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1700000014

第14章 宋蜀碧(2)

在学校时,舜寿每星期去找我一次,一到寒暑假,我们就很少见面了。我得回到苏坡桥乡下的家里去。有时放寒假时我写信对他说,一下雪我就进城去,到沙河堡看他,一起赏雪。但是成都的冬天很少下雪,我们几乎从未在冬天见过面。

1944年的暑假里,一天上午方方突然到苏坡桥乡下来找我,而且是骑自行车来的。她一进屋就匆匆忙忙地对我说:‘徐植(注:徐舜寿曾用名)在桥上等你,他有急事,找我带他来的。’那天只有我和哥哥在家,我立刻跟方方走了。穿过竹林,经过筒车堰,走过独木桥,进了镇子,老远就看见舜寿扶着自行车等在大桥边上,确实有急事。第二天一早他要去印度,到印度的拉合尔航校,继续给中国飞行员教授他专长的飞行原理。但是他不知道我在苏坡桥乡下的地址,也不便去找我,就只能找到方方,一起骑车来苏坡桥了。

回到成都,我们在春熙路他的一个熟人工作地点的客厅里坐了一下午,闲谈了一下午,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他一再对我说,千万不能去给美军当翻译。因为那时我们已经得知,大学外文系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将全部征调去给美军当翻译。我们开会讨论时,有人慷慨激昂,表示命令一到就应征出发,为国效力。有人认为他们应征走了,留下的却毕业拿学位,不公平,应该大家都去。我心里很明确,不能给国民党工作,也不能给美军当翻译。我的表态是不能去。不过这件事并未实现,我们这一届最后谁也没有去。

这天下午五点多钟,我和舜寿在春熙路分手。到了重庆,他来信谈及与徐迟见面的情形。他们自抗战爆发,‘八一三’以后就不曾见过。这是七年来第一次见面,他们一起欢聚了几天。舜寿在信上说,他和徐迟走在熙熙攘攘的人行道上,徐迟深情地说:‘要是这些人都是我弟弟该多么好啊!’

从印度给我写的信中,他讲述了在那里的见闻。最有趣的是一次他在屋里听见外面有人大声叫徐舜寿,他感到很奇怪,跑到窗口一看,原来是擦皮鞋的孩子在叫Shoe shine sir!听起来活像是叫他的名字。

开学不久,舜寿忽然回来了。原来他在重庆时参加了留美公费实习生考试,到印度不久即收到录取通知,赴美前特地回来和我告别。他整理好东西,我们一起把他的一只大箱子寄存在方方家。他特地告诉我,已经用几本精装书在箱子里为我给他的那只叫做Alpha的毛狗搭了一个小房子。他很认真地对我说:‘我走了以后,你不要跟别人好,就当我没有走一样。’我也很认真地点头同意,但是说:‘既然走了,就不能当你没有走啊!’我心里想,柳迎春寒窑十八载的时代早过去了。

短短两三天的相聚,一下子过去了,他终于走了,为了实现他航空救国的梦想,为了发展我国的航空工业,越过太平洋,赴美国进修去了。他先是在韦德尔公司学习零件制造,后转入麦克唐纳飞机公司实习飞机设计,曾参加FD-1飞机的设计工作。以后在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院选课进修,专攻力学。我曾见过他的成绩簿,全部是A。那大本大本的‘作业’和研究报告,着实令人惊叹,写得那么美,那么工整。那些图,画得一丝不苟,极为精致。我从未见过手写的作业、手画的图竟达到如此精美的地步,真是文如其人。

……

在美国两年,他没有学会跳舞,除了工作和学习,空闲时间他用来看书、写信、听听音乐。有人开玩笑说他有精神寄托,我想也对,每星期给我写一封长信,要花多少时间啊!他得知父亲在为我办护照去悉尼大学念书,便立即来信,说他将要求提前回国。我们不断在信中商量这件事。我感到在解放战争全面展开的情况下出国,就如同‘白俄’,再说我们已分别整整两年,自然希望他尽快回来。我提出不要在南京工作,因为那是国民党政府所在的地方。

我们没有想过也没有谈过要买什么高档商品,他带回的是一箱书和一些制图仪器;带给我的是一部莎士比亚全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一本诗选和一部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

(《宋蜀碧回忆录》)

结婚

1946年9月,徐舜寿和宋蜀碧在成都举行了结婚仪式。

徐舜寿和宋蜀碧准备结婚时,宋蜀碧的母亲是同意的,父亲因将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讲学,希望宋蜀碧和她的哥哥一起去该校学习。但父亲并未阻拦他们结婚,只是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婚礼要在教堂举行;二是要他们两年内不要生孩子。他还是希望宋蜀碧以后出国。圣公会有规定,牧师等人的女儿一定要和教友结婚,而徐舜寿不是基督教徒,所以宋蜀碧的父亲要徐舜寿受洗。

这一段历史,徐舜寿在《自传》中写道:

“我爱人的父亲是迷信职业者,是成都圣公会的会督。因为圣公会的规定是牧师的儿女一定要和教友结婚,所以要我受洗。我就在结婚前一天下午‘受洗’。以后只在结婚后离开成都前做过一两次礼拜,与教会没有其他联系。当然我也不信教。”

结婚仪式是在成都圣公会的教堂内举行的,婚事办得很简单,宾客不多,全家在附近的餐馆吃了一顿饭。

宋蜀碧回忆:

“1946年9月,中秋节那天,正吃晚饭时,门房郑大爷来说,门口有人找我。我立刻跑出去,果然是分别两年的舜寿回来了。我知道他即将归来,家里也都知道,但是父亲从未和我直接谈及这件事。这天晚上,父亲问我打算怎么办?我只能实说,舜寿是请假回来结婚的,我同意结婚。母亲的态度是明确的,她说,兵荒马乱的时候,让我结婚跟舜寿走,她也就放心了。我知道父亲是希望我出去学习,他正准备去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讲学,希望我和哥哥一起去澳洲学习。但他也未阻拦,只是感到惋惜。

第二天早饭后,父亲叫舜寿去书房,一杯茶,一盘点心,开始了他们的谈话。我在廊子上等着,心里有点儿不安,不知他们谈得如何?但是也并不担心。不久,他们一起出来了,一边走一边还在用英语交谈。听见父亲说,她本来应该更好一些。我明白,这是说我没有听他的话,没有如他希望的那样成长起来。

他同意我们结婚,但是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在礼拜堂举行婚礼,二是两年以后才能有孩子。这两点,我和舜寿都没有意见。舜寿不是基督教徒,父亲叫圣公会的夏敬亭牧师(Mr.Sargent)和他谈话,给他讲讲《圣经》,安排受洗礼。其实父亲也知道我们俩人都不信仰基督教。这时父亲给在绵竹的大姐去信,告诉她‘四妹甚愿出阁’。大姐很快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第二个孩子张戈出世以后,大姐没有再工作。父亲多次说她:‘枉自念了那么多书,一天到晚就是饼饼、蹦蹦。’大姐在学校时,功课一直名列前茅,看见她把时间花在带孩子上,父亲深深为她惋惜。对我提出两年不要孩子的要求,是因为我太年轻,担心我一出学校就陷在孩子家务中,更主要的或许是他仍希望我出国深造。

9月24日,我们在圣公会的教堂里举行婚礼,由Mr.Sargent证婚。在这之前,舜寿曾对我说,他家里没有人来,希望简单一些,不要请太多客人。因此一切都很简单,客人也不多,只在附近一家餐馆吃了一顿饭。其实,我同意在教堂结婚,一方面是为了父亲的原故,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认为在教堂结婚,总比在饭店里对着国民党的国旗党旗三鞠躬要好一些。我也没有告诉我那些同学是在教堂里结婚,我既未穿结婚礼服,也未披婚纱,连一朵花也没有戴,而且动来动去,不是老老实实地站在那儿,有点玩世不恭地在教堂里举行了婚礼。事后父亲要我把结婚证书给他,由他保管。显然他是对这个外来户有点放心不下,我立即给了他。我并不看重那一纸证书,我认为结婚是两个人感情的事,与什么仪式、证书都无关。如果有一天感情不好,不再相爱,那就应该分手。要那一纸结婚证书又有什么用呢?以后我随舜寿去南昌,父亲还曾写信告诉我,万一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可以找当地什么人,帮助我回成都。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幸而我没有对他们说过我对婚姻问题的看法,否则他们真要不放心了。

结婚那天早上,父亲叫我到书房去,将他送给我的结婚礼物交给我。那是1908年英国牛津出版的一套小羊皮烫金精装袖珍本《狄更斯选集》,一共15本,第1本翻开是父亲的手迹:

To my loving and darling child Diana,on the occation of hermarriage.

Sept.24th.1946

金秋10月的一天,黎明时我告别家人,母亲送我到大门口,含着泪对舜寿说:‘蜀碧就交给你了。’说罢,她转身进去。她的身影留在我心里。”

(《宋蜀碧回忆录》)

宋蜀碧一生中最珍惜的是她父亲和徐舜寿送给她的书。这套《狄更斯选集》一直为她所珍藏,但在文化大革命抄家时被抄走。1969年,宋蜀碧被当做现行反革命分子,就地监督劳动,后来在豆腐房粉碎饲料。

“一天,来豆腐房劳动的一个后勤处的人对我说,器材处仓库里有一箱子书。全是外文的,大概是徐舜寿的技术书,你去拿走吧。我急忙跑到器材处仓库去,地上有一个不大的木箱,一看,里面全是我的书。有我结婚时父亲送给我的礼物,1906年牛津版的小羊皮烫金精装袖珍本《狄更斯选集》15本,有我过生日给我的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有司各特的小说,有戏剧集,诗选,有舜寿从国外带回的《莎士比亚全集》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等。这些书失而复得,使我喜出望外,也令我不禁百感交集。幸而它们没有像那些古典音乐唱片,被保卫干事拿去垫热水瓶,随意糟践。”

(《宋蜀碧回忆录》)

同类推荐
  • 萨特和波伏娃:对新中国的观感

    萨特和波伏娃:对新中国的观感

    1955年9月,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与其终身女友,也是著名学者的波娃,应中国政府邀请,访问了正充满蓬勃生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短短的45天时间里,他们访问了中国多个城市:北京、南京、上海、沈阳、杭州、广州……对这个在西方舆论中带有特殊色彩的国度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使他们产生出许多异样的感受。波娃回国之后,收集了大量资料,并结合自己观感,写出一部厚达500余页描述中国的著作《长征》。这部书,对像是西方人士,所以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情况,该书在西方出版后,引起了极大反响,对当时西方世界了解中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细水流年里的围城故事:杨绛与钱钟书

    细水流年里的围城故事:杨绛与钱钟书

    古月堂前一见钟情,大师与才女结成了灵魂的联盟。他们的生活以书为核心,他们的爱以对方为核心。抗日战争中,他们两地分居,但彼此挂念;抗日战争后,他们在“竞争”中,洋溢着各自的才华。杨绛,一位见证两个世纪文学历史的大家;钱钟书,一位令人拜服的国学大师。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光魂

    光魂

    本书是《中国国防科技科学家文学传记》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传记文学。 本书介绍了一个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和中国的“863计划”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中国光学之父、中国精密机械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计量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一个集二十多个“中国第一”于一身的人。他就是中国著名光学家王大珩的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偏安排日事迹

    偏安排日事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古墓逃妃

    穿越之古墓逃妃

    世界顶级医学世家某女因一枚戒指离奇穿越在古墓中的故事。叛国将军之女,清王已故王妃,逃逃逃,她可逃得掉?【情景对话篇】门外的那人一身白衣静静地站着,漆黑的双眸正定定的锁着她的身影,如玉的容颜上写满了疲倦,略显粗重的喘息声出卖了他来时的匆忙。相望许久之后,他忽然绽开一抹笑,那抹笑,如夏花般灿烂,薄唇轻启,声音一如从前温润,他说,“璃儿,我回来了……”——————————————————————“章叔提醒得是,”云清附手站直了身体,他嗤笑一声,眼神中流淌着俾睨天下的魄力,“可是那又如何!有我在,谁敢动她?”——————————————————————“璃儿……”沙哑的声音在头顶上方响起。“嗯?”鼻子被挡住,某璃闷闷的发出一个字。“我们成亲吧。”笃定的声音不容拒绝的霸道。.某璃一个踉跄:“啥?”“我说,咱们成亲吧!就以……江山为聘可好?”“……”
  • 迷藏·海之迷雾(小小姐冒险励志系列)

    迷藏·海之迷雾(小小姐冒险励志系列)

    喜欢写侦探小说的花季少女许青苗在寒假中突然接到消息,哥哥在外出探险的过程中神秘失踪了!情急之下,青苗与青梅竹马郑柯、死党罗百薇以及与哥哥失踪前唯一有牵连的萧源,在深藏不露的古董商罗舅舅指引下,踏上了那片有着诡异传说的神秘海域,然而随着“水鬼”的出现,船上的平静被彻底打乱了。到底什么是“地藏图”?哥哥的失踪和它有什么关联?同行的伙伴究竟哪个是敌、哪个是友?走入绝境的少女该如何面对无法掌握的命运?一曲用荆棘谱写的少女成长悲歌,荡气回肠,可歌可泣。
  • 全民寂寞的美国

    全民寂寞的美国

    其实是一本美国平凡小镇生活观察笔记。《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成名作。一个美国人眼中真实的美国。翻开本书,领略美国繁华背后真实而平凡的小镇生活。美国真的像电影里那样处处都是繁华吗?美国人的生活真的如美剧里那样丰富多彩吗?真实的美国到底什么样?享誉世界的文化观察大师比尔·布莱森,亲身游历美国38个州,行驶13978英里,考察上百个美国小镇的风俗、饮食、娱乐、交通后惊奇地发现:在美国绝大部分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状态,似乎并非我们想象中的灯红酒绿,而是在平凡真实中透露出淡淡的寂寞。
  •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本书由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共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其内容多为军事政治方面的史实,展现了历代朝代的兴衰更替,重现著名战役的金戈铁马,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也有对著名历史人物精彩的点评。在文化史上,《资治通鉴》不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可以与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相媲美。本书精选《资治通鉴》中著名篇章,为使情节更完整、故事更生动,在合理翻译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了适当的加工,能帮助读者更了解我国的历史,获得阅读上的快感。
  •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习俗文化也在他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对习俗文化很熟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持批判的继承态度,承其精粹,弃其糟粕。本书收录了毛泽东与乳名习俗、称谓习俗、起居习俗、春节习俗等16个方面的件件趣事和段段佳话。
  • 狐狸和月光

    狐狸和月光

    狐族的公主千年前重伤之际被妖妃利用,睡一觉后就成了建国以后的狐狸精。作为一名根正苗红好(傻)姑娘慢慢长大,被她这辈子的亲妈坑进娱乐圈,万万没想到,遇见了另外一个坑果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he,甜宠,长得御姐内里甜蠢,反差萌。我是流浪的狐狸,守着雪地里坚韧的玫瑰,只爱那一束月光。
  • 梦回大秦

    梦回大秦

    硝烟战火,断壁残垣,一袭身影,红妆佳人。她是穿越千年的现代女,来到这千年前的战国只是一个意外,和暴君秦始皇相知相爱,一切都是这么甜蜜美好。然而对于权力熏心的君王,那一点卑微的爱,又算的了什么。而她,注定被抛弃。重华宫外,十里红妆,绵延不断。“大王,你当真要我过去和亲?”喜忧眼中平静,然心中痛的早已麻木。“忧儿,你相信孤,你归来的那一天,便是孤唯一的王后。”王后?她从来便没有想过,但是她也知道,他决定的事情,不会改变。无声的笑笑,把眼泪咽回肚中,干涩道:“那便如此吧。”秦王,你可知道我有多爱你,但愿你不会后悔。三载沉浮,楚国终究一梦成泡影,而她赵喜忧,心死身也死。嬴政紧紧抱住喜忧娇柔的身子,发觉怀中人儿生命的流失,几乎癫狂。赵喜忧,赵喜忧,他后悔了,从你一出秦宫,他就后悔了。每每午夜梦回,他都思念你如狂。三载的筹谋,只为和你再次相遇,你怎可如此狠心,不许!
  • 饕仙食天记

    饕仙食天记

    渔家少年王存天生体弱,一朝捕到领域粉纯金鲤却险遇难,结缘天剑门人获得修真机缘。怎奈他资质太差,被人判定不能在修真路上走的长远。坚韧的王存,为了能在修真路上走的更远,最终选择了别人瞧不起的灵植师。就在王存艰难之际,他的身体里突然蹦出来一名叫重楼的强者残魂。于是,他便过上了种种灵草,吃吃美食,在强者指导下越来越强的幸福生活。
  • 命中注定我们要结婚

    命中注定我们要结婚

    她被继姐陷害失了身,被男友无情抛弃,更悲催的是还怀了那个连脸都没有看清楚的男人的孩子。四年后,奢华的宴会厅,某男端着红酒正在和人寒暄,突然被人扯了一下裤腿,低头一看,一个萌翻天的小萝莉闯入眼帘。“帅叔叔,可不可以帮我个忙?”小萝莉眨巴眨巴乌黑圆溜的大眼睛,脆脆甜甜地说道。帅叔叔?这张和他如出一辙的小脸儿,倘若叫他一声‘爹地’他都敢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