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6900000007

第7章

望溪文集三续补遗等编辑

续论劝孝图说等书

女娲氏变为女像

本地土人凿碑字

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刊本

纪大奎论孝道

聪训斋语与澄怀园语之比较

灵璧县志略言灵璧石

两书论余怀诗

论左宗棠家书二篇

杨岘论桐城文

张廷玉言古今图书集成

汪楫悔斋诗摘录

李世熊希南宋郑所南

张佩纶撰述

柏枧山房尺牍

江苏牙厘局差

孝钦显皇后幸农事试验场

论南宋杂事诗

论临川四梦不应丑诋陈继儒

先文庄公格言等联

李文田等书法

淮海英灵集中填讳等事

庐江刘声木十枝撰

望溪文集三续补遗等编辑

予搜辑桐城方望溪侍郎苞集外文,编《望溪文集再续补遗》四卷,已于己巳五月,排印袖珍本。书刊成后,复于高邮夏醴谷太史之蓉《半舫斋古文》中,搜得侍郎序一篇,明卢忠肃公象升遗集中,搜得侍郎《读礼图赞》一篇。侍郎不以工书名,此赞独为八分书,结体颇类汉石经,乃知侍郎非无意于六艺者。予复搜辑湘乡曾文正公国藩古文等,编《曾文正公集外文》一卷,亦于己巳五月,排印袖珍本。后复于《四溟琐记》中,搜得文正《孙文凤殉节记》一篇,嘉定张海门学使金镛《潇湘风雨录》中,得文正致学使二书,长洲朱仲我孝廉孔彰《题江南曾文正公祠百韵》自注中,得文正《题甘祺仁学博宋卅六砖归装图》七绝二首,湘乡刘孟容中丞蓉《养晦堂诗集》自注中,得文正集苏诗句联。声木谨案:新城王文简公士祯,编《浯溪考》二卷,已刊后,复于洪迈《唐人万首绝句》中,得唐郑谷《浯溪》诗,洪觉范《石门文字禅》中,得南宋女史李易安《同景庄游浯溪读中兴碑长句》,皆未及录入,特录其诗于《古夫于亭杂录》。兹因其例,先记之于此。文简无意再续,故录其诗。予尚欲续有所得,可成卷帙,重编《望溪文集三续补遗》、《曾文正公集外文续》,故仅录其目于此,用意既殊,为例亦异矣。

续论劝孝图说等书

《男四十八孝图说》卷,撰,《女二十四孝图说》一卷,不着编辑名氏,光绪二十年仲冬,上海陈雨祥司马钺敦义堂重印,写字绘图本,板藏川沙吴读秋福根敬慎堂。读秋更择善书中言不孝者,为《车鉴录》一卷,附录于后。声木谨案:王晋升撰《二十四孝图说》一卷,绘图帖说,颇为简明,风行一时。踵其后者,续有编辑。窃谓此等撰述,天经地义,伦教纲常,恰理餍心,允宜家喻户晓,人人手此一编,潜移默化于无形之中,实属有功于名教者匪细,为教孝第一善本,未可以浅近而忽之。撰述以觉世牖民为贵,人生以勤善淑世为高,奚必以诠经诂子,高文典册,然后始克足志满意哉!

女娲氏变为女像

乾隆年月,仁和金汝白总宪德瑛,奉命祭女娲、成汤二陵,旋疏奏以女娲氏寝宫中塑女像,乡人奉为求嗣之神,亵渎不经,应请改设木主,禁绝私祈,得旨下部议,从之。千古祀典,始为厘正云云。语见《桧门诗存》及《乡贤崇祀录》中。声木谨案:女娲为上古圣王,尚在三皇五帝之前,原无妇女之说。流俗讹为妇女,历代帝王象中已是如此,不谓陵寝之宫中,公然竟作妇女,且用以为祈子之神,实属荒诞不经,直为千古笑柄。总宪废象,改祀木主,厘正祀典,祛绝谬妄,见识远大,洵不可及。总宪于辛酉,简放江南学政,以祖籍休宁,引嫌奏请。奉旨不必回避,亦属异数。总宪服官廿八载,虽罚俸处分并未尝有,小心谨慎,亦我朝大臣中所仅见。总宪当时以商籍,补仁和县学生员,后复荐举博学宏词。撰述四种,余已录入《再续补汇刻书目》中矣。

本地土人凿碑字

苏州阊门外江村桥寒山寺,即妙利吉剎寺,以唐释寒山、拾得及唐张继一诗得名,实则地居偏僻,并无风景之可言,亦久已荒废。宣统元二年间,云阳程雪楼中丞德全任苏抚,为之修建,并刊有碑石数种。余于戊午六七月间,慕名往游。各门洞开,阒无一人。修建工程,极为草率,不久仍(须)[归]颓废。凡碑石中有「程德全」三字或二字,皆为本地土人击毁无遗,间有仅露「程」字者。声木谨案:道光癸卯秋月,长安南门外十里许,农民耕田,得曹魏《曹真》残碑。出土后,碑文中第九行原有「蜀贼诸葛亮」五字,亦尽为本地土人凿毁殆尽。石后归满洲端忠愍公方,见《匋斋藏石记》。此皆三代直道之公,犹得于末世见之,不可谓非厚幸矣。

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刊本

昆山顾亭林先生炎武,阅《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国志书,一代名臣文集,间及章奏文册之类,有得即录,成《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壹百贰拾卷。昆山顾景范祖禹,搜采经史及方舆书千余家,旁及稗官野乘,成《读史方舆纪要》壹百叁拾卷。嘉庆十六年八月,甘肃巩秦阶道成都龙燮堂观察万育敷文阁,为之合刊行世,用聚珍版,排印壹百贰拾部,复于道光十一年仲秋,重为排印一次。声木谨案:昆山两顾氏此二书,诚人间不朽之盛业,独怪当时百余年间,竟无人为之刊行,设非观察为之校雠排印,后人难得见之矣。《读史方舆纪要》凡例言,辑方舆书目凡二卷,约千有余家云云,惜未能同付钞录排印,深为可惜矣。

纪大奎论孝道

临川纪慎斋明府大奎《敬义堂家训述录》云:「人生天地间,孝弟自是头一件事。《论语》开首两章,便说『其为人也孝弟』,可见不孝弟,便不得为人。古人书中说孝弟事极多,大凡读到此处,便当悚然惕然,一一想到自己身上,天性自然触发,安得复为不孝之子。」又云:「人子或不能常在父母膝下,总要刻刻不忘父母。《诗》云『无父母诒罹』,盖女子一嫁,便离却父母,故以此惕醒之,何况男子!但凡做一事,必想到此事有益我父母否,无玷辱我父母否,不失我父母心志否。涉一处,必想到此处可慰我父母望念否,不为我父母忧虑否。食一美食,穿一美衣,居处一好境界,必想到我父母曾享此否,我今享此,可不愧父母否。当大寒大暑之时,必想到我父母,不知安适否。当饥寒困阨之时,必想到我父母,不知何如,莫也如此否。时时处处如此在心,安得尚有不孝之行!且安得不为善人,为吉人!天地安得不覆佑他!若处处总不想到父母,天性既漓,非心日长,渐渐不知其所至,天地安能覆佑得他!比如树枝,离了根干土壤,自然枯槁,纵有和风甘雨,岂能受其生养。此理最明,人人可晓。」云云。声木谨案:湘乡曾文正公国藩,于同治九年六月,将赴天津,示两子谕中有云:「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云云。语见《曾文正公家训》。均言孝友至道,而明府所论,尤为阐发无遗。设使人人奉为圭臬,刻意遵行,则感召祥和,家因之日昌,国因之日治,和风甘雨,景星庆云,天且因之垂象矣。

聪训斋语与澄怀园语之比较

桐城张文端公英《聪训斋语》四卷,其子文和公廷玉《澄怀园语》四卷,同治癸酉仲夏,第廿七世曾孙曾虔,尝合刊为一书,嗣后刊本益多。以予所见者,有光绪六年十一月,七世孙绍文庞山合刊本,光绪八年天津《广仁堂丛书》本,光绪九年高培谷资州官署宝砚斋刊本,光绪十五年夏仲,合肥蒯蔗农方伯德标湖北藩署妙香山馆排印本,光绪三十一年七世孙绍华山西藩署排印本,又排印袖珍本,予已录入《宝鉴楼架上书目》中,以见一时人之好尚。然以余观之,文和之书,去文端之书,不可同日而语矣。《聪训斋语》佳处,湘乡曾文正公国藩,于同治四年九月,谕其子惠敏公纪泽等云:「张文端公英所著《聪训斋语》,皆教子之言。其中言养身择友,观玩山水花竹,纯是一片太和生机,尔宜常常省览。鸿儿体亦单弱,亦宜常看此书。」云云。语见《曾文正公家训》。此数语,真能尽得其妙。余生平亦酷嗜此书,舟车偶遗,急觅购一本,置诸左右,故藏本较多。《澄怀园语》中,多侈言朝廷恩泽,非全教子之言,可备我朝掌故考据。名虽相同,义例实异,未可以其书合刊,遂一例视之也。

灵璧县志略言灵璧石

《书经》言「泗滨浮磬」,后人言即灵璧县出石,久闻其名,未得其详。兹阅江阴贡文闇明府震撰《灵璧县志略》,记载甚详,因录之于此,以广见闻。文云:「磬石出石磬山,其色青润,其声清越,历代所采,以供郊庙之乐者。西有辉山,其石亦可为磬,质地稍松,攻治较易,近来工匠,多于此采之。虽形色相似,而声则不如磬山所产多矣。巧石出石磬山北平地,旧坑数亩,产石最佳,所谓庆云万态奇峯者,此也。小者高广数尺,大者可一二丈,色青润,备五声,清越有余韵。旁所产石,背有红黄砂纹,品次之。然旧坑之石,绝不可复得。文石产周家山,高广不过数寸,具峯峦洞壑,或有如鸟兽形者,浑然天成,不假雕琢,米元章袖中所藏者,是已。此石亦青色,极细润,摩挲之则黝,声清而无余韵,质小故也。夏秋大雨后,涧水冲激而出,间有佳者,秀皱瘦透,诸美必备。若掘地求之,率多粗恶。今人于大石上凿取其尖,雕镂成文,不堪入目。黑石产土龙山,大小不等,黑白相间成文,不起峯,扣之无声,所谓卧牛菡菡者,然聚烟之语,要不可信。透花石产红鸟山,琢为屏风尊壶等,石中自具山云草木鸟兽之文,与大理不相似。但石色紫,花纹色杂,故不足珍。近来匠人琢为几砚,皆无文,盖此技不传也。民间家藏有文者,余犹见之。菜玉石产齐眉山西玉石山,石之在土中者色如绿玉,极细润。康熙中,民间犹取以为器,今石已竭,山小故也。」云云。声木谨案:《灵璧县志略》四卷、《卷首》一卷,后附《灵璧县河防录》一卷、《河渠原委》二卷,江阴贡文闇明府震,任灵璧县知县时所自撰,乾隆廿五年八月,建平县署此君草堂自刊写字本,予已录入《苌楚斋书目》中。当时未及细考,误以为邵谦吉修。《灵璧县志》无第二本,此书刊本亦罕见,虽叙述简略,未为善本,亦弥足珍矣。

两书论余怀诗

莆田余澹心怀居建康风流领袖,所著《板桥杂记》,世眼以为艳情,道眼以为殷鉴。金陵怀古诗,如《谢公墩》、《孙楚酒楼》、《雨花台》诸作,渔洋山人比之刘宾客。近人多爱其「绿萝僧院孤烟外,红树人家小阁西」一联。余谓写景虽工,要是装色画,非色品也,不如「芳草故都春闭户,落花寒食夜开樽」,淡宕有味,云云。语见山阴杨葭渔际昌《国朝诗话》。声木谨案:新城王文简公士祯《渔洋[诗]话》云:「余澹心居建康,常赋金陵怀古诗,不减刘宾客。《谢公墩》诗:『高卧东山四十年,一堂丝竹败苻坚。至今墩下潇潇雨,犹唱当年[奈何许]。』《孙楚酒楼》诗:『江南城西酒楼红,无数杨柳迎春风。孙楚去后李白醉,千年不见紫髯公。』《雨花台》诗:『雨花台上草青青,落日犹衔木末亭。一线长江三里寺,千年鹤唳九秋萤。』《劳劳亭》诗:『蔓草离离朝送客,骊驹愁唱新亭陌。夜深苦竹啼鹧鸪,空帘独宿头皆白。』顺治辛丑,寄余广陵,余答诗云:『千载秦淮水,东流绕旧京。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锺阜蒋侯祠,青溪江令宅。传得石头诗,肠断芜城客。』」云云。文简虽盛称其诗,然当时实以艳体擅场,亦一时风气使然。文简编《感旧集》及吴江徐电发太史釚编《本事诗》,均录其诗。撰有《味外轩集》卷,从未见诸家著录,想已久佚矣。

论左宗棠家书二篇

同类推荐
  • The Oregon Trail

    The Oregon Tra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题

    无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岛算经

    海岛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剪灯余话

    剪灯余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讳忌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讳忌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溪蛮丛笑

    溪蛮丛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 炽爱似火:夺心邪少

    炽爱似火:夺心邪少

    他妖孽般俊美脸庞,自认为能迷惑世间所有女人,游戏人间玩世不恭在莺莺燕燕之中徘徊,她的出现成功夺取了他的心房,第一次付出真情!结果她成了他嫂子。痛苦万般从大少爷落魄成流浪汉,在他人生最低谷期遇到了,宛如一朵蓝玫瑰似的她,她的出现改变了他人生观价值观,可始终无法得到她的爱!他发誓这一生必须追到她为止!
  • 烈焰天狂逆世大小姐

    烈焰天狂逆世大小姐

    前一刻她在现代一手覆灭整个烈家,下一刻,她重生在未婚先孕的烈火山庄废物大小姐身上。平时练功,淘宝贝,抓魔宠,小日子过得低调而悠闲。奈何心怀叵测之人聚众策反,此时大家眼中的废物大小姐,彻底死去伪装,化为煞星凶神翻手云覆手雨,藐视苍生,颠覆乾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王爷在线追妻

    腹黑王爷在线追妻

    (全本甜)不就是出了个车祸吗,怎么就穿越了,这什么破理论,穿越也就算了,你给我穿越到一个刚出生的破小孩身上是怎么回事,瞧不起我,还是要整死我? 家斗?宫斗?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嘻嘻… 穿越的第n年,要嫁给一个从小体弱多病,命不久矣的王爷?真的假的?那命不久矣的王爷早死晚死都是死,反正她不在乎,她在乎的是什么?是自由啊!只要她自由,什么都好说!只是嫁过去的她,第n天哭诉!谁跟她说这王爷病态严重的,粗来,我和你谈谈!
  • 极光下的爱丽丝

    极光下的爱丽丝

    《极光下的爱丽丝》的女主人公是个擅长泰拳,也狂爱绘画的多面美少女,为了一个梦境预言,她坚持不懈追寻着命中注定的丈夫,而一次假扮歌迷,却让那梦境预言产生无法成真的危险。现实中的感情线,是否能如梦中预言那般清晰浪漫?故事背景从校园到社会,从梦幻到疼痛,从青春蜕变为成熟,文字纯熟,充满梦幻色彩。如果手中缘分红线的另一端没有被你爱的人牵起,你是否会不顾一切与命运抗争到底……
  • 何氏虚劳心传

    何氏虚劳心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三种爱情(刘亦菲宋承宪主演)

    第三种爱情(刘亦菲宋承宪主演)

    他爱上了她,在她还不知道他是谁的时候。他想给她一切,只是他需要时间。她也一样,她甚至无法抵抗他清澈的眼神。不该开始的,往往都会开始,一旦开始了,就只能在甜蜜与伤痛中沉沦。他说:不要想将来,将来让我来想。她说:我不要将来,我只要现在。但是,真的能做到吗?有一种爱,停不下,却到不了。
  • 公爵的小小新娘

    公爵的小小新娘

    天空中乌云密布,透着一种让人快要疯狂的压抑,乌云之下是令人窒息的场景,最残酷的厮杀,最残酷的征战,在一一上演。“杀——”士兵们嘶吼着,举起手中的矛与盾,冲入了人群之中,鲜血洒在了战场的每一寸土地之上,一个又一个身体无力的倒在地上,人们已经完全疯狂了,眼中只有一个信念:杀光所有的敌人!刀尖在空中相会,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音,一声又一声哀嚎响起,充斥着这个死亡的时刻。终于,似乎所有的身影都……
  • 与身体相疏远

    与身体相疏远

    《与身体相疏远》是新散文代表作家庞培先生的散文结集。其中包括创作于早年的《低语》选章以及近作《五种回忆》《旧事记》等。作者通过深度回忆将时间深处的影像一一复原。作为一个地处江南的家庭的点滴在作者温婉优美的文辞中对外曝光。无论手足之情,父母之爱,师长之谊都在他堪称精湛的文笔底下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