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2200000006

第6章 方崇智

第一节 高贵

生于1940年2月,安徽省合肥市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并坚持儿童文学创作,主要写作寓言、童话。上海市松江二中语文高级教师,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著作有:寓言集《懒汉吃鱼》《数学家的魔箱》《魔术大师》《仙境拾宝》《聪明的傻瓜蛋》《狐大嫂开店》《现代寓言》《上帝的玩笑》等,童话集《魔鬼兄弟》《智慧模仿》,理论专著《想象世界》等。

寓言《生命的真理》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想象世界》获全国图书评比“金钥匙”奖。寓言《燕子妈妈笑了》《知了学飞》《征友启事》等,被选入上海、香港及韩国等地的小学语文教材。寓言《理想和种子》被收入《中国新闻学大系(第五辑)》。寓言《蜗牛和马》等数十篇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和法文。

我要说的是高贵,而不是富贵!

这世上,富贵的人很多,高贵的人却很少。其中,灵魂高贵的人,尤其珍稀。在这里,我要讲述的,正是一位灵魂高贵的人——我的恩师陈伯吹。

创造未来塑造巨人

1960,我在上海师范学院(现上海师范大学)读大三。春节后开学,我选修了儿童文学课,因为上课的兼职教授是名声显赫的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同学中传言,他是系主任魏金枝先生(著名作家,曾经的上海作协负责人)特邀来授课的。

上课的第一天,走进教室的是一个矮小清癯的老人。老人大约五六十岁,穿一身深藏青的中山装,头发梳理得整齐而自然,满面微笑,目光慈祥。他就是陈伯吹先生。

陈老师讲课语速缓慢,声音不高。他用略带宝山土音的上海话娓娓道来,如潺潺流水。第一课,他着重讲了儿童文学的重要性。至今记得,在缓慢平静的讲授中,他突然提高了声音:“儿童文学事业,其实是创造未来的事业,是塑造巨人的事业!”当时,这两句话如雷贯耳,如醍醐灌顶,震撼了我的心灵。后来,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在课堂讨论时,有同学提问:“有些搞成人文学的,瞧不起儿童文学,认为儿童文学是小儿科,您怎么看?”记得陈老师这样回答:“对别人的非议,我们搞儿童文学的人,首先要自信、自强。如果有人莫名地歧视,那么,也不妨反问,‘你们有多少人,能超过安徒生?又有多少人,能超过伊索呢?’”课间休息时,陈老师又补充说:“真正伟大的作家,是绝不会轻视儿童文学的。谁见过鲜花轻视花蕾的呢?”他还举例说:“列夫·托尔斯泰就写过很多儿童故事,普希金也写过很多儿童诗,譬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大约在春夏之交,当时上海和全国的文艺界就掀起了批判陈伯吹的高潮,说他的专著《儿童文学简论》是修正主义文艺思潮的代表。

以后,陈老师总是默默地来,默默地去,除了谨慎地上课,从不多说一句话。因为学校已经发动学生对他口诛笔伐。值得欣慰的是,在整个批判过程中,我没有写过一篇批判稿。相反,在第二年毕业时,我的毕业论文写的是《试论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诗》。从此,我选择了创作儿童文学的道路!

自奉至俭奉献至巨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报上看到了一条新闻: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将自己一生的积蓄全部捐出,设立儿童文学奖。据报道,共捐献了五万五千多元。

五万五千多元,在今天也许不算什么。可在当时,这确实是一笔巨大的数目。那时,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月工资,只有五十多元。五万五千多元,是一个大学生一千个月的工资,也就是八十多年不吃不喝的全部收入。陈老师毕生从事儿童文学事业,上世纪20年代即开始儿童文学创作;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创办儿童文学杂志;新中国成立以后,又长期担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副社长,为儿童文学事业殚精竭虑。一个人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一项崇高的事业,到晚年又将一生的积蓄全部奉献给这项事业,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还不高贵,还不珍稀吗?

巧得很,1985年,我因为寓言《生命的真理》荣获了“上海市儿童文学园丁奖”。这个奖,就是由陈老师的捐款而设立的。陈老师既看轻利,也看轻名。他极其谦逊,不同意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一奖项。所以,当时叫“上海市儿童文学园丁奖”。直到先生逝世,才改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得奖以后,我曾到陈老师家中拜访。他住在瑞金路的一幢小楼的二楼。陈老师和师母同住,家中陈设极其简朴。后来我才知道,他一不喝酒,二不抽烟,甚至连茶也不喝,一辈子只喝白开水。客人造访时,陈老师会很诚恳地问:“您喝茶不?”如果客人说不渴,师母就不倒;如果客人说要喝,师母才倒茶。他们的观点是:真诚待客,实事求是,不必浪费。其实,师母是很好客的,她会削好水果,切成片,放在盘子里,插好牙签。

老人如此之俭,捐款却如此慷慨,使我内心无比震动。再看而今,有人把钱看得比命还重,为了贪腐,不惜坐牢,甚至送命,二者真是天壤之别!

从不居功更不张扬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陈老师早已声名卓著。他创立的儿童文学奖,鼓舞、扶持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儿童文学作家。这些作家遍布全国各地,覆盖海峡两岸,泽及老中青三代人。陈老师“创造未来,塑造巨人”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当时,上海曾经创办过一本大型儿童文学刊物,刊名就叫《巨人》;至今,有些省的少儿读物出版社,还叫未来出版社或明天出版社。1995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亚洲儿童文学作家大会”上,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文学作家们,都对他极其尊崇。日本的儿童文学作家,更推崇他为“东方的安徒生”。海峡两岸的儿童文学家,异口同声地尊称他为“陈伯老”。可是,陈老师从不居功自傲,更无半点骄矜之色。

我是1987年加入上海作家协会的,陈老师是我的入会介绍人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有次参加在浙江天台山举办的笔会。在天台山的国清寺,我怀着尊敬和感激的心情,邀请陈老师跟我拍一张合影,他不但爽快地一口答应,而且,拍照时一定要让我站在他的右边,自己则站在我的左边。我说尊长应该站在右边才对。不料,他笑着说:“我已经老了,这是希望你们能够超越我,按古人的说法,叫‘出其右’呀!”就在我俩争让中,拍照的同志早已咔嚓一声,拍下了我和陈老师的合影。

1997年,陈老师因病离开了我们。他是1906年出生的,终年九十一岁。第二年,他的墓在故乡宝山罗店落成。为此,上海作家协会召开了一个隆重的追思会。会间,只见一位六十岁左右的人在新出版的《陈伯吹文集》上郑重签名,恭敬地送给与会的人。我拿到书后,悄悄地问身边的一个朋友:“这是谁?”朋友一把将我拉到门口,责怪地说:“你不知道?他就是陈伯吹老师的儿子呀!”原来,这位签名的人就是陈老师的儿子陈佳洱,他当时的身份是中国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共中央委员、北京大学的校长!

我真的震惊了!我和陈老师交往多年,也曾问起过他的儿子,老人只回答:“在北京工作!”从不说起儿子的身份。这事如果放在别人,还不知如何炫耀呢!那位朋友还告诉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次陈老师去贵州,住在宾馆里,晚上,时任贵州省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前往拜访。当时,贵州省的媒体纷纷报道这一消息,还刊登了照片。然而,陈老师也从未提过一个字。要知道,老人逝世前,胡锦涛同志已经是国家副主席。

追思会后,有人还告诉我一件事:作为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共中央委员的陈佳洱,在回老家罗店镇给父亲买墓地时,同样毫不张扬。管墓地的人甚至对陈佳洱爱理不理,很不礼貌。后来,陈佳洱恰巧碰到一个小时候的同学,同学在镇上当领导,这才惊动了罗店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叫家风,什么叫真正的教养!

陈佳洱签名的书,我也一直珍藏着,它是一面灵魂的镜子,从中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高贵!

终生坚守高尚的理想,一辈子坚持无私的奉献。我们现在最欠缺的,不正是陈伯吹先生这种高贵的精神吗?

同类推荐
  • 胃知的乡愁

    胃知的乡愁

    本书用由“我”的体验式讲述,时光推进式手法,分时令记述了“春夏秋冬”四季里具特色的美食,文章以淮河流域的风物流变为推进方式,阐释了这里的小吃、养生菜肴,也透过美食阐释和美食相关的人情冷暖,以回忆为切入点,描摹浓郁的地域特色,渲染饱满的乡愁。
  •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收录腾讯·大家著名的专栏作者闫红在腾讯·大家发表的专栏文章精华集结。她写当代普通民众生活的苦与乐,爱与愁,细腻的文字勾勒出人情世故;她对娱乐明星和娱乐事件的时评,王菲,舒淇,林心如,刘嘉玲……通透又耐人寻味;还有闫红尤其受读者欢迎的对《红楼梦》和《水浒传》的独特解读,擅长于字缝间发现历史的有趣之处。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秦淮水骨

    秦淮水骨

    《秦淮水骨》精选作者叶灵在各个文学期刊发表的散文。作者喜欢文化和历史,在行走中感受思考,她站在文化与人性的角度,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触历史与文化,以独特的视角感受其所散发的人性光辉与文化精髓。作者凭借一定的文史学养功底,以及对现实历史文化的独特理解,寻求一种面向社会、人生的意蕴深度,使得散文得到了深度的开掘。作者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呈现的历史文化图景,不但诠释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拓展了当代女性知性散文创作的领域与途径。叶灵的散文有“大气象”,也有“小姿态”。“小姿态”作品充满灵动与活泼,意境优美,隽永清新。
  • 如何读,为什么读?(名家文学讲坛)

    如何读,为什么读?(名家文学讲坛)

    《如何读,为什么读?》是布鲁姆在年近古稀时出版的一本个人化的导读著作,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本书可以说是《西方正典》的互补版,已读过《西方正典》的读者,可在这里再探索和再发现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鲁姆的批评能量;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则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热门推荐
  • 薄情王爷非常妃

    薄情王爷非常妃

    十二月初八,宜婚嫁,柳丞相府。原本以为婚约真的会取消,可是等到的却是王府的花轿,屋子里,柳雪儿笑眯了双眼,看着镜子里粉妆玉琢的影像,至于三天前和水沁柔的一幕却已然忘记而来,她一定是嫉妒自己可以嫁给王爷,所以才会不顾一切的诋毁羞辱自己,如果真的如水沁柔说的那般,今天她就不会上花轿了。锣鼓声响彻震天,伴随着鞭炮的喜悦声,大红的花轿从丞相府出发,向着东边的轩辕王府行去,花轿里,低着头,满眼都……
  • 摄政王的小宠妃

    摄政王的小宠妃

    腹黑vs冰山、妖孽vs毒舌!-----------------------------------------------------------------------------------------------------------------慕凉,慕国最年轻的摄政王——圣王,先皇御赐一把“斩龙剑”上可斩昏君,下可灭佞臣,尊贵胜于当朝皇帝,俊美如神,妖冶似魔,一抹慵懒至极的笑容常挂唇畔;他狂傲不羁,但他有足够的资本去狂,年纪轻轻却修得一身登峰造极的幻术,一袭紫衣走遍天下,难有敌手;他是战场上的“杀神”,以一敌千,杀人如麻,嗜血无情,与他作对,下场只有一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尊贵如他,狂傲如他,嗜血如他,却只是一个深爱着花泣雪的男人,为了她,他洗尽铅华,放下尊贵的身份,男儿血性终化绕指柔。他是慕凉,一个想把花泣雪娶回家的男人!花泣雪,茫山中的弃婴,埋于大雪,命悬一线,为无极老人所救,成为世人欣羡的无极嫡传弟子,幻术强大,鲜少有人能及;她,拥有绝色仙姿,一袭白衣飞扬,情冷似雪,淡然若云,但那心底深处依旧保留着一份火热,待人发掘。她是花泣雪,因幼时在雪中哭泣而得名,长大后却能把人气得吐血,真真是“花气血”!茫山之巅,寒池之畔,他七岁,她五岁,他抓住了她的手,两人一生的缘分由此开始。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那冷漠的面具下是怎样的毒舌,他是亲身体会到了的,但他却甘之如饴。她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触及他最真实一面的人,外表再优雅高贵,也遮不住他骨子里的无耻、邪恶、妖孽,但即便她有多难动情,那颗心还是被他夺去。相爱相守,平淡一生,是他们的愿望,但当云幻大陆风云再起之时,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幻术之斗,三国之战,阴谋之后,是谁牵着谁的手,站在茫山之巅,笑看天下?神器之争,强者之路,当身份之谜揭开之后,又是谁与谁相视而笑,逍遥相随?----------------------------------------------------------------------------------------------------------------精彩对话:第一幕:慕凉(深情:花姑娘,你这一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是我的,不准逃!花泣雪(目无表情:凉凉,我有预感,除了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我都是男人。
  • 金刚场陀罗尼经

    金刚场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镜照神,或想象“传统”的方法

    古镜照神,或想象“传统”的方法

    秦振耀,笔名秦三澍,江苏徐州人。青年批评家,兼事诗歌创作和英、法语诗歌翻译。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比较文学硕士在读。主要从事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和中国新诗研究,近期关注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对中西诗学资源的转化与重构问题,兼及当代汉语新诗批评。曾获柔刚诗歌奖、重唱诗歌奖等文学奖项。现兼《飞地》丛刊诗歌编辑。
  • 网游之另类女王

    网游之另类女王

    徐晚披着一刀独霸男号马甲重回《撕天OL》沧海服,为的就是向前夫寻仇、称霸两大联盟,继而走上游戏巅峰。可谁料回来的第一天就遇上了愁不寐,这个曾经暗恋自己的男人披着奶爸的马甲进入了她的帮会。强强联手,两人一起强大帮会、蚕食一方联盟,在称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人生得追求境界。境界取决于理想,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便不可能有美丽,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应该是,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也缺不得爱心。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两年的简朴生活、深入思考以及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他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湖上泛舟,在岸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在卢梭看来,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以及大部分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有着阻碍作用。
  • The Strength of the Strong and Other Stories

    The Strength of the Strong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荆棘天使

    荆棘天使

    茉拉伊原本是看守第五重天的天使,因为无意中放跑了邪眼沙利叶而被惩罚,降职为守护天使。她负责守护的人类出生时就有着银灰色的双瞳,被视为“无瞳之子”,关进了死亡之塔。为了证明他不是恶魔,茉伊拉违反了天界的规定,赐予他可以看见天使的眼睛。可是仇恨蒙蔽了他的双眼,他与九尾狐妖闻人霜订下盟约,走上复仇之路。天使、恶魔、血族,所有能代表梦三生的奇幻元素都将一一呈现,这段跨越了种族的爱恋,必定铸成一段新的传奇。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