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4200000026

第26章

二料揀有三。初重二。初問。二答。意在解用漸漸薰除。今問。若謂此論旨在圓者。於今除惑其疑可三。一但論除不說不除。二但論離不說於即。三但論漸不說於頓。答。須知圓除無非約即。但就性惑說義不同。即惑是性從性說義故云不除。如荊谿云。本觀理是。不觀染除。染體自虗本虗名滅。故妙體滅不立除名。然此文意非謂離染直觀心性。亦乃非謂不除於染。良由了染即性。從性說義故云理是不立除名。或了惑即性。從惑說義正如今文論於薰除。然今文意非謂離性而除於惑。祇由了惑即性從惑說義故但云除惑。了惑即性復從惑從性而說義者。則云約即論除融氷是水。約即從性論除從惑。其謂漸頓義亦斯類。理性常頓。情惑常漸。了惑即性從性為言故云頓除。了惑即性從惑為言故云漸除。然情惑即性。漸除之處即頓除性。隨情事頓除之處不妨漸除。據其性非頓非漸亦乃非除。不如此了者方是圓宗。法界全體一色一念無不具足此全體也。今於一念如是除惑。若除惑若除不除。若即若離若頓若漸。義無不可。問。何知理頓情漸。答。佛頂經云。理即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同次第。畫。

答文為二。初總答。二所以下示相四。初示不得敵對相除。由歒對者先須二法並存然後除一存一。余既解時無惑惑時無解。豈名敵對。二如是下釋伏疑。由聞二法前後不俱不名敵對。故潛疑云未必二法共在一時名為敵對。但以解起惑除名為敵對。今釋此凝。解起惑除故當然也。但不得云解起惑除名為敵對。夫敵對者必解起後更無於惑方成敵對。若解起後有惑者何名解起敵對解惑。今既解起。惑種未滅。故知乃非敵對。非敵對相除。文云如是雖由至惑用不起者。斯是顯可疑者之辭。然其本識至還起用者。正釋其疑。三如是下正示薰除三。初法。文云解用漸漸薰心者。稱理之解常頓。從行之解自殊。若尅諦法體。理性則頓情事則漸。其解從行漸者。祇由行從情漸。行若從理則曰頓行。問。今以解除情。何云以解從情名而漸耶。答。解若稱理其解即頓。但由情隔故解淺深。指此名為以解從情。二如似下喻。三惑種下合。四非如下辨異權小。祇由小乘不談本識故無熏除。豈同不知便非其理。有本云亦迷熏除迷應為還。

第二重。初問。為見淨心者。見即解也。答三。初法。意云別無所由。由解淨心為熏。淨心則為解。由惑淨心為熏。淨心則為惑。故云解惑之用皆依一心。并云即自熏心更無所由。此則淨心之外無別有法。雖悟假師教。即心迷由外緣。外緣即心。即是自熏自悟。自熏自迷。二如何下喻。此喻不全。波動因風不但是水。若取因風則別有由。今若以喻順法。應須了風即水。由波動處即是風故。波既不離於水。故風亦不離水也。清風如師教之緣動於淨波。毒風如無明之緣動於濁波。三解惑下合。法理易曉但總合爾。

第三重。問者由佛隨機。或談有位或說無位。故得今約有無為問。及下答文乃從有位。須善其旨。何者。談無位者可非有位。說有位者不離無位。如世坐位必依於地。地無彼此位自先後。從地為言可云無位。從位為言不可無地。若得此旨。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一位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理無不通。又應四句分別位地。一地非位。二位非地。此二句者地是平等一理。復是漸次修證。修依理立。修不分而分。地位殊爾。三地即是位。如十地也。四理即是地。如法位也。荊谿乃云。位可一如。應知此位即經一地二。答云不定者。一有無不定。今就有位一相而言。二橫竪不定。今且就竪一相而言。由下論位凡有四番。前二約竪後二約橫。於前竪義初竪者。分別中止既言十解屬別住行。依他中止未入中道。但在似證屬別迴向。此之二位即是圓信真實性止說。既云佛滿。其未滿者即別地上同圓住上終至等覺。第二竪義者。依他修止已入中實故屬地上同圓住上。是故分別即屬地前同圓住前。由圓住前竪屬空假。此空假者或以七信為空。八至十為假。或通以十信為空。或通以十信為假。不談空空。不談假融。皆通十還成竪義。復望登住為中故亦竪。大師云。界內習氣至八九十信盡者。斯乃通以十信為空。其實性既破子時無明妄想。故惟妙覺。後二橫論者。初約十信似證為橫。次約名觀解行論橫。此二橫義文談五即。若非理性。三止一時五無由橫。是故六位位具三。

二又復下總明。離凡夫等者。約人為言。凡夫聲聞俱為所離。菩薩能離。況菩薩人通於四教。今文在圓。

大章第五止觀作用。從前生起離在果後。約文求意實被初心。又作用之言。止寂觀照亦可俱通名為作用。今文意別。正取化他為作用也。釋文為三。初標章。二謂止下隨釋。三此明下結釋又二。初長行三。初別示二。初止體證淨心者。就佛自辨。與諸眾生者。約生對說。理融無二之性者。若從性用染淨不同。今從體故云無二。圓同一相之身者。以一為相故名一相。一非筭數。相非色心。即法身也。況法身處二身常在。是故三身一相而圓。今文在體同名法身。三身一相。離佛果顯生因。故佛果身與生理等。雖非色心即色心。即色心是三寶。無三者。體證淨心既融無二。故三寶無二寶。由證淨心見一體故。二諦不二者。與諸眾生既圓同一相故。二諦不二故。指生死即涅槃故。怕兮者。總歎無二一相之德。凝湛者。如理融無二。淵渟者。若一相圓同。恬然者。總無三不二之德。澄明者。如混爾無三。內寂者。如莽然不二。澄靜之處自然發明。文意在澄。內明之處自然恬寂。文意在寂。用無用相者。染淨三皆是性用。動無動相者。眾生俗事即是真常。本來平等者。示其本來一性法體。心性法爾者。示其法體不可思議。此則甚深法性之體者。以德歎體。當知體德不獨甚深亦乃無量。以由一性竪窮橫遍。當處絕侍。二謂觀下觀。敘述經論示起用相。由證性故得難思用。今所記者直記義理。凡前後經論并事相等不復委引。

二又止下通辨。文有三對各成四句。初約生死涅槃住與不住不入與不互成四句。次約寂用即離以成四句。三約生死涅槃單複以成四句。又初二句約即。第三句約己。第四句約照。

三料揀。初問。二答二。初總答。別在依佗者。以依他性非有而有。有即是假。又分別性既然證空。證空之後即當假也。即橫論竪故作此對。以餘性助者。二性皆有觀行故也。二此義下別釋二。初依依佗。由依他性體是虗相。非有而有。故能成立緣起化用。二然復下。以餘性助二。初明餘性助。具說三性者。能助所助共而辨也。又以三性止觀皆在化用者。於化用中明甚止寂故俱屬用。今文應以分別為空。依佗為假。真實為中。圭峯亦以中論三觀對此三性。問。前真實性乃以自他體同為止。今何為觀。答。此義幽隱難以會通。苦得前此義易了。前體同者即是一性故名為止。今體同者乃是中道故獨屬觀。何者。由前淨中依佗性觀以該中道寂光法身。依佗修止乃止中道寂光法身。故至實觀惟觀一性。及修止時乃止自他一性之殊令了體同。今依他觀乃是於假。故依佗止止虗相假乃見中道。故至實觀乃了自他中道體同。修止自佗。中道亦泯。見平等性。故云本來常住大般涅槃。

二又若下發願助三。初始行二。初標示。二何故下釋相。應知南岳所明止觀不出十乘。今文云先須發願者。豈非發菩提心。得修止觀者。豈非巧安止觀。除障得益者。豈非破法遍。亦有位次者。豈非知次位。知流轉即生死不轉是涅槃者。豈非識通塞。兼以餘性助成者。豈非對治助開。既助化他自行。比除真性上橫執之真者。豈非離法愛。捨世諦者。豈非能安忍。既有其外內術可知。用無塵智者。豈非調道品。既有其慧戒定必存。但此窮染之處微妙難知者。豈非不思議境。文雖前後意實貫通。名雖不窮趣實無別。義雖不等自實可同。又復今且取一二句顯者。示知無其源流應遍一部。覽入當念方名大車。但以智者分別廣說。故於正修別示其相名義顯著。然其道理亦遍十章。又復智者通示十乘雖皆正觀。若別說者。故前七乘而為行。此如記辨。又復須知。自就前七依於妙境發菩提心。依菩提心修於止觀。惟此三乘是行正相。況破遍者即是止觀所破昏散。修止觀時豈存昏散。破徧既爾。通塞等義自可比知。是故今文惟明願行必依境故具三乘。此且一期生起而說。若論入道必須遍達一部文義即心而明。然後於境於願乃至離愛隨一處入皆具十乘。是故不須大車之譬。自利利人法不出此。今先修止後起觀者。自行成己然後化物。前文先觀後修止者從事入理。是以前觀亦可但為起用方便。隨念即通者。有即非有不為礙。所以即通。隨念即成者。非有即有不為非滯。所以即成。即通即成者。皆妙性之功也。二若久下久行。前始行者位在名觀。今久行者位在相似。故云發意欲作隨念即成欲作。次言比前名觀。須前入止然後起觀方隨念成。今相似位欲作即成故深於前。比後真證任運而成。既云欲作未逃作意故淺於後。又所成相淺深不同。相似成者以一妙音滿三千界。名字觀行所成豈然。三諸佛下真證四。初法。對前作意初住已上皆在佛收。住前但得名為菩薩。又復若以分極而分作不作意。則等覺已還皆名作意。惟佛非作。今文亦可通作此說。二譬如下喻。三如來下合。即體為用。從體論功。故云不作。四此蓋下結。三僧祇者。通大通小。無執三祇一向在小。云淳熟者。永絕無明相雜故淳。常與妙理相應故熟。更無異法者。熏熟故爾。此外無法。又復意顯初心之解與果地解無二無別。初心本熟。用為事礙為生為凡。若淳熟者即是此解而名為佛。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休假中的奇案

    休假中的奇案

    度假就应当是这个样子。头上顶着一轮火热的太阳,耳边听着那醉人的波涛声,吸上口充满了海水味的清新空气,身边还要陪伴着一位身穿比基尼泳衣的棕色皮肤的姑娘。我从未想过自己能有福气来享受这样的休假,但这居然成了现实。自从我到警察局以来,第一次享受夏季一个星期的休假,我也是本局的第一名幸运者,尤其是升任第一组组长以来,几年的夏季都连续发生几起大案,连星期日都搭上了。一晃几年过去了,一旦给了假期,竟不知如何去打发了。
  •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邓小平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邓小平

    邓小平,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革命生涯。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还是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 药征续编

    药征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Ⅱ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Ⅱ

    相信,很多生活在平凡世界里的男人都曾经被深深地感动过。的确,短短的几句话就唱出了平凡男人的心声,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但是,我们要看到这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成功的欲望与财富的欲望对男人的吸引力。一般而言,身为雄性,男人的财富占有欲、出人头地的欲望要比女人强烈得多。如果一个男人一事无成的时候,他内心的雄性基因会使自己焦躁不安。男人能吃苦,才有挣钱的可能男人有眼光,找对门路发大财男人敢下手,抓住财运绝不放男人有魄力,不拼一把枉一生男人主意多,有点子就不愁没钱赚男人算盘打得精,钞票自动来敲门男人路子野一点,财路才会更宽阔放下臭架子,向千万富豪学挣钱智慧告诉你实在的挣铁方法读懂社会非常挣钱手段。
  • Donal Grant

    Donal Gra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春旋律:国民男神宠上天

    青春旋律:国民男神宠上天

    她跟他表白的三次,都不是她想要的。当他追她时,要向她表白三次。结果,他说已经有了第二次,顿时她傻了,什么时候?第三次,他说,“你要的,我给你。”然后把她拥在怀里,亲吻了起来。事后,她才知道,原来她收过一条短信"你在哪里,我找你"是他发的。第二次,却“你站在原地,我找你。”
  • 优雅的流浪汉

    优雅的流浪汉

    他,不知道怎么就来到了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也就这样接纳了他。其实这个世界接纳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人和物,就像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含玉出生的孩子、会说话的帽子……他来到了这个世界开始认识他周围的世界,认识什么是美,什么是爱……
  •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收录了叶延滨最重要短诗作品,主要包括《干妈》、《环行公路的圆和古城的直线》、《囚徒与白鸽》、《寺中扫帚声》、《蜜月箴言》、《时间到了》、《最后的年轮》、《现代生态学》、《月族》、《石碑与青藤》、《一个人在城外》等百余首,供文学爱好者欣赏。
  • 来不及相爱

    来不及相爱

    小小说文体究竟能走多远?或许要取决于两个必要的生存条件:一是小小说能否不断有经典性作品问世,以此来锻造和保证它独具艺术魅力的品质;二是在从者甚众的写作者中,能否不断涌现出优秀的代表性作家,来承担和引领队伍成长进步的责任。只有这样,小小说才会像一句广告词所说的那样: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绝世武侠系统

    绝世武侠系统

    重活一世,得到大武侠系统,里面拥有前世武侠世界中所有的武功!小李飞刀,例无虚发;一剑西来,天外飞仙;九阴九阳,道佛秘典;……在这敝帚自珍,连三流武学都严禁外传的天下武林,石小乐我行我素,频施绝艺,一路狂歌,终成武神之名!群:304032856(全订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