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0300000038

第38章 杂说类(6)

又<说童心>曰:「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者。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走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是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盖自多读书识义理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着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光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乎、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业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与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场何辨也。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游传,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西厢>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

大洲归里时,徐鲁源与吴悟斋同送大洲。悟斋极口讲道学。大洲曰:「公真好色!」徐鲁源遂言:「人爱世上声色货利,却不爱道,曾不知有大舍,有大取。」大洲持杯大言曰:「我进公一着,我这里无取无舍。」

邓豁渠昔为秀才,教学寺中。大洲亦欲讲学寺中,以邓故讲于厢房。后邓窃听大洲法语,大喜,便执弟子礼,大洲亦知其根性猛利,可以共学。极爱之。后有来学者,悉令从邓学。及后邓有四方之志,大洲留之不得,遍游天下。十余年后,其族人邓石阳为卫辉节推,传闻豁渠在所属邑中,大惊曰:「以为死于四方矣,乃在是耶!」便寻至府衙中,而大洲先生适入都过卫,邓亦往迎。大洲见邓如隔生,遂下舆同步至官署。邓闻其父母皆丧,又闻两弟以寻渠死楚中,大痛仆地。大洲问:「公如此哭,是真情耶?」曰:「吾父母兄弟俱死,何为不真?」曰:「公如不能忘情,岂无丘墓耶?」邓曰:「归亦好,但我家计飘零,将食土石乎?」大洲曰:「此易耳。」遂作一书付之曰:「持此向我家岁取若干石为养。」邓亦受之,定为归计矣。遂别大洲,暂住石阳衙中。会邓终日出游,石阳以官舍出入不便止之。邓大怒,出大洲纸付石阳,忿然去。自是绝无消息矣。后大洲归,道出保定,而邓亦在焉,遣信闻于大洲。大洲怒,不与相见。邓卒客死保定人家。渠初病时,大洲私以十金托一乡人携之归。其人竟匿金。所著书,石阳访得之,今亦不存。存<东询录>,百分之一耳。

<西方合论>,弟中郎箴诸狂禅而作也,余为之引曰:香光子避嚣山刹,禅人过舍,见案上有石头居士所撰<净土合论>。阅未终篇,抗声言曰:「念佛一门,原用接引中下根。至于吾辈,洞了本源,此心即是佛,更于何处觅佛?此心即是土,更于何处见土?实际理中,觅生佛去来生死三世之相,无一毛头可得。才说成佛,已是剩语,何得更有分净分秽,舍此生彼之事?若于己处悟得是自在闲人,即淫怒痴皆是阿弥平等道场,如如不动。何乃舍却己佛,拜彼金铜!」香光子闻而太息曰:「若汝所言,止图口角圆滑,不知一举足将坠于火坑也。生死无常,转盼即至,如何熟记宗门见成相似之语以为究竟?都云我已成佛,不必念佛。若约理而言,世间一蚤一虱,皆具有如来清净觉体,无二无别。乃至诸佛成等正觉,证大涅盘,本体未尝增得一分;众生堕三涂,趋生死海,本体未尝减却一分。如如之体,常自不动;生死涅盘,等是妄见。亦无如来,亦无众生,于此证人,亦无能证之人,亦无所证之法。泯绝心量,超越情有,大地无寸土,佛之一字,向何处安着?至于进修法门于无修证中修证,于无等级中等级,千差万别,虽位至等觉,尚不知如来举足下足之处。从上祖师所以呵佛斥教,一切皆遮者,止因人心执滞教相,随语生解,不悟言外之本体,漫执语中之方便。一向说心说性,说空说幻,说顿说渐,说因说果,千经万论,无不通晓。及问渠本命元辰,便将经论见成语言抵对。除却见成语言,依旧茫然无措。所谓数他家宝,己无分文。其或有真定修行之人,不见佛性,辛苦行持,如盲无道。于是诸祖知其流弊,遂用毒手,铲其语言,塞其解路,令其苦参密究,逆生灭流。生灭情尽,取舍念空,始识得亲生父母,历劫宝藏,却来看经看教,一二如道家中事。然后如说进修,以佛知见,净治余习。拜空花之如来,修水月之梵行;登阳焰之阶级,度谷响之众生。不敢寂证,是谓佛种。如供奉问岑大虫:『果上涅盘,天下善知识证否?』岑曰:『未证。』奉曰:『何以未证?』岑曰:『功未齐于诸圣。』奉曰:『若尔,何得名为大善知识?』岑曰:『明见佛性,亦得名为善知识也。』弘辨禅师曰:『顿明自性,与佛同俦,然有无始染习,故假对治,令顺性起用,如人吃饭,不一口便饱。』沩山曰:『初心从缘,顿悟自理,犹有无世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趋向。』若论诸祖师为人之处,壁立万仞。大火聚中,触之即烂;刀枪林里,动着便烧。未曾开口,已隔千里万里。至机缘之外,平实商量,未尝尽绝阶级,尽遮修行。<传灯录>中,分明详悉。大慧、中峰,言教尤为紧切。血诚劝勉,惟恐空解着人,堕落魔事,何曾言一悟之后,不假修行。顿同两足之尊,尽满涅盘之果。后世不识教意,不达祖机,乃取喝佛骂祖,破胆险句,以为行持。昔之人为经论所障,犹是杂食米麦,不能运化。后之人饱记禅宗语句,排因拨果,越分过头,是日取大黄、巴豆以为茶饭也。自误误人,弊岂有极!自达磨西来,立此宗门,已云二百年后,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今<传灯录>中,如麻如粟,同云入悟,其实迥别。至如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绝流。或见根宗于片言,或显威用于一喝。一闻千悟,得大总持。或有怀出世之心,具丈夫之志,舍彼尘情,究此大事。不怙小解,惟求实知。卧薪尝胆,饮冰吞蘖。如此三十年四十年后,或遇明师,痛与针剳。偷心死尽,心华始开。此后又须潜行密修,销融余习。法见尚舍,何况非法。若赵州除粥饭是杂用心,涌泉四十年,尚有走作;香林四十年,打成一片。兢兢业业,如护头目,直至烟销灰灭,自然一念不生,业不能系,生死之际,随意自在。诘其所证,恐亦未能超于上品上生之上。何以明之?龙树菩萨,宗门之鼻祖也,得大智慧,具大辨才,住持佛法。故世尊数百年前于楞伽会上,遥为受记,然亦不过曰证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而已。而观经中上品上生,生于彼间,一刹那顷,亦证初地。今宗门诸大祖师,纵使问离盖缠,语出窝臼,岂能即过龙树?龙树已悟无生无相之义,已具不堕阶级之见,而生于赡养,与上品上生所证之果正等。则禅门诸人所证,岂能独过?良以上品上生,解第一义,还同禅门之悟;深信因果,还同禅门之修。止是念佛往生别耳。然吾以为禅门悟修之士,既不能取无余涅盘同于如来,又不肯取有余涅盘同于二乘,必入普贤行愿之海。若不舍一身、受一身,济度众生,则当从一刹至刹,供养诸佛。既见诸佛,还同往生。究竟与上品上生,止在雁行伯仲之间。何以高视祖师,轻言净侣?其或悟门已入,休歇太早,智不入微,道难胜习。一念不尽,即是生死之根,业风所牵,复入胞胎。如五祖戒出为东坡,青草堂再作鲁公。隔因之后,随缘流转。道有消而无长,业有加而无减。还视中下往生之众,已天地不足喻其否泰矣。况后世宗风日衰,人之根器亦日以劣,发心既多不真,功夫又不纯一。偶于佛祖机锋,知识语言,或悟得本来成佛处、当下即是处、意识行不到语言说不及处、一切不可得处,将古人语句合会,无不相似。既得此相似之解,即云驰求已歇,我是无事道人,识得烦恼如幻,则恣情以肆烦恼;识得修行本空,辄任意以坏修行。谓檀本空也,反舍檀而取坚;谓忍本空也,反肆嗔而置忍。言戒,则曰本无持犯,何必重持轻犯;言禅,则曰本无定乱,何必舍乱取定。听情顺意,踏有谭空。既云法尚应舍,何为复取非法;敢云真亦不求,胡为舍之求妄。既云修观习定,皆属有为之迹,何独贪名求利,偏合无为之道。爱憎毁誉之火,才触之而即高;生老病死之风,微吹之而已动。争人争我,说是说非。甚至以火性为气魄,以我慢为承当;以谲诈为机用,以诳语为方便;以放恣为游戏,以秽言为解黏。赞叹破律无行之人,侮弄绳趋尺步之士。偏显理路,故穷玄极妙,莫之踪迹;尽铲行门,故踪意任心,无复规矩。父既报雠,子遂行劫。写乌成马,展转差谬。不念世间情欲无涯,堤之尚溢,如何日以圆滑之语,大破因果之门,决其防藩,道以必流。欲出三涂,无有是处。石头居士少念志参禅,根性猛利,十年之内,洞有所入。痛念见境生心,触途成滞,浮解实情,未能相胜。始约其偏空之见,涉入普贤之海。又思行门端的莫如念佛,而权引中下之疑,未之尽破。又后博观经纶,始知此门全摄一乘,悟与未悟,皆宜修习。于是采金口之所宣扬,菩萨之所阐明,诸大善知识之所发挥,附以己意,千波竞起,万派横流,诘其涯归,皆同一源。其论以不思议第一义为宗,以悟为道,以六度万行为助因,以深信因果为入门。此论甫成,而同参发心者,随欲流通,以解狂禅之惑。香光识劣根微,久为空见所醉,后读此论,宿疑冰释。所以今日不惮苦口。病夫知医,浪子怜客,汝宜尽铲旧日知见,虚心诵习,自当有入。生死事大,莫久迟疑。」于是禅人悲泪交集,作礼而去。时万历庚子仲春之廿有三日也。

余虽戒杀生,而未能忘味。一月之内,尚有十日食三净肉。馋习深重,极可厌恨。及读<楞伽>,至<断食肉品>,见其字字痛切,遂朝夕诵持,用自警策。夫达磨,宗门第一祖;<楞伽经>,达磨印心之经也,其谆谆戒杀若此,余戒可例。今学者浩浩谈宗,乃不重戒,岂不大悖少林之本旨哉!或曰:「如此则悟缓于戒耶?」曰:「何可缓也!种种戒行,总为悟设。故未悟则借戒资熏,已悟则借戒长养。苟不图悟,持戒奚为?若懵然持戒,云不须悟,是谓发矢不必中鹄,行舟不必到岸。恐勤苦万劫,终无脱离生死之日也。」

同类推荐
  • 明太祖宝训

    明太祖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八洞天

    八洞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赤崁集

    赤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七十论

    金七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楼炭经

    大楼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女汉纸的彪悍家庭

    女汉纸的彪悍家庭

    在伤害中成长的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不过为什么我的家人反映却如此奇怪。什么老公你是黑社会的老大,连我的父母以前也是,现在是我的哥哥。哦!天那,早知道我就不考警校了。现在怎么办?保密!对,要保密。男主图片的地址http://m.wkkk.net/m.wkkk.net?
  • 静如默竹笑颜如丹

    静如默竹笑颜如丹

    原来我跨越时空就是为了遇见你我们互相治愈.
  • 万荣笑话宝典

    万荣笑话宝典

    本书主要内容:七叔断案,没法换座,她改嫁了还省一人吃饭哩,叫你男人捣就不呛啦,有福,咱不心疼,你们不出去我出去,请给我们这里拨点雨,劳动布裤我穿上啦,我不信旧车子没人要,喝酒也有下数哩等。
  • 重生之神帝归来

    重生之神帝归来

    【百万追读,火爆爽文】神帝归来,傲绝都市!那一年,陈潇高考失利,女友分手,父母更是遭遇车祸,双双身亡。绝望之中他跃下山崖,试图了结一生,不想却穿越到了一个神奇宏大的武道世界!三千年后,陈潇已是镇压当世、横扫无敌的绝世大帝,但他却舍毅然舍弃万劫不灭的元始之躯,带着三千年的记忆重回少年时代!这一世,他只求红尘佳人,无愧于心!
  • 无敌医女妃

    无敌医女妃

    陷害?她化解!拉帮结派?不是她的作风!意外穿越到古代将军府备受欺凌的弱小姐身上,无意中被四皇子看上,姐妹陷害,皇子拉结,看她如何锋芒毕露,翻手为云覆手雨,灭小人,虐毒妇,挡路者一一扫清。石榴裙下尸骨多,后宫之路不好走,却被风流王爷揽入怀中。夫妻联手,前途无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道双生

    武道双生

    天下万法,武道为尊,光明与黑暗共存一体,那又如何,且看我如何手揽日月,脚踏星云,打破世界的规则,屹立于武神大陆之巅.
  • 门主大人

    门主大人

    “恭喜宿主,获得黄蓉打狗棒法体验卡一张,时效为一个月。”“恭喜宿主,获得北丐洪七公专属套装,使用后,增加降龙十八掌威力二十点。”燕北来到另外一个世界,外挂傍身,系统激活,建立无敌宗门。
  • 疾风之灵

    疾风之灵

    公元3333年,星球一片混乱,距离2333年元气大爆发之后已经过去了一千年。星球被强者划分为数个地域……而他,便崛起于这个年代!
  • 为自己开辟新航道

    为自己开辟新航道

    本书收录了马登先生思想的精华部分,希望可以给年轻人平淡的生活带来一丝慰藉。当你面临新的困境,希望人生有所改变时,请拿起本书,并且耐心地读下去。读完此书,你会发现很多人生的疑惑、不解,此时都已经豁然开朗。当代年轻人面临的问题可能是以往时代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但是不管时代怎样变换更迭,人们安身立命的人生箴言是不会改变的,只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呈现出新的意义而已。所以,在浮躁而忙碌的生活中,不妨给自己留下沉思和独处的空间。轻轻的打开本书,让经历过人生光荣与梦想的马登先生,以自己事业和人生的经验,告诉你接下来的人生将会面临什么,而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他们。
  • 狂暴仙医

    狂暴仙医

    医圣传人获得最强毒物瘟疫之源,没有治不了的病,没有毒不死的人,敬我者可得永生,逆我者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