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8500000010

第10章 弃暗投明(6)

1924年3月,朱德进入盖奥尔格·奥古斯特大学哲学系,专修社会学。大学里的课程并没有引起朱德多大兴趣,虽然他每天都去听讲,但是,他觉得更能得益的是党小组的活动。当时,党组织从事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在学生会内。朱德担任过哥廷根中国留学生会的负责人。学生会最初没有固定的会址,也没有固定的开会日期。要开会,就临时通知,常常是在一家啤酒店的大房间里。

朱德平时沉默寡言,和其他中国留学生的关系很融洽。一个比朱德小12岁的中国留学生说:“我感到他待人诚恳,讲交情,生活节省不奢侈,和我们当学生的差不多,帮助学生油印传单就表现了他能刻苦的精神。”这个留学生还记得朱德曾对自己说过:“人就是要能够忍耐,不要急躁,做事要谨慎小心,不要骂人,要大度。”另一个在哥廷根帮助朱德补习过德文的中国留学生回忆说:“朱老总很勤俭、谦和,有识度,读书很用功,书上写满了注解。”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以英国为主的协约国向德国勒索巨额赔款。在沉重债务的打击下,德国经济崩溃了,马克大幅度贬值,一度跌到2.4亿马克兑换1美元。德国资产阶级政府借机把经济危机转嫁给广大人民群众,通货膨胀使家庭主妇挎上一篮子纸币也换不来几片面包,饥肠辘辘的德国人民在痛苦和绝望中挣扎。朱德十分同情德国人民的这种处境。朱德在哥廷根时,正是德国马克急剧暴跌、物价飞涨之际,中国留学生后来曾用5美元就买下一幢楼房。

有一天,朱德忽然听说房主已到法院起诉,要求赎回这幢以5美元卖出的楼房,法院已送达传票。当时,一些学生感到很气愤。有的说:“买卖楼房是双方情愿的事,怎么能反悔?”还有的说:“给他马克吧,他要多少给多少,反正马克不值钱。”

朱德经过冷静的思考,主张无代价地把楼房退还给房主。他对大家说:“世界上哪有5美元买一幢楼的便宜事?德国经济崩溃,老百姓可遭殃了。帝国主义掠夺德国人民,反动政府搜刮本国人民,才使马克和美元的兑换出现天文数字。我们中国留学生要站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德国人民一边,把楼房退还给原主。”朱德还表示,如果学生会不同意这样做,就由他出钱赎这幢楼,再交给房主。朱德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深思考,纷纷同意朱德的意见。

法院开庭那天,朱德和许多中国留学生都出庭了。学生会代表实际上是在法院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说,他们义正辞严地控诉了帝国主义野蛮的经济掠夺,公开声明中国留学生反对帝国主义的剥削,同情德国人民,当场宣布不要赎金,把这栋楼退还给房主。

中国留学生的举动使许多旁听的德国人非常感动,房主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一个劲地点头致谢。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哥廷根城。德国人知道退楼是朱德将军的主意后,纷纷竖起大拇指。

朱德回柏林后,德国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经济开始回升,资产阶级政府的统治地位逐渐巩固。那时,德国共产党还是合法存在的。他们在恩斯特·台尔曼领导下坚持斗争,并且建立起自己的半军事性组织——红色前线战士同盟,把广大工人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当时同朱德在一起的刘鼎回忆说,朱德在1925年夏天参观了有20万人参加的红色前线战士同盟检阅式、野营训练和巷战演习后说:这是人民武装的一次演习,一旦革命需要他们拿起武器,这就是一支强大的工人阶级军队。看来,革命要取得成功,要有人民的军队,还要有人民的支持。

为便于在中国留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并联合其他中共党员与右派作斗争,朱德着手主编油印刊物《明星》,亲自撰稿、刻印和邮寄。在此后的数月内,他在中国留学生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争取了中间派,孤立了右派,把由右派把持的中国留德学生会变成了真正群众性的组织。

3月7日,朱德写信给已从德国到苏联的李季和陈启修,请求他们帮助联系赴苏联学习军事。在等待回信的日子里,朱德仍然以国民党驻德支部组织委员的身份开展工作。尽管朱德的年龄比较大,过去有过较高的社会地位,但他给其他留学生的印象是:谦虚、好学、朴实、平易近人。

朱德身在异国他乡,对中国国内的革命依然十分关注。1925年,朱德得知孙中山先生为了推进国民革命,抱病北上,于3月12日9时30分在北平东城铁狮子胡同5号因肝癌不治而溘然长逝时,心情非常悲痛。上海的第一次见面,竟然是他和孙中山之间的唯一一次会面。为了悼念孙中山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朱德同留德的海外学子一起在柏林举行追悼会,用中文和德文发行了一本小册子,登载了孙中山先生的遗嘱,追述了孙中山先生几十年来为拯救中国所经历的艰难历程。

追悼会后,朱德和学生们一起举起旗帜和大标语,迈着庄严的步伐,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口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当游行队伍到北洋政府驻德公使馆门前时,一些学生挺身而出,在街头举行演讲。一时间,追悼会变成了声讨会。在纪念活动中,朱德结识了邓演达。

邓演达,字择生,1895年出生于广东惠阳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919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1920年初,邓演达应粤军参谋长邓铿之邀,到福建漳州统帅宪兵,从此成为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11月,邓铿组织粤军第一师,任该师参谋、独立营营长、工兵营营长等职,1922年5月,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北伐。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孙中山脱险退避上海,邓演达受一师革命军官推派,到上海面见孙中山,请示今后行动计划。1923年春,孙中山重回广州组织大本营,自任大元帅,邓演达任第一师第三团团长,后负责大本营警卫。1924年国共合作实现后,邓演达积极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七委员之一。5月,黄埔军校成立时,邓演达任训练部副主任兼学生总队长。他尽力于革命任务的宣传和训练,对学生进行革命思想教育,深受学生爱戴。年底,受校长蒋介石排斥与打击,邓演达愤然辞职赴德国留学。

相似的经历使朱德和邓演达一见如故。他们时而在灯下谈信仰、谈主义;时而外出散步,到工人、居民中了解德国的社会状况。邓演达虽然比朱德年轻9岁,却由衷地钦佩朱德那充沛的工作精力。

当时和朱德同在德国留学的谢唯进回忆说,朱德“到柏林后被选为中国旅德学生会委员。当委员的每个礼拜日要在学生会值班,把图片、文件整理好,把会议室扫干净。有一次他值日,下午同学们去了,看见地上很脏,就说,老朱,你值日,地怎么这么脏。朱德同志说:我上午扫得干干净净的,现在又脏了,好嘛,我再扫一遍。”“朱德同志很朴素,不讲吃穿。他很会做四川菜,星期天他就穿着围裙给大家做回锅肉吃。”

4月间,为了声援保加利亚革命者的活动,朱德和一些革命者在柏林一家咖啡店集会。到会的有三四十人,里面有很多不同国家的人。会开了不久,德国警察就闯进来,把他们都逮捕了。朱德被监禁了28个小时,经中国留德学生会多方设法营救,由中国驻德公使馆保释出狱。

5月30日,上海发生了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以排枪扫射游行学生、造成数十人死伤的“五卅惨案”。这个震惊中外的消息传到德国,激起留德学生极大愤慨。朱德立刻在党内明确地表示:“应放下一切工作,全力以赴投入这一运动。”学生会组织学生们包围并冲入中国驻德公使馆,公使魏宸组被迫在抗议书上签名。

“五卅惨案”的发生,也得到了德国人民的强烈同情。德国共产党组织的支持中国的活动前后延续了一个来月。6月18日晚,德共在柏林市立陶乐珊中学的广场上组织演讲会,声援中国、南非和保加利亚人民的革命斗争。朱德带领在柏林的一些中国留学生应邀参加集会。数千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主集结在广场上,不少人走上讲台发表演说。尽管下起了大雨,但是整个会场的气氛却十分热烈。当集会就要结束时,柏林警察当局突然出动大批警察冲入会场。据第二天的《柏林日报》报道:“在这次平静进行的集会结束以后,刑事警察逮捕了35名外国与会者。”朱德也是被捕者之一。在大雨中,朱德等被捕者被押上敞篷汽车,被关进亚历山大广场旁的警察监狱。

警察的暴行引起德国各界的强烈反对。柏林的《红旗报》等报纸纷纷载文谴责柏林警察当局。工人团体的代表前往警察局,要求释放被捕的外国人。

在德国各界人士声援下,特别是在当时德国共产党领导人、国会议员、德国红色救济会负责人皮克的奔走下,朱德等经过短时间监禁,终于被释放。但是,中国公使已得知朱德是共产党员,不肯出面保释他。朱德的护照被德国警察当局扣留了。

几天后,朱德接到通知,他前往苏联的申请得到批准,近期内即可启程。这时,国际红色救济会帮了他很大的忙,替他办理了护照,并买了船票。

7月4日,朱德带着3个装满书籍、地图和文件的箱子离开柏林,和李大章、林蔚、周唯真、杜基祥等30人一起乘船前往苏联。他后来回忆道:“我从德国这样被赶出来,非常痛恨。不过,在这几年中间,脑筋思想都大大改变了。坐在帝国主义家里来看帝国主义倒是清楚一些。在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我读过了很多这种书籍,在这休养时期、重新准备时期里,我把自己的思想、行动,都重新检讨了。现在想起来,那时的确是有很大的进步。”

朱德一行乘坐的轮船经过波罗的海前往苏联。一踏上苏联的国土,朱德立刻感受到一种友善、热烈的气氛。在列宁格勒,朱德和他的同伴们被邀请到工厂、机关、学校去演讲、参观。

那时,列宁去世还不久,苏联还没有完全从内战造成的破坏中恢复过来,物质生活相当艰苦。有些同伴拿西欧的生活条件作比较,感到有些失望。朱德就告诉他们:“在列宁格勒,可没有游手好闲的人。每日节省了多少钱,做了多少事!经济困难,那是因为刚在激烈内战之后。我们从这一点来看,社会主义是正在一点点搞起来。这一点看不穿,那是资本主义的眼光。”

不久,中共旅莫支部根据朱德的请求,同意他留在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他在这里比较系统地学习了辩证法唯物论、政治经济学、军事学,还有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地理等,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几个月后,朱德参加了在莫斯科郊外一个叫莫洛霍夫卡的村庄举办的秘密军事训练班。40多名来自法国、德国的中国革命者在这里接受军事训练,学习城市巷战、游击战的战术。教官大多是苏联人,也有来自罗马尼亚、奥地利等国的革命者。朱德当学生队队长。曾经同朱德在一起学习军事的刘鼎回忆说:“教官在讲授军事课时,我们不懂的地方,朱德就帮助解释,因为他是有亲身体会的。对于游击战术的问题,他懂的多,理解得也透彻。”

在秘密军事训练班上,朱德经常用自己的军事知识和实践经验帮助大家学习使用机关枪、迫击炮等兵器,讲解如何利用地形、地物,如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如何侦察、如何袭击、如何进行街垒战和如何运用游击战术。教官曾问他回国后怎样打仗,他说:“部队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赢的就打,打不赢的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对朱德的回答,只有所谓正规战争理论的教育的教官不以为然。其实,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极为深刻的军事见解,它的正确性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游击战争的胜利所证实。

1926年,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特别会议,认为:“党在现时政治上主要的职责,是从各方面准备广东政府的北伐。”会议还决定建立中央军委,以加强党的军事工作。为了支持北伐战争,中共中央决定从苏联抽调一批军事、政治工作人员回国。5月18日,朱德作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和房师亮等一起,乘火车离开莫斯科,穿越西伯利亚到海参崴,再坐轮船,重返苦难深重而又正在奋起中的祖国。

在莫斯科,朱德遇到了先期赴苏的孙炳文。当朱德离开苏联向孙炳文告别时,他没有想到这次分手竟是永诀。两年后,朱德在武汉见到孙炳文的妻子任锐时,才获悉孙炳文已经被蒋介石杀害了。听到这噩耗,朱德是一种什么心情自然不言而喻……

3年半的国外生活,使朱德对于过去的中国革命为什么失败,现在的革命应该如何进行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种认识使他的人生旅途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后来回忆说:“认识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结合其他的研究和经验,我就找到了了解中国历史——过去和现在——的一把钥匙。”

同类推荐
  •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找一个暖暖的午后,一杯清茶,在拂面的春风中,在醉人的墨香里,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几丝微凉,淡淡墨香,一位素衣女子飘然而过,清无声,静无痕,宛若碧波荡漾中的莲荷。她以花为容,诗为骨,智为魂,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保有莲荷的雅致。坦坦荡,清清然,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仅属于她――林徽因的独特舞步。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用最让人落泪的文笔告诉揭露她凄美的一生。她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让世间的男子仰慕了一生,更让所有的女人无端敌视了一生。
  •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本书汇集了从秦到汉23位帝王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陛。秦汉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指鹿为马:赵高

    指鹿为马:赵高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气的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指鹿为马:赵高》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赵高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后顾之忧

    后顾之忧

    班车从城里出发,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这座郊县县城。沿着新中路向左,转入新西路,尽头便是一座军营;继续向左拐,穿过一片小树林,再沿着一条干涸了多年的满是白沙和大块鹅卵石……
  • 天使曾经来过

    天使曾经来过

    传说,任何人都能遇上自己的守护天使,天使会不知不觉落在你的背后,送你一枚硬币,其中一面叫“幸福”。硬币总有正反两面,它们不能同时展现,正当你正沉醉在幸福当中,天使就会把硬币反转,而另一面,叫“寂寞”。垦丁的海边阳光明媚,空白度假屋的咖啡室内飘散着咖啡香气。老板雪芬打算孤独地守护着一个秘密,却遇上了从事广告创作的浩文,经常看穿她的心理;而因梦想独自走到美国工作的小芳,在超市认识了捡过期食品的阿杜。一个带着信件的小女孩,竟揭开了一段段错综复杂的关系……当你被寂寞包围,才会后知后觉到,天使,曾经来过。
  • 榆舟唱晚

    榆舟唱晚

    『超甜都市恋爱文』一个是高冷帅气的胸外科医生,一个是气质满分个性十足的音乐老师。七年的等候,再次相遇,从此命运发生变化……片段:“林子榆,你到底看上我哪儿了?”“你记不记得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那天程艺舟刚下钢琴课,抱着一叠厚厚的书,也不知道是谁挤了她一下,手上一叠书的最上面一本,就呈抛物线状向楼下掉下去。当她向楼下探出脑袋的时候,她才发现——她的书砸到了人。“记得呀,你被我的书给砸了嘛……”她当时从楼上看下去的时候只看到一个毛茸茸的脑袋,一只手放在肩颈处,她的书就在他的脚下。“可能当时被你砸傻了,就像丘比特之剑什么的……。”林子榆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笑意。超级无敌宠文!放心入!
  • 三十六骑

    三十六骑

    马伯庸、张杨、俞敏洪、野夫、胡赳赳力荐,最值得期待的历史奇幻小说!三十六人抚西域,万里封侯迟暮归!东汉时期,北匈奴屡次侵犯边境,明帝决定出兵震慑,再通西域。班超受命出使,网罗三十六位能人异士随军同行。大军向北伐兵攻城,使团向南伐谋伐交,约定在疏勒南北交会!明帝突然病危,西征大军被紧急召回。单于大军压境,龟兹、姑墨联军围困疏勒。还有以史家正统自称的鱼又玄一直想要致班超于死地……班超孤立无援,只能据险而守,谁也不知是否能等来援军……西征数月,匈奴初被震退,朝廷却陡生变数,召回大军。三十六人又如何抚定五十五国?一段惊险热血的历史传奇故事,正式上演。
  • 饮冰室评词

    饮冰室评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忠谱

    清忠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棠玄微录

    六棠玄微录

    一个小混混和打杂的意外卷入一场关于武林大宝藏的故事……呆傻男主能否逆袭迎娶女神……男二的坎坷爱情路又能否走完……
  •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世宦

    世宦

    徐元做梦都想当一回反派,可偏偏遇上了前妻。独一无二的金手指,莫名成了阮妙菱的。 反派大旗摇摇欲坠,阮妙菱搅和的。 还好,这一次放飞理想的自己不是她的!(笑) ps:这是一对有志夫妇重聚首,让你只知过程,猜不到结尾的故事。
  • 滕固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滕固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