构已成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航空工业的关键。建议“二五”期间,根据国家的有限投资,先考虑建设几种风洞,即:低速、跨声速、超声速风洞及螺旋风洞。

4月5日一机部在上海召开企业领导干部会议。赵尔陆部长在报告中指出:生产大跃进,思想大跃进,当前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领导这个运动向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使政治之花结出经济之果。

4月7日***委员长在刘鼎、段子俊陪同下参观国防工业展览会航空馆。段子俊向***汇报说:“关于导弹和飞机的问题,现在有争论,已使飞机的研究设计工作裹足不前,焦点在于飞机的研究和设计刚刚开始,是否应停止,把技术力量全部并往导弹的设计研究部门,还是应继续下去?”***指示说:“你谈的是技术方向问题,不要怕争论,应该争论,要百家争鸣,也许你们(指航空工业局)反对的意见是对的。”***还说:“问题不仅可以争论,甚至可以试一试,用事实说明你们发生了争论,不要等问题得出结论后,才向中央打报告,只要问题一发生,马上就可以向中央报告,把几种不同的意见都报给中央。这个问题争论归争论,我看飞机的设计研究还是可以进行,因为飞机还是需要的,民航方面用途亦很多。”***接着还问道:“导弹、飞机为什么不在一起研究计划?”

4月11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企业下放的几项规定》。部党组随即于5月24日给党中央、毛主席报送了军工企业下放名单(共157个)。其中,航空工业只有南京降落伞厂下放南京市。该厂下放后,地方利用该厂力量组织汽轮机生产,并改名为南京汽轮机厂,使工厂原来承担的降落伞任务受到很大影响。一年后,经与江苏省协商并得到中央同意,仍回归航空工业局领导。

4月17日赵尔陆部长给周恩来总理及中共中央写了《工厂大跃进的新气象》的报告,陈述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报告中说,约束生产力的规章制度可以破除修改,但一定要分析。适用的要保留,并在废除旧的同时要建立新的,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他还陈述,苏联的先进经验是我们几年来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应永远是我们的口号。报告中还说,反对静止的、消极的平衡是当前的重要方面,但是有人认为平衡是不必要的,越不平衡越好,也是不对的。这会走到另外的一面——否认经济生活的客观规律。他还建议在技术革命的新形势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破除工业化技术的神秘观念,解决工业化发展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2.发展新品种,掌握尖端技术,改进设备和工艺方法;3.广大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刻苦地学科学、学技术,真正地钻进去;4.带根本性的问题是制定出适合国情的技术政策。

4月21日空军航空兵第12师中队长李顺祥驾驶歼5甲截击机在江西修水上空击伤台湾当局窜入的1架B-17G型飞机。

4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黑龙江省国营庆华工具厂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的经验后,航空工业企业掀起了工人参加管理的群众运动。

4月“长江”750摩托车由南昌飞机厂和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试制成功,并转入成批生产。这是中国第一款定型的摩托车,自问世以来曾广泛装备部队,并一直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民品。

该产品是仿制苏联M-72军用摩托车。1957年3月,航空工业局下达任务,10月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试制成功发动机,12月南昌飞机厂试制成功M-72摩托车。1960年三级干部会议后,所有民品全部被砍掉,唯“长江”750作为部队列装产品被保留。“长江”750摩托车质量良好。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还试制成“长江”46发动机,装用于吉普车,并投入成批生产。1958—1960年共生产1000多台,1963年转给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

4月航空工业第二次民品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王西萍、陈少中、方致远主持会议。会议对照上海一些地方厂的经验,批判了航空工业的“特殊论”、“神秘论”等错误思想,讨论修改了航空工业“二五”期间民品发展规划,制定了《组织民品生产注意事项》,并对民品的选型、设计、工艺原则、质量、价格、协作配套等问题做了具体规定。

株洲航空发动机厂厂长郭固邦在会上介绍了该厂开展民品工作的经验体会,概括为“干天上的活,吃地上的饭”。这次会议是一机部、二机部合并后,航空工业落实军民结合方针的一次重大行动。

4月航空工业局将北京南苑211厂(飞机工厂)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以支援导弹事业。10月1日,移交完毕。211厂原承担的飞机修理任务转交航空姿态陀螺仪表自动驾驶厂。

5月7日航空工业局向中共中央报告航空工业“二五”计划发展方针,提出航空工业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是产品设计与科研远远落后于生产,大力发展产品设计和科学研究,由仿制向自制跃进,是航空工业执行“二五”计划最基本的发展方针。

5月14日冶金部、一机部开始联合试制米格-17、米格-19飞机与米-4直升机发动机所需的7种高温合金(ЭИ868、ЭИ696、ЭИ437、ЭИ602、ЭИ617、ЭИ598、ЭИ703)。同时成立高温合金协调小组,由冶金部钢铁司司长刘柏罗、一机部航空工业局副局长方致远任正、副组长,成员有航空材料研究所所长魏祖冶。以上7种高温合金于1959年全部试制成功。

5月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喷发1A(“红旗”1号)在沈阳航空发动机厂试制成功。该发动机的主任设计师吴大观、副主任设计师虞光裕。

该机于1956年11月以维卡-1爱夫(国产型号为涡喷5)为原准机,按相似率缩小,推力16.5千牛,推重比3.2,采用双面进气的单级离心式压缩机。1957年完成全部图样,11月投入4台份试制,1958年6月交付,配装歼教1飞机。

5月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厂混装的AШ-82ФН-212大型活塞式发动机通过了长期试车考核。1958年生产并交付部队这种混装发动机(自制件占80%)共70台,该厂在“一五”期间共修理此型发动机3157台。

5月陈云副总理视察西安飞机附件厂。他在同工厂领导的谈话中,强调航空工业要特别注意产品质量。

5月《现代武器》杂志第二期发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署名文章,提出“在军用上,飞机的效能已经接近末期,导弹可以代替飞机来完成各种军事任务”的论断和中国“应该放弃飞机的研究设计工作而立刻直接研究导弹”的主张。

6月6日毛泽东主席由赵尔陆、徐昌裕陪同,参观在中南海瀛台举办的航空工业展览。毛主席询问了各种飞机的性能、结构及使用寿命方面的问题,了解了飞机的制造工艺过程。在询问了航空工业设计力量的成长情况后指示:“刚开始设计经验不足,免不了要抄别人的,照葫芦画瓢,然后再逐步提高。”7月2日,毛泽东主席再次参观展览,观看了飞机模型,听取了航空工业情况汇报。毛主席提出中国要自己设计飞机,要有自己的图波列夫。他说,图-104飞机很不错,他同图波列夫干过杯,这个人很了不起。

6月6日轻型飞机设计室在南昌飞机厂正式成立,高镇宁任设计室主任。

6月14日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的活塞5发动机(代号54号机)试制成功,通过国家鉴定验收,转入成批生产。

该机装用于运5飞机和里-2飞机。为单排、9缸发动机,起飞功率736千瓦。自1956年9月开始试制,1958年5月30日完成500小时联合验收长期试车,6月定型。该机通过长期试车考核,1963年延寿到700小时,1980年又延寿到1000小时。至1986年,累计制造2600多台。

6月沈阳航空发动机厂设计室提出“东风”107超声速歼击机装用“红旗”2涡喷发动机的设计方案。1959年9月27日,装配出第一台试验机,国庆节前夕上台架试车,一次点火成功。后因上级决定集中力量研制“东风”113的发动机,即停止了“红旗”2的进一步研制。

7月1日朱德副主席视察西安航空飞机附件厂。7月2日,朱德副主席视察西安航空发动机附件厂,并为该厂《职工生活》报题写了报头。

7月6日沈阳空气动力研究院在沈阳飞机厂成立。沈阳市委第一书记焦若愚兼院长,高方启、徐舜寿兼副院长,刘南生任专职副院长。7月20日,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在沈阳航空发动机厂成立,沈阳市市委书记王伯谨任名誉院长,齐克非、吴大观任副院长。

7月26日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歼教1在沈阳首飞成功,主任设计师徐舜寿,副主任设计师黄志千、叶正大,试飞员于振武。8月4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参加了在沈阳飞机厂举行的庆功大会。

该机是由沈阳飞机设计室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领导一批20多岁的青年设计人员设计的。1956年8月,开始设计准备工作。10月,徐舜寿等提出了设计方案。关于飞机的设计指导思想,徐舜寿提出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要搞唯米格论”。他们大胆采取两侧进气的方式,而没有沿袭米格机传统的机头进气布局。1957年4月5日,二机部正式批准投入研制,8月完成木质样机试制。

通过第一架飞机的自行设计制造,建立了新飞机研制的工作程序,培养了中国第一代设计人员,树立了开展自行设计的信心。

歼教1最大平飞速度83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为14500米,续航时间2小时(不带副油箱),正常飞行重量3921千克,发动机最大推力15.7千牛。试制所用仪表附件都是中国航空工业自己制造的,所用新材料全属国产。歼教1装用的发动机是沈阳发动机厂设计室自行设计的喷发1A。

同类推荐
  • 朱育理文集

    朱育理文集

    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所编的《朱育理文集》是朱育理同志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担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领导期间发表的讲话和文章这些讲话和文章充分体现了朱育理同志深刻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航空工业深化改革绘制航空工业发展战略蓝图高度重视质量。
  • 古代水利工程

    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水利工程》水利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命脉。几千年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智慧善良的中国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京抗大运河等。这些水利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也非常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不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益处,而且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 科技与发展

    科技与发展

    信息技术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存在,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革。语言、文字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初步方式,烽火台则是远距离传达信息的最简单手段,纸张和印刷术使信息流通范围大大扩展。自19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学会利用电和电磁波,信息技术的变革开始大大加快。
  •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乔·萨特——波音747总设计师,当之无愧的“747之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波音747从立项、研制、试飞直至交付客户的整个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许多情节是第一次披露。747飞机的诞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乔凭借他的洞察力、正直、勇气,带领他的项目组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研制出了堪称工业界奇迹的747飞机。本书故事跌宕起伏,语言生动风趣,既可给航空业内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业外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
  •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最早应用航空技术的国家之一,为人类航空探索曾做出重要贡献。从1909年冯如驾驶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动力飞机首飞成功开始,中国航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航空历史的大国,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介绍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的专著。根据林左鸣董事长提出的编写中国航空工业史的要求,在航史编修办的组织下,作者孟鹊鸣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编写完成了这部《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总史: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填补了此项研究及出版领域的空白。
热门推荐
  • 莞然回首

    莞然回首

    叶莞曾认为她的爱情会是一直去追逐于那双温柔的明眸,并乐此不彼。直到满身伤痛,蓦然回首,才发现另一双守候已久的深邃眼眸,一如初衷。“阿莞,我在等你。”他说。彼时叶莞才真正明白,所谓爱情,不只是温柔。
  • 魂牵梦绕回大清:蝶落初尘II

    魂牵梦绕回大清:蝶落初尘II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当他牵起她手的那一刻,她就被他眼中的深情牢牢吸引,再也转不开视线了——这位来自现代的女孩终于在几百年前的大清找到了可以托衬终身的他。然而周围依然被众多痴心不改的男子所包围,霸道多情的蒙古王,沉静内敛的将军,残忍专制的蕃王……
  • 有你便是暖冬

    有你便是暖冬

    本书又名《校霸说要罩着她》。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她和校霸成了同桌。老师还把辅导他成绩这个重任交给了她,众人都没太当回事儿,就干啥啥不行、惹事第一名的高冷校霸会学习?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但让人不可置信的是,太阳还真就从西边出来了,高冷校霸竟安分守己的坐在座位上认真的听起了课!众人惊,就连老师们也都是一副见了鬼的模样!以前不交作业的高冷校霸是这样的——直接一个冷眼过去。现在不交作业的高冷校霸是这样的——“不会写,要不你再给我多讲几遍?”“……”(注意,本书不虐!真心不虐,保证!不要被开头误导了!只是一个铺垫!保证!)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帝皇铠甲之皇者传奇

    帝皇铠甲之皇者传奇

    我曾主宰统御一方的圣辉明界,却终究不知自己路在何方?这本书因为一些原因已经没办法更新了,不过我会另开一本新书预计十月份发出希望大家捧场,(目前已经开了新书了,铠甲勇士之皇者传奇希望大家支持)
  • 三国CT

    三国CT

    《三国CT》说三国,说三国的那些英雄们、狗熊们、可怜虫们,其实相当的成分,是在说自己,说自己的幼稚、短视,说自己的褊狭、浮躁,说自己的彷徨、苦闷。
  • 此物,最相思

    此物,最相思

    “了了,送红豆是?”“因为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嘛!”“那骰子呢?”“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所以,你送的这棵树,是,心悦君兮……”“不,是为你放弃了整片森林!”“……”【书友群:463058773;正版请至阅文旗下网站阅读】
  • 圣无忧之流花界

    圣无忧之流花界

    师徒二人,在灵气稀薄的地方,苦苦寻觅出路。
  • 邪王溺宠失忆小阁主

    邪王溺宠失忆小阁主

    夏凝邪神秘的女子,没人敢得罪她,因为她是第一势力九天阁的神秘阁主,还因为她可以徒手灭国。但她却很少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就连九天阁中人都不曾见过她几次。因为她啊,是一个容易失去记忆的人,每过三年就会忘记一切,只记得自己是九天阁的主人,和自己的使命:寻找天下之主。夜陌修夜澜帝国的邪王殿下,弑杀,暴虐,无情冷血。但这些却是他为了守住自己所爱的人才会这般。他爱的人只活在自己的梦中,不能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不能真正拥抱她。所以他憎恨这个没有她的世界。当失忆的阁主遇上邪王殿下,邪王殿下惊住了,因为这就是他梦中爱而不得的女子啊。从今以后,邪王殿下就走上了一条势力宠阁主的不归路。
  • 风雨雷电

    风雨雷电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天气,而风雨雷电是我们早已习惯的自然现象。为什么天空中时而狂风肆虐,时而暴雨倾盆时而又雷雨交加呢?这些奇妙的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以及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自然现象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它们所产生的自然灾害也时常威胁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