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3300000008

第8章 初识美国公立高中(2)

一本高中课程手册,开篇便是关于平等的阐述:本州本学区反对各种歧视,包含民族、宗教、性别、出生国、信仰、年龄、婚姻、性取向、老兵身份或者残疾,如果遇到这类歧视或不平等待遇,联系学区的平等协调办公室(列出了地址和电话),等等。但是,也正是在诸如此类看起来是正面的信息里,获得的反面信息却是,歧视仍然是这个国家的社会问题。这本手册还包含高中毕业生必须达到的各项指标,如果在学年里修课少,学分完不成,可以在暑假补修高中课程,或者去社区大学修课拿学分。学生在上了几天课以后,发现自己不喜欢这门课或不喜欢这门课的老师,或者学生觉得自己还有能力增加课程,学校给予学生增修或弃修课程的时间。每个新学期学校给你三天时间增修课程,给你三个星期弃修课程,假如这门课最初分数不及格或不理想,三星期内弃修不会算成绩,假如中间或最后总成绩不及格要重修,这门课的成绩是要算进平均分里的,也就是,会影响你的GPA,而平均成绩包含了平时的作业完成状况(不按时交作业会得零分),课堂测验以及期末考试,申请大学要看你的GPA和SAT成绩(或ACT成绩),以及自我陈述的文章。

美国高中设立了一些大学课程,简称AP课程,等于是提前完成大学的部分教育。这些多是大学第一年的必修课程,每年全国范围有统一的AP课程考试,读了AP课程,还要通过AP统一考试,才算拿到这门课的大学学分。

通过AP考试拿到大学学分,学生以后上大学家长可以省下这几门大学必修课程的学费,因为公立高中任何课程都是免费的。同时学生本人也为以后本科或专科学习省下时间,可减少未来的学习负担。有人认为进入美国大学本科,才算开始艰苦的学习生涯,这一点恰恰和中国大学相反,中国学生一路经历严酷学业,一旦跨进大学校门,便宣告“松绑”,开始过轻松日子。

而美国本科课程,往往要花费五年时间完成。此外,高中修AP课程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对于申请名校有加分作用,至少,AP课程成绩提高你GPA的含金量。

所以,修AP课程的大部分是华裔学生,如今美国东西两岸的高中,华裔学生有越来越多的趋势,竞争就变得激烈。纽约和加州好学区的高中,华裔学生人数如此众多,以至发生这般现象:朋友的女儿虽生在美国却在上海长大,英语自然不够熟练,初中时被送去上海的国际学校,上海国际学校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一起当然只能讲英语,她的英语因此突飞猛进,回到出生地洛杉矶读高中,班里全是中国学生,想想有些荒谬,到美国高中却是浸润在中文环境,她英语反而退步了。

且不说日常生活里的琐事在异国他乡变成了各种需要学习的过程,学校的信息量很大,称职的家长应该每天上学校的家长网页看一眼,可我很少有时间浏览。所以,关于AP课程的信息我也是后来渐渐获得,即使觉得有用也未必适合自己的孩子,像AP课程里的文科部分,英语是母语的学生都未必有把握过关,而数理化部分,又必须先把高中部分的课程都修完,也就是你在高中前两年要修多一些课程,但对于外国学生,还得加修ELL课程,我可能过于重视让孩子适应新环境,不去push(推动,给压力)他学得再卖力一点。

也许是受了周围美国人的影响,总觉得读完高中申请大学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并没有让孩子非要去读常春藤大学的意愿,儿子将来朝哪个专业发展,他不清楚,我也没有想法。按照美国人说法,他们的孩子到了本科毕业,还不清楚自己未来朝什么专业发展。

美国综合大学本科有个最大的学院——College of Liberal Art and Science(文理学院),就是给还没有专业倾向的学生们读的。事实上,美国几所排名最前的私立college,都是Liberal Arts(人文学院),不设技能类的工科或商科专业,这些私立名校贯穿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即教育不是用来学赚钱技能而是获得必须具备的知识和学养,给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格和学术基础,为他们将来的奋斗提供基本功。

私立名校的人文学院不设研究生院,从这类人文学院出来的学生继续读学位,很受各大名校欢迎,很多学生申请继续去读律师和医生。说到底,进了私立名校就是进了一个圈子。进美国名校,除了成绩单,还需要有其他方面的条件,在学校是否参加俱乐部活动、球队和运动,以及做志愿者,如何陈述自我的文章,都是进名校的条件之一。

只要有经济能力,美国中上阶级家庭更愿意把孩子送进私立college,就是前面说到的人文学院,这类学校规模小,管理严格,老师和同学以及同学之间容易熟悉,学业要求高,学校声誉好,毕业后找工作相对容易,继续读学位,申请常春藤大学也很受欢迎。

假如不打算进收费昂贵的私立名校或常春藤大学,对于美国高中毕业生,选大学并不复杂,一般工薪阶层的美国家长会让孩子在本州的州立大学读本科,因为本州居民只需付一半学费。

美国大学本来就是普及教育,给我们家修水管的工人也都有大学文凭。比较实际的家长认为,孩子读完本科,方向明确了再选择专业继续深造,那时再设法去名牌大学读硕士和博士,因为读高学位也相对容易申请到奖学金,即使没有奖学金,孩子已经成年,可以自己挣学费。总之,本科时不去拼私立名校,家长负担轻很多。美国人不太和人攀比,有些家长或学生本人为了省学费,先去收费低廉的社区大学读两年,之后再转到州立大学读大三大四完成本科学分。有些孩子即使本科毕业也未必清楚自己要什么,他们通常先去工作几年,更成熟后,明白自己的未来方向后再回学校读学位。也有美国孩子一路读到大学觉得厌倦,一时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要什么,便休学去打工,但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在华人家庭。

带着儿子去美国读高中,从某种角度,也是一种逃避,从一种恶性竞争的严酷教育里逃脱,仅仅是为了还他一个健康的青少年人生。来到美国最让我释怀的是,无论进高中还是大学,都不是什么人生中的难题。

美国高中虽然要求学生完成数学和科学(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必修课,但必修课里课程深浅程度不同,可按照你的能力选择深或浅课程,程度不同但学分一样。选择更深程度课程的学生,可以为读AP课程做准备,AP课程对于学生之前选读的高中课程是有要求的。

选修课既有比基础课程度更深的课程,比如语言类的创作课、小说课,数学和科学类的honor(直译为荣誉)课程,也有兴趣性的课程,裁缝、烹调、摄像、摄影、雕塑,以及专业性强的课,如会计传媒宗教学等。

美国高中生家长,更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交到朋友,好像有没有朋友这件事远比学业重要,我的美国朋友,从来不问我儿子成绩如何,却常问是否在学校交到朋友。美国家长也没有“早恋”的担忧,恰恰相反,会非常开心甚至骄傲地告诉朋友:“我儿子有女朋友了!”或者“我女儿有男朋友了!”所以他们见到我儿子,第一句话便问:“有女朋友了吗?”

由于高中学生根据个人程度和兴趣选择课程,每种课程的教室不同,每天七节课,七个不同班,从国内去的孩子有点不习惯,好像失去了某种归属感,移居来此的异乡学生,没有班级这个载体,交朋友变得不容易,尤其是这类小城高中,很多孩子从小认识,已经有自己的朋友圈,这更增加了外来孩子的疏离感。

但放学后有名目繁多的俱乐部,包括同性恋俱乐部,各类球队乐队,所以高中生更多是通过课后的俱乐部和体育艺术活动交到新朋友。

第一学期的几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无论儿子还是我,都有点投五投六(上海话,意为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他忙着适应异国高中的节奏,每天变化数次的教室和老师,不同班级的同学,让儿子眼花缭乱十分疲惫,而让他最疲惫的,当然是语言。这里与东西两岸学校最明显的不同是,学校的中国学生很少,最初一年的课堂,儿子竟没有碰到一个中国学生,这种彻底的完全的不由分说的英语环境未必是好事,虽然会有许多家长认为这是好事,仿佛因此就可以逼使孩子去学第二语言,却不知在最初阶段,增强了孩子融入新环境的难度,必然会给孩子挫折感。

数理化的课程并不难,但用英语听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高中没有固定班级,当然也不存在班主任这个角色,学校里有需要帮助的事可以找counselor,但找counselor要预约,她管理几百个学生,随时有学生要找她,不可能随找随到,也许要排队等候,当天预约不到,得等她来找你,这样的人事结构对于孩子也需要适应。

不过,学校功课倒是不多,与往日国内功课比,简直太少了,少到让一个曾经做不完家庭作业的孩子,回到家竟有点茫然有点若有所失。

同类推荐
  • 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

    本书介绍的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智慧,是引发西方教育革命的育儿法则。它告诉读者:每个孩子都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开发这块处女地的人,是孩子自己!每个父母应尽早明白,孩子发展的主动权永远在孩子自己手中!
  •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也罢,独生子女也罢,其实在今天是差不多的一个群体。因为今天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但之所以提独生子女,还是感觉独生子女好像本身就代表一类人,一类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类人。
  •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营养美食

    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营养美食

    0~6岁孩子的“吃喝拉撒”究竟该怎么对付?孩子生病了,我该怎样护理?早期教育要做还是不做或者怎么做?精养、散养、放养、慢养,孩子到底该怎么养?小生命降临了,除了初为人父、为人母的喜悦外,每位父母都会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尤其是80后的父母自己都还是未长大的孩子呢。《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 营养美食》精选国内外多个家庭的育儿故事,针对孩子成长期的各个可能性,提供父母有效的解决办法。本书分享育儿父母精心对待孩子每一餐的营养美食经验。
  • 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情商(EQ),心理学上指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二是管理自我,调控自己的情绪;三是自我激励;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孩子的创造力。觉察、掌控自己情绪的能力。与周围人相处的能力,都与之相关。可以说,情商是一种洞察人生价值的悟性;是一种克服内心矛盾冲突、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是一种生活智慧。通俗而言。情商就是指心理素质,指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
热门推荐
  • 琅琊榜

    琅琊榜

    一卷风云琅琊榜,囊尽天下奇英才。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复仇故事。从阳刚的侧面反映了男人之间的义薄云天、情义千秋,吟诵了一曲热血男儿的蜕变之歌。电视剧琅琊榜由孔笙、李雪联合执导,胡歌、王凯、刘涛等主演,于2015年9月19日火热播出。
  • 喜你眉间愁色

    喜你眉间愁色

    十年前的分离,十年后的相遇,到底是天意还是人为。再次出现在她面前的他,霸道而又专治。再次出现在他面前的她,独立而又感性。一个想尽一切办法要得到对方一个想方设法从对方的身边逃开“如果你要结婚,和你结婚的只能是我。”“任何人都有可能,唯独你不可能。”当时十年前分离的原因摊开在他们的面前时,两个人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 Unconscious Comedians

    Unconscious Comedi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打破101个保养迷思

    打破101个保养迷思

    最美丽的皮肤科医师兼畅销书作家廖苑利,针对时下坊间流传的五花八门的保养谣言与迷思,提供皮肤科医师最专业的分析和实用建议,跟你分享贴心的美颜私房秘方。
  • 放下

    放下

    《放下》为人生励志读本,以传统文化为主线,通过一个个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小故事,阐述了“放下”的重要性和体现出的智慧境界。希望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放下》,树立积极的舍得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正面的为人处世的智慧与态度。
  • 幽明山西仙泽校

    幽明山西仙泽校

    玢霂是个性格活泼可爱,古灵精怪的女孩。在她的身上有个迷。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录取到了本市的贵族学校,却发现该校的诸多神秘。两个男孩也是让她头疼的元凶。究竟谜底是什么呢?她在这间学校能够经历怎样的成长呢?敬请期待。。。
  • Augustus Does His Bit

    Augustus Does His B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褚氏遗书

    褚氏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安律师

    送安律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甜梦成真手册

    甜梦成真手册

    梦里,在大庭广众之下“杨老师,安于怀说他暗恋我!”“杨老师,是李沐骋先说她喜欢我的!”“你们俩闹什么闹!”“我们没闹,说正经的呢,我们以后是会结婚的!”“对,但是现在我们是不会谈恋爱的!”“行,既然如此,今天午饭前,你们俩人一人交一份一千字的检讨。没交到我办公室,不要进食堂。”“……”李沐骋泪默,这已经是她在梦里写的第二份检讨了。不过,这真的是梦嘛?为什么不能随便一挥就变出一份检讨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