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4100000003

第3章

果中犹自不诠真 谓无漏五识在佛果位中。尚不能亲缘真如。以其根本智依心根故。亲缘真如。后得依色根有分别故。所以不能亲缘真如谓之后得者。根本而后生前五。既无根本何有后得。是彼类故。同达事故。此句颂破异师计也。以安慧宗中前五因中既成无漏变相缘如。以见相二分是遍计性。自证分是依他起性。至佛果位自证分亲缘真如。以无相见遍计性故。所以护法师以此句破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此言前五识因穷得果则相应心品。即成成所作智。现三类身止息众生苦轮也。谓佛位中第八识转为无漏白净识已。而相应心所即成大圆镜智。歘然现前。故云初发。则前五识即成无漏。故云成无漏也。三类分身者。以五识之心所即成成所作智现三类身也。三类身者。乃法报化三身之中化身尔。此化身所被之机。优劣不一。故能被之化身复有三也。千丈大化身被大乘四加行菩萨。小化丈六身被大乘三资粮位菩萨。与二乘凡夫随类化。三乘普被六趣皆沾。或曰。前五识成无漏相应心品。现身益物。何以先言第八成无漏耶。以圆明初发乃第八相应心品圆镜智尔。盖前五根即第八识所变相分。能变本识既成无漏。所变五根即成无漏。能发五根。既成无漏则所发五识遂成无漏也。或曰。既言转八识以成四智。何以却言相应心品耶。曰唯识第十云。此四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此转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应品。如次而得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识转得。又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下凡言转识者准此。

三性三量通三境 此言第六识于三性三量三境俱通。以通字贯于上下。言三性者。善则顺益义。顺于正理。益于自他。不善则违损义。违于正理损于自他。无记者。无不也。记记别。于善恶品不可记别。故此以顺违损益之义解三性也。又云。顺益二世名善性。违损二世名不善性。于爱非爱果不可记别名无记性。谓自体及果俱可爱乐名善性。不善反上。无爱非爱不可记别名无记也。此又约三世漏无漏以解三性。言三量者。现量解现上文。今但解比非二量。比量者。度境无谬。非量者情有理无。盖比度不著也。以第六识有五种一定中独头。意识缘定境。定境有理事。事又有极略极迥。色及定自在所生法处诸色。二散位独头。缘受所引色。及遍计所起诸法处色。如缘空花镜像彩画。所生者并法处所摄也。三梦中独头缘梦中境。四明了意识。与前五识同缘五尘。五乱意识。即散意识。于五根中狂乱而起。如患热病青为黄见。非是眼识。是此意也。定中意识唯现量。独头散意识比非二量。梦中并乱二识。皆非量也。明了意识通三量。现多比非少也(现量见上文。兹正解比非二量。先释名。若独散意识度境无谬故名比量比度不著谓之非量。谓量者即能缘之心体。若心心所缘境为因比度生者。总名比量。若比属境量属心。所比之量。依士释。若俱属心。能比即量。持业释也。非量者非不也。邪谬之异名。若心心所缘境之时。不称境知而邪谬生解者。名为非量。非即量。持业释也。次释体者。比量即有分别智正解心心所为体。非量者即以邪妄谬解心心所为体也)。言三境者。性境已解见上文。今因释影质二境故重解其义。性境者。即实根尘八法所成及实定果色。皆自有实种生。乃前五及第八现量第六所缘诸实色境。不带名言无筹度心名为性境。及根本智缘如亦是此境。以无分别任运转故。此有其二。第一类性境者。即前所言者。第二类都无前义。只约相分从质义边说为性境。由假说故名第二类带质境亦二。真带质者。以心缘心中间相分。从两头生连带生起。名真带质。似带质者。以心缘色中间相分。唯从见分一头生起变带生起。名似带质也。独影亦二。言无质独影者。即第六缘空花兔角及过未等所变相分。其相分与第六同种生。无空花等质。有质独影者。即第六缘五根种现。是皆托质起。其相分亦与见分同种生。亦名独影。境为所缘。识为能缘。各有其体。性境之体见上注文。能缘者。除末那识余七。皆用自心心所为体。独影境以第六见分所变假相分为体。能缘即自心心所为体。带质境即变起中间假相分为体。能缘者唯六七二识心心所为体。此言六通三境者。五俱意识不作解时得境自相。是为性境。缘心心所乃带质境。缘无体法是独影境。此约有漏位中言之。若无漏位。八识皆缘三境以通缘假实。故颂曰。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有云。第六有五种。除乱意识梦中意识。唯缘独影。余三皆缘三境。谓明了意识与前五缘实五。尘率尔心中是性境。若以后念缘五尘上方圆长短等假色即有质。独影亦名似带质。散位独头意识亦通三境。多是独影。通缘三世有质无质法故。若缘自身现行心心所时。是带质境。若缘自身五根及缘他人心心所。是独影境。亦名似带质。又独头意识初刹那缘五尘少分缘实色亦名性境定中意识亦通缘三境。谓通缘三世有质无质法故。是独影境。又能缘自身现行心心所故。是带境。又七地已前有漏定位亦能引起五识缘五尘等。即是性境也)。

三界轮时易可知 三界见上文。轮谓轮转。言第六识于三界往来易知以行相显胜故。动身发语独为最也。

相应心所五十一 此八识中。唯此第六。心所俱全互不违故。其遍行别境善所并根惑三随惑中大共十解见上文。唯根惑慢疑恶见三并小随十不定四共十七法。此方释义。言慢者。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盖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盖犹豫者善不生故。恶见者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盖恶见者。多受苦故。此见总有五。谓身边邪见戒也。言小随忿者。谓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仗谓器仗。怀忿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言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冤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盖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忿恨俱嗔一分也。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贪痴二分也。恼者。由忿恨为先追触暴恶恨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业。亦嗔分也。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谓嫉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戚不安隐故。亦是嗔分。言悭者。耽著法财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谓悭吝者。心多鄙涩畜积财法不能舍故。此属贪分。诳者。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此贪痴分。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谓谄曲者。为罔冒他曲顺时宜。矫设方便以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亦贪痴分。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谓有害者。逼恼他故。嗔一分摄。言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盖憍醉者。生长一切杂染法故。此贪分也。谓不憍者。即无贪也。随惑二十则忿等十法并失念不正知放逸三法。乃根本家差别分位。余七即等流性也。言不定四者。颂云。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此不同前五位心所。定遍八识三性时地。此之四法皆不定故。瑜伽复以四一切辨五差别云。遍行具四。别境唯有初二。一切善唯有一。谓一切地染。四皆无不定。唯一谓一切。性言悔者。长行属云。悔谓恶作盖。恶作是因。悔是其体。以体即因。故论云。悔谓恶作。乃因果之义也。谓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奢么他能止住心故名为止。眠者。令身不自在心极暗昧轻略为性。障观为业。谓毗钵舍那摄境从心名之为观。取体即慧也。此眠能令身心等者其无心眠。如何能令谓从有心眠。其实无心不名睡眠。盖眠是心所有能令用。彼既无体。岂有令用。故不名眠。寻者。寻求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伺谓伺察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二法业用俱以安不安身心分位所依为业言意言境者。意所取境多依名言。故云意言境。此二并用思慧一分为体。若令心安即是思分。令心不安即是慧分。盖思者。徐而细故。慧者。急而粗故。若然则令安则用思无慧。不安则用慧无思。何云并用。通照大师释有兼正。若正用思急慧随思能令心安。若正用慧徐思随慧。亦令不安。是说不违并用。此相应之义有五。谓时依行缘事也。王所同时起同所依根见分行相各同。同一所缘。同一体事。故得相应也。

善恶临时别配之 此言第六识遇善境时。与善心所相应。遇不善无记境时。与不善无记心所相应。故曰别配之。据理谈情。思之可悉。

性界受三恒转易 言此第六识于三性三界并五受。恒常转变改易也。以行相易脱故。唯受有五种。论说不一。谓七八二识唯是舍受。前五转识苦乐二受。第六意识二师说异。若意地有苦师言。第六通具五受。若意地无苦师言。第六唯忧喜舍三受。若约极苦极乐其苦乐之触。岂有不侵心者哉。若无间之苦三禅之乐。孰能忘其逆顺之境。盖逼悦于身名苦乐受。逼悦心者名忧喜受。不逼不悦者名舍受。以理言之。意地有苦师。尽其义也。

根随信等总相连 等者。等余遍行别境及不定也。谓此识与染净诸法亦相连。性界受等随识转易也。

动身发语独为最 此言第六识有情动身发语时。于八识中行相最胜。故成业论云。由外发身语表内心所思。譬如潜渊鱼鼓波而自表。此识俱思而有三种。谓审虑思决定思。动发胜思。余识所无。故最胜也。

引满能招业力牵 此言第六识独能造引满二业。此业能招总别二果。以业胜力能牵引故名为引业。圆总果故。名为满业。如画者师资作模填彩。义可知矣。故论云。一业引一果。多业能圆满。业招于果而有四种。谓一业引一果。一业引多果。多业引一果。多业引多果。此第六能造业招果。前五一分善恶亦能造。七八二识皆不能造业。无记性故。若论八识招业成果。唯是第八前六一分。若非业招唯是第七。前六亦一分。善不善性故。所言总报者。乃善恶趣一报之主。名别报者。寿夭贵贱好丑等是。

发起初心欢喜地 此第六识于初地初心转成无漏。以分别二障无故。问三世断何。若断现惑智不俱。过去已灭。未来不生。为断于何。曰但约智起惑除。令未来惑体不续生。名之为断。

俱生犹自现缠眠 缠自现行。眠目种子。谓此识于初地初心犹有俱生烦恼所知种现。以未纯无漏故。又非恒在双空观故。

远行地后纯无漏 远行乃第七地也。此识于七地已前漏无漏间杂而生。以未常在观门故。至此地后而纯无漏。以俱生二障永不现行恒在观门故。生空乃恒。法空犹间。又云。十地中前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至七地中。纯无相观也。

观察圆明照大千 谓此第六识。于初欢喜初心虽无分别二障转成无漏。俱生障在。历离垢发光焰慧难胜现前至此远行。则俱生障永伏不起。无漏净识而恒生起。相应心所亦转为妙观察智。而恒圆明普照大千之界。非谈一界而智功普故。

同类推荐
  • 名医别录

    名医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钟情丽集

    钟情丽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

    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家范典姑媳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姑媳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粟词话

    金粟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人间风月如尘土

    人间风月如尘土

    爱情,是不早不晚,我刚刚好爱上你。遗憾,是不晚不早,你刚刚好错过我。宁初曾经甘愿为霍严朗飞蛾扑火,却在垂死之际,只换来他冷冰冰的一句:她的事,与我无关。可当她化为一滩血水,他捧着她的遗骸,竟然心痛到不能自已。从此,她变成他心口的一道伤疤,永远也不能愈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爆君放开我娘亲

    爆君放开我娘亲

    六年前,她夜夜承欢于三位君王的身下。他们羞辱她,侵犯她,甚至身怀六甲都不知晓孩子的爹是何人。六年后,一舞惊天下,被封为第一美女,自那一刻起,便光芒万丈,笑看凡尘。且看女主如何翻江倒海,如何一步步走上帝王的巅峰,凌驾九霄!小片段---※那日,她登基为皇,第一天上朝,放眼望去,各色美男争相绽放某女捂着鼻子,阻止鲜血狂喷,怒喝:“你们……你们想造反吗?”他们哪里是上朝,简直想上床嘛!★号外!琪琪完结文(别叫爷娘娘):★号外!此文与(沼液)的‘父王,娘亲被抢了’是同类文,相当类同,我们两个PK写相同的文,亲们一起支持哦,链接:★推荐琪琪的旧文(胖子王妃)链接:特别推荐琪琪大嫂的文文(冤家路最窄)链接:
  • 禅林疏语考证

    禅林疏语考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你的守护天使

    做你的守护天使

    现在佐佐木江美子在医院里面好像是一名十分有名气的大夫,即便好像是佐佐木江美子的性格十分的适合医生的这个行业,可好像是真正让佐佐木江美子下决心将来要当一名医生的人,好像是二介堂亜栄琉,就好像是然而也是因为二介堂亜栄琉,才让佐佐木江美子这么死心塌地的投入到医学当中来啊。
  • 时光倾城

    时光倾城

    程铭轩和平丽都惊呆了!良久才回过神来。眼前的朱雪达简直就是一只活生生的小狼狗!平丽想喝退朱雪达,朱雪达冷冷地望着程铭轩:“我是朱戌辰的儿子,是朱家的男人,这家用不着别人。”程铭轩突然想喊“你是我的儿子”,可面对朱雪达那冷冷的目光,话在他的喉咙里卡住了,有些胆怯地在孩子面前低下头去。慢慢地走出了朱家的大门。平丽无声地拉起朱雪达的手,含着泪把程铭轩掩在了门外。
  • 梦回尼罗河之帝国王妃

    梦回尼罗河之帝国王妃

    现代聪灵少女那菲,因为带有永恒生命魔力的“安卡”而穿越到三千年前的尼罗河畔,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坚毅,那菲得到了摄政王子拉美西斯的另眼相看,贵族西木特对她一见钟情,三人间剪不断的纠葛情爱,那菲将会如何选择? 偶然间,那菲收养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哈克什和他的妹妹玛利亚,但这两人却带来了一连串难解的谜团——困扰那菲多年的身世之谜,前世今生的轮回之惑,时间长河的穿越之旅,最后将会落足于何处?
  •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追寻着一条柏拉图留下的明显线索,即在城邦结构与灵魂结构之间的比较,重新反思了《理想国》的核心主题,以及上述线索的本质和目的。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柏拉图在城邦与灵魂之间进行的比较如何运作,要点何在;并将城邦与灵魂之间的比较置于两个更大的背景之中:一个是古代的修辞理论,另一个是当时的思想竞争,特别是柏拉图与伊索克拉底之间的竞争。作者以其令人钦佩的洞察力与见识,通过挑战利奥·施特劳斯、伯纳德·威廉斯、乔纳森·李尔关于柏拉图的著作,向读者们揭示了城邦与灵魂的关系,以及僭主政治与哲学家的选择。
  • 朕的冷妃太嚣张

    朕的冷妃太嚣张

    【穿越史上第一本第一人称小说,更真实的体会穿越的爱恨情仇】“雪爱妃,这是什么?”某男举起一张纸:我的墙,任你爬。“额,这是采花贼的!呵呵。”“那么这是什么?”咬牙切齿举起一张纸:欢迎光临,随时恭候!“这是我的崇拜者的!”某女心虚。
  • 寒门毒女

    寒门毒女

    她是寒门门主,更是丞相颜府不受宠的庶女,一道圣旨,她嫁到幽陵和亲,命不久矣的王爷。却不想这幽陵公府中也是明争暗斗,处处阴谋诡计,七国之间的博弈几乎全部体现在王府之中。看她如何收获腹黑冷王爷的心,且一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