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6400000040

第40章

三明废立者。立二魔者。所障有二。一涅槃品。二菩提品。依障初品立分段品魔。依障后品立变易品魔。或智有二。一中智。二上智。中智所知立初魔。上智所知立后魔。或有漏法有二。一粗。二细。依粗法立分段魔。依细法立变易品魔。有作无作安立非安立。亦如是说。三魔者。唯说声闻。毕竟恒时所能降故。天魔蔽阿难之心。不闻佛问入涅槃事。邬波掬多。在座禅。观。不觉魔王插花于顶。虽起神通亦能制伏。非毕竟降。故略不说。实亦能降。又说四魔不说业者。为生死因惑为本胜。由惑所起蕴胜非业。蕴总业别。不别立魔。果因二中非殊胜故。生。老。病三皆劣于死。从胜为魔不立三种。唯死增用。独立为魔。法立三魔谓惑。蕴。死。情立一魔。谓自在天。无上依经。三界内有四种难。不得如来四德法身。一烦恼难。二业难。三生报难。四过失难。变易生死有四。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如次配前。前为分段。后为变易。唯业一种不立为魔。扰乱破坏障碍劣故。法既为六。情分假实。故成八魔。涅槃八魔烦恼障品。有因异熟果。约法情分初四。所知障品无异熟果。不说有情。说二乘起障四德涅槃。故说后四。十魔随增。天魔多起烦恼及蕴。此十相增所以偏说。障定智故。略不说余

四辨所障者。二魔中分段魔障三乘。变易魔障菩萨。初障解脱。涅槃。后障菩提。妙。智。三魔中烦恼障有余。蕴障无余。死障生寿。四魔中前三如前。天魔能障一切善品。障出欲界及三界故。初八魔中。分段变易二障虽殊。别障相似。后八魔中初四如前。后四障大涅槃具四德故。十魔别障智。定二门。说二刀箭而能破故。或下所说能治魔体。即是所障。至下当知

五能破差别者。有六门异。一实能破体。破前三魔。正证真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由智证真彼方灭故。由有神通方伏天魔。亦智为本后智为性。二大集经说。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如次能坏蕴。烦恼。死。自在天魔。三复次观有漏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次能坏。蕴。惑。死。天。四复次观空。无相。无愿。具此三已回向菩提。如次坏四。五复次观身受心法。如次坏四。六智度论云。菩萨得道故破烦恼魔。得法性身故破蕴魔。得道及法性身故破死魔。常一心入不动三昧。破天魔。前所说义各随相增。随前所修四别行相。相当义配。非正证真一念有此行相差别。如理应知。应各别解相配所由。恐文繁广。易故不述

六真破位次者。分段四魔。十住菩萨初发心住。分成十信。花严经说。初发心住能八相成道。已伏分段品天魔已得神通。彼何能障。第四生贵住中已伏分别诸烦恼魔。资粮道渐伏。加行道中能顿伏尽。初地初心正断分别体尽。其俱生者。加行道中渐伏。初地已上能顿伏尽。然故意力有时犹起。而不为失。八地已上一切不行。种金刚断。若依天亲法华论说。初地已上受变易生即伏蕴死。若依唯识。有至八地方受变易。七地满心方舍蕴。死二魔。加行所修二类菩萨意乐别故。无垢称经叹八地已上德。云。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明其具德。非今始破。又具破四魔。要八地已上故彼赞之。佛地论云。初地已上离粗四魔。八地已上能离细故。又分段魔名粗。初地离故。变易四魔犹在。细名未离。若变易品魔分别所知障。第四住中离不共无明伴类。所知障资粮道中渐伏。加行道中能顿伏尽。初地永断。其六识中俱生所知障。十地分分断。八地已上一切不行。七识中者。乃至金刚加行道中方断不起。此及六识中种。金刚无间道一时方断。变易蕴。死二魔。唯识有二说。一云金刚道起皆已弃舍。与二障种俱时舍故。正义不然。解脱道起方弃舍之。与无间道不相违故。阿弥陀佛既有魔王。已上诸位准有何爽。要大菩萨能为魔事障大位故。若住菩萨方降天魔。若已成佛十地菩萨无能为障。已出三界。更何须降。四倒四魔即所知障。初之四魔不异于前。故不别说

七示相降时者。释迦化身。化相降位。金刚心起破烦恼魔。舍第五分寿入无余灭。破彼蕴魔。魔王请后更留三月。为显于死得自在故。破其死魔。然破天魔。二文不定。涅槃经说。菩提树下未成菩提。魔王恼乱恐出三界。菩萨入慈定。起雷吼三摩地。即破天魔。同于法华。大通智胜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大般若经八相成道。得菩提已方破天魔。随机部执各有异故。不须和会

三慧义林

三慧义略以十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所缘。四废立。五位地。六诸智相摄。七法行差别。八与陀罗尼对明同异。九地证不同。十诸门分别

第一出体者。此三自性别境慧摄。名三慧故。通现及种。显扬论十七说十八现观。谓闻所成智。思所成智。修所成智。说是智故。有说此三唯是意识或七八识相应慧性。非五识俱。五识不能缘教理故。唯识论第六说。善十一中。五识唯十。自性散动无轻安故。说佛身中无五识故。眼等不能听闻法故。五识中善唯是生得不明了故。有义五识亦有闻修。唯识有说。五识有轻安。定所引善者亦有调畅故。成所作智俱必有轻安故。定有修慧。何缘五识虽无分别。由第六识分别引生有分别惑。闻慧意引而无闻慧。虽不别缘若名若义。名俱之声体即是教。耳既缘彼宁非闻慧。思慧深缘名所诠义。五识可无。闻粗缘教。五识应有。闻慧意引五识善生。因闻所成闻慧伴类。亦闻慧摄。闻所成故。若能引意闻加行善。所引五识生得善者。亦应能引第六意识是分别惑。所引五识唯是俱生。若尔不应通见道断。便违圣教。若亲闻声方名闻者。意慧应非。若闻声故彼所成故五亦应有。瑜伽第十三闻慧地说。于五明处名句文身。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名闻所成地。彼论意说。觉慧为先者。是生得慧。初闇劣故。后听闻等皆是闻慧。能明了故。故耳识俱明了意识。亦是闻慧。不明了者生得慧摄。由此闻慧唯取意识相应慧性。所引伴类亦通五识相应慧性。七识不外缘。八识佛果起。无闻慧故。思慧唯取意识俱慧。五非助伴。行相浅故。非七识俱。在无漏位行相深故。佛无思慧。非第八俱。修慧定通八识俱有。言彼所成慧体性如前。但言所成不说慧者。便通四蕴或五蕴性

第二释名者。初列。后释。列者。一闻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释名者。初释通名。后释别名。释通名者。慧简择义。三者是数。带数释也。闻谓能听。即是耳识能闻于声。成是生长圆满之义。慧体如前。以闻为因因闻所成之慧。名闻所成慧。依士释也。思谓思数。由思筹度胜慧方生。因相应思所成慧名思所成慧。邻近释也。或因于思所成之慧。依主释也。修者证义。明证境故。体即定数。因定相应所成慧。邻近释也。或因于定所成之慧。亦依士释。若但言闻慧思慧修慧。滥持业释。无邻近等。言彼所成便无是失

第三所缘者。俱舍二十二。毗婆沙师说。闻所成慧唯缘名境。未能舍文而观义故。毗婆沙论四十二说。闻所成慧于一切时依名了义。念三藏教及师友教有何义耶。随其所念皆能解了。然成就位实唯缘义。今据初位说唯缘名。思所成慧缘名义境。有时由文引义。有时由义引文。未全舍文而观义故。修所成慧唯缘义境已能舍文。唯观义故。婆沙又说。于一切时不依于名而了义故。譬如有人浮深驶水。曾未学者不舍所依。曾学未成或舍或执。曾善学者不待所依自力浮渡。当知三慧如次亦尔。有言若尔思慧不成。谓此既通缘名缘义。如次应是闻。修所成。今详三相。无过别者。诸修行所。依闻至教所生胜慧名闻所成。依思正理所生胜慧名思所成。依修等持所生胜慧名修所成。说所成言。显三胜慧是闻思等三因所成。犹如世间于命。牛等。如次说是食草所成。今观彼意。天亲正取闻唯缘教思唯缘义修慧亦尔。然毗婆沙诸门分别中唯有一说。此三种慧皆缘名义。与此相违。今依大乘。闻慧通缘若名若义。瑜伽十三说。云何闻所成地。谓若略说于五明处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又于依止名身句身文身义中无倒解了。如是名为闻所成地。此中初文说缘于名。后文缘义。然彼论第十一。说缘法作意者。谓闻所成慧相应作意。不说缘义者。缘教多故。未能舍文而观义故。以教为先而方取义。唯说缘法。理实通缘。思所成慧。有义唯缘于义。瑜伽第十六说思慧自性。凡所思惟唯依于义不依于文。虽彼亦说思择诸法。思素怛缆及伽他义非彼文故。瑜伽第十一又说。缘义作意者。谓思所成慧故。即彼复说。修所成慧相应作意。亦唯缘义不缘于文。十地等中诸后得智有缘教者。彼是闻慧亦非修慧。十地论说八地已上于一切法能堪。能思。能持。如次即是闻思修慧。八地已去定心相续。外缘教法。既说为闻。故知思修但缘于义。筹虑证解二义有别。在佛身中说无闻思。唯有修慧通缘名义。若闻他教非修慧者。其性是何。故知修慧通缘名义。然皆证解。如实义者。瑜伽七十七。解深密经第三卷中。慈氏菩萨白言。世尊。若闻所成。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皆缘义者有何差别。善男子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亦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若诸菩萨。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是名三种知义差别。彼说三慧皆缘名。义。初依听闻以文为先。而观义者名为闻慧。次依思虑以义为先。而观文者名为思慧。次依于修俱于文。义。证解明了名为修慧。此在因位八地以上一体义分。七地已前各有别体。在佛位中无未曾得。都无闻思。唯有修慧。然诸圣教随彼所宜相增。别说缘名。义异。理实如是

第四废立者。十地论第一说。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医。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此喻四义。一受持。二助力。三远离。四安乐行。此义云何。如水不嚼随得而饮。如是闻慧初闻即受。随闻受持。如食咀嚼身力助成。如是思慧嚼所闻法。智力助成。如服良药药行除病。如是具闻。思慧。随顺正义如法修行。远离一切烦恼习患。如蜜。众蜂所依。乐行住处。如是闻。思。修慧果。圣所依处。现法爱味受乐行故。三慧既为圣果因本。说前三喻。由此三慧不减不增。蜂依于蜜喻圣果故。又修圣因有四胜行。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如教修行。初一福行。后三慧行。今说慧行不减不增。又所轨范。略有二门。一善人。二胜法。法有二。一教。二理。通说三乘习行胜法。略有二位。一散。二定。依习胜法。初教后理。闻初缘教胜。思后缘理胜。故分二种。修慧虽有世出世间。证解不殊合为一慧。又生死因略有二种。一惑。二业。多起重者唯痴与疑。由痴迷境不了真妄。由疑因果不肯造修。以此二门便兴恶业。为除痴故令初听闻。为断疑故次思妙理。息恶业故后说修慧。生死因灭苦果随无出世道修便成觉寂。又有三随惑数数现行。一不正知。二妄念。三散乱。虽别行相各有能除。正能断者体唯慧性。故说三慧如次伏断。又出世因略有二种。一福。二智。慧为智相胜独得名。余为福相劣故合说。于智之中。略有三品。谓下中上。初修次修后修异故。由此三品分慧成三。又慧起时由三种力一缘力。二因力。三俱力。如次三慧由三力起不减不增。又由三力。一他力。二自力。三俱力。又由三力。一资粮力。二自性力。三俱力。又由三力。一外力。二内力。三俱力。又由三力。一多由教力。二多由义力。三多由定力。如次三慧各由彼起。故说三慧不减不增。此门即简不说余法为其所成。但说因三所起妙慧。名彼所成。亦废立义

同类推荐
  • 唐尊前集

    唐尊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练中丞集

    练中丞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补汉兵志

    补汉兵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三摩惹经

    佛说大三摩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宋中太乙宫碑铭

    宋中太乙宫碑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未来巫师

    未来巫师

    未来世界,一个少年利用东方巫术追寻星辰大海。“如果我无法直接打败你,我就先下个巫术诅咒你后再打败你。”——柳风......本书基于东方巫术,期在东方玄幻的修炼体系中为巫术正名。
  • 酒的奥妙

    酒的奥妙

    清人施补华在《岘佣说诗》里评子羽先生《凉州词》的后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说:“作悲伤语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还说,究竟酒的作用,“在学人领悟”。看来,喝酒的未必作得诗;作诗的大都是喝得酒的。到北京以后的喝酒记忆,已经是七八年以后的事了。大多是和作者、同学、同事之间的小酌,你来我往,难得会聚。那时要凭票吃饭凭票买酒,不是很方便,但一得机会,总有人会大方地拿出瓶酒来,且是带有地方特色,现在看来都是名酒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时间的长度,不限于自己的感受,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乱世商女谋天下

    乱世商女谋天下

    没有超能力,也没有金手指,怎样才能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活着,美好的活着。
  • 练好口才的第一本书

    练好口才的第一本书

    好口才是训练出来的!中国金话筒金奖得主、著名口才培训师殷亚敏,根据自己三十多年的口才讲授经验以及万千学员的实战训练反馈,总结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深受学员欢迎、易练习、见效快的口才训练方法,专治不敢讲话、不会讲话、不善讲话。
  • 贞观变革

    贞观变革

    莫舒宇怎么也想不到,出个车祸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大唐,而且正好穿越到了玄武门之变时期的临湖殿。尉迟恭本来来不及救李世民,刚好莫舒宇看到了就跟李元吉唠了句嗑,李元吉起身踢了莫舒宇一脚,从而救了李世民一命。从此莫舒宇和李世民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不对,是和李世民的女儿,大唐的公主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
  • 穿越之顾祈

    穿越之顾祈

    顾樱作为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并顺利找到工作却在庆祝之时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王朝的少女,迷茫的她将何去何从?!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而来,但我只想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活下去。好了!以上严肃且严谨的话语就到这里结束,请注意这是一篇欢脱的文章!你没有看错!这就是一篇欢脱的文章!并且天雷滚滚外加狗血连连!人物崩坏如脱缰之野马一去不复返!不爱看的请迅速撤离!如强行看文者请自带避雷针等器具!总结到此结束。接下来请各位看官继续看正文。最后废话两句,请大家多多支持区区【抱住读者桑的大腿,区区会打滚卖萌很好养】。
  • 芳菲令

    芳菲令

    上午十一点过,天终于放晴。连日来淫雨霏霏,淋得人快生豆芽了。除了夏天外,我是喜欢太阳的,阳光是我的兴奋剂,比摇头丸管用。当然我没吃过摇头丸,猜的。路过那株财大气粗的老榆树时,忍不住放下脚步故意站了一会。他背着那么多贯钱,一长串一长串,枝枝丫丫间挂得满当当的,沉重得似要撑不住。风一过,榆钱叮叮倾倾落了一身。
  • 恨无趣

    恨无趣

    计谋、狡诈、阴狠、善变,这世界可真恶心。“少年,你贯彻的正义,有用吗?”“也是,这滩污泥,确实需要一瓢清水。”“在面对你的邪恶的时候,难道正义不就是你自己吗?”“你不是说正义吗?可你现在这样,也不像啊?”“我是你,你不是我。”“我把这世界给你,你把你给我,如何?”摧毁,重塑,不灭,我即是世界!
  • 神级农民系统

    神级农民系统

    新书《惊奇道人》已发,跪求新老读者支持。
  • A Dissertation Upon Parties

    A Dissertation Upon Part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