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5200000006

第6章 别母归国

年仅七岁的小郑森在中国海上看到外国人向中国人的商船收关税,他惊奇地睁大了眼……

在蓝天白云下,一个七岁的男孩站在金色的海滩上,眺望着碧绿的远处的大海,春风吹拂着他火红的脸颊……

这是日本平户小码头的海边,是郑成功的出生地。

每天,他都要和母亲到海边来,就坐在他出生的这块海石上,眺望大海,盼望父亲来接他们。

早晨的大海,十分迷人,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火红的彤云映红了半个天。

“阿妈,您看彤云,老人们说彤云是祥兆,有彤云出现就是上天要有吉祥降临了。”

一个身着浅红色日本和服的女子小跑着过来,她听了,说道:“是的,你出生那年,天上的彤云比这还要美,还要红呢,我清清楚楚记得,你出生的那一刹那间,整个天空都几乎变红了,人们都惊奇地喊了起来。”

“啊,是吗?”小男孩惊奇地睁大了眼。

忽然,他看到不远处来了一只商船,旗桅上插着“郑”字,他两道浓眉下的一双大眼睛忽然闪闪发光,他向身后走来的母亲喊道:“阿妈,你看,中国商船,插着阿爸的旗子。”

她眯着美丽的眼睛看了看,啊,果然是丈夫的船,莫非是他接我们母子来了……

终于盼来了,七年了,母子俩天天在海滩上眺望,盼望丈夫的船到来,终于盼来了,田川松子激动得泪花滚滚……

中国商船停泊后,下来了一个富商,名叫郑芝燕,他是郑森的父亲郑芝龙的四弟。他上岸就打听田川松子家的住处,人们向他指了指跑着过来的母子俩,说:“她就是田川松子。”

郑芝燕忙大步走过去向田川松子施礼道:“嫂子好,我是郑芝龙的四弟,芝燕啊。”

“啊,是四弟,你好,你好。”

“嫂子,我奉兄长之命来接长公子回国。”

啊,怎么只提长公子,不说嫂子,莫非只接儿子回去?

田川松子疑惑着,但又不便多问,忙说:“好,好,请到家里去。”

郑芝燕说:“好的。”他抚摸着小郑森的头说:“这就是郑森吧!啊,长得好英俊,剑眉龙目,将来必是一个了不起的帅才。”

“阿森叫叔父。”

小郑森便唤了声:“叔父。”

于是,郑芝燕及拿着行李、礼品的随从就跟着田川松子往她的府上而去。

快到一处简朴的木屋前,小郑森就蹦跳着奔了进去,高喊着:“外祖腹,我叔父接我来了。”

一个身着日本和服的老人迎了出来,郑芝燕忙施礼:“大爷,我是郑芝龙的弟弟,来接郑森回中国。”

田川老人忙躬腰还礼,道:“啊,是小弟,远道而来,快请进屋。”

落座后,郑芝燕令随从呈上厚礼,有鹿茸、丝绢、茶叶、钻石……老人说:“送这么贵重的礼,太客气了。”

郑芝燕说:“我大哥现已被明朝政府封为福建总兵,本来是要连嫂子一起接回去的,怎奈日本幕府就是不同意接走嫂子。经多方交涉,又给他们送了重金,才同意接走长公子。不过,嫂子不必着急,我大哥正在努力,不久就会来接嫂子的。”

田川松子听了,心里一凉,落下了泪,她忙背过脸去,用手帕擦泪。

老人见了,叹道:“你嫂子在此苦等她的丈夫已经整整七年了。知女莫如父,我深知她的痛苦,可既是日本方面不愿意她走,那我们也只好暂且再忍耐一段时间。”

小郑森听了,扑到母亲的怀里,泣道:“不,我要跟母亲在一块。”

吃晚饭时,郑芝燕说:“台湾已被荷兰人占了,我的三哥郑芝鹰在海上运货时,因为抗交红毛鬼子的税被打伤了。现在我们已经不在台湾住了,台湾留下了我的堂哥郑芝虎经营,我和大哥住在泉州,二哥郑鸿逵是水师提督,住在福州。”

“来,四弟,多吃一点菜,尝尝我做的鱼。”田川松子往郑芝燕碗中夹了一些鱼肉。

“谢谢嫂子。”

郑芝燕又说:“现在郑氏家族的势力大极了,整个福建可以说都是郑家的天下。福州、泉州有大哥、二哥的水师坐镇,金门是二哥郑鸿逵的老巢,厦门有郑联、郑彩的兵船,南澳有郑豹,他们都是郑家的堂侄叔宗族,各人都拥有相当的实力,所以明政府也不敢奈何我们。”

“来,喝酒,这是日本的陈酒。”田川老人向郑芝燕斟满了酒。

“谢谢。”郑芝燕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郑芝燕又说:“现在我大哥在安平建有豪华住地,只等接嫂子去享福……”郑芝燕见嫂子在落泪,忙忍住了话。

田川老人叹道:“唉,她母亲死得早,我们父女俩相依为命,靠我打铁器为生。我和他祖父都是中国铁匠,到日本后开铁铺靠打铁器过日子,森儿走后,就剩我们父女俩。唉,远离丈夫、儿子,她哪有不落泪的。”

郑芝燕说:“请老人家放心,我相信我大哥的实力,他一定能很快接回嫂子的。现在我大哥已是福建、台湾的巨富,拥有兵士二十万,战舰千艘。我大哥不但要接回嫂子,还要收复台湾。”

田川老人说:“收复台湾,好,好,那太好了。我早就知道,你大哥、二哥开拓台湾有功,台湾应该是中国的。”

卧室内,小郑森在灯下看书,田川松子在给他牧拾行装。她把剑、琴和一本孔子的《论语》、一本《孙子兵法》给他装在包里,说:“森儿,这是你最爱看的书,阿妈给你装好了。还有,这把剑、琴都给你收好了,回到中国后不要忘了每天都得练练。”

“谢谢阿妈。”

“好啦,别看了,快睡觉吧,明天还要上路呢。”母亲把他的书合上,让他睡觉。小郑森只好爬上床。

“看,手又伸出被子了,小心着凉。”她把被子给儿子盖好,又继续替他收拾行装。

田川松子想着相依为命七年的儿子就要离别了,不知何时才能相聚,便站了起来,走到儿子床旁,凝望着儿子的小脸,禁不住滴下泪来。小郑森睁开了眼,看见母亲的泪眼,他伸出双臂紧紧搂住母亲的脖子哭道:“阿妈……我不愿意离开您。”

母子俩抱头痛哭……

码头上,船就要起锚了,站在甲板上的小郑森见码头上母亲站在外祖父身旁用手帕擦泪。他便不顾一切地跑下船,往码头奔去。

“阿妈……”

郑芝燕急得直叫:“阿森,船要开了,快回来!”

小郑森奔到母亲身旁,牵住母亲的衣服哭道:“阿妈,孩儿不忍离开你,孩儿不走了。”

“好孩子,听话,快上船去,母亲很快就会来的。”田川松子帮儿子抹去脸上的泪,自己却泣不成声。

郑芝燕奔了过去,拉住小郑森,“森儿,快,船要起锚了。”

“阿妈……”

小郑森站在船板上,拼命地向母亲挥手。

“森儿……”母亲哽咽着喊他……

商船离开日本海岸,飞快向南驰去,小郑森站在船上手扶船栏望着远去的日本海岸,泪水涟涟……

他想到,七年来,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他,教诲他,母亲的恩情一幕幕闪现在眼前……

母亲教他识字,教他舞剑,教他习琴,教他做人……母亲啊,孩儿一定要接回您来。

郑芝燕过来说:“森儿,走,进船舱去,小心着凉。”

“叔叔,快到福建了吗?我太想见到父亲啦。”

“快了。”

商船进入台湾海峡,小郑森眺望着海面,叔叔郑芝燕指着远远的台湾岛说:

“森儿,那就是台湾岛。那里有我们的家园,你出生的那一年我们的家园被荷兰人强占了,你的叔叔为了保卫家园,被他们打伤了。”

小郑森眼睛睁得大大的,他挥着小拳头说:“叔叔,等森儿长大了,一定要率兵把红毛鬼子赶走,收回台湾。”

忽然,前面驶来两只洋艇,挥旗示意中国商船停止前进。

一会儿,上来了一队持枪的荷兰人,向中国商船收海税。

在中国海上,外国人竟敢向中国商船收税,小郑森惊奇地睁大了眼……

郑芝燕对小郑森说:“森儿,你看,荷兰人跑到我们的家门口收税来了。”

小郑森浓眉一挑说:“这些强盗,早晚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好。我们的森儿有志气。”

郑芝燕对着那只洋船喊道:“红毛鬼子,等着吧,你们长不了!”

福建泉州海岸码头上,立着福建总兵郑芝龙和他的家人、朋友、侍从们。

泉州港口是福建的天然海港,前面是浩瀚的东海,海港里停?白着数不清的船只,大部分是插着绣着“郑”字军旗的船舰。

郑芝龙正得意地欣赏着他的船只,听二弟喊道:

“大哥,您看船来了。”

“噢,来了、来了。”郑芝龙睁大眼睛看着海上驶来的船,恨不得马上见到尚未见过面的儿子。

船终于靠岸了。

“大哥,我把森儿接来了。”

小郑森飞跑过来,对郑芝龙跪了下去。

“森儿叩见父亲。”

“啊、啊,我的儿子。”郑芝龙高兴地双手抱住小郑森的肩膀,“呵,体彪骨大,剑眉利目,一副英雄相貌。将来必是国家的栋梁。”

郑芝龙指着站在旁边的颜氏说:“这是你的二阿妈。”

郑森愣愣地看着,没有开口,颜氏忙把他拉到怀中说:“好孩子,慢慢就熟了。”

她又拉过了身旁的两个儿子说:“他们都是你的弟弟。”

两个弟弟齐声叫:“阿哥好。”

郑森吃了一惊,但还是懂事地回道:“弟弟们好。”

郑芝龙又指着郑鸿逵说:“他是你的二叔父。”

郑森见二叔父胖胖的脸上一双和蔼的眼睛对他微笑着,便喊了一声:“二叔父。”并低头对他行了礼。

“啊,这孩子长得好英气,跟我大哥一样,浓眉大眼的。”

“好,我们回家去吧。”郑芝龙吩咐上车。

坐落在泉州城内的郑芝龙府第,今晚灯明烛亮。郑芝龙正在设宴为长子归国接风。

郑芝龙是声震闽、浙、台、粤的巨商,家有财产万贯,兵马二十万,战船千艘。现已被明朝招安,封为福建总兵,捧场的人自然少不了。

家人在门口张罗迎客。

“郑鸿逵大人到。”

郑鸿逵是郑芝龙的二弟,是郑芝龙麾下的人物,有钱有势,拥兵数万,战舰百艘。

“大哥,吉祥。”

“兄弟请。”

郑芝龙的堂弟郑芝虎也从台湾来了。郑芝虎带来了他七岁的女儿英子。

“啊,大哥,这就是森儿吧!”

郑芝龙说:“森儿,这是你的堂叔父。”

“叔父好。”

郑芝虎对女儿说:“快唤大伯。”

“大伯、大妈。”

“噢,好孩子,长这么大了。”郑芝龙在中国娶的妻子颜氏用手抚了抚她的头说。

郑芝虎说:“以后,英子就留在这儿念书了,在台湾,洋鬼子强迫小学生们学荷兰语。”

郑芝龙说:“行,以后英子就跟森儿一块念书吧。”

亲戚朋友,本地官人都已到齐,正要开宴,大门口家人喊:

“台湾高山族首领阿雄到。”

一位身着高山族服装,神采奕奕的老头带着一个女孩走了进来。

“兄父子团聚,给您道喜来啦。”

郑芝龙忙起身迎道:“首领请坐。阿云姑娘长这么大了。”

“红毛鬼子占台湾那年生的。”

森儿听了说:“我也是红毛鬼子占台湾那年生的。”

郑芝虎说:“英子也是那个倒霉的年代出世的。”

郑芝龙哈哈笑道:“这三个孩子都是同年生的,就让他们在一起念书吧!”

阿雄首领说:“谢郑总兵,等她阿妈病好点就送她来。”

宴席开始了,宴乐奏起,亲戚朋友们都相继举杯祝郑总兵长子归国。

郑森原以为父亲孤身一人,没想到又有了二阿妈及两个弟弟,心想,母亲要是知道了,不知该有多伤必。想到这儿,不禁对父亲有了一丝怨恨,但当看到父亲乐滋滋地看着自己时,那怨恨竟又消失了。

颜氏见郑森在发愣,笑着给他夹了一些菜,说:“想什么呢,阿森,快多吃点。”

郑森有礼貌地说:“谢谢二阿妈。”

郑森看着这个丽妇人,心里想着远方的母亲……啊,可怜的母亲,我惟一的办法只有尽快把您接来,好好地孝敬您。

同类推荐
  • 约翰·博格传

    约翰·博格传

    本书从近距离向我们展示了当代最伟大的投资思想以及整个投资行业的“良知”,向我们展现了博格在行业中的颠覆性行为——在其他共同基金经理们疯狂兜售基金、贪婪地向普通大众攫取管理费用时,博格却开创了以低成本为导向、以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为先的被动型指数基金之路。博格因其努力构建的指数基金王国而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美誉,被誉为“金融行业的良知”。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依据,用幽默诙谐、活泼晓畅的语言,分析诸葛亮生平的重要事件,抽丝剥茧,拨开近两千年的历史面纱,还原一个出身卑微、有血有肉的真实诸葛亮。
  • 宋代儒医

    宋代儒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代儒医》介绍了“儒医”的起源、尚医士人、通医名儒、儒门名医、儒医的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爱情的质地

    爱情的质地

    浸入这方冰晶的华美之表、炫美之光、纯美之心、凄美之境、唯美之意,谁个都会流连忘返,意犹可可。于是,循着这样的视听渴念,我们又开始拂动《倾情之恋》、《从今以后谢风流》的曼妙裙裾。三个不等的玲珑故事,三个仿佛的玫瑰家园,三个相递的情感部落,在陈家生、吴宁、高建波、费铭、张索索等人“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的倚望中,凝成了《爱情的质地》。这个集子真好,有一种丝绸的感觉。柔柔的,滑滑的,凉凉的,不小心划拉一下又会是怔怔的,涩涩的。这是否就是爱情的质地?或者,这中间的通感就是构筑爱情的灵感?
  • Bucolics

    Bucol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成大事不可不知的佛道智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成大事不可不知的佛道智慧

    佛道智慧,可以让人在困惑无助时,愤怒而不可控时,悲伤而难自抑时,落寞而萌伤情时,对生命的一切变化,内心与外界之间的对立统一有所顿悟和释然。有了现实世界与心灵家园之间的张力,人的心灵中就有了理想驰骋的空间和不甘沉沦、自我拯救的渴望。谈佛说道,体味佛道这伟大生命智慧的含义和价值,就能够学会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雕心引

    雕心引

    传闻,穆阳侯嗜血成性,恃强凌弱,常年携带“饮血鞭”,令人闻风丧胆。阿殷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被这样一位侯爷缠上。彼时,她只是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姑娘,仅有祖父传下的核雕手艺傍身。所幸,她生对了年代,这是一个重核雕的盛世。从一介默默无闻的平民到名震天下的核雕师,途中的辛酸阿殷从不在意,她在意的是自己手里雕核的刀以及那一个孤高自傲的侯爷。
  •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图说世界名人: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客观叙述了托尔斯泰的一生,他童年时的家庭经历,他致力于农民教育事业的过程,他笔耕不辍的创作,都一一展现出来,使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文学巨匠,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思想。
  • 围城之伤

    围城之伤

    发现妻子频繁出入高级美容院等会所后,杨政感觉到他的婚姻出现了危机,带着怀疑,他开始了对妻子的秘密调查……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财商教育:我的孩子会理财

    财商教育:我的孩子会理财

    为了让家长朋友更好地认识财商教育的重要性,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财商,我们编写了《财商教育——我的孩子会理财》一书。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精彩的案例和分析从不同角度向广大家长朋友全面阐述了财商教育。本书并不是以一种枯燥无味的说教式的姿态出现在家长朋友的面前,全书涉及了美国、德国、英国、瑞典等西方发达国家,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的成功人士,如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洛克菲勒、哈特、安德鲁·卡内基、山姆·沃尔顿、英格瓦·坎普拉德、拿破仑·希尔、杰克·韦尔奇、松下幸之助、李嘉诚等的创富、理财经验。另外,在书中也对犹太人的创富经验做了相关介绍和展示。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达理老上海屋檐下的无奈与哀伤

    达理老上海屋檐下的无奈与哀伤

    母亲到外公家时,外公还没回来。家中只有一个跟了外婆很多年的老姨娘阿苗娘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餐。家里虽然窗明几净,但自从外婆去世后,母亲几乎很少回这个已经没有了娘的娘家。“陶先生一歇歇就回来,伊前两日就有电话来,讲二小姐今朝要回来,跟爹爹一道吃夜饭。二小姐看看——”阿苗娘端起一只碗凑到母亲面前,“小菜场早晨刚杀的活鸡,新鲜得来!你爹爹讲,二小姐顶喜欢吃酒醉鸡,我已经用绍兴花雕浸了好几个钟头了。还有炒年糕、油焖笋、爆鳝鱼,全是你欢喜的小菜。”阿苗娘的话,让这个死气沉沉的家有了一缕悠悠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