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8000000016

第16章 一等奖(15)

1996年7月16日, 607所成立试飞领导小组:

组长: 许体仁

副组长: 朱克昕 包德聪 朱贵岭

成员: 张昆辉 夏义华 曹正林 唐治安 刘欣潭

雷达研制中, 其功能和性能要通过空中试飞来验证、改进和完善。空军试飞团的指挥员、飞行员就是承担这一使命的,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为“神鹰”雷达做出了贡献,让我们敬佩。1997年5月8日下午飞行, 目标机飞行员这时要先飞另一架飞机, 只得等待,这样做都是为了不放过一个好天气。载机飞行员、试飞团团长、试飞院副院长黄炳新耐心地等着, 18点38分才起飞, 他打开加力, 一下就冲入空中。大家在停机坪等候他。太阳快下山了, 我们不断地看手表, 怎么还不回来? 大家急得团团转, 为黄团长他们捏了一把汗。听到声音了, 两架飞机回来了, 降落时已是19 点27 分, 离当地太阳落山19 点30 分仅差3min, 好险啊! 他走下飞机, 我们迎上去, 黄团长说:“起飞是晚了点。”是啊! 大家就是这样为“神鹰”雷达争分夺秒, 默默地承受着风险。载机领航员周绍良, 爱人患重症, 每月去西安化疗, 为了试飞, 他放弃了陪送爱人就诊; 一天, 女儿又发高烧, 早晨送女儿打点滴, 然后用自行车载女儿去学校, 回来后立即上飞机场试飞。他钻研业务和雷达技术, 有一次试飞飞机到西安东北方向的合阳西边, 天气变坏了, 无法按原航线飞行试验, 这时他善于思考, 急中生智, 操纵雷达用GM状态、80 km量程, 将天线俯角抬高到水平位置, 对着飞机正前方, 在左右40 °方位上探测, 只见雷雨团区清晰显示在显示器上, 保证了飞行员绕过雷雨危险区, 进入安全航线继续雷达试验, 他为JL-10 A雷达增加了“天气探测 ( WS )”状态, 我们技术人员都称赞不已, 称赞他公而忘私、智勇双全。1997年6月19日, 雷达试飞的最后一个起落, 目标机是1批02号机, 飞行员是副团长谭守才, 领航员是领航主任彭连启。试验中, 先飞下视迎头, 做了3次, 然后是上视尾拉, 也做了3次, 试验都很理想。眼看整个试飞就要胜利收官了, 就在试验要结束时, 目标机飞行员报告:“坐舱有雾”, 此时时间已是12点06分, 也就是下降高度过程中, 就在这时驾驶舱的舱盖飞掉了, 情况十分紧急。关键时刻谭副团长机智果敢应对得当, 操作技术高超, 化险为夷, 驾驶飞机安全返航着陆, 这是一次十分危险的飞行。后来查明, 是工厂座舱盖安装不当造成的。事后, 有些干部认为, 本来这02号机不久将转场某大城市, 在转场航线上, 高度比较高, 若那时出现飞机掉座舱盖, 情况将不堪设想。所以人们感慨地说, 给JL-10 A试飞当目标机, 将飞机隐患提前暴露, 做了一件好事! 不论如何, 有惊无险, 不幸中的万幸。我空军的试飞员有航空理论, 有丰富的飞行经验, 技术高超, 临危不惧, 处置果断, 每次试飞新飞机、新设备, 总是承担着国家使命而不顾家庭困难, 不畏个人安危, 为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飞机上验证试飞结束了, 试飞院在《JL-10 A雷达在A飞机上验证试飞报告》中写道:

通过验证试飞结果表明:

(1) JL-10A雷达各设计功能工作正常, 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 2 ) 空空状态: 在下视迎头VS状态下, 能远距离较连续地发现低空高速迎头飞行目标, 并能在HRWS-STT状态下稳定截获跟踪目标; 在ACM状态下, 能快速自动截获目标,并能稳定跟踪目标。

( 3 ) 空地状态: GM 状态雷达地图显示正确, 在国内首次实现多普勒波束锐化比为32∶1的DBS成像技术, 雷达地图成像清晰, 分辨率好, AGR状态测距连续。

( 4 ) 因雷达故障造成起落架次报废数较少, 所以雷达工作较可靠, 雷达BIT功能给使用维护提供了方便, 使判断排故程序大大简化。

(5) 通过验证试飞还表明, JL-10A雷达装A飞机是可行的, 在不改变A飞机原电源、液压源、风源和雷达舱结构等条件下, 该雷达完全能够正常工作。

1997年10月, 在北京对JL-10 A进行了技术鉴定。参加会议的军方有国防科工委六局、空司科研部、海装飞机部等单位。鉴定意见上写道: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

( 1 ) JL-10 A雷达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原设计要求。其中DBS、GM、BIT等性能指标超过了原设计要求。雷达性能稳定, 工作较可靠, 维修性好。JL-10 A雷达在全波形体制、多功能状态、数字化程度、信号处理能力、高频谱纯度频综器、探测跟踪距离、体积、重量等方面, 相当于美国APG-68雷达的水平。雷达在全波形体制、多目标跟踪、32∶1波束锐化等方面在国内领先实现。

( 2 ) 两次试飞总的升空成功率达92%, 说明雷达性能稳定, 工作较可靠。雷达能在飞机上用BIT进行检测, 可显示分机、插件或重要部件的故障情况, 实现了两级自检, 使用方便, 维修工作大为简化, 该雷达在工程化方面已接近实用程度。

(3) JL-10A雷达经在A飞机上的验证飞行, 表明雷达与该机的适配性好, 为A飞机改进时的雷达选配创造了有利条件。

雷达的功能状态有一个发展过程:

1990年试飞的JL-10雷达有4个基本状态: VS、HRWS-STT、MRWS-STT、LRWS-STT; 1995年试飞的JL-10 A ( C样机) 增加了4个状态: CWI、TWS、GM、DBS; 1997年试飞的JL-10 A ( S样机) 又增加了6个状态: ACM、AGR、SEA、BCN、BIT、WS。雷达的特点是: 全波形、多功能、数字化程度高、体积小、工作可靠、操纵简单、维修方便。

这次JL-10 A在小飞机上作适应性验证试飞, 雷达和飞机的准备工作都不容易, 就拿飞机来说: (1) 它停飞了一年, 要大检修; (2) 机上缺罗盘等设备; (3) 电子舱内设备全更换, 两个座舱内各加一个5 in?[3]显示器; ( 4 ) 机身上要增加DCMP和两台数据图像记录设备; (5) 雷达罩频率不适; (6) 要改液压油路和散热通风管路; (7) 飞机1996年底到寿。面对这样的情况, 通过努力, 保证了试飞过程的安全。在试飞总结座谈会上, 部机关同志说:“这么困难的条件, 这么短的时间, 任务还完成得这样好, 和以往任务相比确实稀罕。那么, 这个稀罕是怎样发生的? 我觉得首先是部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JL-10 A雷达是部里的工程, 设有指挥部和办公室, 前期由林部长亲自领导, 后来由张总亲自指挥, 部机关共同抬, 计划局、财务局、科技局筹措资金, 安排任务; 军机局安排雷达试飞的载机; 试飞局制订试飞大纲, 落实计划, 调整任务; 机载局承担着指挥部和办公室的大量协调、检查、指导工作。张总启动雷达上小飞机试飞后, 603所准备了飞机改装方案; 试飞院准备了试飞方案; 607所准备了雷达改进方案和对飞机改装要求; 机载局季副局长召集第一次技术协调会, 会上谈到雷达天线罩很棘手, 现飞机天线罩频率不对, 不能用, 要么新做一个, 要么将旧罩子测试, 试飞后进行数据折算。张总召集机关领导听技术协调会的汇报, 决定用637所用在另一飞机上的新罩子, 但装不上A机。于是一致商定用过渡段, 这过渡段请603所设计, 西飞公司生产。机载局阎副局长又召集了第二次技术协调会, 有关单位都主动接任务, 罩子的事就此落实。后来中航总下文, 所属的8个单位在试飞任务上分工明确, 要求清楚, 准备工作就此展开。机载局刘副局长、阎副局长和王处长3次到无锡检查工作, 张总还亲自确定DBS为32∶1。承担飞机改装和组织试飞任务最重的是603所、西飞公司、试飞院、试飞团, 他们按分工各自努力, 克服了很多困难。他们工作有两个特点: 一是领导及型号负责人亲自抓, 作风深入, 一抓到底, 勤检查, 及时解决问题; 二是所有飞机改装, 大电子设备系统联试, 机务保障, 乃至飞机两次放飞评审, 都是按规章程序办事, 一丝不苟, 严把质量关, 保证了安全。与雷达试飞有直接交联的设备厂所有615所、618所、161厂、637所等兄弟单位, 提供了装机设备, 派技术人员参加地面联试及试飞技术保障, 保证了雷达功能性能得到验证。总之, 中航总领导决策正确, 亲自指挥; 机关创造条件, 及时协调指导; 兄弟单位领导重视, 鼎力支持抓质量, 抓安全; 智勇双全的飞行员承受着对家庭的内疚, 承受着各种飞行风险, 执行着艰难的任务。这些是出色完成雷达验证任务的重要保证。

我们没有忘记林部长曾经的指示:“607所的重要任务就是把PD雷达搞上去, 党委和领导班子要保证任务完成。”607所这支科研队伍, 有基础理论, 肯钻研业务技术, 在多年科研生涯中, 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 作风过硬, 能团结协作, 能吃苦耐劳, 善于攻关。JL-10 A雷达S型样机的几位青年副主任设计师张昆辉、夏义华、曹正林、唐治安勇于挑起试飞重担, 带领同志们努力工作, 不管严寒酷暑, 不管节日假日, 总是团结拼搏, 克服多种困难, 解决试飞中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 不断改进和完善雷达功能和性能, 保证试飞顺利进行, 正如张总所说的:“这是607所精神。”

在总公司3届领导的关怀下, 在全国几十个兄弟单位和高校的协作下, 我们顶着诸多的压力和干扰, 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 埋头苦干了14个春秋, 研制了两代PD雷达样机 ( JL-10、JL-10A), 经过3次试飞 (1990年、1995年、1997年), 终于取得了成功, 真是来之不易。1990年试飞成功, 得到部长的重视, 国家机关的支持, 实现了技术力量东迁, PD研制后继有人, 也解决了607所的生存问题。1995年试飞成功, 得到李鹏总理的关怀和国防科工委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解决了607 所PD的发展问题。1997 年试飞成功, 中航总为607所记集体功, PD型号线上有55位同志分别荣立一、二、三等功。该项成果获年度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试飞结束后, 我就退休了。“神鹰”雷达事业, 在中航总领导下, 在607所这支高素质科研队伍的精心培育下, 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正快马加鞭, 奔向最后的高峰。

此后, 按A改型飞机要求的JL-10A改 ( JL-10AG) 雷达又做了进一步改进, 为A改型飞机火控雷达的竞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1998、1999年的两年时间里, 上级机关领导和空海军的机关领导以空前的关注川流不息地来607 所视察、调研。军方首长的视察与期望, 似和风春雨, 使607所群情振奋。超常规, 不超程序, 竞标的努力扎扎实实。走进我们的实验室, 走进我们的科研现场, 你会为之动情, 你会想, 为什么那么多人将黄金般的生命全部奉献在这块阵地上, 因为他们选择了607 所就是选择了实践“空军的嘱咐”的征程,他们的灵魂深处总有一种渴望———为祖国奉献最先进的机载雷达, 这是一生与雷达结下不解之缘的神圣和庄严!

1999年11月15日, A改飞机火控雷达竞标, 607所胜出。多少职工流下了热泪! 这是607所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竞标成功, 举所欢腾, 一所两地职工都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 为了给国家奉献属于机载雷达前沿技术的PD雷达, 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 卧薪尝胆十余年, 这中间有愚公移山的毅力, 有惊心动魄的拼搏, 有深思熟虑的决策, 有义无反顾的决心, 有回肠荡气的动员。607所PD雷达的研制历程, 是一曲震撼人心的凯歌。

吴世泽与超高强度钢

朱之琹

吴世泽 ( 1909—1992年) , 中国著名航空结构钢专家、金属热处理专家、国家二级工程师、研究员。四川彭县人, 1935年毕业于南京兵工专科学校大学部。曾在金陵兵工厂 (抗日初期该厂迁重庆, 改为21兵工厂) 任热处理研究所主任, 1944年赴美考察热处理技术,并在美国西北大学学习。新中国成立后, 历任西南工业部工程师、总冶金师, 中央二机部兵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兼副总工程师。1961年研究所划归国防科委, 被授予上校军衔。他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学习, 勤奋工作, 虽历经坎坷, 但始终对航空材料研究锲而不舍,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 我们深切怀念这位为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重要贡献的老专家。由于篇幅所限, 只能选择其最精彩的片断以飨读者。

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高空高速战斗机歼8Ⅱ于1989年首次在第38届巴黎航空展览会上亮相, 成为一大亮点, 它那流线型机身、二侧进气道、大三角形机翼、挺拔精细的起落架完美地融为一体, 给人一种非凡的美的感受, 因此, 观众亲昵地称它为“空中美男子”。

同类推荐
  • 辉煌60年

    辉煌60年

    2011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为弘扬“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局、中国航空报社、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了“辉煌60年”征文活动, 组织离退休老同志以著书立说的形式, 发掘航空工业的光荣历史。活动得到老同志积极响应, 收到来自集团总部及所属成员单位老同志撰写的征文320余篇。经过专家评审, 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共计100篇。
  • 火箭与长征火箭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火箭与长征火箭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火箭技术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火箭推进技术、总体 设计技术、火箭结构技术、控制和制导技术、计划管理技术、可靠性和质量控制技术、试验技术,对导弹来说还有弹头制导和控制、突防、再人防热、 核加固和小型化等弹头技术。如今,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向太空进军的步伐,把探测目标投向了更远的 地方,而对火箭的研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研制出更先进,飞得更远的火箭,把探测器送到 月球、火星甚至更远的地方。
  • 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

    是“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是以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以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买得到为基本宗旨,简明扼要地讲解了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技术。
  • 传统米制品加工技术

    传统米制品加工技术

    本书共分为六章,内容涵盖我国各地具有传统特色的米粉、米糕、米粥、米饼、油炸米制品、汤圆等米制品的加工技术,重点介绍了250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米制食品加工实例的原料配方、技术要点和产品特色。本书内容详实,结构清晰,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书适合米制品加工企业、传统食品加工作坊的生产技术人员及食品餐饮从业人员使用,也适合广大城乡家庭使用。
  •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最早应用航空技术的国家之一,为人类航空探索曾做出重要贡献。从1909年冯如驾驶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动力飞机首飞成功开始,中国航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航空历史的大国,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介绍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的专著。根据林左鸣董事长提出的编写中国航空工业史的要求,在航史编修办的组织下,作者孟鹊鸣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编写完成了这部《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总史: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填补了此项研究及出版领域的空白。
热门推荐
  • 葬经

    葬经

    魏晋时期,随着朝野上下笃信风水,风水观念深入人心,郭璞所著的《葬经》一书则堪称风水第一书。《葬经》诚如吴沉所说,明白简易。全书虽仅两千余字,并且只是专论阴宅术,但却提出了一系列风水术最基本的观念和原理。
  • 21世纪资本新论

    21世纪资本新论

    以欧美为代表的全球经济正陷入破产和革命的前奏,《资本论》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对此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切中要害,直指本质。本书通过对《21世纪资本论》的进一步引申和解读,给出了解决方案,认为资本在21世纪有两层含义:其一,用货币资本推动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和构建消费生产的平衡性;其二,用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构建共产、共享的人类美好家园,其实质是人学的复兴和回归。只有以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来指导货币资本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才能具有生命力、延续性、革新化。
  • 重生之重回校园

    重生之重回校园

    女教师明雪本想一心一意的教书育人,和丈夫白头偕老,可惜天不从人愿。一次争吵后,丈夫摔门而去,再见面却已经物是人非。明雪站在人行道上,看着名车里和另一个时髦的女郎,卿卿我我的丈夫,正愣神的时候,“砰”的一声,她被一辆路虎车撞回了13岁。前世已逝,今生重来。从此,学校多了一个女学霸,高考多了一个女状元,商场多了一个女老总,民间多了一个女神医。为了亲人她下海经商,为了朋友她以身犯险,为了师门她悬壶济世。蓦然回首,她都是在为了别人,那么谁会为了她?萧唯说:雪儿,只要你回头,我一直在你的身后。明雪说:因为有你,我这一世没有白来。********【精彩抢先看】*萧唯在医院里越想越害怕,只有得了绝症医生才不让别人听的,难道明雪得了不治之症。最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破门而入。也不管医生说了什么,张口就说:“雪儿,别听她胡说,我带你去京城看病,没事的。”医生一听乐了,这男孩子对这女孩感情可不一般啊。而明雪却闹了个大红脸。“胡说什么,让你去外面等,你进来干什么?”萧唯根本没理她,目光直直的看向医生。“行了,你也一块听吧,现在的学校真是的,给学生都教傻了,就知道加减乘除。”之后又对明雪说:“你这是月经初潮,但这样痛也不行,回去得调理,多吃些温补的东西,不能着凉,等过了这几天,你再来我给你开些药。*两个人遇险,萧唯看着明雪轻轻的说:“好好活着!”明雪看懂了他的话,更加大力的挣扎,可是无济于事,绳子太粗,她挣不开,明雪恨死了自己的势单力薄,眼看着领头的人像是刽子手一样走向了萧唯,举起了手里的屠刀。这一系列动作在明雪的眼里犹如慢镜头般播放着。“啊!”一声长啸,像即将要失去伴侣的母狼的悲鸣,一瞬间明雪双眼赤红,眼神空洞,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你们该死!你们该死!久挣不开的绳子应声而断,明雪像来自地狱的恶灵,手上脚上淌着血,一步一步的走向领头的那个人,嘴上的胶布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一边,另一边在嘴上耷拉着更显诡异,明雪的嘴角微微翘起,像是堕落的黑天使来索人性命。此时的领头人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吓傻了,手还保持着举刀的姿势。萧唯见明雪挣开了绳子,心底一松晕了过去。他这一倒,更加刺激了明雪,明雪夺过了领头人手里的刀,一下一下戳在他身上,嘴里一直在碎碎念着:“你该死,你该死!”********
  • 雪球专刊第035期:美女为何爱渣男?

    雪球专刊第035期:美女为何爱渣男?

    十一长假,宅在家里看了刘若英主演的一部老片《征婚启事》(陈国富导演,陈国富劝冯小刚拍《非诚勿扰》灵感应该出自这部老电影),趁着有闲工夫把今年的相亲经历整理一下,否则过不了多久就泯然遗忘……和刘若英的电影一样,相亲,相的是人生,看遍世间百态,洞穿人性沧桑,老毛我也算阅人无数,穿越了无数个人的人生,一本流水账!
  • 穿越重生之妃王莫属

    穿越重生之妃王莫属

    《女主诗》天才少女叶小小,性格脾气真是好。世人皆把他来惧,唯有我敢把他撩。(穿越后叫叶小诺)《男主诗》胎中便是一身毒,满头银发使人愁。一身白衣紧束腰,衬托身材真是好。外姓皇子风槿言,此生专爱叶小小。看好色王妃如何追上高冷王爷,如何解决误会,如何撩美男
  • 深情不负浅时光

    深情不负浅时光

    【全文免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呵呵,颜沐雪无奈一笑。回国后,某女发现那个大帅比竟然是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老婆你看,我卖色不卖身的!很纯洁的好吗?”“……”纯洁你大姨夫!不料,其实那个大帅比也是个忧郁的美男子。好吧!预言家也有失算的一天。深情不负浅时光,不负时光不负你。读者交流群号:461145294
  •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从殖民地时期的依附,独立时期的民主抗争,直至目前的区域性合作,墨美双边外交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冷战后,随着墨、美两国几届总统的更替,双边关系也因合作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得到改善。
  •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讲述了: 有一只小蜜蜂,太害羞了。不论见了谁,她的脸都羞得像苹果一般红,而飞起来也是东躲西藏的。小 蜜蜂妈妈很着急,想让她到人多的地方去,多和大家接触接触。但小蜜蜂总是不肯,这可把蜜蜂妈妈愁坏 了。蜜蜂妈妈终于说服小蜜蜂跟着自己一起去采蜜了 。最后,小蜜蜂变得开朗了。
  • 汉末之秦风万里

    汉末之秦风万里

    莫名穿越,收名将,战鲜卑,马踏西域,决胜万里。为我赢氏江山重扫天下。秦之锐士,天下无双。统一天下,杀尽异族,秦风万里。欢迎加入汉末之秦风万里,群聊号码:732524201
  • 少年侠(守卫者系列1)

    少年侠(守卫者系列1)

    本书讲述刘秀、张布、朱甫和班骠四个结义兄弟,合力推翻了暴君的统治,但在朝廷奸臣的奸计挑拨下反目为仇,只有皇帝刘秀活到了最后。五年后,刘秀的次子刘阳私自出宫,途中遇上土匪,幸而被同龄少女张小龙出手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