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9800000015

第15章 圣谛品

一时薄伽梵。住婆罗痆斯仙人论处施鹿林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此苦圣谛。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此苦集圣谛。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此苦灭圣谛。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此趣苦灭道圣谛。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复次苾刍。此苦圣谛以通慧应遍知。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此苦集圣谛。以通慧应永断。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此苦灭圣谛。以通慧应作证。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此趣苦灭道圣谛。以通慧应修习。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复次苾刍。此苦圣谛。我通慧已遍知。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此苦集圣谛。我通慧已永断。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此苦灭圣谛。我通慧已作证。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此趣苦灭道圣谛。我通慧已修习。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苾刍当知。我于如是四圣谛中。若未三转十二行相。谓未发生眼智明觉。未能于此天人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解脱出离。未除颠倒。多住心故。亦未如实能自称言我证无上正等菩提。我于如是四圣谛中。若已三转十二行相。谓已发生眼智明觉。便能于此天人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解脱出离。已除颠倒。多住心故。亦已如实能自称言我证无上正等菩提。说此法时。具寿憍陈那。及八万天子。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尔时佛告憍陈那言。于所说法。汝已解耶。憍陈那言。我今已解。第二第三。亦复如是。以憍陈那先解法故。世共号彼。为阿若多。地神药叉。闻是语已。欢喜踊跃。高声唱言。佛今于此婆罗痆斯仙人论处施鹿林中。怜愍世间诸众生故。欲令获得利乐事故。三转法轮。其轮具足十二相行。世闻沙门及婆罗门天魔梵等。皆无有能如法转者。由佛转此无上法轮。憍陈那等。已见圣谛。从今天众渐当增益。阿素洛众渐当损减。因斯展转诸天及人。皆获殊胜利益安乐。空行药叉。闻是声已。欢喜传告四大王天。彼复举声。展转相告。经须臾顷。声至梵天。时大梵王。闻已欢喜。庆佛为转无上法轮利乐无边诸有情故。此中宣说转法轮事。是故名曰转法轮经。时五苾刍。八万天子。闻经欢喜。信受奉行。

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云何生苦。生谓彼彼诸有情类。即于彼彼有情聚中。诸生等生趣入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命根起。总名为生。何因缘故。说生为苦。有情生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领纳摄受种种心苦事故。领纳摄受种种身心苦事故。领纳摄受种种身热恼事故。领纳摄受种种心热恼事故。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热恼事故。领纳摄受种种身烧然事故。领纳摄受种种心烧然事故。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生为苦。复次生时。受二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生苦。云何老苦。老谓老时。发落发白。皮缓面皱。身曲背偻。喘息逾急。扶杖而行。支体斑黑。衰退暗钝。根熟变坏。诸行故败。朽坏羸损。总名为老。何因缘故。说老为苦。有情老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老为苦。复次老时。受三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坏苦。故名老苦。云何病苦。病谓头痛。眼痛耳痛。鼻痛舌痛。面痛唇痛。齿痛腭痛。喉痛心痛。风病嗽病。气病噫病。癞病痔病。痢病麻病。寒病热病。瘨病痫病。欧逆疮肿。癣疥[病-丙+追]瘿。[病-丙+帶]下漏泄。痃癖枯痟。及余种种依身心起。身心疹疾。总名为病。何因缘故。说病为苦。有情病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病为苦。

复次病时。受二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病苦。云何死苦。死谓彼彼诸有情类。即从彼彼诸有情聚。移转坏没。退失别离。寿暖识灭。命根不转。诸蕴破坏。夭丧殉逝。总名为死。何因缘故。说死为苦。有情死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死为苦。复次死时。受三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坏苦。故名死苦。云何怨憎会苦。怨憎会。谓诸有情等。不可爱。不可乐。不可喜。不可意。而与彼俱。一处为伴。不别不异。不离不散。聚集和合。总名怨憎会何因缘故。说怨憎会为苦。谓诸有情。怨憎会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彼为苦。

复次怨憎会时。受二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怨憎会苦。云何爱别离苦。爱别离。谓诸有情等。可爱可乐。可喜可意。不与彼俱。不同一处。不为伴侣。别异离散。不聚集。不和合。总名爱别离。何因缘故。说爱别离为苦。谓诸有情。爱别离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彼为苦。复次爱别离时。受三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坏苦。故名爱别离苦。云何求不得苦。求不得。谓悕求可意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诸资身具。不得不获。不会不遇。不成就。不和合。总名求不得。何因缘故。说求不得为苦。谓诸有情。求不得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彼为苦。复次求不得时。受二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求不得苦。云何略说一切五取蕴苦。五取蕴。谓色取蕴受想行识取蕴。总名五取蕴。何因缘故。略说一切五取蕴为苦。谓五取蕴。无常转动。劳倦羸笃。是失坏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是变坏法。有增有减。暂住速灭。本无而有。有已还无。由此因缘。略说一切五取蕴为苦。如说取蕴皆性是苦。不安隐故。违圣心故。如是诸苦。名苦谛者。谓此名无常真实。是无常此名为苦。真实是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苦法。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此是无常。此是苦。此是无常性。此是苦性。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故名苦谛。名圣谛者。圣谓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谛。谓彼于此。知见解了。正觉为谛。由是因缘。名苦圣谛。复次苦圣谛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说。谓苦圣谛。过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设如是名故。

云何苦集圣谛。谓所有诸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如是略说苦集圣谛。若广说者。则二爱三爱。复有三爱四爱五爱六爱。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等。皆名苦集圣谛。何因缘故。所有诸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皆名苦集圣谛。谓此四爱。皆是过去未来现在。苦因根本道路缘起。广说乃至。此身坏后由此为因。苦果生起。故说此名苦集圣谛。何因缘故。二爱三爱。复有三爱四爱五爱六爱。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等。皆名苦集圣谛。谓此诸法。皆是过去未来现在。苦因根本道路缘起。广说乃至。此身坏后。由此为因。苦果生起。如说爱等。皆是苦因。能为根本。引众苦故。如是爱等。名集谛者。谓此名爱等真实。是爱等此名为集。真实是集。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集法。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此是爱等。此是集。此是爱等性。此是集性。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故名集谛。名圣谛者。圣谓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谛。谓彼于此。知见解了。正觉为谛。由是因缘。名苦集圣谛。复次苦集圣谛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说。谓苦集圣谛。过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设如是名故。云何苦灭圣谛。谓即诸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隐没。如是略说苦灭圣谛。若广说者。则二爱三爱。复有三爱四爱五爱六爱。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等。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隐没。皆名苦灭圣谛。何因缘故。即诸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隐没。皆名苦灭圣谛。谓此四爱。若未断。未遍知。未灭未吐。后有苦果。相续生起。若已断。已遍知。已灭已吐。后有苦果。不复生起。故此永断等。名苦灭圣谛。何因缘故。即二爱三爱。复有三爱四爱五爱六爱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等。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隐没。皆名苦灭圣谛。谓此诸法。若未断未遍知。未灭未吐。后有苦果。相续生起。若已断已遍知。已灭已吐。后有苦果。不复生起。故此永断等。名苦灭圣谛。即此苦灭圣谛。亦名室宅。亦名洲渚。亦名救护。亦名归依。亦名应趣。亦名无忧。亦名无病。亦名不死。亦名无炽然。亦名无热恼。亦名安隐。亦名清凉。亦名寂静。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安乐。亦名不动。亦名涅槃。如说涅槃是真苦灭。是诸沙门究竟果故。如是断等。名灭谛者。谓此名涅槃真实。是涅槃此名为灭。真实是灭。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灭法。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此是涅槃。此是灭。此是涅槃性。此是灭性。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故名灭谛。名圣谛者。圣谓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谛。谓彼于此。知见解了。正觉为谛。由是因缘。名苦灭圣谛。复次苦灭圣谛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说。谓苦灭圣谛。过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设如是名故。

云何趣苦灭道圣谛。谓若道若圣行。于过去未来现在。苦能永断。能弃舍。能变吐。能尽。能离染。能灭。能寂静。能隐没。此复是何谓八支圣道。则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云何正见。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名正见。云何正思惟。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思惟。等思惟近思惟。寻求。等寻求。近寻求。推觅。等推觅。近推觅。令心于法粗动而转。是名正思惟。云何正语。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语四恶行。于余语恶行所得无漏。远离。胜远离。近远离。极远离。寂静律仪。无作无造。弃舍防护。船筏桥梁。堤塘墙堑。于所制约。不逾不逾性。不越不越性。无表语业。是名正语。云何正业。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恶行。于余身恶行所得无漏。远离乃至无表身业。是名正业。云何正命。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于趣邪命身语恶行所得无漏。远离乃至身语无表业。是名正命。云何正勤。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是名正勤。云何正念。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名正念。云何正定。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正定。如是所说八支圣道。及余无漏行。名趣苦灭道。如说圣行是真实。道究竟离苦趣涅槃。故如是圣行。名道谛者。谓此名圣行真实。是圣行此名为道。真实是道。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道法。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此是圣行。此是道。此是圣行性。此是道性。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故名道谛。名圣谛者。圣谓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谛。谓彼于此知见解了。正觉为谛。由是因缘。名趣苦灭道圣谛。复次趣苦灭道圣谛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说。谓趣苦灭道圣谛。过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设如是名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法、知识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时间管理法……这些产生于不同时代的管理思想、方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有的甚至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时代发展到今天,管理问题受到人们更为广泛的关注。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商界精英,掌握、了解各种管理思想与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商业素质。本书汇集了10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28个经典的管理方法,集中体现了管理大师们超凡的经营智慧和管理艺术。一书在手,尽览当今世界管理精髓。
  • 伤心戟

    伤心戟

    江南大侠离奇失踪,好友小温侯舍命相寻,却发现背后竟牵扯到朝廷的利益纷争,他能否在武林与政治的漩涡中全身而退?
  • 改变千万人生的八堂课

    改变千万人生的八堂课

    改变千千万万普通人命运的宝典。你能做好人生的选择吗?你能成为人生的驾驭者吗?你的生命是否真正变成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本书引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故事,通过八堂课的形式,深入讲述人生的玄妙哲理,帮助人们获得成功人生的资本。
  • 魔改世界为故事

    魔改世界为故事

    主角是幕后黑手,布局全世界的故事,改变规则,灵气复苏?魔气复苏?
  • 追溯过往

    追溯过往

    他和她在酒吧相遇了,夺走了她的初吻,让她做自己的女仆,一言不合就强吻,还要同床共枕,在学校自称是她的男盆友,不准她离开自己半步,什么时候都维护她,只有他自己可以欺负她,那年在玫瑰花田相遇,又分离,现在终于找到了她,绝不会让她再离开自己……玫瑰花语:唯一的爱,情有独钟,一见钟情,onlyyou
  • 道行

    道行

    高卧九天万年身,几回沧海化凡尘。清修路上真行者,道德门前长生人。*******************************大浮离世界,时有仙佛驻世,正神在凡;又有高真圣贤,天魔外道,隐自红尘;一个独行少年,偶得机缘得入道途。修真性,悟道德。渡苦海,踏道行。此世间,谁得正法,谁掌大罗?********************************祖师云:唯至人也!
  • 邵氏闻见录

    邵氏闻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德安守御录下

    德安守御录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手寂寞2

    高手寂寞2

    其实,高手有一颗寂寞的心,因为高手的造就本就是用寂寞堆积而成。想快乐,想精彩,想无虑,就别当高手。高手寂寞2,承接高手寂寞江湖部结局展开的新神话部,剧情、以及11C角色定位,包括结局,均与旧神话部完全不同。三界,即江湖。
  • 洞真三天秘讳

    洞真三天秘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