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7900000005

第5章

正明心佛观慧第四

夫念佛三昧者。实使群生超三界生极乐之径路也。始自鹫岭敷宜。次羡庐山继轨。十方称赞诸祖传持。自昔至今。有自来矣。但其说或不能一。致后学不得其归。独天台三观法门理冠群经。超乎众说。禀教得旨。其益难思。故后学不可不以此为舟航也。夫三观者。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也。自我如来恢扬。至于智者妙悟。所谓空则一切皆空。假则一切皆假。中则一切皆中。俱破俱立。俱非破立。圆融绝待。难议难思。统诸部之玄门。廓生佛之境智。极万法之源底。显净土之圆修。念佛三昧非此法门。则有所未尽也。四明大师发扬妙旨。以论后学。今悉用其语。求生净土。虽不外乎世间小善及彼事想。若非以大乘圆妙三观法门。释彼十六观经奥旨。使人开解起行。何由必生。十六观者。初观落日。所以先标送想向彼佛也。初心行人虽了根尘皆是法界。而心想羸劣。胜境难现。是故如来设异方便。即以落日为境。想之令起观中之日。圆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缘于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缘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岂不即空假中。此犹总示。若别论三观成日劫者。以根境空寂。则心日无碍。以缘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当体显现。日观既成。则三观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一而三。不可思议。日观既尔。余观例尔。应知十六皆用即空假中一心三观。以为想相之法。次观清水。复想成冰。良以彼土琉璃为地。此地难想。且令想冰。冰想若成。宝地可见。如上且以所见落日及冰。以为方便。次观地观树观池。及以总观楼地池等。已上六观皆所以观彼土之依报也。至于观华座者。为三圣之亲依。观宝像者。类三圣之真体。欲观于佛。先观于座。真佛难观。要先观像。乃至普观往生。杂观佛菩萨等七观。皆所以观彼土之正报也。后三观者。明三辈九品之人自此而生彼也。既然修因不同。是故感果差降。今亦观者。为令行人识别三品优劣。舍于中下而修习上品往生故也。然诸观皆用经所示相。忆持在心。为所观境。仍了自心本具此法。托境想成。发明心目。又经题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则当但观彼佛也。欲观彼佛者。则当先观彼佛如虚空量。端严微妙广大色身。一一身分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之中一一世界海。彼世界海中。一切十方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僧众。一一微妙广大。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又云。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故知十六妙观以观佛为要。八万相好都想难成。故令但观眉间毫相如五须弥。此想若成。八万皆现。此为要门也。若修前诸观。心得流利。观已宏深。则可称彼毫量而观。使八万相好自然皆现。疏中令观劣应毫相。乃为未修前诸观者。及为虽修观未成者。故于佛身别示初心可观之相。为三昧门也。又慈云法师但令直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躯坐于华上。专系眉间白毫一相。其毫长一丈五尺。周围五寸。外有八棱。中表俱空。右旋宛转在眉中间。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注想坚固勿移。此想若成。则三昧现前矣。是故观佛三昧经云。若人至心系念。端坐观念色身。当知心如佛心。与佛无异。虽在尘劳。不为诸尘之所覆蔽。作是观者。是真念佛。是知观佛功德。其事如是。又彼世尊相好光明微妙广大。众生狭劣想念难成。佛令于真身观前先令想像。佛必坐座。又先观座。座观若成。则当想像。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夫法界身者报佛法性之身也。满足始觉名为报佛。究显本觉名法性身。始本相冥能起应用。然非众生能感。则诸佛亦岂能应。能感如水。能应如日。是故始觉合本。犹白月升天。应入净想。如影现百川。有感有应。此二道交。是为入众生心想之义也。又法界身者即佛身也。无所不遍故。以法界为体。若能得此观佛三昧。则观解心契入佛体。佛体入观解心。斯乃始觉解于本觉。是故本觉入于始觉。有解有入。此二相应。是为入众生心想中也。当知今之心观非直于阴心观本性佛。乃托他佛以显本性。是故先明应佛入我想心。次明佛心全是本觉。故应佛显。知本性明。托外义成。惟心观立。二义相成。是今观法。又经中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者。所以示今观佛。当明修性不二之旨。言作佛者。此有二义。一者净心能感他方应佛。谓诸佛法身本无色相。由众生净心依于业识熏佛法身故。能见佛胜应色相。二者三昧能成自己果佛。谓众生以净心想。成就观佛三昧。故能使自己终成作佛。此之二义。初作他佛。次作己佛。当知果佛从证。非是自然。即是而作。全性成修。显非性德自然是佛也。言是佛者亦有二义。一者心即应佛。前言性本无相心感故有。则心佛有无条然永异。今泯此见。故则众生之心全是应佛。以离此心外更无佛故。二者心即果佛。既心是果佛。故知无有成佛之因。以众生心中已有如来结加趺坐。岂待当来方成果佛。此之二义。初是应佛。次是果佛。当知果佛本具。非从缘成则作而是。全修成性。显非修德因缘成佛也。若以作是显于三观。则空破假立。皆名为作。二边之观也。不破不立。名之为是。中道之观也。全是而作。则三谛俱破俱立。全作而是。则三谛俱非破立。即中之空假名作。则能破三惑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之义一心修者。乃不思议之三观。为十六观之总体。一经之妙宗也。文出此中。义遍初后。是故行者当用此意修净土因。或曰。何不依经所说惟以事想直生净土。乃显慧观之门。使初心难入耶。答曰。观慧事想乃至人中微善。但得一心。皆可生于净土。但粗妙之不同耳。粗则惟彼事想。妙则专乎心观。疏云。良以圆解全异小乘。小昧惟心。佛从外有。是故心佛其体不同。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诸佛性。托境修观佛相乃彰。今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而生。岂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其旨明矣。又应了知。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作根作境。一心一尘至一极微。无非法界全体而作。既一一法全法界作。故趣举一。即是圆融法界全分。既全法界。有何一物不具诸法。以一切法一一皆具一切法故。是故今家立于惟色惟香等义。又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所谓众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圆常大觉之体。故知果佛圆明之体。是我凡夫本具性德。故四三昧通名念佛。若此观门托彼安养依正之境。用微妙观专就弥陀显真佛体。虽托彼境。须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周遍。无法不造。无法不具。若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观也。又仁王般若经云。佛问波斯匿王。汝以何相而观如来。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中际后际。不住三际。不离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不离六处。不住三界。不离三界。乃至非见闻觉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观如来身。佛言。应如是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此义益明矣。又云。若其然者。何不直观彼土真身之妙。而又此经教人先修像观耶。答。娑婆教主称赞乐邦。务引众生出离五浊。教观彼佛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之法身。而先之以华上宝像者。开示方便使观粗见妙也。继之以丈六八尺之像者。随顺下凡使观小见大也。盖粗妙异想。悉从性而起修。小大殊形。咸自本而垂迹。能观之性初无差别。所观之境宁可度量。是故圆顿之谈一音普被。开示其次第而非渐。随顺其根器而非偏。并启观门全彰实相。像教之源岂不在兹。此是念佛三昧单提直截之旨。始终不二之谈。大乘圆顿之道。如日月普照天下后世。使知真妄之心即一而不同。而理有所诣也。可谓不离日用。解行观慧悉皆具足。学者可不尽其心哉。

同类推荐
  • 崇相集选录

    崇相集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雍州记

    南雍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赵后遗事

    赵后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Beast in the Jungle

    The Beast in the Jung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岛算经

    海岛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帝灭苍穹

    帝灭苍穹

    星域之内,地区以‘版图’之分,一为最低,七为最高。七级版图十大神族之首‘帝神族’圣子降临,可修肉体,可修法则!然其资质太高,天地不容,受天劫追杀,降临一级版图最弱星球。一段崛起之路,就此开始。……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在这里,有毁天灭地的大能,有可化山海的大妖,有实力滔天的圣魔,有掌握星空的帝神!“天不容我,我便灭了这天,以万古星界,成我一方神域!”官方群:129868248推荐女王新书——《极品仙帝在花都》
  • 重生九零:妖孽,别挡道

    重生九零:妖孽,别挡道

    全心付出,却换来无情背叛,她彻底心死。一场预谋,被推下山崖,再醒来发现自己竟是重回到十六岁那年暑假。彼时,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一切的丑恶都还未及开始……重活一次,她秦舒对天发誓,绝不会再让那悲剧重演!欠了她的,她定尽数讨回;害了她的,唯有血债血偿。
  •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大自然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大自然

    有一个词语“沧海桑田”,原意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这种“沧桑之变”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因为地球内部的物质总在不停地运动着,因此会促使地壳发生变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挨近大陆边缘的海水比较浅,如果地壳上升,海底便会露出,而成为陆地,相反,海边的陆地下沉,便会变为海洋。有时海底发生火山喷发或地震,形成海底高原,山脉、火山,它们如果露出海面,也会成为陆地。“沧海桑田”的变化,在地球上是普遍进行着的一种自然过程。
  • 穿越重生之妃王莫属

    穿越重生之妃王莫属

    《女主诗》天才少女叶小小,性格脾气真是好。世人皆把他来惧,唯有我敢把他撩。(穿越后叫叶小诺)《男主诗》胎中便是一身毒,满头银发使人愁。一身白衣紧束腰,衬托身材真是好。外姓皇子风槿言,此生专爱叶小小。看好色王妃如何追上高冷王爷,如何解决误会,如何撩美男
  • 坑爹的古代生活

    坑爹的古代生活

    穿越古代,真的能混得风声水起?真的能独霸一方?生活还是需要现实的啊!有个当状元的妹控哥哥是什么感觉?事事都要亲力亲为是什么感觉?有个男神一样的男友是什么感觉?
  • 重生之我为许仙

    重生之我为许仙

    生而为龙需纵横,斜刀跨马尽风流!既然我来了,那就要留下痕迹!嘉靖隆庆,南疆北域,沙漠大海,四季星辰,通通都普天之下,唯我许仙!
  •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向北向南我向北

    向北向南我向北

    发个片段哈!“诶诶诶!下雪了!”叶安安激动的说。“哎!可惜啊!我放学咋不能和向北一起走呢?”明尚一脸的憧憬“下个小雪,刮点小风,我走在路上把礼物递过去。多么美好。”说着她还双手托腮,一脸的花痴样。又菻的QQ和围脖都已经尽可能的不用了,(佛系菻),所以说,小可爱们可能会联系不上又菻。……嗯……没什么想说的了。还有就是,看文的可爱们发现了吗,又菻不太擅长写简介……
  • 一吻定情:总裁晚上好

    一吻定情:总裁晚上好

    白小西倒霉不断,父母惨死弟弟截肢,还被错绑到山间别墅。豪门之中陷害诡计无处不在,他虽然霸道凌虐她,却也几次伸手援救。随着真相一点点显露,父母的惨死竟是……而随后而来的绑架,又是因为什么样的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

    打造执行型企业文化,将执行变成一种习惯!分析执行不力的3大原因,掌握并实施执行的10大步骤,真正不折不扣地拿到成果!时代需要英雄,但更需要优秀的团队。没有人能依靠一己之力获得某项事业的成功,唯有依靠团队的力量,依靠他人的智慧,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建设一支有凝聚力的卓越团队,已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