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6000000009

第9章

两序章第六

两序之设为众办事。而因以提纲唱道。黼黻宗猷。至若司帑庾历庶务。世出世法无不闲习。然后据位称师临众驭物。则全体备用所谓成己而成人者也。古犹东西易位而交职之。不以班资崇卑为谦。今岐而二之非也。甚而党斗。强弱异势至不相容者有矣。惟主者申祖训以戒之。欲其无争。必慎择所任。使各当其职人无间言可也。

西序头首

前堂首座

表率丛林人天眼目。分座说法开凿后昆。坐禅领众谨守条章。斋粥精粗勉谕执事。僧行失仪依规示罚。老病亡殁垂恤送终。凡众之事皆得举行。如衣有领如网有纲也。虽大方尊宿。若住持能以礼致之。亦请充此职。谓之退位为人。如文殊为七佛师。犹助释迦扬化为众上首。吾宗睦州于黄檗。云门于灵树。光昭前烈诒训后来。名位之重可轻任耶。

祖庭事苑云。首座即古之上座。梵语悉替那。此云上座。一耆年。二贵族。三先受戒。及证道果 今禅门所谓首座者。必择其己事已办众所服从德业兼修者。充之。

后堂首座

位居后板辅赞宗风。轨则庄端为众模范。盖以众多故分前后。斋粥二时过堂及坐禅。则后门出入。如缺前堂。住持别日上堂白众请转前板。插单唱食。其坐禅坐参。只众寮前第三下板即入堂。不必鸣首座寮前板。余行事悉与前堂同。

书记

即古规之书状也。职掌文翰。凡山门榜疏书问祈祷词语悉属之。盖古之名宿多奉朝廷征召。及名山大刹凡奉。

圣旨敕黄。住持者即具谢表。示寂有遗表。或所赐所问俱奉表进。而住持专柄大法无事文字。取元戎幕府署记室参军之名。于禅林特请书纪以职之。犹存书状。列于侍者使司方文私下书问。曰内记云。而名之著者。自黄龙南公始。又东山演祖以是职命佛眼远公。欲以名激之使兼通外典助其法海波澜。而先大慧亦尝充之。凡居斯职者。宜以三大老为则可也。

知藏

职掌经藏兼通义学。凡看经者初入经堂。先白堂主同到藏司相看。送归按位对触礼一拜。此古规也。今各僧看经多就众寮。而藏殿无设几案者。然充其名当尽其职。函帙目录常加点对缺者补完。蒸润者焙拭。残断者粘缀。若大众披阅则藏主置簿。照堂司所排经单列名。逐函交付。看毕照簿交收入藏。庶无散失。推原吾宗既曰教外别传。犹命僧专司其藏者何也。以佛之所言所行为教律。而僧有不遵佛之言行乎。特吾之所证所得不溺于文字。而超乎言行之表。以见夫自性之妙焉。又祖之意。欲吾徒遍探诸部与外之百氏。期以折冲外侮应变无穷。所谓不即不离者是也。后以众多列东西藏。

知客

职典宾客。凡官员檀越尊宿诸方名德之士相过者。香茶迎待随令行者通报方丈。然后引上。相见仍照管安下去处。如以次人客。只就客司相款。或欲诣方丈库司诸寮相访。令行者引往。其旦过寮床帐什物灯油柴炭。常令齐整。新到须加温存。维那在假。则摄其行事。僧堂前检点行益客僧粥饭。遇亡僧同侍者把帐。暂到死主其丧。雪窦在大阳。禅月在石霜。皆典此职毋忽。

知浴

凡遇开浴。斋前挂开浴牌。寒月五日一浴。暑天每日淋汗。铺设浴室。挂手巾。出面盆拖鞋脚布。参头差行者直浴。斋罢浴头覆维那首座住持毕。鸣鼓三下。浴圣桶内皆着少汤。烧香礼拜想请圣浴。次第巡廓鸣板三下。遍鸣鼓第一通僧众入浴。第二通末头首入浴。第三通行者入浴。此时住持方入。以屏风遮隔而浴。第四通人力入浴。监作行者知事居末浴。就弹压之。并点视。令息窖中火及炭煤。水洒干净有余柴搬于远处。其入浴资次当刊揭浴室外(今时谓住持殿头首后浴。知事殿行者后浴。非也。如往持有故欲同头首先浴。则不用设屏障。不入小阁内。只头首板头解衣)室内挂小板旁钉小牌。书云(鸣板一声添汤。二声添水。三声则止。以此为节)如施主设浴。则课经回向能妙触宣明。成佛子住则功不浪施矣。

知殿

掌诸殿堂香灯时时拂拭尘埃。严洁几案。或遇风起。须息炉内香火。及结起幡脚防顾使勿近灯烛。施主香钱不得互用。佛诞日浴佛煎汤供大众。四斋日开殿门。以便往来瞻礼。

侍者(烧香书状请客)

侍者之职最为近密。观道德于前后。听教诲于朝夕。亲炙参扣。期法道底于大成。而礼节常宜恭谨。庆喜之侍瞿昙。香林之侍云门。佛祖重寄其可忽诸。

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开室。念诵放参。节腊特为。通覆相看。挂塔烧香行礼记录法语。烧香侍者职之 凡住持往复书问制作文字。先具草呈。如阙书记。山门一应文翰。书状侍者职之 凡住持应接宾客管待尊宿。节腊特为具状行礼。请客侍者职之。或维那知客俱不赴众。或在假。其行事三侍者皆当摄之(或云书状不当干涉余事。无据)若住持久出则归众行立。暂出则不离班位。

衣钵侍者(不立班)

先辈多以丛林老成之士为之。盖能纳忠救过罗致人才。内外庶事通变圆融。庶几上下雍肃。如密庵有如侍者。而得松源世其家。东叟得升首座。而家法益严。今诸方往往任后生晚辈。甚致败德误事。可不慎欤。

汤药侍者(立班)

朝暮供奉方丈汤药。左右应接。佐助衣钵侍者。抚恤近事行仆。或暂缺侍者。客至通覆烧香。或缺人回向。皆宜摄行。须择年壮谨愿者充之。

圣僧侍者(不立班在众后行道堂外粥饭)

贵有道心。斋粥二时上供鸣下堂椎。朝夕交点被位。中夜剔灯。同维那交收亡僧唱衣钱。住持迁化把帐。头首秉拂则为烧香。或代鸣椎。念佛职满。在本山当预侍者名。退耕断桥二老在众时常充此职。以能结众缘而励志于道也。

东序知事

都监寺

古规惟设监院。后因寺广众多。添都寺以总庶务。早暮勤事香火。应接官员施主。会计簿书出纳钱谷。常令岁计有余。尊主爱众。凡事必会议。禀住持方行。训诲行仆不妄鞭捶。设当惩戒摈罚。亦须禀议量情示警。母纵威暴激变起讼。差设庄库职务必须公平。母用私党致怨上下。昔丛林盛时。多请西堂首座书记。以充此职。而都监寺亦充首座书记。否则必腊高历事廉能公谨。素为众服者充之。既无取于公。而道福殊胜上下美留。虽连年不易。或数请再充。又何伤焉。故所在单寮勤旧不满五六人。副寺以下非历三次。不归前资。监寺非三次。不归蒙堂。都寺非三次不得居单寮。再请出充者。公界封钥元房。以避嫌疑。斋粥二时必赴堂。则行仆行益自然整肃。如杨岐之辅慈明。石窗之辅宏智。可为法则。

僧史曰。知事三纲者。若网罟之巨绳提之则百目正矣。梵语摩摩帝。此云寺主。即今之监寺也。又大集经云。僧物难掌。我听二种人掌三宝物。一阿罗汉。二须陀洹。更复二种。一能持净戒识知业报者。二畏后世罪有诸惭愧者。

维那

纲维众僧曲尽调摄。堂僧挂搭辨度牒真伪。众有争竞遗失。为辨析和会。戒腊资次床历图帐。凡僧事内外无不掌之。举唱回向以声音为佛事。病僧亡僧尤当究心。每日二时赴堂。堂前钟鸣离位。入堂圣僧前左手上香。退两步半。问讯合掌而入椎边立。先看逐日回看神示名位。钟鼓绝鸣椎一下。众展钵已再鸣椎一下。合掌默回向当日神示。左手按砧。举云(仰凭大众念。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十号云云)右手鸣椎。高不过五寸。声绝方下椎。急缓合度。俟首座唱食至第三句将毕。转身退至立僧板头立。俟行食遍。进前鸣椎一下。合掌至圣僧前问讯。出堂归钵位。若施主斋僧行嚫遍食。椎后从圣僧后转。左边朝首座问讯。复鸣椎一下而出。为请施财也。或有他缘。或暂假出入。将戒腊簿假簿堂司须知簿。亲送过客司令摄之。

寄归传云。维那。华梵兼举也。维是纲维。华言也。那是梵语。羯磨陀那删去三字从略。此云悦众也。又十诵律云。以僧房中无人知时。打揵(巨寒切)椎(音地)又无人涂治扫洒讲堂食处。无人相续铺床。众乱时无人弹压等。佛令立维那。又声论翻为次第。谓知僧事之次第也。

副寺

古规曰库头。今诸寺称柜头。北方称财帛。其实皆此一职。盖副贰都监寺分劳也。掌常住金谷钱帛米麦出入。随时上历收管支用。令库子每日具收支若干佥定飞单呈方丈。谓之日单。或十日一次结算。谓之旬单。一月一结一年通结有无见管。谓之日黄总簿。外有米面五味各簿皆当考算。凡常住财物虽毫木。并是十方众僧有分。如非寺门外护官员檀越宾客迎送庆吊合行人事。并不可假名支破侵渔。其上下库子须择有心力能书算。守己廉谨者为之。病僧合用供给之物。即时应付。如仓库疏漏雀鼠侵耗米麦。蒸润一切物色。顿放守护有不如法者。并须及时照管处置。

典座

职掌大众斋粥。一切供养务在精洁。物料调和检束局务。护惜常住不得暴殄。训众行者循守规矩。行益普请不得怠慢。抚恤园夫。栽种及时。均俵同利。二时就厨下。粥饭食不异众。粥饭上桶。先望僧堂焚香。设拜然后发过堂。

直岁

职掌一切作务。凡殿堂寮舍之损漏者。常加整葺。动用什物常阅其数。役作人力稽其工程黜其游堕。母纵浮食蠹财害公。田园庄舍碾磨碓坊。头匹舟车。火烛盗贼。巡护防警。差拨使令赏罚惟当。并宜公勤劳逸必均。如大修造则添人同掌之。

列职杂务

寮元

掌众寮之经文什物。茶汤柴炭。请给供需。洒扫浣濯。净发椸巾之类每日粥罢。令茶头行者门外候众至。鸣板三下。大众归寮。寮长分手。寮主副寮对面左右位。副寮出烧香归位。茶头喝云(不审)大众和南遇旦望点汤。鸣板集众。烧香行汤如常礼。

寮主副寮

凡安众处寮元照戒次。自下而上。请充之。写定名字。预贴牌上。十日一替。佐寮元办事。旦暮僧众归堂。巡视经案。或有遗忘什物者。眼同收拾付还。及交点本寮什物。提调香灯茶汤。母容外人止宿及寄卖物件。犹预定望寮一名。使以次挨补副寮。若寮主遇满从维那请交代。副寮遇满从寮元请交代。

延寿堂主

看视病僧。汤药油烛炭火粥食五味常备供须。公界倘缺。若自己丰裕结缘应付。或劝化施主措办。床席衣被狼籍秽污。为其洗浣母生憎嫌。八福田中直病为第一也。

净头

扫地装香。换筹洗厕。烧汤添水。须是及时。稍有狼籍随即净治。手巾净桶点检添换。凡供此职皆是自发道心。将交替时。堂司预出小榜云(下次净头缺人如有结缘请留芳名)愿结缘者收榜白堂司。然后覆住持请充之。

化主

凡安众处常住租入有限。必籍化主。劝化檀越随力施与。添助供众。其或恒产足用。不必多往干求取厌也。

园主

不惮勤苦。以身率先。栽种菜蔬及时灌溉。供给堂厨。母使缺乏。

磨主

兼主碓坊米面。供众极有关系。须择有道心人。谙晓舂磨等事者充之。

水头

五更烧汤。供大众颒盥。手巾面盆灯烛牙药。母令缺少。冬月烘焙手巾须早起铺排。勿致临时动众念。

炭头

预备柴炭以御寒事。或化施主。或出公界。须令足用。

庄主

视田界至修理庄舍。提督农务抚安庄佃。些少事故随时消弭。事关大体申寺定夺近时丛林凋弊百出。而庄中尤甚。略举其三。诸方通害初争庄职。安能遍及。构怨住持上下不睦一也。一充其职离寺相远。靡所不为。致争起讼。供众钱粮尽皆耗费。复积逋负以累于后。因而纪纲不振。庄佃生侮租课不还。其弊二也。纵使老成能事充之。而州县应酬。吏胥管干。乡都职役。邻里富豪。皆合追陪。既启其端。稍有不及。便生衅隙。虽不明支。而巧立除破公私无益。故庄中之费或半于寺。其弊三也。只如大家业产巨富不闻分遣子弟。遍居庄所。盖耕种有佃。提督则有甲干。收租之时自有监收僧行。此外纵有输纳修圩依粮等项。只临时分委勤旧知事。限期使办。事毕旋归。非唯省费。有补常住而消祸未萌。公私攸济。今诸方之废如逃亡家。住持勤旧能恤念寺门。欲撙费救弊汰除滥冗。请自此始。其初例有当重难。而应充庄职者别议酬补之。

诸庄监收

古规初无庄主监收。近代方立此名。此名一立其弊百出。为住持私任匪人者有之。因利曲徇者有之。为勤旧执事人连年占充者有之。托势求充者有之。树党分充者有之。角力争充者有之。蠹公害私不可枚举。虽欲匡救末如之何。倘得廉正勤旧辅佐住持。公选区用。或对众阄拈之充。充此职者当克己为念奉众为心。毋苛取佃户。母亏损常住。则自他俱利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上海蓝调

    上海蓝调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800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而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的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洋气”、一个“霸气”,“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最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 国学大讲堂:中国顶级国学圣贤的公开课

    国学大讲堂:中国顶级国学圣贤的公开课

    国学源远流长,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得之。本书旨在化繁为简,将经典的国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读,为更多向往国学的读者提供精神上的“低门槛、无障碍阅读普及本”。史、儒、佛、道、法、兵、中医、易经、礼节、饮食……这里无所不包,等待着你的探索。
  • 田园生香

    田园生香

    许霜林一脚踏空穿成了悲催的农家女。父亲卧病在床,母亲性子软弱,几亩薄田被伯叔婶婶趁火打劫。家里哥哥姐姐一大窝,穷得揭不开锅。幸得上下同心,挽起衣袖,挖池养蚕,誓要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已有完结宅斗文《重生之并蒂》,另有群号313065978,愿勾搭。
  • 乌龙出阁

    乌龙出阁

    啥?说我爹不疼娘不爱?没关系!咱规划未来自谋出路,立志当个抢手的小妾!啥?说我右脸天仙左脸刀疤?没关系!咱还是努力争当醉乡楼的花魁!啥啥?!说我未“婚”先“娘”?更没关系!孩子他爹不讨厌,孩子他舅不嫌弃,“娘”就“娘”吧!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不仅是学术大师,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的一生笔耕不辍,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散文、小品文、游记等,都蕴含了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写作功力。本书收入了季羡林先生谈写作方面的文章,相信对广大读者提高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 你是我独特的味道

    你是我独特的味道

    那年夏天,他为她失去了记忆,爱上了另一个女孩,这年夏天,她强势回归,遇到了另一个他。她是否还记得爱的味道,那甜甜的酸酸的味道,那是爱情独特的味道。
  • 娱乐圈黑马追光者

    娱乐圈黑马追光者

    为了接近偶像萧洛,废柴童可萱竟然去参加了选秀节目,意外的是,五音不全,四肢不协调的童可萱竟然得到了导师的青睐,虽然没有得到名次,但她却得到了一个意外之喜,偶像生涯仍在继续……
  • 地狱穿梭

    地狱穿梭

    做地狱中最能折腾的鬼,是十九从不得不做到想要去做的唯一信念。前生是个坏人,死后也要做一个不折不扣的坏蛋,最好是能拉上所有鬼一起变坏……
  • 武道封神榜

    武道封神榜

    一个个神秘之地,一个个谜团,至强残喘,亘古之局,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秘辛?武道封神榜从一个少年身上觉醒……引导少年走向一条传说之路。……武道从修仙的盛世崛起,而一切修武的传说也从这里开始。……
  • 穿越之医仙神妃

    穿越之医仙神妃

    女主角慕琳儿因为十年没见的爷爷被绑架,她答应绑匪刘老去异世拿到刘老家里的老祖宗所说的长寿石。穿越到异世之后,成为了同名同姓的慕琳儿,多了一个哥哥,兄妹两人都是废材,被家族遗弃到了一个偏远的小村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