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5300000001

第1章

稽首无等善调御  能拔生死苦沉溺

如空性相无去来  若影从形应所化

实相一味妙甘露  等流八万甚深法

三贤永截爱流人  十地长驱正路者

故我归诚此三宝  将显入大乘位行

愿法恒朗长夜中  有情永拨重昏暗

夫欲趣求大菩提者。当知二事。一行位修断。二所求菩提。初复分二。一列位。次明修断。位次复三。第一列名。第二释名。第三出体。初中复二。初总后别。总者。今依唯识杂集等论略开五位。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四修习位。五究竟位。初四是因。后一是果。次列别名。初资粮位有三十心。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言十住者。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言十行者。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恚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言十回向者。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诸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心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二加行位中复有四位。一暖位。二顶位。三忍位。四世第一法位。三通达位中复有二种。一真见道。二相见道。四修习位中复有十位。一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其究竟位辨如果中。始从资粮终尽法云经三大劫。其初资粮加行二位是初大劫。从通达位至七地终是第二劫。从第八地尽第十地是第三劫。时毕三祇。行备四位。方登究竟菩提果矣

二释名。初辨资粮。先总后别。总言资粮者。资益己身之粮名为资粮。欲趣菩提要资于行。此位创修入佛之因名资粮位。故唯识论云。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集种种胜资粮故。又此亦名顺解脱分。言解脱者。所谓涅槃。离烦恼缚名为解脱。即所求果。顺者不违。分者因义。即所修行不违于果。是果之因名解脱分。故唯识云。为有情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顺解脱分。别名者。一者十住菩萨在此创安其心。于六度等行未殊胜。但得住名。此十别者。一此位菩萨创首发于大菩提心。名发心住。二者菩萨净治三业悲及有识。名治地住。三者菩萨修胜理观起上妙行。名修行住。四者菩萨从诸圣法正教中生。名生贵住。五者菩萨所修善根皆为救物。名方便具足住。六者菩萨所闻赞毁心定不动。名正心住。七者菩萨间说三宝三际有无。心坚不转。名不退住。八者菩萨三业清洁悟二世间。真简伪虚。童表无咎。亦犹涅槃婴儿之行。名童真住。九者菩萨解真俗谛。悟法王法。将有所袭。名法王子住。十者此位菩萨如王太子堪受王位。行渐胜故。名灌顶住。二者十行。此位菩萨行六度等诸行胜故。名之为行。言其十者。一此位菩萨为大施主。一切能舍。三时无悔。利誉不悕。愍生慕法。睹者欢敬。名欢喜行。二者菩萨常持净戒。不染五欲。能令伏众魔一切众生立无上戒得不退地。名饶益行。三者菩萨常修忍辱。谦卑恭敬。和颜爱语。不害自他。悟身空寂。怨对能忍。名无恚行。四者菩萨假设多劫受诸剧苦。求法济生念念不息。名无尽行。五者菩萨常住正念恒无散乱。于一切法乃至生死入住出胎。无有痴乱。名无痴乱行。六者菩萨善入人法皆无性相。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复不舍化众生心。巧能随类现生救物。名善现行。七者菩萨历诸尘刹供佛求法。传灯度生心无厌足。然以寂灭观诸法故而于一切心无所著。名无著行。八者菩萨尊重善根智慧等法。皆悉成就。而由得斯诸尊重法。二利之行更增修习名尊重行。九者菩萨得四无碍陀罗尼门诸善慧法。能为众生作清凉池。守护正法佛种不绝。名善法行。十者此位菩萨成就第一诚谛之语。学三世佛真实之语无二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名真实行。三者十回向。在斯位已凡所修行皆为回向。立回向名。其十者何。一此位菩萨而行六度四摄法等。悉为救摄一切有情。令离生死得涅槃乐。名救护众生。入平等观。不见怨亲众生等相。称离生相。初回向名因斯而立。二者菩萨于三宝所得不坏信。因持诸善。回向众生令获善利。名不坏回向。三者菩萨学三世佛。不着生死。不离菩提。修回向事。名等诸佛回向。四者菩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令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于一切三宝之所一切世界众生之所。作诸供养利益之事。譬如实际无处不有。名至一切处回向。五者菩萨修悔过善根。离一切业障。于诸如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悉随喜。以此善根皆悉回向。庄严一切诸佛净刹。常作佛事。善巧方便具诸功德。离诸虚妄而无所著。由回向已得无尽善根。名无尽藏功德回向。六者菩萨以内外财。随众生意而惠施之。见诸苦者。悲以身代。坚固安住自在功德。以如是等诸善功德而回向已。令一切生得大智慧。除灭大苦。名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七者菩萨而能增长一切善根。修习究竟安住忍力。闭恶趣门。永离颠倒。不着诸行。一切善根由皆悉回向。为一切众生作功德藏。音覆一切。拔出生死。令得众善。等无差异。名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者菩萨成就念智。安住不动心。无所依。寂然不乱。不违一切平等正法。严刹度生。所修诸善皆顺如相而为回向。名如相回向。九者菩萨所摄善根离憍慢等。所有缚着得解脱心。行普贤行。所习诸善不执为己及以他人。以无缚着解脱之心回向。饶益品物一切故。名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十者此菩萨离垢缯系顶。受大法师记。法施化生。严净世界。出生智等悉同虚界而无限量。凡有善根修于回向。悉等法界故。名法界无尽回向。如此等义广如华严。恐繁不具。前二十九心全第三十少分而属资粮。三十少分属后加行。问此位初首而有十信。谓信进念定慧施戒护愿回向。计心四十。何故但言三十心耶。答即十住中初住离出。以初发心而甚难故。故离出也。设有圣教言四十心。当知即据总别说也。理实三十

第二加行位者。亦分总别。总言加行者。加功用行而趣见道故。名加行。故唯识云。近见道故立加行名。即此亦名顺决择分。言决择者。体即是智。决简于疑。疑不决故。择者简见。见不择故。智异于彼。故名决择。分者支分。此决择体即是见道。七觉支中是其一支。故名为分。顺者趣向欣求之义。加行位中暖等善根欣求趣向彼决择分。故暖等善名顺决择。故唯识云。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其别名者。一暖。此位菩萨初得见道火。相前故。名为暖。然见道体能断烦恼。如火烧薪。故喻于火。暖位菩萨未得火体。而得火相。故名暖也。二顶。此位菩萨依寻思智观所取空。此位功极。故名为顶。顶者极义。如山之顶上之极也。三忍。忍者印可达悟之义也。此位菩萨知忘执识及心外境而体皆空。故名为忍。四世第一法。此位菩萨所得智等。一切世间所有法中无先此者。名世第一

第三通达位者。亦分二种。一释总名。言通达者。证会之义也。此位菩萨无漏之智了证真如。故名通达。即唯识云。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此通达位即是见道。唯识等云。通达位者。谓诸菩萨所住见道。见道名者即无漏智。照理名见。故唯识云。初照理故亦名见道。道游履义。行人游履趣于极果。或通运义。通运行人至于极果。故名为道。次释别名。一真见道。体离虚妄。亲能证理。实能断障。故名为真。又释。真者是理。见者是智。证真之智。名真见道。二相见道。相者类似之义。真见道后而起于此行解。安摸仿像真见所有功能。不能证理及断于障。类似于真。故名相见

第四修习位者。亦开二种。一释总名。此位菩萨而更进修无分别智。断所余障。故名修习。唯识等云。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是以此位名修习也。二显别名。又分为二。初释总地名。后解十别号。此修习位能为依持生长之义。故名为地。唯识等云。与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生长。故名为地。十别号者。一此地菩萨始入于圣证二空理。能利自他。所以大喜。是故此地名极喜地。故瑜伽等云。得未曾得出世间心。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二此地菩萨具清净戒弃破戒惑。破戒惑法染污行人。名之为垢。此地能舍。名离垢地。故瑜伽等云。远离一切微细犯戒。三此地菩萨由得胜定及殊妙教四种总持。以此为因能起三慧。三慧而能照法显现。名之为光。此地定等能起慧光。所以此地名发光地。故瑜伽等云。能为无量智光依止。四此地菩萨妙慧殊胜能断烦恼。如火焚薪。是故此地名焰慧地。故瑜伽等云。烧诸烦恼智如火焰。五此地菩萨能令俗谛有分别智而与真谛无分别智同时俱起。以互违法。令不相违一时并生。故名难也。前之四地而未能得今乃得之。故称为胜。胜前地也。是以此地名难胜地。故瑜伽等云。方便修习最极艰难方得自在。六此地菩萨能起胜智观十二缘。不作染净二差别行。有此胜智现生起故。所以此地名现前地。故瑜伽等云。观察诸行。又于无相多修作意。方现在前。七此地菩萨唯修无相不起功用。功用之行创绝斯地。是以此地无相之行逾于二乘世间等行。故此名远行地也。故瑜伽等云。能远证入无缺无间无相作意。八此地菩萨妙无相智不被一切有相功用及诸烦恼而能鼓击。所以此地名为不动。故瑜伽等云。不为现行烦恼所动。九此地菩萨得胜妙智。能善说法以利含识故。此地名为善慧地也。故瑜伽等云。说法自在。获得无量广大智慧。十此地菩萨而有胜智。能藏众德。能断诸障。能遍法身。义同于云能蔽于空而含于水。是以此地名法云地。故瑜伽等云。粗重之体广如虚空。法身圆满譬如大云皆能遍覆

第五究竟位者。功成事毕。故称究竟。简资粮等。彼之四位功未毕故。亦简二乘。二乘所得菩提涅槃非高胜故。唯佛独能所作皆办功德最胜。得名究竟

三出体者。资粮加行此之二位克性。皆以有漏加行智为其体故。见道克性。而以根本后得无漏二智为体。真相别故。其修习位十地皆以有为无为诸功德法。以为自体。究竟位者。即以如来菩提涅槃。以为其体。上虽列位释名出体三节不同。总当第一辨位次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剑王吴庆

    剑王吴庆

    浩天大陆,分为两域,西域妖族纵横,东域有四部。境界划分:一气境,二仪境,三才境,四象境,五行境,六欲境,七情境,八仙境以及归一境。唔,,,就这样吧
  • 画图缘

    画图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衍逆尘

    一衍逆尘

    在这片苍茫大地上,众生如鱼,随时光而来,又逐岁月而去,于大世中沉浮,在红尘中争渡,顺势而为,生死匆匆!这像是亘古不变的铁律,乃规则,是秩序,忤逆者终将被浪涛拍碎,淹没!偶有扑腾者,也不过摇尾翻身,溅起些许浪花罢了,并无真正改变!然,史上总有那么几条特殊的鱼儿,不受拘束,勇于逆流跃起,欲跳出大世更迭之洪流,一睹外界无限风光!难以上岸也无妨,粉身碎骨亦无惧,孤身千里乱红尘,愿以怒血染青天!在这些不听话的鱼儿搅和之下,终于,上岸的苗头隐隐冒了出来……故事,也就从这儿开始了……
  • 推窗看云

    推窗看云

    诗人徐康,近几年驰骋于散文、随笔领域,佳作迭出,引人注目。收入本书中的上百篇短小精粹之什,带着诗人特有的观察生活的敏锐视角与状物言情的优美笔触,说古道今,遣兴抒怀、率性为之,心随意到;融知识性于文史杂谭,寓幽默感于世事评说。随作者“推窗看云”——看云舒云卷,云走云停,由方寸之地可见大千世界,于尺幅之内可窥人间万象。它带给您的将是文化的蕴藉与知识的濡染,生活的色彩与深长的思索……
  • 星罗轮转

    星罗轮转

    少年因一些特殊原因,导致自己失去了六岁以前的所有记忆,他彷徨、茫然,被人嫌弃,但在遇到一名老者后,一切都改变了。“没有以前的记忆,那你就珍惜当下。没有人在乎你、需要你,那都只是你自己认为的,你一直窝在这个渺小空间里,又岂会有人知道你,需要你呢?没有名字,那我便为你取个名字,以天为姓,以逆为名,逆天而行,行不可能之事!”
  • 金坛子

    金坛子

    《金坛子》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斯蒂芬斯的代表作,由六个不同主题的故事组成。这是一部独特的作品,融合了哲学、爱尔兰民间故事和永远绕不开的两性探讨。全书文笔幽默而不失优雅,在出版后即大受欢迎,曾多次重印。
  • 降三世忿怒明王念诵仪轨

    降三世忿怒明王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图说世界名人: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介绍了,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他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 暖冬

    暖冬

    那一年,他和她的缘分开始于一个偶然,却义无反顾地携手走向幸福的未来。高中时,花朝暗恋校园王子徐岳,却因种种原因只能以“好哥们”的身份陪在他左右,尝到了暗恋的苦果。多年后,花朝因为事故不得不放弃对徐岳的爱,远走他乡,遇到了黄金单身汉纪品扬,却再次遭遇情伤。花朝决绝地选择用催眠遗忘痛苦的回忆,满心以为可以从此摆脱过去的一切,然而,深爱她的徐岳和纪品扬却再次强势地入侵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