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书生周橹菊家藏一古砚,此砚温润细腻,玲珑剔透;更为特别的是若将此砚置于水中,则背部便会显出五彩花纹,有山和树的画影,并镌有一句诗:
曲栏深处一枝花,秾艳何曾识露华?
橹菊很喜爱这两句诗,在把玩时常想续出下文,以成全诗,奈何写了许多都觉得不可配,实为遗憾。
一个冬天橹菊去远方访友,在船上把玩那方古砚时失手将其落入水中,橹菊大惊,急请艄公打捞,艄公笑着说:“天寒地冻,一方砚台哪里值得入水打捞?”
于是从舱中取出另一块来对橹菊说:“这是我前几年捡到的,补偿你的那一块吧。”橹菊一看,大小质地都和自己丢失的一样,不同的是背面有块白瑕,宛如素衣女子,旁边也有两句诗:
素质白攒千瓣玉,香肌红映六铢纱。
橹菊大喜过望,扑通一声跳下河,想亲自去找寻自己的那方古砚。
他只勉强懂点水性,刚跳下船,就被呛了几口水,艄公无奈,只好替他捞出那方砚来。
橹菊自此闭门不出,醉心于他的双砚。
橹菊的挚友、淮安府尹卢雅雨听说了这件事后,特意备了轿前来赏玩,橹菊取了一锭徽墨来研,不一会儿墨就磨好了,雅雨伸颈来瞧,赞道:浓淡参差,果然好砚。
橹菊笑道:兄为吾淮书家,此番前来,定有夺爱之心,今橹菊为兄磨砚理纸,惟愿仁兄高抬贵手。
卢雅雨也笑道: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于是取狼毫大笔舔墨,然后在一张澄心堂纸上写了一个“寿”字。
橹菊连称好字,雅雨凝神谛视良久,道:此为平生最得意之作,实在是贤弟这两方砚台的功劳,愚兄有此一字,足慰平生。
言毕,相视而笑。
数日后恰逢乾隆皇帝五十寿诞,雅雨便将这幅“寿”字裱好,作为贺礼呈上。
养心殿内,乾隆皇帝指着这幅“寿”字对纪晓岚说:“今年的寿匾寿联,只有这个寿字颇为耐看。”
“与其说字好,不如说墨好;与其说墨好,不如说砚好。”
纪晓岚心不在焉地说。
乾隆皇帝一愣,纪晓岚便跪下来给他叩头,道:“皇上多年来一直想得到吴门顾二娘亲制端砚,今番恐怕要了却夙愿了。”
数日后,一辆囚车辚辚地从淮安押往京师。
清风茶馆内,橹菊双眼垂泪仰天长叹:卢兄呀,此等奇珍一旦为吾辈拥有,哪里还有半点安宁日子?
“啪”的一声,一个黄绫包裹从茶馆的窗口飞出,落入了屋后的菊花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