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4300000020

第20章

尽管含意完全不同,一支军队和一座城市的命运却画出了相似的抛物线,它们的轨迹在西安交织在了一起。

拥兵三十万,装备精良,纵横中国大地几十年,在控制北京政府时期达到顶点的东北军,自“九一八”事变开始,便踏上了它的没落之路。到了一九三五年,按照蒋委员长的命令,这支庞大的军队由华北进入西北地区。

先后有西周、秦、西汉、东汉(献帝)、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建都的古都西安,此时和落魄的东北军倒像一对难兄难弟。虽然古迹遍地,古物俯拾、古说犹存,古韵古境,但毕竟物是人非,风光不再,偌大的城垣之内仅存十五、六万人,而且城里的一半几乎成了无人区,残垣断壁,荒草萋萋,破败零落,万户萧疏。

一九三六年八月的一天,古城西安南大街一间布店后面的四合院里,查柳儿正在对着穿衣镜整理刚穿上身的黄底细格绸布短袖旗袍,她准备到谷雨儿上学的东望小学去。二姑关玉竹昨天跟她说,今天少帅张学良要到他创办并亲自担任校长的东望小学看望学校师生,还要发表演讲,邀她一块儿去听听。她明白二姑的意思,是想带她出去散散心。自打丈夫长城战死之后,她好像变了一个人,整天少言寡语的,到西安快两年了,除了谷雨儿学校附近和南门钟楼东大街以外,她几乎哪儿也没去过。她没见过少帅,也想借这个机会见见这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就答应了二姑。

查柳儿整理好旗袍,又往右边斜襟上掖了一块手绢儿,便走到院里叫道:“二姑,走吧。”

“哟,嗞嗞,多俏的小媳妇。”关玉竹撩开门帘儿出来,站在门口就夸上了,“我们柳儿穿啥啥好看。”关玉竹今天穿着一件紫色高领无袖绸旗袍。

“二姑笑话我了,哪有二姑好看呀,又高贵又典雅,活脱脱一个贵夫人。”查柳儿尽量表现出开心的样子,她心里也知道,老那么愁眉苦脸的不是个事儿。谷雨儿还小呢,日子还长着呢。

“你净给二姑灌米汤,二姑老了,哪比得上你们年轻人。”

“二姑说笑了,你才比我大几岁呀,就倚老卖老了。快走吧,别一会儿去迟了,赶不上了。”

关玉竹笑道:“迟了就迟了呗,西安就这么大地方还怕见不着咋的,要不哪天少帅公馆里办舞会,我带你去?”

“我才不去呢,我又不会跳舞,去了还不够丢人的。要是哪天咱东北军操演的时候你带我去,我就去。”查柳儿上前挽住关玉竹的膀子说。

关玉竹抓起查柳儿的手,在她手心拍了一下说:“几年没骑马玩枪,手痒痒了不是?行,哪天操演我一准带你去看看。”

俩人正说着,二嫂从厨房里端了盆水出来倒,问她们:“你们这是到哪儿去,打扮这么鲜亮?”

查柳儿说:“二嫂一块儿去吧,少帅今天到东望小学演讲呢。”

二嫂倒完水,说:“我可没工夫,那些国家大事我又听不懂。再说我还得等送水的来了好做饭呢。唉,都说西安这疙瘩过去是皇上住的地方,连个水都得花钱买。院里这口井吧?打上来的还净是咸水,只能洗衣服,喝不成。搁咱们东北老家,随便在哪块儿挖个坑,又清又甜的水就咕嘟咕嘟往上冒。也不知道当年那些个皇上在这疙瘩咋过的。”

关玉竹懒得听她唠叨,拉起查柳儿往外走。

从天津辗转来到西安快两年了,尽管有些风土人情不太适应,但关玉竹还是很满意,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在西安能过上安生日子了,不像在东北,一出门就像碰见鬼一样碰见神气活现的日本浪人,要不就听见鬼子演习打炮放枪;也不像在天津时那样整天价提心吊胆,一会儿丈夫在长城上和日本人开战了,一会儿又在北平打石友三叛军。

丈夫打一次仗升一回官,打完长城防御战,少帅张学良擢升唐峻耀为东北军五十一军一一三师步兵旅旅长,打石友三的时候又调任由少帅护卫部队改编成的一零五师第二旅旅长,这就等于成了少帅的御林军。丈夫升官,关玉竹当然高兴,不过让她更高兴的还是去年她和关家儿媳妇们随着东北军逃难到了陕西,尽管一路上的艰难困苦差一点要了她的命。她们先是坐敞篷卡车风餐露宿地颠簸了十好几天,一直颠簸到了河南郑州。到了郑州后改坐火车,装满军队和难民的破火车比汽车快不到哪儿去,老停,一停还就是半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在密不透风的车厢里,人挤人人挨人,挪不了窝,连拉屎撒尿都在车厢里,弄得车厢里臭气熏天。

相比那些挤不进车厢只能坐在车顶上任凭风吹雨打日头晒煤烟熏的难民,她们还算是幸运的。许多连车顶位置都抢不上的难民竟然钻进车厢底下,趴在横架在车轮间的铁架子上。火车疾驰中经常从敞开来的车窗外传来一声跌下铁架被车轮碾死的人发出的惨叫。提心吊胆地坐了好几天火车好容易到了西安,这么远的路,横是日本人来不了了吧?还真是,在西安还真是一个日本人都见不着,这让关玉竹时常在心里念阿弥陀佛,现在她想起日本人就腻味,她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见日本人了。

从四合院上街得经过布店,布店老板就是四合院的房东。布店老板姓吴,叫吴广财,一个典型的西安油条。关家人没搬来之前,宽敞的四合院里就住吴老板一家,标准的前店后居结构。唐峻耀带着士兵来号房子的时候,眼里有水的吴老板明知道东北军住房子是白住,房租想都甭想,但他一听是旅长要住,赶紧点头哈腰地应承下来。倒不是吴老板为人慷慨,他是没办法,他知道这回从关外退下来的东北军有二十多万,刨去开往别的地方的,西安咋也得驻好几万,算上随军眷属就更多了。西安城里能住人的商铺才有多少?恐怕家家都得摊上,摊上当官的总比摊上当兵的强,何况关系处好了,兴许还是个靠山。

“哎哟,两位太太真个是年画上的人物,皇上的媳妇美太太,走出去能把整个西安城震翻咧。今天想逛啥地方?我让伙计给你们引路。”吴老板一见她们走出来,便殷勤地打招呼,嘴巴跟抹了蜜似的甜。

关玉竹摆起官太太架子不搭理他,只顾往外走。落了个伤脸的吴老板不以为忤,还是“嘿嘿嘿”的一脸甜笑。倒是查柳儿不过意,客气地说:“谢谢你,不用了。我们就到孩子学校看看。”

两个人来到街上,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有几个也是懒洋洋的样子。狭窄的道沿上摆了一个西瓜摊,卖西瓜的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一把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赶苍蝇。两个拉人力车的坐在车把上等生意。一头毛驴拉着一辆平板水车在马路中间慢吞吞地走着。作为古城四条大街之一的南大街显得冷冷清清的。

也难怪,从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开始,省城西安天灾人祸就没断过,平均三年遭一次大难。先是河南军阀刘镇华率镇嵩军围困西安城长达八个月之久,城内军民战死饿死达五万多人,为当时全城人口的三分之一。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陕西全省又发生特大旱灾,八百里秦川夏秋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大量人口死亡或外逃,西安户口骤减。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夏,瘟疫流行,省城西安染病而死者数千。经过这几次大难,原本就在辛亥革命中损失了三万多满族人口的西安只剩下了十余万人,越发萧条了。

她们两个一直走到南城门拐进大湘子庙街时,行人才渐渐多了起来。查柳儿每次来到大湘子庙街看见湘子庙的时候都觉得很神奇。她小时候就听老人们讲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在她的想象中,凡是神仙的故事一定都发生在遥远的虚无缥缈的地方,没想到她现在竟然能亲身来到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与其妻曾经居住并且得道成仙的地方,这让她觉得那么不可思议,甚至让她觉得恍惚。

离东望小学还老远,她们就看见大门外围了许多人,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往里看。几个身穿西装的人在维持秩序。她们分开人群,径直往里走。那几个人拦住她们不让进。关玉竹说我们是东北军眷属,进去看孩子,那几个人说奉长官的命令闲杂人等一律不准进。我们是闲杂人等?关玉竹生气了,说把你们长官叫出来,我就不信他敢不让我们进去。

说话间,从门里出来一位西装青年,只见他浓眉大眼,鼻正口方,腰杆笔挺,英气逼人,此人就是日后威震冀中平原的抗日名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吕正操。此时吕正操是张学良手下负责接待和警卫工作的中校副官,一见关玉竹便客气地招呼道:“我说呢,谁这么大口气,原来是唐夫人。”

关玉竹也客气地说:“哟,是吕副官呀,听说副总司令到学校来给子弟们讲话,我们来听听,可他们不让进。”

吕正操笑了,说:“他们不认识夫人,多有得罪,夫人请进吧。”

走进校园,她们立刻就被一种悲愤的气氛所笼罩:六七百名身穿短袖翻领白衬衫、黑色短裤(裙)校服的小学生在操场上排成整齐的方队,他们衬衫的左上方,都缝着一个由两个半圆形的蓝色“东望”字型组成的校徽。讲台前面飘扬着东望小学用紫色丝绒做成的校旗,校旗上半部分是半弧形一排六个深蓝色大字——“长安东望小学”;旗正中绣着三座白色的山峰,象征“白山”在白山之下绣了三道黑色波状水纹,象征“黑水”,“白山”“黑水”四周装饰着深黄色的丝穗。一位教师正站在讲台上指挥学生们唱东望小学校歌:“长安东望,渺渺故乡,白山黑水,永矢勿忘……”这支低沉而激愤的校歌从孩子们稚嫩的嘴里唱出来格外伤感,不禁令人肝肠寸断,潸然泪下。

查柳儿一眼就看见站在学生方队中间第一排的谷雨儿。如今的谷雨儿已经十一岁了,高挑的个儿,小圆脸,扑扑楞楞的一双大眼睛紧盯着台上的老师,小嘴巴跟着老师的指挥一张一合地唱得正带劲。

歌声中,身穿白色西装的张学良步履沉重地走上讲台,面对肃立的全校师生默默地站了很久,他清瘦的脸上满是哀伤。长久的沉默之后,他的眼眶里渐渐充盈了泪水,他突然悲从中来,不能自已,脱口而出一句:“可怜的孩子们!”说完这句话,眼泪夺眶而出。全校师生目睹他们敬仰的少帅落泪,一时群情悲愤一片沉静。查柳儿忍不住双手蒙面,暗自抽泣起来。

张学良任凭泪水滚滚而下,手指着那面沉甸甸的校旗说:“你们本来都应该在咱老家安安生生地上学读书,可是现在却跟着我张学良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来,小小年纪就背井离乡。我对不住你们,也对不住你们的父母。可我就是为了保住咱们东北子弟兵这点骨血才不得不把你们带出来的呀!咱们得把这笔账记到日本鬼子头上。咱们东北的白山黑水就印在你们的校旗上,你们要把咱们老家深深地印在你们心里。你们要永远记住,是日本鬼子霸占了咱们老家,是日本鬼子害得你们小小年纪就有家不能回,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到处流浪。”

“孩子们,你们虽然年纪还小,但从小要立下大志向,牢记耻辱,发奋读书,长大后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富国强兵,抵御外侮。你们要记住,国穷就让人看不起,兵弱就受人欺辱,积贫积弱就会沦为亡国奴。咱们决不做亡国奴!作为东北人,作为东北军人的后代,你们身上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你们要时刻牢记,还有三千万东北父老乡亲在日寇的铁蹄践踏下痛苦呻吟啼饥号寒,日夜盼望咱们东北子弟兵打回老家去!”

讲到“打回老家去”这一句,张学良挥动着拳头,激昂之情溢于言表,台下几百个师生跟着他高声呼喊起来。

张学良演讲结束后,姚振先主任宣布:现在由关若云同学代表全校学生向张校长宣誓。只见一身校服,齐耳短发右上方扎着一个白缎子蝴蝶结的谷雨儿昂首挺胸,表情严肃地走上讲台,面对张学良举起自己的右手掌,铿锵有力地宣誓:“敬爱的张校长,我们东望小学全体学生向您宣誓:聆听教导,茁壮成长;我辈虽幼,志向高尚;勤奋刻苦,奋发图强;东北子弟,翘首东望,白山黑水,铭刻心上;国难家仇,永世不忘;三千万众,浩浩荡荡,驱除倭寇,还我故乡!”

性情率真的张学良,又是一阵热泪盈眶,他左手揽住谷雨儿的肩膀,右手高举大声说:“我们有这样优秀的后代,何愁光复大业不成?”

张学良拉着谷雨儿的手从台上下来,迈着沉稳的步伐,庄严地从小学生队列前面走过,好像他此时此刻面对的不是年幼的孩子们,而是在检阅百万铁血雄师。激动万分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当时在“竞存小学”任教的音乐家张寒晖为东北小学生写的抗战歌曲:“我们是流浪的儿童,我们是苦难的弟兄,我们是民族解放的先锋!同学们站起来!结成铁的队伍,冲啊,完成我们的使命……”

张学良和学校教职工一一握手,突然看见关玉竹和查柳儿,便拉着谷雨儿走到她们跟前,微笑着招呼道:“哦,玉竹,你也在这儿,这位是——”

关玉竹笑着介绍:“她是我的侄媳妇,叫查柳儿。今天是专门来听副总司令讲演的,刚才她都听得落泪了。”

“哦,查柳儿?你是旗人?”张学良问。

查柳儿赶紧回答说:“是。”

谷雨儿扬起小脸,骄傲地对张学良说:“她是我妈妈。”

张学良眉毛一挑惊喜地说:“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呀!好好好,你有一个好孩子。”

这时候,关玉竹也在东望小学读书的儿子唐风挤到跟前叫了一声:“张伯伯好!”

同类推荐
  • 拐个弯就到

    拐个弯就到

    常芳,女,七十年代出生。山东临沂人。2005年开始小说创作,先后在《北京文学》、《中国作家》、《十月》、《上海文学》、《收获》等刊物发表小说五十多万字,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等报刊转载。中篇小说《告诉我哪儿是北》正在改编电影。著有长篇小说《爱情史》、《桃花流水》等。现居济南。英雄山北门伫立着一座骑兵的雕像,黄铜铸的。唐光荣偶尔从北门进出英雄山,每次都会在雕像跟前驻足看上几眼。
  • 鲁班的诅咒大全集(共5册)

    鲁班的诅咒大全集(共5册)

    《鲁班的诅咒》,带您见识鲁班设计的那些千古难破的杀人武器!历史上真实的鲁班,不仅是木匠祖师,也是暗器与杀戮机关的祖师爷。2500年前,木匠祖师鲁班,在一股脑儿发明锯子、铲子、凿子、刨子、石磨、云梯等伟大工具的同时,也一直在研究战争武器、杀戮机关以及种种不可思议的致命暗器。鲁班的传世奇书《鲁班书》,并不是讲解木工的,而是描述他那些构思巧妙、制作精湛的暗器和杀戮机关。鲁班曾立下诅咒:凡是读懂此书的人,要么丧妻守寡,要么孤老残疾!所以,该书又叫《缺一门》。翻开本书,坐好扶稳,杀戮机关,一触即发!
  • 切莫相信应召男

    切莫相信应召男

    婚礼前四周,德国大银行家千金塔玛拉·哈特维希在自家厨房撞见了死人!更糟糕的是,凶手很可能就是她的新郎!她想独自调查清楚,麻烦却越来越多——好像有人想要她的命!她只得急忙逃跑,但唯一有可能帮助她的却是一个名叫克里斯蒂安的应召男!塔玛拉当然不会愚蠢到爱上一个职业情人,但是为什么每次见到他时自己都紧张发慌呢?谋杀、恋爱、激情交织缠绕!节奏明快、充满喜剧色彩的悬疑推理犯罪小说!
  • 红尘拾零

    红尘拾零

    对于醉酒,说它是一种神态?一种行为?一种心理?一种逃避?一种境界?或者是……一种享受?好像都不大合适。觥筹交错之后,总有那么一些形象——对,形象,或有神无形,或有形无神,或无形无神,或神形兼备,常常给人些许意想不到的启迪。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先贤的一句感慨之言,成为古今多少喜好杯中之物的志士仁人天经地义的痛饮理由。魏晋时,竹林七贤肆意酣畅,尤其刘伶,一篇《酒德颂》,潇潇洒洒,通脱惊俗。至东晋,陶公把酒与诗有机结合,其诗里几乎篇篇有酒,更使酒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了一种深长的意味。到了唐代,李太白斗酒诗百篇,“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 风口里等你

    风口里等你

    母亲用一生期待和祭奠的爱情住在坟茔里。那个被她爱恋了一生的人,在一个初冬的早晨将点豆腐的卤水倒进自己胃里,留下一锅苦难的豆浆和同样苦难的妻子。妻十七岁,腹中儿三个月。母亲在坟茔坐了三天,完成了一个女人一生的交待。树上的老鸦懂得她的心思,从此在墓前做窝,生儿育女再不离去。母亲回来时身后跟着的是她的夫兄,在东北叫“伯哥”。矮个的奉命到坟前带回弟媳的伯哥,敛着眉脸走至坟前说,弟妹,回吧。被叫作弟妹的年轻寡妇顺从地站起来。伯哥却不走,侧了身让女人走在前面,顺手从路旁扯根木棍,掂了掂捏在手里。伯哥是赶车的,拿鞭子惯了的。
热门推荐
  • 万界自由佣兵

    万界自由佣兵

    老侦察兵欧阳飞,为筹钱救身患重病的父亲,毅然放弃转三级士官的机会,选择退役,接受老战友的邀请,加入了一支由华人组建的佣兵团。在一次出任务时遭遇意外,奇迹生还,且脑海中莫名出现了一个“万界佣兵”系统,可以接受来自诸天万界的雇佣任务。至此,欧阳飞起飞了。请确认,是否接受来自《笑傲江湖》世界华山掌门岳不群的雇佣,助他让华山派重回武林之巅?嗯,这个有些复杂,不过没什么压力,接受。请确认,是否接受来自《西游记》世界翠云山芭蕉洞铁扇公主的雇佣,帮她救回红孩儿?呃,估计我还怼不过观音姐姐,先缓缓。诸天万界需要援助的主角配角们,请准备好你们的佣金,哦对了,我不收银两,佣金可以是功法秘笈、天材地宝、神兵利器……
  • 把事做得恰到好处

    把事做得恰到好处

    《把事做得恰到好处》告诉我们,做事,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专业技能,85%取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句话足以给人深刻的启示:不能把事做得恰到好处的人,即使你有再高的学历,再出色的专业技能,也可能处处碰壁,甚至一事无成。一个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的人,不仅懂得做事情的方法,懂得处理事情的步骤,更懂得与人沟通、为人处世的技巧,是一位能够巧妙处理与各种人之间关系的高手。
  • 一乘佛性究竟论

    一乘佛性究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牛魔王

    大牛魔王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凡有九窍者,皆可成仙!”“东面傲来国,有花果山千百里,居灵猴一族,聪慧而灵巧……”“血骨盆地,生人禁入,有白骨族,传言有白骨女,皆貌美妖媚,好吸男人精气……”“罗刹国,男子恶鬼之貌,嗜血好杀戮,其女美艳绝伦,善驭风雷霹雳之力……”重生牛魔王,却发现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西游世界。本书群号:644300754
  • 男女丹工异同辩

    男女丹工异同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大渊神龙琼胎乘景上玄玉章

    上清大渊神龙琼胎乘景上玄玉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苦儿流浪记(青少年成长必读名著)

    苦儿流浪记(青少年成长必读名著)

    本书描写了一个可怜的弃儿露米流浪各地,饱受人生的各种艰苦辛酸,最后遇见亲生母亲的故事。这是一部很杰出的作品,故事的结构和处理方式都很好,形成不断的高潮,自然使你融入其中。它告诉我们,所谓真正的幸福,必须得到周围人的爱的鼓励,同时又经过许多痛苦的磨炼,才能得到。
  • 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桥》是萧红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她对此篇十分偏爱,在发表之前就以此名结集成小说、散文集《桥》。作品在意象选择、人物刻画和语言运用等艺术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尝试,使她的作品创作始由稚嫩走向成熟,为日后创作更具深度的长篇小说奠定了基础,而它所体现的悲剧性则代表了萧红的创作基调。
  •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讲述了:有一只小蜜蜂,太害羞了。不论见了谁,她的脸都羞得像苹果一般红,而飞起来也是东躲西~藏的。小蜜蜂妈妈很着急,想让她到人多的地方去,多和大家接触接触。但小蜜蜂总是不肯,这可把蜜蜂妈妈愁坏了。蜜蜂妈妈终于说服小蜜蜂跟着自己一起去采蜜了。后,小蜜蜂变得开朗了。
  • 六门教授习定论

    六门教授习定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