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200000007

第7章

欧文忠在滁州通判,杜彬善弹琵琶,公每饮酒,必使彬为之,往往酒行遂无算,故有诗云:坐中醉客谁最贤,杜彬琵琶皮作弦。此诗既出,彬颇病之,祈公改去姓名,而人已传,卒不得讳。政和间郎官有朱维者亦善音律,而尤工吹笛,虽教坊亦推之,流传入禁中。蔡鲁公尝同执政奏事,及燕乐将退,上皇曰:亦闻朱维吹笛乎?皆曰不闻,乃喻旨召维试之,使教坊善工在傍按其声。鲁公与执政会尚书省大厅,遣人呼维甚急,维不知所以。既至,命坐于执政之末,尤皇恐不敢就位,乃喻上语,维再三辞。郑枢密达夫在坐,正色曰:公不吹当违制。维不得已,以朝服勉为一曲,教坊乐工皆称善,遂除维为典乐。维为京西提刑。为予言之,琵琶以下拨重为难,犹琴之用指深,故本色有轹弦护索之称。文忠尝问琵琶之妙于彬,亦以此对,乃取使教他乐工试为之,下拨弦皆断,因笑曰:如公之弦,无乃皮为之耶?故有“皮作弦”之句,而好事者遂传彬真以皮为弦,其实非也。唐人记贺怀智以鸡筋作弦,人固疑之,筋比皮似有可作弦之理,然亦不应得许长,且所贵者声尔,安在以弦为奇耶?

熙宁以前,洛中土大夫未有谈禅者,偶富韩公问法于华严,知其得于圆照大本。时本方住苏州瑞光寺,声振东南,公乃遣使作颂寄之,执礼甚恭,如弟子,于是翻然慕之者人人皆喜言名理,惟司马温公、范蜀公以为不然。既久,二公亦自偶入其说,而温公尤多,蜀公遂以为讥,温公曰:吾岂为天下无禅乎?但吾儒所闻有不必舍我而从其书尔。此亦几所谓实与而文不与者。观其与韩持国往来论《中庸》数书可见矣。末因蜀公论空相,遂以诗戏之曰:不须天女散,已解动禅心。蜀公不纳,及复,以戏之诗曰:贱子悟已久,景仁今日迷。又云:到岸何须筏,挥锄不用金。浮云任来往,明月在天心。此道极致,岂大聪明而有差别,观此谓温公不知禅,可乎?

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戏谈,今蜀人多称之。崇宁末安国同为郎,成都人詹某为谏官,故以安国尝建言移寺省,上章击之,其辞略云:谨按某官人材冗,临事冬烘。盖以其蜀人,闻者无不笑之。安国性隐而口吃,每戟手跃于众曰:吾不辞谴逐,但冬烘为何等语。于是传之益广,遂目为冬烘公。

李文靖公沆为相,专以方严重厚镇服浮躁,尤不乐人论说短长附己。胡秘监旦谪州,久未召,尝与文靖同为知制诰,闻其拜参政,以启贺之,历诋前居职罢去者云:吕参政以无功为左丞,郭参政以失酒为少监,辛参政非材谢病拜尚书,陈参政新任失旨退归两省。而誉文靖甚力,意将以附之。文靖愀然不乐,命小史封置箧曰:吾岂真有优于是者,亦适遭遇耳。乘人之后而讥其非,吾所不为况欲扬一己而短四人乎?终为相,旦不复用。

妇人疾莫大于产蓐,仓猝为庸医所杀者多矣,亦不素讲故也。旧尝见杜任作《医准》一卷,记其平生治人用药之验,其一记郝质子妇产四日,瘛疯载眼、弓背反张,任以为癔病,与大豆紫汤、独活汤而愈。政初间余妻才分娩,犹在蓐中,忽作此证,头足反接,相去几二尺。家人惊骇,以数婢强拗之不直,适记所云,而药囊有独活,乃急为之,召医未至,连进三剂,遂能直,医至则愈矣,更不复用大豆紫汤,古人处方神验类尔。但世用之不当其疾,每易之。自是家人有临乳者应所须药物必备,不可不广告人,二方皆在《千金》第三卷。

赵康靖公概厚德长者,口未尝言人短,与欧文忠公同为知制诰,后亦同秉政,及文忠被谤,康靖密申辩理,至欲纳平生诰敕以保之,而文忠不知也。中岁常置黄黑二豆于几案间,自旦数之,每兴一善念,为一善事,则投一黄豆于别器,暮发视之,初黑豆多于黄豆,渐久反之。既谢事归南京,二念不兴,遂彻豆无可数。人强于为善,亦要在造次之间每日防检,此与赵清献公焚香日告其所行之事于上帝同。

今夏不雨四十日,自江左连湖外皆告旱,常岁五六月之间梅雨时,必有大风连昼夕,逾旬乃止,吴人谓之舶风,以为风自海外来,祷于海神而得之,率以常。今岁特无有,故暑气犹烈,六月二十日晚忽雨至夜中,明日又雨。其晚卧池上,河汉当空,梧竹飒然,遂有秋意。盖前一日立秋,气候不应如是速也。余比岁不作诗,旧喜涌前辈佳句,亦忘之,忽记刘原甫诗云:凉风响高树,清露坠明河。虽复夏夜短,已觉秋气多。若为余言者,起傍池徐步环绕数十匝,吟咏不能自已,僮仆皆已睡。前此适有以酴縻新酒相饷者,乃戚起,取连三杯饮之,意甚适,不知原甫当时能如此否?然诗末云:艳肤丽华烛,皓齿扬清歌。临觞不作意,奈此粲者何。则与吾异,此诗当是在长安时作,恨此一病未除也。

石介守道与欧文忠同年进士,名相连,皆第一甲。国初诸儒以经术行义闻者但守传注以笃厚谨修表乡里,自孙明复为《春秋发微》,稍自出己意,守道师之,始唱为辟佛老之说,行之天下。文忠初未有是意,而守道力论其然,遂相与协力,盖同出韩退之。及为庆历《圣德诗》,遂偃然肆言臧否卿相不少贷。议者谓元和《圣德诗》但奖用兵之善,以救正元姑息之弊。且时已异用,推宪宗之意而成之,固不害为献纳,岂有天子在上方欲有为,而匹夫崛起,擅参予夺于其间乎?孙明复闻之曰:为天下不当如是,祸必自此始。文忠犹未以为然,及《朋党论》起,始悟其过。故嘉治平之政施行与庆历不同,事欲求成,亦必历更而后尽其变也。

卢怀慎好俭,家无金玉锦绣之饰,此固美事,然史言妻子至寒饿,宋等过之,门不施箔,风雨至,引席自障,则恐无是理。今身为宰相,俸廪非不足,不以富贵宠禄为淫侈,足矣,何至于妻子寒饿乎?门不施箔,尤非是宰相所居,纵无箔,客至亦为少引于内,必不至风雨侵坐。怀慎虽无甚过人,亦不全为奸伪,此事盖出郑处晦《明皇杂事》,史臣妄信之。天下自有中道,遂不远人情,君子行之,非专区区以取名,前世士大夫乃有过为矫饰。自谓怀慎所常行者,子瞻兄弟深不以为然,因制科论题出《魏志?和洽传》“大教在通人情”,盖有所讽。

四明温台间山谷多产菌,然种类不一,食之间有中毒,往往有杀人者,盖蛇虺毒气所薰蒸也。有僧教掘地,以冷水搅之令浊,少顷取饮,皆得全活。此方自见《本草》,陶隐居注谓之“地浆”,亦治枫树菌食之笑不止,俗言笑菌者,居山间不可不知此法。

士大夫服丹砂死者前此固不一,余所目击林彦振平日充实饮啖兼人,居吴下,每以强壮自夸。有医周公辅言得宋道方炼丹砂秘术,可延年而后无害。道方拱州良医也。彦振信之,服三年,疽发于脑,始见发际,如粟,越两日项颔与胸背略平,十月死。方疾亟时,医使人以帛渍所溃脓血,濯之水中,澄,其下略有丹砂,盖积于中与毒俱出也。谢任伯平日闻人蓄伏火丹砂,不问其方,必求之,服唯恐尽,去岁亦发脑疽,有人与之语,见其疾将作,俄顷觉形神顿异,而任伯犹未之觉,既觉,如风雨,经夕死。十年间亲见此两人可以为戒矣。

杜子美诗“久为野客寻幽惯,细学何免兴孤”,何后汉人,见《党锢传》,盖义侠者,与诗不类。当意作周,周、何字相近而讹。周奉佛,有隐操,其诗云: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则此意当在也。

张丞相天觉喜谈禅,自言得其至,初为江西运判,至抚州见兜率从悦,与其意合,遂授法悦。黄龙老南之子,初非其高弟,而江西老宿为南所深许,道行一时者数十人,天觉皆历诋之。其后天觉浸显,诸老宿略已尽,后来庸流传南学者,乃复奔走推天觉,称相公禅,天觉亦当之不辞。近岁遂有为长老开堂承嗣天觉者,前此盖未有。势利之移人,虽此曹亦然也。初与老南同得道于慈明者有文悦,住云峰,其行解坚高略与南等,从悦既因天觉而重,故其徒谓云峰悦为文悦以别之。

世传王迥芙蓉城鬼仙事,或云无有,盖托为之者。迥字子高,苏子瞻与姻家,为作歌,人遂以为信。余澹清老云:王荆公尝和子瞻歌,为其兄紫芝诵之,紫芝请书于纸,荆公曰:此戏耳,不可以诵。故不传,犹记其首语云:神仙出没藏杳冥,帝遣鬼驱六丁。余在许昌与韩宗武会,坐客有言宗武年二十馀时有所遇如子高,是时年八十馀,余质之,宗武笑而不肯言。客诵其人往来诗数十篇,皆五字古风,清婉可爱,如《玉台新咏》。宗武见余爱,乃笑曰:荆公尝亦甚称,云非近人,当是齐梁间鬼。遂略道本末云:见之几二年,无甚苦,意但恍惚,或食或不食。后国医陈易简教服苏合香丸半年馀,一日忽不见,未知为药之验否也?

同类推荐
  • 普光坦庵禅师语录

    普光坦庵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陆地仙经

    陆地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伏淫经

    佛说伏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文道灿禅师语录

    无文道灿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勒俄特依:彝族古典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勒俄特依:彝族古典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勒俄特依》是彝族创世史诗。流传于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勒俄特依”系彝语音译,意为“传说历史书”。《勒俄特依》包括天地演变史、开天辟地、阿俄署布、呼日唤月、支格阿龙、石尔俄特、洪水漫天地、合侯赛变等十几个部分。它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丰富的想象叙述了宇宙的变化、万物的生长、人类的起源、彝族的迁徙等等,其中也反映了彝族人民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的一些情景。史诗前一部分塑造了天神恩体谷兹和支格阿龙等艺术形像,描述了他们在创造天地万物中的神奇功绩,想象奇特。
  • 美人何处

    美人何处

    她本是史书工笔里的一个女子,源起于桃花夫人,只是谁都不知晓她的那段往事。在当年但凡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听过这么一段故事。但是每个人都是讳莫如深,不肯多提一言。据说当年的她倾倒天下颠覆江山,据说当年的她令山河失色日月无光,也据说,当年的她雷厉风行手段狠辣……只是,再多的史书笔墨染就的也不过是一个影子罢了。那宫墙倾轧,波诡云谲,看她如何扶摇直上,平步青云!看她风华绝代,万人拥趸!
  • 厉王新宠:隐形皇后

    厉王新宠:隐形皇后

    她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如隐形人般,被陷害与男人苟合,被未婚夫禄王退亲,被亲姐推入水中而魂游天外的焱皇朝相府嫡系三小姐。她是盘踞地府,十殿阎罗哭着求着想要让她赶紧投胎,并保证她会长命百岁生活安乐的现代冤魂,许是心血来潮,许是终于将害死她的那些家伙全部拉到地府里受尽了折磨感觉没兴致了,在十殿阎罗王们喜极而泣,挥泪送别之下重返人间。当懦弱胆小、如隐形人般没有存在感的她变成了性情凉薄、出手果断、阴险卑鄙的她,且看她如何坐卧暖塌数银子,冷眼闲看风云起…听说相府三小姐落水醒来之后就变得不一样了,虽依然如隐形人般的生活着,但听见过三小姐面的人说,三小姐不再懦弱,还变得有那么一点可怕。听说焱皇城内一家青楼终于关门大吉,一番改造之后却成为了焱皇城内最繁华的销金窟,还只接待女客,男子若想进门,必须要由女客带着。听说…听说嗜血残暴杀人如麻阴阳怪气心狠手辣,面容奇丑无比能吓死活人吓活死人,年近二十却尚未娶妻,有着断袖之癖断背之嫌,手下俊美男子无数皆为他的榻上之臣,每晚都要折磨死几个俊美娈童才能安心睡觉的厉王,将要进京给太后贺寿!————她神情淡漠的看着脚下浑身血污、生死不明的男子,在丫鬟惊惧的目光下伸腿踢了踢,问道:“活人还是尸体?”那男子轻动了下,缓缓睁开眼,眼神清冷凌厉、冰冻三尺。她在他面前蹲下,依然清清淡淡的表情,说道:“你会武功吧?那么我们做个交易如何?我救你一命,你要教我武功。当然你不答应也没关系,只是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会有第二个人从这里经过,而且在你等待的时间里,可能你的仇人会先一步找到这里呢。”————她低头看书,无视架在她脖子上的冰冷利剑,悠然说道:“好歹我也救了你一命,你不知恩图报感激涕零也就算了,竟还想要过车拆桥恩将仇报吗?”他神情冰冷,其中有着毫不掩饰的杀意,手中轻动顿时有几滴嫣红的鲜血顺着剑刃滑落了下来。她依然无动于衷,翻过一页书册,带着点凉凉的气息说道:“杀不下手就将剑收了吧,你这样我脖子很痛。”他眼神闪烁,冰冷的嘴角毫无征兆的浮现了一抹浅淡的笑意,“白馨妍,做本王的王妃!”“没兴趣。”—————嗯哼,那个,宝贝开新文了哦,《青梅王爷竹马妃》:亲爱的们,赶紧给宝贝偶捧场去了,嘎嘎~
  • 最温暖

    最温暖

    谁会在乎我过得好不好?庆余,我在乎,晏宁在心里又重复了一遍,我在乎。一个是传说中的高岭之花,一个是墙边的烂泥巴。论男神如何眼瞎看上她。
  • 我的鬼眼

    我的鬼眼

    在一场的谋杀计划中隐藏着一种匪夷所思的怪事,我的眼睛见到鬼了,恐惧,悬疑集中在一体。恐怖的案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在见到鬼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悬案袭起,恐怖的鬼影中到底包含着怎样的故事?我的鬼眼里看到了常人无法看到的东西,这是真实,还是幻觉?
  • 陈第年谱

    陈第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路悲伤一路歌

    一路悲伤一路歌

    一个爱与拯救的故事。<br/><br/>只要一天,只要他们晚相遇一天,他的生命就如天空中滑过的弧线缓缓消逝。<br/>烟花生命短暂却有着绚烂的美丽,而他的生命,只有遗憾。<br/>她,十八年的生命中只有快乐,茁壮的生活着,直到遇到他,才体会了生命的晦涩、难过、悲伤、心痛……<br/>终于,她成长了,她成熟了,她蜕变成了真正的女人。<br/><br/>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交叉,两个不同的生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

    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夭之境

    龙夭之境

    世间之人分善恶美丑,世间之事分黑白对错。生于天地间的你,是随波逐流还是放手一搏?是逆来顺受还是奋起反抗?少年,历经艰险,看遍世态炎凉,在热血狂飙的战斗之中,见人见性,见天见地,见未来。这里有快意恩仇,这里有阴谋诡计,这里有微言大义。有人搅动风云,有人孤注一掷,有人舍生忘死。步步为营之后隐藏的大阴谋,看少年如何破解!
  •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