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既然是你所制,那这二十大板你自己去领受了吧。至于苏家,本宫自会禀明皇上,请皇上酌情处理,今日宴席就此散去。”郭皇后说完,正欲拂袖离去,出了这样一件事,她还有什么心情在此。至于这件衣裳是何人所制,已经不重要了。
“皇后娘娘,请听臣女一言,如若臣女言语有失,甘愿再多领二十大板。”如果让郭皇后就此离去,那事情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郭皇后脚步一滞,这苏绣莫非是想自己找死吗?二十大板已经够受的,她还要领四十板?既然这样,那她也不妨听一听,难不成还能说出一朵花来不成。
“禀皇后,在这大喜之日,宫里箫笙如鼓,热闹非凡,臣女是想等这箫韶九成,再为皇后绣上那凤凰双珠。”
“噢,此为何意?”
“回皇后,《尚书?益稷》有云:“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等这韶音九成,九九归一之时,神凰口衔石榴来寻,必定是心事圆满。这彩凤失掉的原本就是一双黯淡无神的双目,为了等待一双真正属于自己的眼睛。等君千年,只为还君明珠。这神凤掉落的本就是糟粕,皇后母仪天下,自是堪比那神鸟彩凤,异常尊贵,必是想用最好的一切,等着神凰而来。”
其实苏绣可心疼着呢,那丢掉的可是她的东海小明珠,怎么会是糟粕呢?可事到如今,她还能说什么呢。
皇后听着苏绣的这一席话,脸色渐渐有些舒缓起来。
“请恕臣女斗胆,可否让臣女现在替皇后绣上这对明珠。”
“好。”郭皇后伸开双手,撑起罗衣,苏绣跪在皇后脚边,飞针走线,把那一对熠熠生辉的琉璃珠绣在了凤凰的双目上。这一对琉璃珠比先前的那一对明珠更加耀眼,绣上以后,更是让华服生姿,光彩异常!
最后一针落闭,苏绣匍在地上,高呼道:“臣女恭祝皇后与皇上恩爱白头、百子千孙;恭祝皇后福如东海,永享安康。”
“好一个百子千孙,永享安康啊!”郭皇后听完苏绣的话,原来冷若冰霜的面孔早已化为盎然暖春。看着刚刚还在幸灾乐祸的张贵妃面有愠色,她更是舒心。
“苏绣,你做的这件罗衣,本宫很是满意。你想要什么赏赐,跟本宫说。”
“谢皇后,能为皇后做罗衣是臣女的福分。皇后若要赏,就请赏臣女一个不请之请。”
“好,本宫答应你。”
“还望皇后看在这件罗衣的份上,饶过臣女的二姐,她也是无心之失。”就算先前苏绮想要抢衣裳邀功,可再怎么说,她也是苏家的二小姐。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管父亲会如何处罚,那也是自家关起门来的事。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们终究是一家人。
郭皇后望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苏绣,此女年纪虽小,可却有如此胆识,临危不乱,将来必能成为苏家的掌绣,既如此,那她便做个顺水人情吧。
“今日是本宫的生辰,本宫也不想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闹什么不愉快。准了。”
听到皇后说‘准了’的时候,苏夫人自是松了一口气,这件事在皇后娘娘这里算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那么皇后自然也不会对皇上说些什么,苏家自是相安无事。
“不过,除了这个,本宫先前的赏赐依旧。苏绣你想何时入司衣房受习,便何时来。都别跪着,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郭皇后此时的心情极好,这个千秋节,她过得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