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7400000003

第3章 航空报国特等金奖(1)

杨 伟

心随蓝天梦飞扬

2011年4月17日,北京。

在纪念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蔚蓝礼赞》颁奖盛典文艺演出上,中航工业“航空报国特等金奖”的9位获得者站上领奖台,接受总经理林左鸣授予的至高荣誉。

与此同时,成都。

同为“航空报国特等金奖”的获得者——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杨伟,仍然坚守在试制试飞现场。他的心,随着威武战鹰一齐轰鸣起飞,矫健翱翔于一碧如洗的蔚蓝天空,为这个特别的日子翩然起舞。灿烂阳光下,正向现实步步逼近的梦想,恣意飞扬,熠熠生辉。

信心,永不言弃的喷涌源泉

“杨伟这个同志只要目标明确,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会充满信心、义无反顾地去努力实现。”宋文骢总师对杨伟满怀自信、坚韧不拔的精神赞赏有加。

1978年,15岁的杨伟以优异成绩被西北工业大学破格录取,从此与航空结下不解之缘;22岁研究生毕业,他走进中航工业成都所,正式开启逐梦蓝天的不凡航程。

突出的才华和十足的干劲使他很快承担起“突破第三代战斗机关键技术之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重任。他带领课题组的科技人员以全新的思路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施了全系统数字仿真和原理试验;成功主持研制了地面综合动态试验设施——铁鸟台;主持研制了歼10综合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和综合自动检测系统,创造性地提出全任务构型、多级配置、系列化发展的设计理念,实现了高逼真作战环境下的单机训练、联网协同作战以及对抗训练;作为飞控系统总设计师,成功主持完成第三代先进战斗机的全权限、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研制,并以其高可靠性大量装备部队。试飞员高度评价:“飞控系统表现很好,飞行品质均为一级!”

1998年,35岁的杨伟受型号总设计师宋文骢的委托,全面主持歼10飞机的设计优化、排故攻关和设计定型等的一线研制工作。他带领同志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分析,提出采用优化组合的试飞方案和要求,使定型试飞起降次数大大减少、周期有效缩短。同时对试飞数据进行快速分析,不断探索进一步拓展试飞的有效方案。歼10飞机在我国军机史上第一个实现当年定型、当年批量装备部队。

新千年伊始,歼10双座飞机和“枭龙”飞机两项研制任务同时在成都所展开。一个是急需装备部队的型号任务,军令如山、后墙不倒;一个是国际合作项目,市场牵引、信誉至上。两个型号的研制节点几乎重叠,都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首飞。

形势异常严峻,杨伟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两型号研制任务齐头并进。歼10双座飞机,在短短9个月内跨越了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三个阶段,如期成功实现首飞,并于两年后设计定型,这是我国少有的“不拖进度、不降指标、不涨经费”的及时装备部队的大型军机项目。“枭龙”飞机,从冻结技术状态到实现首飞仅仅历时23个月,创造了我国飞机研制历史上的奇迹。两个型号研制节点如期守住,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圆满完成!

2006年4月,装配了完整航电系统的“枭龙”飞机04架成功实现首飞。如今,“枭龙”飞机已经走出国门。 2007 年、2008 年,“枭龙”飞机连续两年参加巴基斯坦的国庆阅兵典礼,受到高度赞誉。2010年和2011年,“枭龙”飞机先后参加英国范堡罗、中国珠海、土耳其伊兹密尔航展,再次获国内外广泛好评。

目前,杨伟承担了更加艰巨、更加重要的型号研制任务,并担任总设计师。当遭遇技术台阶陡峭、研制时间紧迫、工作模式创新、管理平台创建等一系列困难时,杨伟鼓励整个团队:“正是这些难关,才提供了体现我们存在价值的平台。我坚信,我们这支经风沐雨的团队,拥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勇气魄,拥有攻坚克难的聪明才智,我们一定会,也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经受住时代的考验。”在他的带领下,新的型号研制突出重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进展,实现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历史性新跨越。

潜心,更上层楼的牢固基石

秋意正浓。试制现场。燃油系统地面试验突如其来的故障让大家心里平添一丝寒气。

总设计师杨伟闻讯立即赶来,加入由部长、主任和技术专家组成的排故、分析队伍。他神情凝重:“没想到试验刚开始,就给了我们下马威。拿下它,我们需要信心!”虽然第二天一早还要出差,但是他仍然坚持在现场指导排故到深夜。一天后,出差返回的杨伟风尘仆仆地直接赶到现场。他仔细读完技术报告,认真倾听专业骨干的分析,并与他们深入探讨故障原因,迅即提出了改进方案!他的博学精深、虚怀若谷,让在场的参研人员无不惊奇佩服,并深受鼓舞。

其实,但凡和杨伟共事过的同志,都深有体会:气动与飞控出身的他,在其他领域也是行家里手。从飞机的总体气动结构设计与各系统的原理,到结构的开孔现场处理与系统的具体控制逻辑,他都能够用工程语言展示出深厚的专家功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航空科技这个广阔的、日新月异的大舞台上,唯有沉下心来苦练基本功,才可能厚积薄发舞出精彩。夜阑人静时,杨伟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很晚。他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地畅游在海量的图样、程序、试验、报告、方案和资料里,如痴如醉,乐此不疲。

飞机设计是跨学科的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上百个专业吃透谈何容易?他一直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坚持,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学习,为准确把握方向、科学做出决策筑就牢固的基石。

近年来,多个重大型号项目并行研制,参研人员以超常意志连续拼搏,十分艰苦。这对高效的资源配置、准确的进度节点、合理的经费需求、特别是技术状态的控制与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杨伟敏锐地意识到:未来,集群而来的任务必将空前繁重,仅仅靠拼体力、拼消耗来拼任务,难以为继,无法迎接更大的挑战。作为多型号的总设计师,不能光鼓励大家苦干,必须要有好的方法使资源最优化。

于是,他高瞻远瞩,积极组织创建新的大型武器装备研制管理平台。在设计师系统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建立柔性组织、实施设计流程再造、大量运用数字化设计等先进手段,以精益设计和敏捷管理为核心,构筑现代化的多项目管理新模式。

创新的研制管理模式,促进了主机厂所之间研制技术、研制设施和制造技术的协同运行,确保了研制全线高效率、高节奏地运行,保障了不同项目、不同研制阶段的风险控制和有效管理。

杨伟致力于打造先进战机,并以航空为主体,引领包括电子、信息、材料、机械、冶金、化工等领域最先进的集合体上台阶。注重于技术和业务流程的创新、方法论和研发模式的创新、软实力和硬实力并重的基础提升。

在型号研制中,他严格要求设计师系统必须有超前的想法和切实的行动。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研究确定设计方式和理念;始终遵循合理高效的原则,选择确定设计软件和规则。注重每一个细节,同时从便于制造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协调、沟通、权衡,更加高效顺利地按节点圆满完成研制任务。

“打造跨代新机、引领技术发展、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卓越团队”,通过杨伟团队的集智倾力、超常拼搏,已呈现雏形。

忠心,勇往直前的澎湃动力

“航空报国”是杨伟永恒的追求。

杨伟既是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又是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在科技领域取得成就,不仅需要丰富的科技知识、创新的思维能力,还需要高尚的思想品格、顽强的拼搏精神。他反复向团队强调:“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能承担国家最重要的航空武器装备研制任务,本身就十分光荣。忠诚,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浓烈的爱国情怀,是他内心明辨方向的指南针;纯真的赤胆忠心,是推动他持续向前的澎湃动力。他坚持以报效祖国为最高荣耀,在创造一流的科技业绩中书写人生辉煌。

“杨总记忆力超强。半年前在某次会上提出的要求都能清晰地记得。他不仅严格要求大家,对自己更是近乎苛刻。”谈及此事的同事感慨道:“其实,这正是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奉献拼搏精神的体现。”在追求完美的杨伟的带领下,大家深感压力巨大,但成长也非常迅速。

言必信,行必果。杨伟多次要求团队进一步增强诚信感,面对努力争取来的任务,要尽全力兑现诺言。歼10双座飞机、“枭龙”飞机……一系列型号研制任务的相继圆满完成,无一例外地履行了团队的庄严承诺。水到渠成,他也因此获得了多项成果和荣誉,并被上级领导誉为国家的宝贵财富。

“飞机设计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和我的同事们构成了一个很好的团队,一个上万人的团队。大家互相协作支持,克服着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作为总设计师,我所做出的任何决策,都是全体参研人员共同智慧的结晶。成绩和荣誉应该属于大家。”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人格魅力,从他朴素的话语中自然散发。

“杨总悉心指导我们。白天安排不过来,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到他办公室,一对一地为我们解疑释惑。最晚的一次,他和我谈到凌晨1点,没有丝毫倦意。耳濡目染,我也渐渐地把工作当成了习惯,业余时间也常常去办公室,或工作,或学习——不知不觉中,就把他当成了榜样。”说到这里,杨伟的学生常楠腼腆地笑了。眼里分明闪烁着对航空事业的热爱之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杨伟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激励下,一批传承奉献创新精神、具有先进设计理念、掌握先进技术的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已经形成梯队,想从未来发展所想,行从现实实际而行,推动着我国航空工业科技持续创新、不断发展。

孙 聪

聪明睿智写蓝天

一个雪后的冬日,一架崭新的战鹰,随着巨大的轰鸣,腾空而起,直插云霄。此时,观礼台上,沉稳、坚毅的笑容写在一张充满睿智的年轻人的脸上。当飞机缓缓停在跑道上,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凯旋归来的飞行员紧紧拥抱。这一刻将永远载入史册。

他,就是原中航工业沈阳所所长,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任某系列飞机首席专家孙聪。

一路艰辛、一路执著、一路求索。

孙聪用青春与智慧铺就了一条成功之路:荣立部级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五次;荣获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百名优秀博士、硕士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优秀领导干部,辽宁省劳动模范等称号;中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7年,孙聪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2009年,孙聪担任总师的某型飞机获得了国家科技最高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光荣地接受了胡锦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颁奖。

型号研制 不辱使命

承载着时代的重任,肩负着祖国的重托,沈阳所夺取了重点型号研制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

如今,停在宽阔的跑道远端的,正是中国新一代航空人设计研制的新一代战鹰。孙聪说,那是几代人心血的结晶,我们幸运地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航空工业是高技术储备型的国防科技工业。在和平时期,当时的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审时度势,根据国际形势的演变和军事斗争的需要,适时地制定了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把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放到了突出地位。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定,根据中央军委部署,某重点工程全面展开,大跨度地发展我国国防科学技术,提高我军装备水平。

历史再一次选择了沈阳所,选择了孙聪和以他为代表的那一代人。那是一个时代的重托。

新型战机的研制是一项集多领域高科技于一身的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来说,现代新型战斗机的研制周期通常是10~15年。但中国和世界,都不允许有这样充裕的研究时间。孙聪和他的团队一定要让战鹰从图样上尽快腾空而起,展翅翱翔。

凭借对国防战略武器装备需求的准确分析,对国内航空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的全面掌握,孙聪承担起新机方案总体论证的重任。高度的责任感、精湛的技术水平和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对重点项目关键技术、可行性、总体实施方案、经费需求及研制周期的综合分析和深入论证中充分体现。

工程研制过程中对重大技术和管理的决策是对型号总设计师最严峻的考验。总设计师的决策是否正确,关系到项目的成败,甚至会影响一代装备的研制。孙聪,以其扎实的技术功底、敏锐的判断能力和勇于决断的胆识,总是在重大技术决策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随着重点型号研制工作的全面展开,关键技术突破的进展与飞机研制的总体进程出现严重不协调,如果继续按照原定的技术路线执行将难以达到预期的研制目标。孙聪果断做出对研制批飞机的技术状态调整的重大决策:利用首先投入的飞机先期进行关键技术飞行验证,而与此无关的系统或材料则保留飞机的基本配置,这样既保证了对专项技术的持续验证试飞又为其他关键技术的突破赢得了时间。

同类推荐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圣马、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玻利瓦尔、温菲尔德·斯科特、尤利塞斯·格兰特、加里波第、毛奇。
  •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习俗文化也在他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对习俗文化很熟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持批判的继承态度,承其精粹,弃其糟粕。本书收录了毛泽东与乳名习俗、称谓习俗、起居习俗、春节习俗等16个方面的件件趣事和段段佳话。
  • 名人传记丛书:林德伯格

    名人传记丛书:林德伯格

    名人传记丛书——林德伯格——飞越大西洋的第一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名人传记丛书:惠特曼

    名人传记丛书:惠特曼

    名人传记丛书——惠特曼——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精华版(三)你适合买股票吗?

    精华版(三)你适合买股票吗?

    这是一本像《男人装》一样紧随潮流,像《读者》一样贴近生活,像《故事会》一样充满故事,又像《花花公子》一样有内涵的理财专刊!理财达人水湄物语出品,长投网倾情奉献:《长投专刊》与你分享实现财富自由的实用投资理财技巧!
  • 黄金瞳

    黄金瞳

    电视剧《黄金瞳》由张艺兴领衔主演,于2019年2月26日震撼开播!典当行工作的小职员庄睿,在一次意外中眼睛发生异变。美轮美奂的陶瓷,古拙大方的青铜器,惊心动魄的赌石接踵而来,他的生活也随之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眼生双瞳,财富人生*********************
  • 江青传

    江青传

    “苦孩子”出身的山东李云鹤,凭借其争强好胜的个性和工于心计的天赋,闯荡上海滩而成为风流浪漫的蓝苹,“进军”延安而成为“第一夫人”江青;一身不安分的血液和那日渐膨胀的权欲,使那原本活泼率直的天性变成阴险歹毒,“文革”中她的心狠手辣使多少无辜蒙难!最终她变为人民公敌而沦为阶下囚。本书是作者一部力作,经过多次修改补充,以更加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示了江青不寻常的一生,成为有关江青的一部权威之作。
  • 花脸子佟老三

    花脸子佟老三

    正白旗的佟老三不知道自己的祖上有多少辈儿是耍钱的人,也说不清自己是从多大开始学的耍钱。他只记得在每一次耍钱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阿玛先上,他后上。牌场上,人们就不再称呼他阿玛为佟先生,只叫佟先,而管他叫佟后。他在家谱上排行第三,所以又叫佟老三,大号叫什么,连他自己都想不起来了,后来在初级社?高级社?生产队记工的时候就写“佟三”。据说,他的一位祖上贫困潦倒,没钱过年,就骑上一匹瘦马出去借钱。瘦马易乏,又赶上是一个冬季里的小阳春,天儿不冷,他祖上就歇马抽烟,靠在乱尸岗子的一座坟上眯了一会儿,那坟里埋的就是一个耍钱鬼。耍钱鬼给靠在他坟上的人托了一个梦,传授了好几招耍钱的绝活儿。
  • 论语演义(一)

    论语演义(一)

    《论语》可说是中国第一书,华人社会从孩提起即深受其影响,八岁读触动情思,八十岁时再读仍觉隽永无穷。人生在世,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二十章一万六千多字几乎谈遍,句句精练到位,若能虚怀体悟,真诚实践,确可身心受益。因近代西化浪潮冲击,当代世变酷烈,人心失守,不少人又重新探究审理。然而,《论语》智慧的真相一般人依旧未明。《论语》为四书之首,以孔子思想为核心,义理涵盖《大学》《中庸》,并启发后续的《孟子》思想。不通《五经》,不会真正了解《论语》所言为何,孔子那些因机触发、自然流露之语,若熟悉经旨,便可知其所谓,豁然贯通。
  • 易学的家宴菜

    易学的家宴菜

    逢年过节要准备一大桌菜时可让主妇们犯难了,那一桌子五花八门的菜式看似难学,但只要有方法,有指导,是能轻松拿下的。《易学的家宴菜》把握了家宴的特点,将繁琐的做法简化,但注重保留菜本身的特点,还注重将菜做得漂亮大气,让您能快速地学会做家宴菜。
  • 唐朝诡事录

    唐朝诡事录

    千年前的唐朝,万邦来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优越的物质生活,多样的文化融合,催生了唐朝人极致的想象力。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一代传奇诗人,用他们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幅华丽的大唐美卷;而穿行于市井之间的贩夫走卒,则用他们更加不羁的想象力,在唐朝的夜幕中勾勒出神魔鬼怪的憧憧魅影;甚至当朝的宰相,也会在入夜之后,关起房门,点上一盏烛灯,开始写鬼怪故事。所以,当唐朝的夜幕降临,如果某一间屋内还闪烁着烛光,而且薄薄的窗户纸背后,时而私语窃窃,时而惊呼阵阵,那一定是有人正在分享今天刚听来的一段秘史、怪谈或是惊悚传闻。
  • 三色堇

    三色堇

    国破城亡,女皇以身殉国,繁华一梦过后,一切本该烟消云散,却谁也没想到这正是另外一场浩劫的开端。季幽淋原本是个脸上长着奇怪胎记的小女孩,在二十一世纪过着自卑、胆怯的生活。没想到平静的日子忽然被打破,她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时空,成了沧云国一支后裔部落的命运之女,为了复国而四处奔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使徒

    使徒

    杨大光消失了,再没有人看见过杨大光。后来真理道拆迁,杨大光拿拆迁费买了商品房,更没有人知道杨大光迁居到什么地方去了,连老八都找不到杨大光了。有时候遇见起重队老伙计来买酱肉,老八向人们打听杨大光的情况,谁也说不清杨大光现在住在什么地方。说起杨大光,大家赞叹,唉,杨大光,好人呀,好人,有人对不起他,他从来没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
  • 紫台行

    紫台行

    为保家族,她舍身入宫。奈何佳丽三千,勾心斗角处处充满血腥。逆来顺受不是她的性格,奋起反抗才是生存王道。自己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牧碧微清楚的知道,身处人心险恶的环境中,自强不息的奋斗,成为执掌一切的后宫之主比任何事情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