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1400000032

第32章

此十二处几所造色非有对色等者。有四句。或所造色非有对色。谓一处少分。或有对色非所造色。谓一处少分。或所造色亦有对色。谓九处一处少分。或非所造色非有对色。谓一处一处少分。几难见故甚深等者。一切难见故甚深。甚深故难见。几善非善为因等者。一切应分别。谓眼处。或善为因非善。或非善非善为因。善为因非善者。谓善异熟生眼处。诸余眼处。非善非善为因。耳鼻香舌味身触处亦尔。色处。或善为因非善。或善亦善为因。或非善非善为因。善为因非善者。谓善异熟生色处。善亦善为因者。谓善色处。非善非善为因者。谓除善异熟生色处。诸余无记。及不善色处。意处亦尔。声处。或善亦善为因。或非善非善为因。善亦善为因者。谓善声处。诸余声处。非善非善为因。法处。有四句。或善非善为因。谓择灭。或善为因非善。谓善异熟生。法处。或善亦善为因。谓善有为法处。或非善非善为因。谓除善异熟生法处。诸余无记。及不善法处。几不善非不善为因等者。一切应分别。谓眼处。或不善为因非不善。或非不善非不善为因。不善为因非不善者。谓不善异熟生眼处。诸余眼处。非不善非不善为因。耳鼻香舌味身触处亦尔。色处。或不善为因非不善。或不善亦不善为因。或非不善非不善为因。不善为因非不善者。谓不善异熟生色处。不善亦不善为因者。谓不善色处。非不善非不善为因者。谓除不善异熟生色处。诸余无记。及善色处。声处。或不善亦不善为因。或非不善非不善为因。不善亦不善为因者。谓不善声处。诸余声处。非不善非不善为因。意处。或不善为因非不善。或不善亦不善为因。或非不善非不善为因。不善为因非不善者。谓不善异熟生意处。及欲界有身见边执见相应意处。或不善亦不善为因者。谓不善意处。非不善非不善为因者。谓除不善异熟生意处。及除欲界有身见边执见相应意处。诸余无记。及善意处。法处。或不善为因非不善。或不善亦不善为因。或非不善非不善为因。不善为因非不善者。谓不善异熟生法处。及欲界有身见边执见。并彼相应法处。若彼等起心不相应行。不善亦不善为因者。谓不善等起法处。非不善非不善为因者。谓除不善异熟生法处。及除欲界有身见边执见并彼相应法处若彼等起心不相应行。诸余无记。及善法处。几无记非无记为因等者。八无记亦无记为因。四应分别。谓色处。或无记为因非无记。或无记亦无记为因。或非无记非无记为因。无记为因非无记者。谓不善色处。无记亦无记为因者。谓无记色处。非无记非无记为因者。谓善色处。声意处亦尔。法处有四句。或无记非无记为因。谓虚空非择灭。或无记为因非无记。谓不善法处。或无记亦无记为因。谓无记有为法处。或非无记非无记为因。谓善法处。几因缘非有因等者。十一是因缘亦有因。一应分别。谓法处若有为是因缘亦有因。若无为非因缘非有因。几等无间非等无间缘等者。十非等无间非等无间缘。二应分别。谓意处。或是等无间非等无间缘。或是等无间亦等无间缘。或非等无间非等无间缘。是等无间非等无间缘者。谓未来现前正起意处。及过去现在阿罗汉命终时意处。是等无间亦等无间缘者。谓除过去现在阿罗汉命终时意处。诸余过去现在意处。非等无间非等无间缘者。谓除未来现前正起意处。诸余未来意处法处。或是等无间非等无间缘。或是等无间亦等无间缘。或非等无间非等无间缘。是等无间非等无间缘者。谓未来现前正起诸心所法。及过去现在阿罗汉命终时诸心所法。并已生正起无想灭定。是等无间亦等无间缘者。谓除过去现在阿罗汉命终时诸心所法。诸余过去现在诸心所法。非等无间非等无间缘者。谓除未来现前正起诸心所法。诸余未来心所法。及除等无间心不相应行。诸余心不相应行。并身语业虚空二灭。几所缘缘非有所缘等者。十所缘缘非有所缘。一所缘缘亦有所缘。一应分别。谓法处若诸心所。是所缘缘亦有所缘。若非心所。是所缘缘非有所缘。几增上缘非有增上等者。十一是增上缘亦有增上。一应分别。谓法处若有为是增上缘亦有增上。若无为是增上缘非有增上。几暴流非顺暴流等者。十顺暴流非暴流。二应分别。谓意处若有漏顺暴流非暴流。若无漏非暴流非顺暴流。法处或顺暴流非暴流。或暴流亦顺暴流。或非暴流非顺暴流。顺暴流非暴流者。谓暴流所不摄有漏法处。暴流亦顺暴流者。谓四暴流。非暴流非顺暴流者。谓无漏法处。

五蕴者。谓色蕴乃至识蕴。此五蕴几有色等者。一有色四无色。几有见等者。四无见。一应分别。谓色蕴或有见或无见。云何有见。谓一处。云何无见。谓九处一处少分。几有对等者。四无对。一应分别。谓色蕴或有对或无对。云何有对。谓十处。云何无对。谓一处少分。几有漏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色蕴或有漏或无漏。云何有漏。谓十处一处少分。云何无漏。谓一处少分。受蕴或有漏或无漏。云何有漏。谓有漏作意相应受蕴。云何无漏。谓无漏作意相应受蕴。想识蕴亦尔。行蕴或有漏或无漏。云何有漏。谓有漏心相应。及心不相应行蕴。云何无漏。谓无漏心相应。及心不相应行蕴。几有为等者。一切是有为。几有异熟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色蕴或有异熟或无异熟。云何有异熟。谓不善善有漏色蕴。云何无异熟。谓无记无漏色蕴。余四蕴亦尔。几是缘生等者。一切是缘生是因生是世摄。几色摄等者。一是色摄四是名摄。几内处摄等者。一内处摄。三外处摄。一应分别。谓色蕴或内处摄或外处摄。云何内处摄。谓五内处。云何外处摄。谓五外处。及一外处少分。几智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是智遍知所遍知。

此五蕴几断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蕴若有漏是断遍知所遍知。若无漏非断遍知所遍知。几应断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蕴若有漏是应断。若无漏不应断。几应修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蕴若是善是应修。若非善不应修。几染污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蕴若有覆是染污。若无覆不染污。几果非有果等者。一切是果亦有果。几有执受等者。四无执受。一应分别。谓色蕴或有执受或无执受。云何有执受。谓自体所摄色蕴。云何无执受。谓非自体所摄色蕴。几大种所造等者。四非大种所造。一应分别。谓色蕴或是大种所造。或非大种所造。云何大种所造。谓九处二处少分。云何非大种所造。谓一处少分。几有上等者。一切是有上。几是有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蕴若有漏是有。若无漏非有。几因相应等者。一因不相应。三因相应。一应分别。谓行蕴若诸心所是因相应。若非心所因不相应。

此五蕴与六善处相摄者。有四句。或善处非蕴。谓择灭。或蕴非善处。谓不善无记五蕴。或善处亦蕴。谓善五蕴。或非善处非蕴。谓虚空非择灭。与五不善处相摄者。五不善处摄五蕴少分。五蕴少分亦摄五不善处。与七无记处相摄者。有四句。或无记处非蕴。谓虚空非择灭。或蕴非无记处。谓善不善五蕴。或无记处亦蕴。谓无记五蕴。或非无记处非蕴。谓择灭与三漏处相摄者。三漏处摄一蕴少分。一蕴少分亦摄三漏处。与五有漏处相摄者。五有漏处摄五蕴少分。五蕴少分亦摄五有漏处与八无漏处相摄者。应作四句。或无漏处非蕴。谓虚空二灭。或蕴非无漏处。谓有漏五蕴。或无漏处亦蕴。谓无漏五蕴。或非无漏处非蕴。如是事。不可得。几过去等者。一切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几善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蕴或善或不善或无记。云何善。谓善五蕴。云何不善。谓不善五蕴。云何无记。谓无记五蕴。几欲界系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蕴。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不系。云何欲界系谓欲界五蕴。云何色界系。谓色界五蕴。云何无色界系。谓无色界四蕴。云何不系。谓无漏五蕴。几学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蕴。或学。或无学。或非学非无学。云何学。谓学五蕴。云何无学。谓无学五蕴。云何非学非无学。谓有漏五蕴。

此五蕴几见所断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色蕴。若有漏修所断。若无漏非所断。受蕴。或见所断。或修所断。或非所断。云何见所断。谓受蕴随信随法行现观边忍所断。此复云何。谓见所断八十八随眠相应受蕴。云何修所断。谓受蕴学见迹修所断。此复云何。谓修所断十随眠相应受蕴。及不染污有漏受蕴。云何非所断。谓无漏受蕴。想识蕴亦尔。行蕴。或见所断。或修所断。或非所断。云何见所断。谓行蕴随信随法行现观边忍所断。此复云何。谓见所断八十八随眠。及彼相应行蕴。并彼等起心不相应行。云何修所断。谓行蕴学见迹修所断。此复云何。谓修所断十随眠。及彼相应行蕴。并彼等起心不相应行。若不染污有漏行蕴。云何非所断。谓无漏行蕴。几非心等者。一非心非心所非心相应。二是心所与心相应。一唯是心。一应分别。谓行蕴。若有所缘。是心所与心相应。若无所缘。非心非心所非心相应。几随心转非受相应等者。一随心转非受相应。一受相应非随心转。一随心转亦受相应。二应分别。谓色蕴。或随心转非受相应。或非随心转非受相应。随心转非受相应者。谓随心转身语业。诸余色蕴。非随心转非受相应。行蕴。有三句。或随心转非受相应。谓随心转心不相应行。或随心转亦受相应。谓心所行蕴。或非随心转非受相应。谓除随心转心不相应行。诸余心不相应行。几随心转非想行相应等者。除想自性。如受应知。二随心转亦行相应。一行相应非随心转。二应分别。谓色蕴。或随心转非行相应。或非随心转非行相应。随心转非行相应者。谓随心转身语业。诸余色蕴。非随心转非行相应。行蕴。有三句。或随心转非行相应。谓随心转心不相应行。或随心转亦行相应。谓心所行蕴。除其自性。或非随心转非行相应。谓除随心转心不相应行。诸余心不相应行。几随寻转非伺相应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色蕴。或随寻转非伺相应。或非随寻转非伺相应。随寻转非伺相应者。谓随寻转身语业。诸余色蕴。非随寻转非伺相应。受蕴。或有寻有伺。或无寻唯伺。或无寻无伺。云何有寻有伺。谓有寻有伺作意相应受蕴。云何无寻唯伺。谓无寻唯伺作意相应受蕴。云何无寻无伺。谓无寻无伺作意相应受蕴。想识蕴亦尔。行蕴。有四句。或随寻转非伺相应。谓随寻转心不相应行。及寻相应伺。或伺相应非随寻转。谓寻及寻不相应伺相应心所行蕴。或随寻转亦伺相应。谓寻伺相应心所行蕴。或非随寻转非伺相应。谓除随寻转心不相应行。诸余心不相应行。及寻不相应伺。并无寻无伺心所行蕴。几见非见处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色蕴。有三句。或见处非见。谓九处及一处少分。或见亦见处。谓一处。或非见非见处。谓一处少分。受想识蕴。若有漏是见处非见。若无漏非见非见处。行蕴。有四句。或见非见处。谓尽无生智所不摄无漏慧。或见处非见。谓见所不摄有漏行蕴。或见亦见处。谓五染污见。及世间正见。或非见非见处。谓见所不摄无漏行蕴。

同类推荐
  • 蕤呬耶经

    蕤呬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药鉴

    药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学仕遗规

    学仕遗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离阁集

    长离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一念焚天

    一念焚天

    弹指间仙神寂灭,生死间岁月轮回。天地容万物,乾坤纳虚无。游尽人间多少客,赤血云霄仍少年!
  • 三国两晋南北朝:群雄并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群雄并立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国两晋南北朝:群雄并立》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天下三分,如三足鼎立,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泰始元年,司马炎取代曹魏,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建武元年,司马睿在建业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王朝灭亡后,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与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合称南北朝。
  • 废材小小姐之素手为云

    废材小小姐之素手为云

    一朝穿越,两方相对,期年之约,看腹黑女主如何智斗腹黑男主,素手搅得山河动荡,又脱身而去找寻身世……在受到某男的以失忆为由风风火火地展开追妻之途的柔情似水的狂轰乱炸,某女终于爆发了“喂,你怎么总是跟在我后面,不会走别的路吗?”某男熟稔地瘪着薄唇“我就喜欢跟着娘子。娘子不要我了吗?”“……”“~>_<~”n秒后,某女“……好吧”
  • 嫡女风流:千面邪王赖上身

    嫡女风流:千面邪王赖上身

    穿越成孩童?不怕,她正好过惯了现代生活;对外成男孩?不怕,正好这姿色得好好遮遮;可是,为毛还要娶妻?她明明是女人好不好!!怎想一道圣旨,她变换身份;一把纸扇在手,走遍海角天涯;直到遇上那令人头疼而又心疼的千面邪王。且看一代风流女子与千面邪王的爱情故事,当风流女遇到腹黑男......将会擦出如何火花?【二凉是新人,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感谢!】【二凉读者群:298069422】
  • Margaret Ogilvy

    Margaret Ogilv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宇宙大探秘

    宇宙大探秘

    夜晚,我们遥望闪闪的星空,会使我们翩翩遐想,似乎有数不尽的奥秘蕴藏在天空中……我们对宇宙探索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但是仍未揭开其冰山一角……
  • 龙族Ⅱ:悼亡者之瞳

    龙族Ⅱ:悼亡者之瞳

    路明非在生日收到了同学聚会的邀请也接受了来自卡塞尔学院的任务,楚子航却独自承担了全部的任务并圆满完成。二人立即飞往芝加哥,开始了新的学期。在芝加哥,他们邂逅了漂亮师妹夏弥。同时昂热校长来到此地,带领路明非以亿元天价拍下了“七宗罪”。当他们在六旗游乐园的过山车上开始庆祝吐槽时,一个意外发生了——过山车面临离奇崩塌,楚子航不得不冒险使用“爆血”技能将事故化解。因为血统的不稳定,他也面临着来自校董会的审判,就在审判结束后,猎人网站却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大地与山之龙王在北京苏醒……
  • 盛世难为仙

    盛世难为仙

    一座天下两世人,三千气运归黄尘。此间大势已然起,敢为众生破天门。八千载前,仙人截俗世道,设修途之天门以阻世人登天,此后八千载,成仙者寥寥无几。三百载前,儒家博知真圣为天下人谋仙,习世间诸学,绝情欲,灭长生,身得半仙,负天下气运,欲破天门。因罪,自戮,终未为世人谋得仙。而今,世间诸学大胜于前,又当是何人承那大气运,为天下人谋仙?
  • 风流孽债

    风流孽债

    这是一个三面环山的果园,秋天里,果园的风景很美。正面的山坡上,有一块大平板的卧牛石。没设立果园时,常有姑娘小伙儿来这儿谈情说爱;自从建了果园,有人看管,就很少有人来了。柞树沟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马忠武独自一人坐在卧牛石上面,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欣赏着这里的风光美景。今天他有点儿情绪不佳,是特地来这里排遣烦恼的。正午,在阳光的照耀下果园里景色更是分外迷人,山坡上的片片果林硕果累累,挂满枝头,泛着红艳艳的光泽,弥漫着浓郁芬芳的果香。
  •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瞬间读懂你周围的人,3秒钟看穿旁人内心。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机制、犯罪心理预防……犯罪也有心理学。熟知犯罪心理学,对犯罪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