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3600000006

第6章

淨梵.齊玉二師傳

淨梵。嘉禾人。姓[竺-二+亶]。母龔氏。夢佛光滿室。遂有娠。及生因名佛護。十歲出家。甞念阿彌陀佛。或問。年少何遽爾。師曰。我欲往他方丈。求掛搭去。十八受具戒。即依超果湛公。復謁神悟。屢親講說。大契宿心。元祐初。主姑蘇大慈。講三大部十餘過。餘文稱是。稟師戒法者。幾滿城邑。甞率二十七人。修法華三昧。以二十八日為期。如此三會。感普賢大士授戒羯磨。至稱淨梵比丘。則洪聲震響。如撞巨鐘。師禪觀之處。眾甞見金甲神。跪於座前。有時一處行懺。見韋天按視懺堂。行人有遭其點察者。輒障起而退。政和中。太守應公。婢為祟所嬈。歌笑不休。請師施戒。即刻神定。信女葛氏。請為亡夫施戒。即見夫旋繞師座。稱得解脫。甞夜居西院。君酷暑。眾不安臥。師方披三衣。坐水閣上。忽風雪飛集。凉氣逼人。旦謂眾曰。夏行冬令。眾皆嘆仰。知為神龍翊衛。變熱為凉也。宣和初。郡守賈公。敬師高行。補為管內法主。

齊玉者。霅川人。尚書莫公支子也。早親釋學。日記數千言。屢參明師。一日赴僧次遜辭之。或問其故。答曰。誠不欲五千之利。而喪一日之功。居苕溪寶藏。每于歲終。大興淨業之社。遷橫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中夜告眾曰。我輩未念佛時。心隨塵境。作諸不善。犯一吉羅。尚受九百千歲地獄之苦。況犯篇聚重罪乎。今若念佛。則可一念能滅八十一劫生死之罪。況又父母生我。令我出家。理當度脫以報重恩。今若破戒墜陷。則父母豈不失望。大眾聞之。無不傾誠懺悔。舉身自撲。至損額失聲者。甞中夜。頂像行道。偶一僧失規。責之曰。汝無知。乃畜生耳。已而悔曰。彼雖不肖。罵為畜生。有玷三寶。自是三年。對佛悔過。歲大旱。井竭。師運密禱。夢水出西坡。旦掘之。清流涌出。因名夢泉。二師同。建炎元年遷化。

從義傳了(睿附)

從義。溫之平陽人。姓葉氏。十七通經。得度學扶宗。深得教旨。出世屢遷鉅剎。晚主秀之壽聖。大闡宗風。師雖以圓頓為門。而于戒科。猶事謹篤。六時三業之間必使纖悉如法。憲使劉燾。記師行業云。端戒清白。不妄遊從。寤寐三觀。躭味著述。過午不食。非法不言。非右脇不臥。非濾水不飲。行步有甞。坐立如植。未甞求公卿之知。可謂賢也已矣。秀有士族。請師禱疾。師命其徒了睿侍往。及歸。師正色責之曰。汝為純厚。吾故攜汝往。何為俗舍左顧右盻。睿謝過而已。其處身律物。嚴慎如此。元祐六年春。示寂。[療-(日/小)+土]舍利于錢唐寶藏。諡曰神智。師著作十餘種數萬言。皆詮釋教義耳。

了睿。秀人。亦有道士思溪王氏。屈睿為亡女呪食。適河冰船不可渡。乃遣人報。令設座於斛前。即船上遙為呪願。事已。忽一女至船。禮足為謝云。已得超往。因留物為記。忽不見。次日王君至船。見物驚曰。此亡女入斂時。所御也。

圓明大師演公傳

無演。天彭張氏子。幼英烈。不甘處俗。十五棄家。事承天院寶梵大師昭符。符記之曰。此子。他日法中龍象也。二十以誦經。落髮。受首楞嚴於繼靜。靜歿。卒業于惟鳳文昭。受圓覺肇論于省身。受華嚴法界觀起信論于曉顏。受唯識百法論于延慶。凡此諸師。皆聲名藉藉。師。必妙得其家風。然後已。又從諸儒講學。於書無所不觀。於文無所不能。趙清獻公。挽師登法席。於楞嚴了義。指掌極談。聞者。如飲醇酒。無不必醉。既於此經。心融形釋。復出入內外篇籍。如風行電激。所向如志。又甞問道於禪師惟廸惟勝。師嘿然心許曰。此自在吾術內矣。又作大悲觀音化相。宇以崇閣。極天下之竘工珍材。二十餘年乃成。人以為莊嚴之冠。不知師之遊戲也。中年。喜葛洪內篇。延異譎士。將以丹石伏物。皆為黃金。或取其金而畔去。師不悔不怒。他日遇之。視之如初。此可以觀其德性也。寶梵既歿。二親又耄。期去世。乃南遊曰。吾聞南方大士。有若祖心。有若克文。有若善本。皆命世亞聖大人也。不可不行觀道焉。元符三年三月。道出戎州。憩渝州覺林禪院。不疾而化。僧臘三十有七。其法子。奉師遺骨。藏於寶梵塔之西。有志不果。遽厄於數。惜哉。

令觀

令觀。莆田黃氏子。十三出家廣化寺。十八受具。通易孟子莊老諸書。已而撥去。聽講大乘經論。他日讀楞嚴經。駭然大悟曰。世徒傳當年圓覺之圭峰。何知不有今日楞嚴之我耶。未幾。得寺之安養院。折筇坏戶而居之。標尚質素。語終日不妄出身。非有迫致。或竟歲未甞倚閭。閱大藏經。更數返。雖老益力。又天性慈甚。哀病者而急阨窮。呪食放生。無不為者。貲不逮必解衣就質。無難色。事佛朝香夕燈者五十年。不驅蚊。不搔餒蝨。不以匡眾。為己任人。或戲之曰。憊乎。觀公奚事爾為。師曰。吾非憊者。正恐坐此得憊耳。其密意警人類如此。忽一日示疾。語其徒曰。有六上人。當過我。亟具茗果。眾疑師屬疾語迷謬。既而人有賷像自遠至者。物色之正六。則傅金羅漢也。是夜沐浴。黎明更衣。敷座。與眾別。勉以無負佛祖。語已抵掌就寂。實元祐三年八月也。住壽九十一。僧臘七十三。居三日頂猶溫。茶毗于寺之北岡。火行異香。收燼得舌根不壞。其徒塔之。夜有光炯然。自茶毗所。屬塔中。如往還狀。又三日。現金銀色舍利。環五里餘。尺草寸木。悉發光曜。蹷石相土。無不得者。而不窮也。旁近居民。至取以售用。奇矣。盛哉。則師生平功行存養之實。可知矣。

成覺.慧悟傳

成覺。代州張氏子。方學語。能誦金剛般若。父母異之。攜送善住院。希公為童子。希公道望赫然。賜號慈懿大師。移住清涼寺。慈懿以師親侍。日久心知為法器。一日謂之曰。古人謂出家為大丈夫。所以為大丈夫有四事。近知識。問正法。思義理。如說修行。是也。後生可畏。無以吾老滯守一隅。爾其行乎。由是徧訪師匠。依明教大師最久。故於惟識一宗。洞明底蘊。後大弘其道。時人謂。慈懿以知人有子。明教以傳法得人。師甞示學者曰。學道人。持心有三要。曰大。曰專。曰遠。大。則佛祖得處。我必得之。不為人天小利所牽。專。則惟究一事。不為名相所引。遠。則以證為期。死而後已。具此之心。必能至道。務實去華。其言大率如此。年八十而終。

慧悟者。生行唐李氏。其伯每。日誦妙蓮華偈。洎終火化。舌根不壞。悟母。甞夢其伯母執蓮華一莖授之。遂有娠。師生。容面端整。舌長覆鼻。音聲宏朗。為五臺真容院僧。戒慧精明。時無有兩。元祐初。詔入內庭。宣闡稱旨。賜紫衣僧正之職。師力辭獲免。崇寧改元。復被詔赴京。固以老病辭。至使者往返。乃行。次佛道店。謂使者曰。既逢佛道。吾將歸矣。為吾謝天子。言訖仡然而化。

晉水法師傳(附誠法師.義天僧統)

淨源。字伯長。楊氏子。生而敏慧。依東京報慈寺海達大師得度。奮志參尋。初受華嚴于五臺承遷。次見橫海明覃。後謁長水璿法師。盡得華嚴奧旨。四方宿學。推為義龍。聲譽籍甚。開法泉之清凉。蘇之觀音。杭之祥符。湖之寶閣。秀之善住。屢坐大道場。闡揚圓頓極旨。左丞蒲公守杭。尊其道。以慧因院。易禪為教。請師居之。道風大振。師筆力遒勁。合華嚴證聖正元二疏為一。以便觀覽。製華嚴楞嚴圓覺三懺法。及作法華集義通要十四卷。又疏解仁王般若等經。

義天者。高麗國王第四子。辭榮出家。封祐世僧統。元祐初。入中國上表。乞傳賢首教。歸朝弘揚。敕有司。舉可授法者。以誠法師對。

誠法師者。住東京覺嚴寺。講華嚴經。歷席既久。學者依以揚聲。其為人。純至少緣飾。高行遠識。近世講人。莫有居其右者。上表舉師自代。曰。臣雖刻意講學。識趣淺漏。特以年運已往。妄為學者所推。今異國名僧。航海問道。宜得高識博聞者。為之師。竊見杭州慧因院僧淨源。精練教乘。旁通外學。舉以自代。實允公議。上可其奏。遣朝奉郎楊億館。伴至慧因。受法諸剎。迎餞如行人禮。初華嚴疏鈔。久已散墜。義天持至咨決。遂得復全。義天。業就還國。留金書華嚴三譯本。一百八十卷。于慧因。師乃建閣。奉安之。時稱師為華嚴中興之祖。師。之道遂大行海外矣。元祐三年冬。示寂。茶毗獲舍利無數。塔於院西北。壽七十有八。義天念法乳。遣侍僧壽介等。過海致祭焉。師先世。泉之晉水人。故學者。稱晉水法師。

有嚴傳

有嚴。台之臨海胡氏子。母將孕。號痛頓什。其兄沙門宗本曰。是必有異。若生男當出家。母聞合掌以許。既而痛止。果生男。六歲從師。十四受具戒閱壽禪師。心賦若有所悟。即往東山。謁神炤。於一心三觀之道。法華三昧之行。莫不神解。而躬行之。甞讀止觀。至不思議境。曰。萬法惟一心。心外無一法。心法不可得。是名妙三千。初主無相。慧因法真。自赤城遷東掖。舉師以代。甞謂。去佛久遠。人迷自性。凡宣演之際。必近指一心。使之易領。聞者皆能有入。紹聖中。郡請主東掖。師曰。智者年未五十。已散徒眾。吾老矣。可堪此耶。卒不赴。隱居故山東峰。廬于樝木之傍。因自號樝菴。一鉢無長物。躬拾薪汲水。食唯三白。二十年中。專事淨業。以安養為故鄉。作懷淨土詩八章。辭情凄切。人多樂誦。母病目。師對觀音。想日精摩尼手。母即夢神擎日當前。覺而目明。師於三昧中。多獲瑞應。不可枚舉。建中靖國元年。定中見天神。告曰。師淨業成矣。又夢池中生大蓮華。天樂四列。乃作餞歸淨土之詩。越七日。趺坐而化。以陶器。塔於菴北。有光在塔。如月形。三夕乃沒。

智圓

智圓。字無外。錢塘徐氏子。學語即知孝悌。稍長。甞析木濡水。就石書字。列花卉若綿蕝。戲為講訓之狀。父母異之。令入空門受具戒。二十一。聞奉先清公傳天台三觀之道。負笈造焉。二年而清亡。遂往居西湖之孤山。杜門樂道。自號潛夫。與林處士逋。為鄰友。雅善病。又號病夫。師甞嘆荊溪歿後。微言墜地。曰。吾何人也。于是。著十疏以通經。述諸鈔以釋疏。翼贊弘宣。其功偉矣。師雪骨冰心。傲然物外。視人間之世。如纖塵。過目了不關懷。時王欽若。撫錢唐。慈雲遣使邀師。同往迓之。師笑語使人曰。為我致意。慈雲錢唐。且駐却一僧。聞者嘆服。於講道之外。以詩文自娛。有襍述五十卷。題曰閒居編。以乾興元年二月十七日。自作祭文挽詞。越二日。示寂。年僅四十有七也。預戒門人曰。吾歿後。無厚葬以罪我。無建塔以誣我。無謁有位求銘以虗美我。但用陶器二合而[療-(日/小)+土]。立石志名字年月而已。及亡。門人如所戒。斂以陶器。斸所居巖以藏之。不屋而壇。後十五年。積兩山頹。門人開視陶器。肉身不壞。爪髮俱長。脣微開露。齒若珂玉。乃更襲新衣。屑眾香散其上。而重[療-(日/小)+土]之。崇寧三年。賜諡法慧大師。

同类推荐
  • 女子丹经汇编

    女子丹经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种福堂公选良方

    种福堂公选良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rom Sand Hill to Pine

    From Sand Hill to P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具光明定意经

    成具光明定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重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繁华录

    繁华录

    她,聪敏慧黠。睿智的头脑里那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她在初唐那个繁华盛世里取得一番傲人的成就。从商贾之女到大唐郡主,她头上笼罩着无数耀眼的光环。 然而,就在她集万千荣宠于一身之时,命运之神却给了她重重磨难。 于是,聪明绝顶的她与命运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作者群:108911050 读者群:108911250 欢迎各位加入!
  • 熊猫之萝莉巨星

    熊猫之萝莉巨星

    一觉醒来,变成一个萌翻天下的小萝莉!!!全部水友都完全被这个萌萌哒的小萝莉萌出一口老血。纷纷喊着我老婆,我妹妹。一念就卖萌,最萌萝莉熊猫直播!
  • 江湖特工

    江湖特工

    这是一群江湖儿女,也是一群秘密特工,男儿侠肝义胆,女子飒爽柔情。叱咤于江湖之上,杀人于无形之中,远在千米,取人性命只弹指之间;近在咫尺,夺人魂魄于细语之际。杀人者手必沾血,但所沾的是仇敌之血,敌人,乃侵我国土的日寇;仇人,是辱我中华的倭贼。他们行动隐秘,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姓名却人人知晓,那几个字振聋发聩,感天动地——姓为抗日,名曰英雄。
  • 耄余杂识

    耄余杂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预兆9

    预兆9

    我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某种特殊力量,只是人类现有的能力,还没有办法掌握它,甚至它一直存在于你的身边,只是你没有特别的去注意它,只是它都一直在默默改变你的生活···········
  • 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韩非子是伟大的法家代表人物,写《韩非子》,十余万言;主要写有关法方面的内容,其中还写了三四百则故事。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一鸣惊人”、“老马识途”、“有眼不识荆山玉”等。本小书选录了其中178则,每则由“故事原文”、“注释”、“故事大意”、“读后感”四个部分写出,其中“读后感”颇有意味。你一定读过或知道上述故事,喜欢不?如是,不妨再品尝品尝本书所选录的其他众多故事。
  • 你是人间暖云烟

    你是人间暖云烟

    家亡了,他说,我补。国破了,他说,我救。芭莎说,蒋成,我爱你。他说……“我开玩笑的”,她望着他的眸子,苦涩地说。她的爱意,他始终不屑一顾。当他终于回过头来的时候,却已伤她至深,并亲手毁碎了她所有的梦。我不会放过你的,她说。以爱之名,她终向他掏起了刀子,以天下之名,他也向她扳动了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