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43章)
↓↓
第1章 寻迹历史——面对史实 传统文化的言说概述(1)
第2章 寻迹历史——面对史实 传统文化的言说概述(2)
第3章 寻迹历史——面对史实 传统文化的言说概述(3)
第4章 寻迹历史——面对史实 传统文化的言说概述(4)
第5章 寻迹历史——面对史实 传统文化的言说概述(5)
第6章 契合革命——重组感性的历史空间(1)
第7章 契合革命——重组感性的历史空间(2)
第8章 契合革命——重组感性的历史空间(3)
第9章 契合革命——重组感性的历史空间(4)
第10章 承受之重——知识者身份指认与重塑(1)
第11章 承受之重——知识者身份指认与重塑(2)
第12章 承受之重——知识者身份指认与重塑(3)
第13章 承受之重——知识者身份指认与重塑(4)
第14章 英雄叙事——红色身份与创作角色的共构概述(1)
第15章 英雄叙事——红色身份与创作角色的共构概述(2)
第16章 英雄叙事——红色身份与创作角色的共构概述(3)
第17章 英雄叙事——红色身份与创作角色的共构概述(4)
第18章 乡土叙事——不断推进的线性景观(1)
第19章 乡土叙事——不断推进的线性景观(2)
第20章 乡土叙事——不断推进的线性景观(3)
第21章 乡土叙事——不断推进的线性景观(4)
第22章 乡土叙事——不断推进的线性景观(5)
第23章 书写城市——文化样态的重叠或冲突(1)
第24章 书写城市——文化样态的重叠或冲突(2)
第25章 书写城市——文化样态的重叠或冲突(3)
第26章 书写城市——文化样态的重叠或冲突(4)
第27章 介入当下——当代中国社会世情的生活秀概述(1)
第28章 介入当下——当代中国社会世情的生活秀概述(2)
第29章 介入当下——当代中国社会世情的生活秀概述(3)
第30章 介入当下——当代中国社会世情的生活秀概述(4)
第31章 介入当下——当代中国社会世情的生活秀概述(5)
第32章 体验与独白——个人视角中的生命记忆(1)
第33章 体验与独白——个人视角中的生命记忆(2)
第34章 体验与独白——个人视角中的生命记忆(3)
第35章 类型叙事——表现个性的另一言说形式(1)
第36章 类型叙事——表现个性的另一言说形式(2)
第37章 类型叙事——表现个性的另一言说形式(3)
第38章 新锐创作——个体姿态的文学表达(1)
第39章 新锐创作——个体姿态的文学表达(2)
第40章 新锐创作——个体姿态的文学表达(3)
第41章 小说文体与叙事的智慧(1)
第42章 小说文体与叙事的智慧(2)
第43章 结语
同类推荐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沈阳的战役中,前苏联红军不但把东北交给了国民党军队,而且还向中共发出了最后通牒。抢地盘蒋介石空降十几万大军,摆脱逆境毛泽东转攻东北中小城市。三年磨砺解放军终于强大起来,林彪最终打败了杜聿明……
热门推荐
历史迷雾中的廖仲恺案
1925年8月20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被刺杀于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外。此为中华民国史上一宗扑朔迷离、在一定程度影响并改变了历史走向的突发事件。此案过去80多年矣,而许多谜团或疑点,至今未能破解。这除了恐怖事件本身的诡秘性使人难以全面窥测外,案发后不断添加的一些人为因素,更降低了案情的能见度,以致今天对“廖案”的梳理,仍有许多不甚了了的东西。打开今天的互联网,只见有人这样写道:根据调查与审讯,“证明”刺杀廖仲恺的主使者是朱卓文、胡毅生、魏邦平、梁鸿楷、林直勉等人,胡汉民、许崇智涉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