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6400000008

第8章

第九断诸障染者。障有二种。一俱生。二分别。此复有二。一烦恼障。二所知障。成唯识论第十卷云。分别烦恼障现行。资粮道中渐伏。加行道中能顿伏尽。种。习俱初地断。俱生烦恼障现行。地前渐伏。初地以上能顿伏尽。然故意力有时犹起而不为失。八地以上永不现行。习地地除。种金刚断。其身见等及此俱生。四地永伏。法执无故。此所生起五地不行。以害伴故。所知障中分别现行。亦资粮道中渐伏。加行道中能顿伏尽。种习初地断。俱生现行地前渐伏。乃至十地方永伏尽。若别说者。前之六识八地伏尽。种习皆地地断。七识现行金刚喻定加行道伏。金刚喻定起时种。习俱断。菩萨地说。烦恼。所知障皆有三住所断。一极喜住。一切恶趣诸烦恼品。及所知障在皮粗重。皆悉永断。能令一切中上烦恼皆不现行。最初证得二空真智。二无功用无相住。一切能障无生法忍诸烦恼品。及所知障在肤粗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前最初任运得无生忍。三最上成满菩萨住。一切烦恼习气随眠。及所知障在骨粗重。皆悉永断。入如来住。解深密经说。有三随眠。一害伴随眠。谓前五地诸不俱生烦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无复有。此意说言。第六识俱身见等摄说名俱生。所余烦恼名非俱生。然体稍粗因彼而起。由彼断故此亦随无。故名害伴。二羸劣随眠。谓第六七地微细现行。若修所伏不现行故。非俱生身见断此亦随灭。稍难断故。不违楞伽俱生身见断故贪即不生。彼约二乘断烦恼说。不依菩萨所知障无故烦恼不生说。或依二随眠究竟断位。彼经。此论亦不相违。三微细随眠。谓于第八地已上。从此已去一切烦恼不复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然由初地已断皮粗重故。方可显得初二随眠位。复由第八地在肤粗重断故。显微细随眠位。若在骨粗重断者。我说永离一切随眠住在佛地。实性论中或说四障。一阐提不信障。二外道着我障。三声闻畏苦障。四缘觉舍心障。十信第六心。伏初障信不退故。十住第四住。伏第二障分别我见粗不生故。此二种子入初地断。第三所知障五地断。乐于下乘涅槃之障五地断故。缘觉舍心所知障七地方断。六地犹观十二缘故。或初二烦恼种见道断。后二烦恼种金刚断。胜鬘经说五住地烦恼。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见一处住地初地断。次三金刚断。无明住地见。修二道如其次第顿渐而断。若初四习随同所知障。见。修道中顿渐而断。或说六烦恼。或说七随眠。八缠。九结。十烦恼。十散动。十分别等。如断障章广说。此说唯识观断。不说余所除

第十归摄二空者。诸论说二空。一生空。二法空。其唯识观通二空观。寻思实智通生。法空。为生所依。但说观法。意求种智。观法空故。为于二空生正解故。然且法观必带生空。论诚说故。何故翻悟说迷。生执必兼法执。返迷说悟。生空不带法空。若以解有浅深。悟生未必悟法。亦应迷有深浅。迷用不迷于体。今释未有解体而迷用。所以生执必带法执。悟浅不达深。生空未必带法。二十唯识云。所执法无我。复依余教入。此唯识教入于法空。此说法空必依唯识。非唯识观唯是法空。独作生空亦唯识故。但是法空观必定是唯识。生空不定。二乘生空非唯识观。故唯识观宽通生法观。法观义局唯是唯识。生观义宽通唯识非唯识观。唯识观局有生空非。由此唯识观望生空观。顺前句分别。无唯识观非生空。但法空观必带生故。有生空观非唯识。谓二乘生空观。法空对唯识。亦复如是。有唯识非法空。谓唯生空唯识观。无是法观非唯识。此二作句其义可知。总相而言。唯识通二空观。论但说法观为唯识观者。据决定故。复说诸空互相摄者。如空章说

诸乘义林第四

乘义略以五门分别。一明增减。二辨体性。三释名字。四彰废立。五问答料简

第一明增减者。或说一乘。法花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胜鬘经云。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乃至又云。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又言。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二乘。二乘者入于一乘。一乘者即第一义乘等。辨中边论第三卷无上乘品广说一乘差别有三。一正行无上。二所缘无上。三修证无上。如彼广说。显扬第二十。以六因故佛说一乘。不过摄论所说十因。摄论第十以十因义佛说一乘。如下当解。或说二乘。世亲摄论初云。上乘下乘有差别故。涅槃又云。为声闻乘而说半字。为菩萨乘而说满字。又云。一者大乘。二声闻乘。唯识摄论。成立大乘真佛语中皆有此文。亦名大乘小乘。或说三乘。涅槃经云。譬如病人有其三种。一若遇良医。及与不遇。决定可差。二者若遇即差。不遇不差。三者遇与不遇。决定不差。即以大乘。为初。二乘为次。无性为第三。又有三乘。一菩萨乘。二独觉乘。三声闻乘。故契经言。为求菩萨者。说应六波罗蜜法。乃至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此三乘文处处非一。或说四乘。胜鬘经言。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荷四重任。谓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大般若经第十六会。善勇猛请言。唯愿世尊哀愍我等。为具宣说如来镜智。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于独觉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证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唯愿世尊为答所问。或说五乘前三如前。第四人乘。第五天乘。善戒经等云。无种姓人无种姓故。唯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又称赞大乘功德经。十卷楞伽第八卷说五乘。三乘如前。第四即是种种姓乘。第五方是人天之乘

第二辨体性者。总而言之。教。理。行。果总名为乘。教一乘者。谓诠顺大乘三藏教法。故摄论言。阿毗达磨大乘经等。此正本教大乘。又法花云。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又胜鬘经言。正法住。正法灭。波罗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为大乘故说此六处。此方便教大乘。故知诠顺大乘所有言教。若方便。若根本。皆教大乘

理大乘者。谓真如理六度等行乘此真如理。能有所往名为大乘。故无性言。或乘大性故名大乘。此唯举根本。胜鬘经言。圣谛者。非声闻独觉谛。亦非声闻独觉功德。法花论云。念观者。声闻观人无我。菩萨观真如二无我等。涅槃亦言。声闻有苦有谛。而无有实。菩萨具有。故大乘方便四谛理等皆理大乘。行大乘者。谓六度等。故无性云。亦乘亦大故名大乘。又胜鬘云。正法住等。既是行法名曰大乘。法花论言。方便者声闻观蕴。界。处厌苦离苦。菩萨修六度。四摄。二利。即顺大乘。若根本行。若方便行。皆名行大乘。果大乘者。谓佛菩提。涅槃果法。法花经言。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又胜鬘云。二乘者即是一乘。法花又言。息处故说二。又寿量品说成道已久报佛也。安乐行品说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是法身。即菩提。涅槃皆是果大乘。胜鬘又云。二乘涅槃名向涅槃界。四智究竟得苏息处。是佛有余不了义说。故根本果若随顺果。皆名大乘。有为法中通现及种并诸随顺有漏善法。即善法欲已去闻思等行。并无为法皆为乘体。二乘体者。大乘如前。声闻乘体。即合二乘所有三归已去。随顺出世有漏五蕴。及随所应教理行果。以为体性。故瑜伽论六十四说。声闻乘证得者。谓先受归依等以为因故有五证得。一地证得。谓见。及修。究竟三地。二智证得。谓九智即法类四谛。此后所得世俗智。尽智。无生智。三净证得。谓四证净。四果证得。谓四沙门果。五功德证得。谓无量。胜处。乃至神通等。故知教。理。行。果并是乘体。此论证得。略见道前。据实归依已后并是乘体。此唯根本无方便乘。最下乘故。设有不定性。称退故非因。瑜伽复说独觉证得。谓略有三。一先得顺决择分善证得。二先已得证得证得。三先未得证得证得。前二证得名为独胜。最后证得名麟角喻。故此根本及方便法。教。理。行。果并为乘体。以合独觉。声闻总为声闻乘故出二体。法花经中果为三乘。一乘因称门。唯有一门复狭小故。二乘因称衣裓机案。从舍出之随宜而出。非依门故。三乘体性。若别说者。四谛教。理。行。果并声闻乘。十二缘起教。理。行。果并独觉乘。大乘如前。故成差别。然有说为菩萨乘。能自运及运他故。法华但说为佛乘。三乘相望。佛自乘此。唯广运他故。若名大乘即包因果。若四乘者。胜鬘四乘。以人天善根福分有漏闻思修现种。三归。五戒。八戒。十善等。教。理。行。果。以为体性。由果是彼因眷属故。若运载义其果即非。余三如前说。若般若四乘种。具多少有异。教等无差。唯根本为三乘。并方便为第四。楞伽等五乘。合人天为一。开不定三乘外为一。通别异故。种有异故。乘体无别。合人天者。同有漏法根种齐故。又一种五乘。以通从别。合不定性以趣异故。开人天为二。乘体无差

同类推荐
  •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早夏游平原回

    早夏游平原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义法门经

    广义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池杂说

    上池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冯氏锦囊秘录

    冯氏锦囊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凯恩舰哗变

    凯恩舰哗变

    1944年,二战尚未结束,在南太平洋的海面上,漂浮着凯恩号;正是这艘近乎于报废的老式战舰上,却爆发了美国海军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哗变事件!这已不仅仅是旧时所理解的兵变——只见刀光闪闪,舰长被囚,绝望的水兵成了不法之徒。以副舰长马里克为首的哗变一方,到底是富有责任感和正义感,救军舰地危难之中的英雄,还是阴谋蓄意叛变的暴徒?而舰长奎格,是个刚愎自用的独裁者,还是懦弱胆小的怕死鬼?威利·基思成了这个故事的穿针引线人,这位凯恩号最后一位舰长就像是打开魔法大门的钥匙,将当年整个事件的一层一层展现在我们面前。
  • 九枝水梦

    九枝水梦

    听说那里有九枝莲花的故事,你知道吗?自从上了直达莲花镇的旅游大巴,有人就向随团导游老周提出这样的问题。虽然老周已经人到中年,而且头微微有一点秃,但他身上穿的那件国旗红底色上印着一棵红豆树图案的名牌夹克,却似乎在提醒人们,他是一个付出了成熟代价却仍然呼吸着今天的那种男人。她的眼睛细细的,不是那种睁得大大的眼睛……莲花镇是江南的腹地,群山耸峙而又绵延不断,虽然这里的山不像北国的山那么嵯峨险峻,但进入其中之后,你便会感觉到,它那以柔和的弧形线条叠起的妩媚,也一样让人难以轻易地走出。
  •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替身情人:独宠霸道蛇王

    替身情人:独宠霸道蛇王

    考古女汉子穿越成霸道蛇王的爱妃,咦咦咦,蛇夫君怎么搂着别的女人亲亲我我?简直不能忍!离家出走遇太子躲皇子,顺便调戏一把冥王大人,谁知被某腹黑妖孽一把捉住,“玩够了吗,该回来做王后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南北往事

    南北往事

    江南初遇,他年少轻狂,未承想,只一眼便生了魔障,满脑子都是那个纤瘦的姑娘。京城重逢,电光石火,两人微微笑着,眼睛却泄露了心中的秘密。她敬他,恋他,全心全意信他;他教她,护她,宠得无法无天。那时候,她十八岁,正当一个女孩最好的年纪。深恩负尽,飘零三载,他之于她,是日复一日、苟且偷生的漫长时光里,活下去的希望。年轻时的一场荒唐执念,再回首,竟满腹疮痍,难辨对错。尘世是非,躲不开人间风月;人间风月,躲不开情深意长。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最佳导演

    最佳导演

    做一个导演,制作出让全世界为之疯狂的电影。这是王扬的梦想,可是他的人生刚刚受到了重大打击,因为被人诬陷而遭到南加大开除。但是上帝对王扬关闭一扇窗的同时,又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在马路上被一辆BB车撞了之后,王扬竟然能看到未来的电影!于是,1998年是那么的不平凡,除了《泰坦尼克号》上演神迹,还有一个21世纪最伟大的传奇导演悄然崛起。
  • 最是九洲

    最是九洲

    “我外冷内热,你外热内冷,咱们互补,刚好凑一对。”男人似笑非笑的清冽嗓音响起。殷漓不理他,转过身去,耳尖却在悄悄变红,大腹黑狼,哼,谁要和你凑一对……
  • 四人行

    四人行

    本书收入70后女作家滕肖澜的6个中篇小说,《四人行》《姹紫嫣红开遍》《倾国倾城》《小么事》《美丽的日子》《又见雷雨》。皆为作者近年来引起广泛影响的作品,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全国大奖。小说以优美细腻的文笔,书写了普通上海人的生活。
  • 爆宠医妃:九爷,要抱抱

    爆宠医妃:九爷,要抱抱

    新文已发,《重生娱乐圈:影帝大人,放肆撩》看女主如何重生逆袭娱乐圈,看影帝大人宠宠宠!阮绵绵为人肤浅没追求,穿越古代只愿美男在手江山我有。没想到半道上遇见以为生的俊美绝伦足矣颠倒众生的九亲王。什么?这人要娶她?从此独宠她一人?不不不,穿越人士怎可屈居一人之下?她放荡不羁爱自由好不好?一个美男哪里够!!“听说本王没满足爱妃?”“没没没有!”阮绵绵惊魂未定得看着突然缠上脖颈的大手,秒怂,“很满足,很满足……”“那就让本王看看,你有多满足……”“诶诶!你干嘛……别……过来……别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