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9600000037

第37章

辩业品

如上所言。由等起力身语二业成善不善。等起有几。何等起力令身语业成善不善。等起相望差别云何。颂曰。

等起有二种  因及彼刹那

如次第应知  名转名随转

见断识唯转  唯随转五识

修断意通二  俱非修所成

于转善等性  随转各容三

牟尼善必同  无记随或善

论曰。身语二业等起有二。谓因等起。刹那等起。在先为因故。彼刹那有故。如次初名转。第二名随转。谓因等起。将作业时。作是思惟。我今当作如是如是所应作业。能引发故说名为转。刹那等起。正作业时。与先转心所引发业俱时行故说名随转。若无随转。虽有先因为能引发。如无心位。或如死尸。表应不转。随转于表有转功能。无表不依随转而转。无心亦有无表转故。如上所言。见所断惑。内门转故不能发表。若尔何缘薄伽梵说。由邪见故。起邪思惟邪语邪业及邪命等。此不相违。见所断识。于发表业但能为转。于能起表寻伺生中。为资粮故不为随转。于外门心正起业时。此无有故由此故说。见所断心为因等起。发身语业定不能为。刹那等起。见所断识虽能思量。而无功能动身发语。然于动发一表业中。容有多心思量动发。唯后一念与表俱行。异此表应非刹那性。见所断识虽能为转发有表业。然非表业。于此识后无间即生。内门转心不能引起。与身语表俱行识故。若异此者。见所断心。亦应于表业为刹那等起。以修所断加行意识能无间引表俱行心。亦与表俱行为刹那等起。故见所断虽能为因引诸表业。离修所断因等起心。表俱行心无容得起是故欲界无有有覆无记表业。然契经中。但据展转为因等起。密作是言。由邪见故起邪语等。阿毗达磨据彼不能无间引生表俱行识。故密意说。见所断心。内门转故。不能发表。是故经论理不相违。又见所断若发表色。此色则应是见所断。色非见断前已成立。若五识身唯作随转。无分别故。外门转故。修断意识有通二种。有分别故。外门转故。由此应成四句分别。有转非随转。谓见所断心。有随转非转。谓眼等五识。有转亦随转。谓修所断一分意识。有非转随转。谓余一切修所成识。以修所成无分别故。异熟生识亦为随转。如顺正理成立此义。转随转识性必同耶。不尔。云何。谓前转识若是善性。后随转识通善等三。不善无记为转亦尔。唯牟尼尊转随转识。多分同性少有不同。谓转若善心随转。亦善转。心若无记随转亦然。于续刹那定无迷故。而或有位善随无记转。曾无有时无记随善转。以佛世尊于说法等心或增长无萎歇故。既说善等转随转各三。准此标释中足为明证。所发诸业成善恶等。随因等起非随刹那异此善心所引发业。既与不善无记心俱。何理能遮成恶无记。是则应有从别思惟为因引生别性类业。如是勤励。欲为善者。翻有不善无记业生。或此相违便乖正理。故业成善等定由转力。非由随转力。其理善成。然随定心诸无表业。与俱时起心一果故。由随转力善性得成。定属此心而得生故。辩业界地傍论已周。复应辩前表无表相。颂曰。

无表三律仪  不律仪非二

论曰。应知无表略说有三。一者律仪。二不律仪。三者非二。谓非律仪非不律仪。能遮能灭恶戒相续。故名律仪。如是律仪差别有几。颂曰。

律仪别解脱  静虑及道生

论曰。律仪差别略有三种。一别解脱律仪。谓欲界戒。二静虑生律仪。谓色界戒。三道生律仪。谓无漏戒。初律仪相差别云何。颂曰。

初律仪八种  实体唯有四

形转名异故  各别不相违

论曰。别解脱律仪相。差别有八。一苾刍律仪。二苾刍尼律仪。三正学律仪。四勤策律仪。五勤策女律仪。六近事律仪。七近事女律仪。八近住律仪。如是八种律仪相差别。总名第一别解脱律仪。此中依能修离恶行及离欲行补特伽罗。安立前五律仪差别。以如是类补特伽罗乃至命终能离杀等诸恶行故。及能远离非梵行故。次复依能修离恶行非离欲行补特伽罗。安立尽形在家二众律仪差别。以如是类补特伽罗乃至命终能离杀等诸恶行故。不能远离非梵行故。由是经中但作是说。离欲邪行非非梵行。后复依能修非全离恶行欲行补特伽罗。安立在家一昼一夜律仪差别。以如是类补特伽罗不能全离恶行诸欲为令渐习全离恶行及诸欲行方便住故。虽名有八。实体唯四。一苾刍律仪。二勤策律仪。三近事律仪。四近住律仪。唯此四种别解律仪。皆有体实相各别故。所以者何。离苾刍律仪无别苾刍尼律仪。离勤策律仪无别正学勤策女律仪。离近事律仪无别近事女律仪。云何知然。由形改转体。虽无舍得而名有异故。形谓形相。即男女根。由此二根男女形别。但由形转令诸律仪名为苾刍苾刍尼等。谓转根位令本苾刍律仪名苾刍尼律仪。或苾刍尼律仪名苾刍律仪。令本勤策律仪名勤策女律仪。或勤策女律仪及正学律仪名勤策律仪。令本近事律仪名近事女律仪。或近事女律仪名近事律仪。非转根位有舍先得得先未得律仪因缘。故四律仪非异三体。若从近事律仪受勤策律仪。复从勤策律仪受苾刍律仪。此三律仪为由增足远离方便立别别名如只双金钱及五十二十为体各别具足顿生。三种律仪体不相杂。其相各别具足顿生。三律仪中具三离杀。一一离杀其体各异。余随所应当知亦尔。由因缘别故体不同。如如求受多种学处。如是如是能离多种。高广床座饮诸酒等憍逸处时。即离众多杀等缘起。以诸远离依因缘发。故因缘别远离有异。若无此事舍苾刍律仪。尔时则应三律仪皆舍。前二摄在后一中故。既不许然故三各别。然此三种互不相违。于一身中俱时而转。非由受后舍前律仪。勿舍苾刍戒便非近事等。先已舍彼二律仪故。近事近住勤策苾刍四种律仪云何安立。颂曰。

受离五八十  一切所应离

立近事近住  勤策及苾刍

论曰。应知此中如数次第。依四远离立四律仪。谓受离五所应离法。建立第一近事律仪。何等为五所应离法。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欲邪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若受离八所应离法。建立第二近住律仪。何等为八所应离法。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非梵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六涂饰香鬘舞歌观听。七坐卧高广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若受离十所应离法。建立第三勤策律仪。何等为十所应离法。谓于前八涂饰香鬘舞歌观听开为二种。复加受畜金银等宝以为第十。为引怖怯众多学处。在家有情显易受持。故于八戒合二为一。如为佛栗氏子略说学处有三。若受离一切应离身语业。建立第四苾刍律仪。别解脱律仪众名差别者。颂曰。

俱得名尸罗  妙行业律仪

唯初表无表  名别解业道

论曰。以清凉故。名曰尸罗。此中尸罗是平治义。戒能平险业。故得尸罗名。智者称扬故名妙行。或修行此得爱果故。所作自体故名为业。亦名律仪。如前已释如是应知。别解脱戒。通初后位无差别名。唯初刹那表及无表。得别解脱及业道名。谓受戒时。初表无表别别弃舍种种恶故。依初别舍义。立别解脱名。或初所应修。故名别解脱。或彼初起最能超过。如狱险恶趣。故名别解脱。即初刹那表与无表。亦得名为根本业道。初防身语畅思业故。从第二念乃至未舍。不名别解脱。名别解律仪不名业道。但名后起。已辩安立差别律仪。当辩律仪成就差别。谁成就何律仪。颂曰。

八成别解脱  得静虑圣者

成静虑道生  后二随心转

论曰。八众皆成就别解脱律仪。谓从苾刍乃至近住。静虑生者。谓此律仪。由从或依静虑生故。若得静虑者。定成此律仪。静虑眷属亦名静虑道生。律仪圣者皆成就此。复二种谓学及无学。于前所说三律仪中。静虑道生随心而转。非别解脱。所以者何。异心无心亦恒转故。静虑无漏二种律仪。亦名断律仪。依何位建立。颂曰。

未至九无间  俱生二名断

论曰。未至定中九无间道。俱生静虑无漏律仪。以能永断欲缠恶戒。及能起惑名断律仪。唯未至定中。有断对治故。由此但摄九无间道。此中尸罗灭恶戒故。由此或有静虑律仪。非断律仪。应作四句。第一句者。除未至定九无间道。所余有漏静虑律仪第二句者。依未至定九无间道无漏律仪。第三句者。依未至定九无间道有漏律仪。第四句者。除未至定九无间道。所余一切无漏律仪。如是或有无漏律仪。非断律仪。应作四句。谓前四句逆次应知。若尔世尊所说略戒。

身律仪善哉  善哉语律仪

意律仪善哉  善哉遍律仪

又契经说。应善守护。应善安住眼根律仪。此意根律仪。以何为自性。此二自性非无表色。若尔是何。颂曰。

正知正念合  名意根律仪

论曰。意根律仪一一各用正知正念合为自体。故契经说。眼见色已不喜不忧。恒安住舍正知正念。如是乃至意了法已。列别名已。重说合言。遮谓二律仪。如次二为体。今应思择表及无表。谁成就何。齐何时分。且辩成无表律仪不律仪。颂曰。

同类推荐
  • 谐铎

    谐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瀛纪事

    东瀛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葛忠武书

    诸葛忠武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Elements of Law Natural and Politic

    The Elements of Law Natural and Politi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曹月川集

    曹月川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若有神女兮山之阿

    若有神女兮山之阿

    煞命现,大劫出,而后仙胞应劫而生。若干年后,仙胞生辰上,妖帝捏着她的脸道:“这大胖丫头,啧啧啧,这六界怕是找不着比你肉多的了。”彼时,群山中,我摘山茶迷路高枕石头上,眠于水穷处,醒来后但见你坐我左右,相顾无言,共看山气氤氲。浩瀚世界,无边岁月,且看你我逆天改命。
  • 田园凤来

    田园凤来

    穿越成贫家小农女,包子爹娘一对,极品亲戚一堆;还有那暗中觑觎娘亲美貌的不知名色狼……唉!本姑娘想要发家致富,真是任重道远啊!不怕不怕啦,全家上下一条心,红红火火奔小康!喂,那谁,入了姐的法眼,还想逃出姐的手心?
  • 老女再嫁

    老女再嫁

    二十七岁的年纪,怎样都不算年轻了。经历了七年之痒,被曾经山盟海誓的夫君以七年无所出的名义休弃,她心碎欲绝。本以为就这样了此残生,却没发现,有两道目光,已追随了她经年之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人与树

    老人与树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是两个明晰的概念。但是在具体界说的时候,又往往缠夹不清。对于主要依赖虚构而创作的小说而言,能不能臻于艺术的真实,至关重要。读者明知小说是作家编造的,阅读的过程却需要审美层面的共时性真实。读者觉得虚假了,小说家无疑就失败了。近年,文坛出现了“纪实小说”这样一个新品种。我的这部《攻城》,创写于十多年前,有真实的人物原型、以人物原型的传奇经历为故事主干,但我认为它不属于纪实小说。我的创作,从来不受什么理论潮流的影响左右。具体的写作过程,是虚构多一点?还是依托真实多一点?也没有什么预先设定。
  • 转身说爱我

    转身说爱我

    四年前,一起长大的竹马毫无征兆出国,四年后,这位竹马忽然回国并提出结婚。他知她有心结。好,他慢慢解。只是,一天,一月,一年……他进一步,她退一步,终于无路可退,逼近了死胡同。直到她那部小说拍成的电影被他改了名,他才说出了心里的那句话:转身说爱我,秦沐。只是她从不知道……
  •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2014年5月,李泽厚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伦理学讨论班,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青年学生探讨道德和伦理问题,并与陈嘉映、杨国荣、童世骏和郁振华等教授围绕“何为哲学”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度交谈。这一事件成为2014上海学界一大盛事。本书的内容主要是李泽厚上海之行的讲课和对话录。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 蔡徐坤日常宠妻

    蔡徐坤日常宠妻

    蔡徐坤是我仇人,而我接近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报仇,可有一天我却不知自己早已爱上他。她?是我这生想要守护的人,若她想要我的命,我给她便是。
  • 涌动的生命

    涌动的生命

    你跟我说过,谁嫁给我,一定会幸福,因为我心里装的就是要给她幸福。我会像你说的那样,好好呵护好好珍爱幼珊,好好的,好好生活,好好活着……爱情并非生活的全部,但我也要你好好地活着,获得真实的爱情,在大洋的彼岸,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
  • 鸟与昆虫

    鸟与昆虫

    本书分上下两篇分别介绍了常见的鸟与昆虫。主要内容包括:留住大雁;天鹅仙女;“爱情的象征”;导航鸟;神秘的鹤;稀世珍鸟;亚洲“鸵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