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4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大多数男人为了搞外遇而欺骗妻子,父亲却是为了有一个幸福家庭而骗母亲。我为他感到难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甚至主动站出来填补他生活中的空白。我收集他的诗,听他哀叹,帮他挑选合适的礼物,开始是送给母亲,之后是送给他喜欢的女人。后来,他声称和这女人在一起不是为了性,而是为了她给他的那种温暖和肯定的感觉。肯定!我的父母让我明白,对一个人来说,这种需求是多么强烈。

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说故事。我的父亲出版了一本回忆录,还留有一本更有趣的未出版的回忆录,以及一千五百多页的日记。母亲不会写作,但她给我们讲她过去的故事。故事结尾总是不忘添一句,但我一个字也没泄露,始终保持沉默。她真心实意地认为她从没泄露过自己的私生活,但事实上,除了私生活,她几乎没谈过别的。若她还活着,她绝对不会同意我写回忆录,尤其是家族回忆录。我自己也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写有关父母的回忆录。在伊朗,人们不愿意暴露家里的私事:套用一句母亲的话,家丑不可外扬。另外,私人生活也太琐碎了,不值得写。有用的生活故事才值得写,就像父亲出版的那本回忆录,那是一个关于他自己的不真实的故事。我不相信我们可以保持沉默,我们也从来没有真的沉默过。我们总是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道出了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故事。

父亲在我四岁时,开始写日记。日记是写给我的。几十年后,他拿给我,当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开头几页主要教我如何做个好人,如何对他人体贴。后来,他就开始抱怨母亲了。他说,她不再记得她曾喜欢过他,乐于有他做伴。他写道,尽管我还只是一个孩子,但我是他全部的安慰和支持。他建议说,如果有天我结婚了,一定要努力成为丈夫的朋友和伙伴。有次他和母亲吵架了,他说,我当时就像个“和平天使”一样,努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讨他们欢心。我的同情和秘密活动同样危险:母亲不会原谅这种罪过。弟弟和我试图同时取悦他们两个人。但不管我们多努力——我们真的非常努力——他们还是不开心。母亲会把头转向一边,看着远处,向一个未知的对话者点头示意,好像在说,我早就告诉你了,不是吗?仿佛早在父亲有外遇的念头之前,她就已经知道父亲会对她不忠。她把一切当作既成事实来对待。当它真的发生时,她表现出了一种反常的快感。

我们一家人离开德黑兰到了美国后几年,母亲病得很重。朋友告诉我,一连好多天,母亲都拒绝去医院,除非换掉她公寓的锁。她嘟囔着,那个男人和他的荡妇会像以前一样闯进公寓,抢走她的财产。“那个男人和他的荡妇”指的是我的父亲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她把自己的不幸全都归罪于他们,包括她神秘遗失掉的金币收藏和两箱银器。当然,没人相信她。我们早已习惯了她的自说自话,对此不以为意,随便她怎么说。她会逐一列举在她生命中消失的人物——她的母亲,她的父亲,她的第一任丈夫——并让我们为此负责。最终,我们谁也没有逃出她虚构的世界。她并不要求我们对她忠诚,但要求我们忠于她的故事。父亲的故事则更加直接,至少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这么认为的。

他通过故事,向我们讲述他的生活、他的家庭,以及波斯经典文学中的伊朗——这也是他最迷恋的主题。我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走进了文学的世界,并了解了我国的历史。他也从他的角度,给我们讲母亲的故事,所以我们一直在两个世界的阴影中徘徊。

这么多年来,我和弟弟一直深陷于父母虚构的故事中——有关他们自己的故事,以及其他人的故事。他们双方都希望我们站到自己的那一边,批评对方。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被骗了,好像他们从来不允许我们有自己的故事。现在我才明白,他们的故事也是我自己的故事。

亲人的离世,将世界一分为二。一边是总会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让我们对它屈服的阳界;一边是亦敌亦友的阴界,它像个秘密情妇一般,不停地召唤着我们,提醒我们失去的一切。回忆是什么?不过是个潜伏在大脑角落里的鬼魂,它打断我们的正常生活,打扰我们的睡眠,将那些沉默不语或被忽略掉的痛楚和快乐,一并呈现给我们。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存在,或者他们对我们的感觉,而是他们如何让我们感知自己,如何让我们感受他们。

母亲希望我如何感受她呢?现在,我已经失去了她。唯一能让我坦然面对失去她的方式,就是问自己这个问题。有时候我想,我也曾拥有过她。但当她活着的时候,我因为忙着对抗她,而没有意识到这点。她谈论自己和过去的方式中,有一些令人动容的部分,好像她自己也是虚构的,只是借住在另一个女人的身体里,这个女人嘲笑似的出现在我们面前,萤火虫般闪着光。现在,我追在这些萤火虫的后面。它们到底讲述了母亲和我们的什么故事呢?

在伊朗的最后几年,我专注于母亲的回忆,从她的照片中寻找往事的痕迹。这似乎是唯一能去到她过去的方式。我变成了记忆的小偷,收集她的照片、旧德黑兰的照片。那是她长大的地方,结婚生子的地方。我的好奇转变成一种迷恋。但这一切都没什么用。照片、文字,甚至事实,对我来说都不够。它们揭露了一些特定的细节,但展现的只是无生命的碎片。我寻找的是其中空白的部分,那未被说出的故事。这就是我追忆往事的方式:深入挖掘。在碎石中仔细筛选,这儿挑一块,那儿捡一块,打上标签,记录发现的地方,标注发现的时间和日期。我寻找的不仅仅是根基,更是那或多或少随时可能被触摸到的东西。

我没想把这本书变成一本政治社会评论,或实用的生活故事,我想要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伊朗政治文化动荡不安的时代。那个时代有很多的故事,从我祖母出生的20世纪初到我女儿出生的20世纪末。两场革命塑造了今日的伊朗,引发了数不尽的分裂和矛盾,瞬息万状的动乱成为唯一恒久不变的东西。

祖母出生的时候,伊朗正处于不稳定的君主独裁统治下。严格的宗教法律支持石刑和一夫多妻制,女孩子九岁就能结婚,女人几乎不被允许出门。如果一定要出门,必须从头裹到脚,还要有长辈同行。那时候,没有给女人读书的学校,贵族家庭的女儿只能跟着私人家教学习。不过,故事也有另一面。在文化和政治的危机中,未来的火苗仍闪着微弱的光,并最终颠覆了所有旧的法规。我的祖母见证了1905—1911年的宪法革命,这是中东地区首次发生的类似革命,它催生了一个当代伊朗,鼓舞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进步的神职人员、少数族群、知识分子、部分贵族成员,以及女人。有些女人开始支持改革,成立地下组织,争取受教育的权利。1912年,派驻伊朗的美国财政顾问摩根·沙斯特对于伊朗的女人在短时间内的飞跃感到非常惊讶。他认为,她们享有的自由是西方女性争取了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才获得的。他说:“从1907年起,伊朗的女性,尽管谈不上激进,但至少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女性。再努力几个世纪也不会发生改变的观念,由此被推翻。这已成为事实。”

我该怎么描述母亲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呢?那是一个从本质上讲脆弱而矛盾的时代,当时微弱的火光已经越来越明亮。母亲可以在公众场合不戴面纱,可以去法语学校,可以在婚礼的舞会上认识第一任丈夫,并陷入爱河——这都是在二十年前不可能发生的事。然而,她的时代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拒绝放弃已被推翻的过去。1936年,尽管礼萨·汗·巴列维(Reza Shah Pahlavi)为了加速现代化进程,已经授权女性可以不戴面纱,并禁止男性穿传统服饰,但我的祖母和其他伊朗女性,还是拒绝出门。礼萨·汗的法令最终在1941年解除,但直到现在,它曾经的出现仍能激起各种新的思考和纷争。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把上学、开派对、读书、看电影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我们见证了女性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例如在国会工作(我母亲也曾短暂任职其中)或成为各部部长。1984年,我女儿在伊斯兰革命的五年后出生。祖母和母亲那个年代被废除的法律,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我的女儿在一年级就要被迫戴面纱。如果头发在公共场合露出来,还会受到惩罚。但她们这一代,最终会找到属于她们自己的勇气和反抗方式。

在这本书里,我并不想综述各个历史时刻,我想要描述的是那些脆弱的十字路口——在那里,人们的生活和个性反映出了一个更大更广阔的故事,并与之产生共鸣。

我在伊朗的第一本书,研究的是纳博科夫。当时,我在寻找的东西正是那公与私之间的交叉点。我想根据不同时期的阅读感受来讨论纳博科夫的小说。但那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因为我不能坦白地描写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也因为描写个人和私密的经历在这个国家一直是一种禁忌。

也就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整理日记,并列出一份清单,取名为《我所缄默的事》。其中我写道:“在德黑兰陷入爱河。在德黑兰参加派对。在德黑兰观看马克斯兄弟的电影。在德黑兰读《洛丽塔》。”我批评那些具有镇压性的法律条款和处决,也揭露公共政治生活中的坏事。然而最后,我终于开始转而讲述私密生活中的那些背叛,讲述我自己,讲述与我关系亲密的人——用我从来不敢想象的方式。

沉默有许多不同的形式:独裁政府强制民众保持沉默,偷走他们的记忆,重写他们的历史,将国家认同的身份强加给他们;见证者的沉默是选择忽视或者不说出真相;而受害者的沉默则使他们变成发生在自己身上罪行的共犯。此外,还有我们对自己的沉默,对个人神话的沉默,对加诸现实生活之上的故事的沉默,我们放纵自己沉湎其中。一个冷酷的政体会将自己的形象强加给国民,偷走他们的身份和自我认知。早在意识到这点之前,我已经感受到了它对我的私生活及家庭的侵犯。另一方面,在我意识到受害者可以成为国家罪行的同谋之前,在更加私人的领域,我已经感受到共谋的羞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是我对自己内心那个诘问者的一个回应。

也许,所有故事最常见的共同点之一是讲述已经不在人世的父母,并借此填补他们离世带来的痛苦。这个过程不会带来终结,却可以带来理解,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这种理解未必能给我们安宁,但叙述本身却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父母,并通过某种方式将他们带回我们的生活。如此,我们得以自由,并最终开始塑造属于自己的故事。

同类推荐
  • 平民建筑师:齐康传

    平民建筑师:齐康传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碑轴线;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农业大学金陵研究院;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扩建工程…… 建筑大师齐康的设计善于运用中西方建筑传统手法,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建筑理念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建筑设计中重视空间的处理,就是要“留出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强调转化与创新。 《平民建筑师(齐康传)》是齐康先生的传记。本书生动叙述了平民建筑师齐康的人生经历和如何成为建筑大师的经过。
  •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图说世界名人: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介绍了,艾萨克·牛顿,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晚年醉心于炼金术和神学。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 秦汉三国皇帝传

    秦汉三国皇帝传

    本书主要撰写了秦朝从秦始皇(公元前247年)嗣秦王位起至三国吴灭亡(公元280年)止,共500多年的历史故事。以单列皇帝(正统)写其全传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自秦始皇至三国的37位皇帝的生平事迹,采取了相对按时间顺序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写法,《秦汉三国皇帝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情等方面的故事。以正史为依据,既全面具体又通俗易懂,是一本详细叙史的好书。
  • 国民党第一女将军

    国民党第一女将军

    20世纪30年代末期,太平洋上一个小小岛国的武夫们,竟用刺刀和大炮,将堂堂的中华民国政府机关从南京逼到了依山傍水的重庆。于是,原先并没有多大名气的这个山城,一下子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国共合作的非常时期,各党各派的头面人物聚集在这里,不断地酿制出一个个令人莫测的故事。1939年9月,一位身着灰布军装、短发齐耳、双目炯炯的中年女性,风尘仆仆走进了这座城市,住进了紧靠长江岸边的白象街一个小小的印刷所里。此时,日本飞机几乎每天都要光顾这个国民政府的陪都。而凌空扔下的—枚枚炸弹,回回都要爆响出令人惨不忍睹的悲剧。
  •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本书根据对梁漱溟老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书中有少年立志救国参加同盟会,说自己的两次自杀经过……等七篇文章,再现风雨岁月,梁漱溟人生旅程的沧桑和其耿介率直,不同于流俗的人格形象。
热门推荐
  • 恰好你在我身边

    恰好你在我身边

    因为一个冷笑话,有了第一次的悸动。因为一封信,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小小的爱恋在漫长时光中,通过意外慢慢开花结果。可紧接而来的是难以置信的惶恐、无法跨越的距离、强势第三者的侵袭。对于辛心糖而言,幸福若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恰好李希彦在她的身边,便能洒下全世界最耀眼的光芒……
  • 僵尸当道,皇后你轻点咬

    僵尸当道,皇后你轻点咬

    “皇后,不准吃不健康的东西。”某皇帝满脸黑线道。女人谄媚的将手里咬着的活鸡递了过去“您老吃。”“过来。”“好嘞。”男人拿出手帕替她擦拭去尸牙上面的血迹宠溺道:“有我在,什么东西的血都不准碰,因为你是我的,只能喝我的!”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历史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历史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
  • 巨人崛起

    巨人崛起

    是什么让人变得伟大?对大卫·霍瓦特来说,他的人生并没有按计划实现。39岁的他单身,失业,和祖母比蒂一起住在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大部分日子都是和一群无家可归的人在市中心的酒吧里打发,但他仍坚信他能成就伟大的事业,问题是他还不知道怎么去做。《巨人崛起》验证了人们跨越梦想和现实之间不可避免的鸿沟,改变世界的艰辛过程。是什么让人变得伟大?请跟随大卫的脚步来探索真相。
  • 沙包边的棉花地

    沙包边的棉花地

    自从承包了沙包边的棉花地,无论心情如何,民贵都喜欢往沙包上爬。坐在沙包上,他觉得离天空近了许多,也使他感到自己高大了许多。甚至在那些雨后白云低垂的日子,他想伸手就能摸到那些棉花一样的云彩,一把一把抓下来,铺满沙包,铺满他家的红砖小院。但其实,他离那些低垂的棉花般的云朵还很远很远。他明白这些的时候,他会很沮丧,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巧玲就曾说他,你坐在那个沙包上的时候,我在地里望你,你就像颗蚂蚁。
  • 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

    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以古代登临为创作主题的一类诗歌作品,共选录作品300首。以《诗经》起点,延续到晚清的登临诗词。对自《诗经》以来历朝历代重要的诗人、经典的诗词作了重点选录,其中尤其突出选录了唐代宋代的登临诗词,又重点选录了王维、李白、杜甫、苏轼、柳永、辛弃疾等人的经典诗作,丰富地展现了古代登临诗词的不同风貌。 古代登临作品通常是在睹物兴情时写成的,多属“为情而造文”,所以这些作品往往显得真实、亲切、感人。而登临时作者心中所涌起的时空感和历史感、生命意识,使作品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性,可以引起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 丑妻很倾城

    丑妻很倾城

    *【好消息】文文设置了半价销售,亲们看完文文只需要一半的价格(*^__^*)【简介】他错了,他错了,他轩辕澈今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不应该对这个小丫头心存仁慈。瞧瞧这个丫头,长成这样也就算了,因为,轩辕从来就不是以貌取人的男子!可是最最令他无措的是,这个丫头,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当着这么这么多人的面,大唱——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亲爱的你张张嘴风中花香会让你沉醉亲爱的你跟我飞穿过丛林他泪奔当中,她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道:“澈仔,你自己说,要不要带我一起去!”轩辕无语当中,她继续大唱!终于他屈服在她的淫威之下了。他问了一句“为什么你要把我当成蝴蝶啊!”“哈哈哈!澈仔,你真有慧根,这样都知道是蝴蝶!!不错!”轩辕无语当中…*一朝穿越,她来到了这个战乱的年代,都说乱世出佳人,可是呢!凭什么要给她这么一张丑陋的面孔!她可是傅召儿耶!虽然在现代的时候吧,也没有那么美丽,虽然吧,没有1米65的身高,但好歹,也没有这位长的这么安全啊!!更郁闷的是…那个该死的轩辕澈天天缠着她,她真的不明白啊…自己这幅尊容,那位伟大的诸葛为何看上自己!“我自卑,我无聊,好不好,请你不要打扰我,好吗?”“可是…”“没有可是!”“可是,姑娘,在下真的很想知道,姑娘刚刚的战舰是如何做成的。”“啊!!”召儿泪奔当中,这个家伙好烦啊…是不是古人都这样的啊?*他是神州大地上的一个奇才,都说得轩辕者得天下,乱世之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天子。他又缘何出山?他更是女子心中的一个传奇,一个一生一代一双人的男子,娶妻只娶一位的男子。到底他情归何处?他是神州大地上的一代战神,他俊美的如仙如妖,多少女子为了他倾尽芳心,可是他却冷酷地看不上一个女子,直到她的出现。她那张丑脸开始奇迹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说娶妻要娶贤,所以他要她。他说人不可貌相,所以他要她。他说虽然是丑了一点,但是没关系,像他这么英俊潇洒,即使娘子丑了一些,生下的孩子还是不会很丑的,所以他不介意。*鄙视!!强烈鄙视当中,召儿谁也不要,召儿只要他!!*
  • 绝世凶魔

    绝世凶魔

    我魔道中人,不尊天道只守本心!纵是天意难违,亦要放手一搏,夺天地造化,炼万物生灵,把一切占有,归于己身,此即魔道。中华古武宗师穿越到修真界魔宗,演绎一段霸气绝伦的凶魔之路!
  • 女王驾到腹黑少爷你好

    女王驾到腹黑少爷你好

    她曾经站在巅峰,受众人敬畏。失去了信仰,她甘愿丢弃自己。重新轮回,她是一个平凡人。而他还是他……只因不舍得忘记她。她为了这一世的亲人愿意进入莫测的书中世界,丢失记忆,险些丧命。他为了她,进入书中世界,篡改故事,只为在身边守护她。她是白梓歆,他就是叶辰。她是皓月,他就是季昂。——前期较偏校园,后期就是皓月大大的主场了(开心,撒花~)
  • “冷冻”酷总裁

    “冷冻”酷总裁

    谁成想她还能碰到人生第二春,真是桃花朵朵开,不摘的是傻子,她的智商绝对没有问题。——不懂爱的靠边站,其他桃花后面排排队,她这次可要睁大眼睛选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