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7300000005

第5章

请佛品第十

跋陀和菩萨政衣服。长跪叉手白佛言。我欲请佛及比丘僧。明日于舍食。愿佛哀受请。佛及比丘僧默然悉受请。跋陀和菩萨知佛已受请。起至摩诃波喻提比丘尼所。白比丘尼言。愿受我请。明日与比丘尼俱。于舍小饭。摩诃波喻提比丘尼即受请。跋陀和菩萨。语罗邻那竭菩萨。舍第。诸郡国其有新来人。悉请会佛所。罗邻那竭菩萨前至佛所。为佛作礼。长跪叉手白佛言。我兄请佛。所有新来人。悉欲请于舍食。愿哀受之。跋陀和菩萨。罗邻那竭菩萨。憍曰兜菩萨。那罗达菩萨。须深菩萨。摩诃须萨和菩萨。因坻达菩萨。和伦调菩萨。悉与宗亲俱。前以头面著佛足。及为比丘僧作礼。作礼已。竟从佛所去。归到罗阅只国。至跋陀和菩萨家。共相佐助作诸饭具。四天王。释提桓因。梵三钵。皆共疾来。佐助跋陀和菩萨作众饭具。尔时跋陀和菩萨。宗亲共庄严罗阅只国。持若干种杂缯帐。覆一国中。其街巷市里皆悬缯幡举一国中悉散华烧香。作百种味饭具用佛故。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贫穷乞丐者。其饭具适等。何以故。不有偏施于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悉平等。跋陀和与八菩萨。与诸宗亲。以饭时俱往诣佛前。以头面著佛足。却白佛言。饭食具以办。愿佛可行。时佛与比丘僧。皆著衣持钵。俱诣来会者。皆随行佛入罗阅只国中。到跋陀和菩萨家。跋陀和菩萨作是念。今佛威神故。令我舍极广大。悉作琉璃。表里悉相见。城外悉见我舍中。我舍中悉见城外。佛即知跋陀和心所念。佛便放威神。令跋陀和舍极广大。举一国中人民。悉见于舍中。佛前入跋陀和菩萨家坐。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各异部悉坐于舍中。跋陀和菩萨见佛比丘僧坐已。自供养佛比丘僧。若干百种饭手自斟酌。佛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已乃饭。诸贫穷者悉等与。悉各平足。皆持佛威神恩使之足。跋陀和菩萨。见佛诸弟子悉饭已。前行澡水。毕竟持一小机。于佛前坐听经。为跋陀和菩萨及四辈弟子说经。莫不欢喜者。莫不乐闻者。莫不欲闻者。佛以经请比丘僧及诸弟子。佛起与比丘僧俱去。跋陀和菩萨饭已。与宗亲俱。出罗阅只国到佛所。前为佛作礼。皆却坐一面。及罗邻那竭菩萨。桥曰兜菩萨。那罗达菩萨。须深菩萨。摩诃须萨和菩萨。因坻达菩萨。和伦调菩萨。跋陀和菩萨。见人众皆安坐已前问佛。菩萨用几事得见现在佛悉在前立三昧。佛告跋陀和菩萨。菩萨有五事。疾得见现在佛悉在前立三昧。学持谛行心不转。何等为五。一者乐于深经无有尽时不可得极。悉脱于众灾变去。以脱诸垢中。以去冥入明。诸蒙眬悉消尽。佛告跋陀和。是菩萨逮得无所从来生法乐。逮得是三昧。复次跋陀和。不复乐所向生。是为二不复乐喜于余道。是为三。不复乐于爱欲中。是为四。自守行无有极。是为五。菩萨复有五事。疾得是三昧。何等为五。一者布施心不得悔。无所贪。无所惜。从是不得有所悕望。施人已后不复恨复次跋陀和。菩萨持经布施。为他人说经。所语者安谛。无有疑无所爱惜。说佛深语身自行立是中。复次跋陀和。菩萨不嫉妒。所作无有疑。却睡卧。却五所欲。不自说身善。亦不说他人恶。若有骂者。若有刑者。亦不得恚。亦不得恨。亦不得懈。何以故。入空行故。复次跋陀和。菩萨是三昧自学复教他人。书是经著好疋素上使久在。复次跋陀和。菩萨所信多乐。敬长老及知识。于新学人若得所施。当念报恩。常有识信。受人小施念报大。何况于多者。菩萨常乐重于经。弃捐无反复之意。常念有反复。如是者得三昧疾。佛尔时颂偈言。

常爱乐法在深解于诸习欲不贪生

游步五道无所著如是行者得三昧

好喜布施不想报所惠无著不追念

所与不见有受者唯欲得解佛深慧

愍伤众生行布施其心喜踊不悔恨

常立布施及戒忍精进一心智慧事

具足六度摄一切慈悲喜护四等心

善权方便济众生如是行者得三昧

若有兴施除悭贪其心欢踊而授与

既施之后恒欣喜如是行者得三昧

晓知经法分别句闻深要义佛所教

讲说微妙道德化如是行者得三昧

其人学诵是三昧具足解慧为人说

令此经法得永存如是行者得三昧

常不秘奥佛经法不望供养乃为讲

唯求安隐佛道地如是行者得三昧

除去所著弃诸盖捐去贡高及慢大

不自称誉说彼短终不复起吾我想

其有寂定意不起便能解是道定慧

弃捐谀谄心清净用是速逮不起忍

常行至诚无绮饰其愿具足无缺减

殖众正德无邪行爱乐法者得道疾

所诵习经常不忘常护禁戒清净行

如是行者得佛疾何况奉是寂三昧

佛告跋陀和菩萨。往昔无数劫。提和竭罗佛时。我于提和竭罗佛所。闻是三昧即受持是三昧。见十方无央数佛。悉从闻经悉受持。尔时诸佛悉语我言。却后无央数劫。汝当作佛名释迦文。佛告跋陀和菩萨。我故语汝。今自致作佛。是三昧若曹当学。为知内法第一众所不能及。出众想去。其有于是三昧中立者。念得佛道。佛尔时颂偈言。

忆念我昔定光佛于时逮得是三昧

即见十方无数佛闻说尊法深妙义

譬有德人行采宝所望如愿辄得之

菩萨大士亦如是经中求宝即得佛

跋陀和菩萨白佛。当云何守是三昧。天中天。佛告跋陀和菩萨。色不当著。不当有所向生。当行空。是三昧当守。何等为三昧。当随是法行。复次跋陀和。菩萨自观身无身。亦无所观。亦无所见。亦无所著。本亦无所盲。亦无所聋。如经中法。视住亦无所见。亦无所著。无所著为守道者。于法中无所疑。不疑者为见佛。见佛者为疑断。诸法无所从来生。何以故。菩萨有法疑想便为著。何等为著。有人有寿命有德有阴有人有对有想有根有欲。是为著。何以故。菩萨见诸法无所著。是法亦不念亦不见。何等为不见。譬如愚人学余道自用。有人谓有身。菩萨不作是见。菩萨何等为见。譬如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阿惟越致。辟支佛。阿罗汉所见。不喜不忧。菩萨如是见。亦不喜亦不忧。守是三昧者。亦不喜亦不忧。譬如虚空。无色无想。清净无瑕秽。菩萨见诸法如是。眼无所挂碍见诸法。用是故见诸佛。见诸佛如以明月珠持著琉璃上。如日初出时。如月十五日在众星中央时。如遮迦越王与诸群臣相随时。如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在诸天中央时。如梵天王在众梵天中央最高坐。如炬火在高山顶烧。如医王持药行愈人病。如师子出独步。如众野雁飞行虚空中前有导。如冬月高山上积雪四面皆见。如天地大界金刚山却臭秽。如下水持地。如风持水。诸秽浊悉清净。如虚空等。如须弥山上忉利天为庄严。诸佛如是。佛持戒。佛威神佛功德。无央数国土悉极明。是菩萨见十方佛如是。闻经悉受得佛尔时颂偈言。

佛无垢秽离尘劳功德众竟无所著

尊大神通妙音声法鼓导义喻诸音

觉天中天脱诸慧种种香华以供养

以无数德奉舍利幡盖杂香求三昧

闻法普妙学具足远离颠倒喻灭度

终不想著于空法当志解妙无碍慧

清净如月日出光譬如梵天立本宫

常清净心念世尊意无所著不相空

譬如冬月高山雪若如国王人中尊

摩尼清净超众宝观佛相好当如是

如雁王飞前有导虚空清净无秽乱

紫磨金色佛如是佛子念此供养尊

去诸幽冥除闇愚即悉速逮净三昧

捐舍一切诸想求无垢秽行得定意

无有尘劳释垢秽弃去嗔恚无愚痴

其目清净自然明念佛功德无挂碍

思佛世尊清净戒心无所著不相求

不见吾我及所有亦不起在诸色相

舍离生死无众见弃舍贡高慧清净

远除憍慢不自大闻寂三昧离邪见

其有比丘佛子孙信比丘尼清信士

除去贪欲清信女念精进学得是法

无想品第十一

佛告跋陀和菩萨。若有菩萨。欲学是三昧疾得是。当先断色思想。当弃自贡高。已断思想。已不自贡高。已却当学是三昧。不当诤。何等为诤。诽谤于空是故不当共诤。不当诽谤空。却诵是三昧。佛告跋陀和。若有菩萨学诵是三昧者。有十事于其中立。何等为十。一者其有他人。若馈遗钵震越衣服者不嫉妒。二者悉当爱敬人孝顺于长老。三者当有反复念报恩。四者不妄语远离非法。五者常行乞食不受请。六者当精进经行。七者昼夜不得卧出。八者常欲布施天上天下。无所惜终不悔。九者深入慧中无所著。十者先当敬事善师视如佛。乃当却诵是三昧。是为十事。当如法。作是行者便得八事。何等为八事。一者于戒清净至究竟。二者不与余道从事。出入智慧中。三者于智慧中清净。无所复贪生。四者眼清净。不复欲生死。五者高明无所著。六者清净于精进自致得佛。七者若有人供养者不用故喜。八者正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动。是为八事。佛尔时颂偈言。

有黠慧者不起想弃捐贡高及自大

常行忍辱无粗漏尔乃为学是三昧

智者心明不诤空无想寂定是灭度

不诽谤法莫诤佛如是行者得三昧

明者于是无憍慢常念佛恩及法师

坚住净信志不动尔时为学是三昧

心不怀嫉远窈冥不起狐疑常有信

当行精进不懈怠如是行者得三昧

比丘学是常分卫不行就请及聚会

心无所著不畜积如是行者得三昧

设使手得斯法教及持奉行此经卷

已具足意得如佛然后学诵是三昧

住是至德行诚信设有学诵三昧者

速逮疾得是八法清净无垢诸佛教

其清净戒有究竟三昧无瑕得等见

以为空净于生死住于是法得具足

智慧清净无有余无秽行者亦不著

博闻采智舍唐捐得行如是为黠慧

志精进者无所失于供养利而不贪

疾得无上成佛道学如是德为明智

同类推荐
  • 童学书程

    童学书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RESSY

    CRESS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气养形论

    神气养形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玄灵窦六甲玉女上宫歌章

    洞玄灵窦六甲玉女上宫歌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治世龟鉴

    治世龟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魔神乐园

    魔神乐园

    剑扫神州七日夜,纵横星空九万里。上斩圣佛,下斩妖魔,扫尽心中不平事。
  • 双面殿下太傲娇:落跑甜心快点跑

    双面殿下太傲娇:落跑甜心快点跑

    “Yaer~,终于回来了!”z国机场大厅。一个身穿淡蓝色的连衣裙,没有任何修饰的……
  •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Italy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Ita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王妃很淡定

    这个王妃很淡定

    谁说女子被休就没有活路?她容青鸾的小日子照样过的有滋有味。闯青楼,开店铺,发大财,斗恶姐……一不小心名气竟然传到了宫里。恶姐爱慕当朝六王爷季沐歌,那厮很无耻,竟让她这无辜人氏当挡箭牌。更无耻的还是恶父竟然为了成全恶姐的爱慕之心,硬泼了她一身脏水。她容青鸾是软柿子吗,可以任意捏圆捏扁吗?恶姐不是心仪季沐歌吗?那她就让她见得着,得不到。季沐歌拿她当挡箭牌,她亦拿他当枪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很快狗血的凑成了一对。短短数个月相处,她以为凭着自己二十一世纪新新女性的聪慧机智,可以收了这厮的心,哪知……她怎么就忘了,当初季沐歌答应娶她,只不过是因为当朝宠妃慕容嫣的一句话而已。慕容嫣道:沐,我现在很幸福,也希望你幸福,娶个女子好好过日子吧!他是帝都六王爷,温文尔雅,也是曾当着全天下最权贵面前对她许下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那个人,更是亲口承诺守她、护她一生的人,却在慕容嫣一身是血倒在血泊中时,不问一句便信了慕容嫣的说辞,而要她血债血偿。他是北风国第一人,一袭红衣,容颜倾城。对别人他狂妄之极,唯独对她才会收起那份狂妄。他的无耻,他的耍宝,也唯独她一人专享。红衣倾城,容颜妖孽,他微微一笑,便迷了路人两魂五魄,他道,“小鸾鸾,人家的上半身都被你摸光光了,想摸下半身的话,你可得对人家先负起清白的责任。“他是帝都四王爷,有名的风流纨绔,却对扮做魅姬时的她暗生情根,当得知她的真实身份时,他痛苦万分。是谁数度伤了她的心,逼得她伤痕累累离开?又是谁的倾城笑容只为她绽放?又是谁为她遣散后院众妻妾?又是谁为她遍寻天下女子,只为看一颦一笑之间与她相似的神态?后一句才是关键,是谁说的?谁说的?我不看曾经,我只看如今,值得,我便用生命去珍惜;不值,我便弃之如履。容青鸾语
  • 我被怨灵压榨的新人生

    我被怨灵压榨的新人生

    因一次神秘委托而拿到的刀鞘,被鉴定师看出其中有怨灵,无法逃脱的我被迫服从她的要求,开始非日常的侍奉
  • 找对育儿方法的第一本书

    找对育儿方法的第一本书

    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本书作者宝拉·凯莉博士是美国儿科学会(AAP)会员,从业35年,有丰富的儿科医疗护理经验,由此保证了内容的科学和严谨。经得住时间考验的高品质婴幼儿护理指南。自1983年出版以来,本书不断修订和再版,长期位居美国育儿类畅销书排行榜前列,仅在美国的销量已超过400000本。经过全面修订和补充,为广大父母提供新鲜的医学和医疗指导,内容涵盖重要医学课题,如疫苗接种时间表、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食物过敏、新生儿检查、儿童肥胖等;除了婴儿护理的基本信息外,本书还提供全方位的育儿指导:如何挑选日托机构、如何选择婴儿安全用品(包括汽车座椅和婴儿床)等内容。配有简单易懂的插图、一步一步的说明指示、简明扼要的“临床症状索引”,让父母快速找到并使用他们所需的信息,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宝宝成长的头一年。
  • 闲人诗稿:熊召政旧体诗词精选

    闲人诗稿:熊召政旧体诗词精选

    本书为熊召政的旧体诗集。他的诗有的充满恬淡与闲适;有的富有禅境和禅机;有的则表露了诗人在投身商海后“爱钱偏又爱清高,避席常固浊气豪。还是去当闲士好,清风明月自逍遥”的矛盾心情。
  • 还你一个七马架

    还你一个七马架

    镐头下翻开的第一抔土是黢黑黢黑的,迎着日头闪出油亮亮的光,甚至芳香四溢。再翻下来,一垄是这样,一片都是这样。翻出来一块新地,还想着下一块,荒草下的土地接连翻出几片连在一起,黑色的绸缎在少陵河畔无垠地铺展,已经很壮观了。这样的土地种啥得啥。刘矬子把那匹骒马牵到家的时候,天还没黑。太阳卡在屯子西边的五顶山上,被寒风撩起的雪雾半遮半掩,看着很不透露。牵着的这匹马是他打天增泉的集上买来的,价钱挺贵,差不多是他家一年的积攒。牵到马的那一刻,他都觉得自己高人一头了,五顶山周边的占草户哪家有这样的好马,这是一匹驯成的纯种海力马,庄稼地里的活计哪一样都能担得起的宝贝物件。
  • 毓老师说庄子

    毓老师说庄子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毓老师,口授心传的私家国学。《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最能保持毓老师讲学之原汁原味。择重点解说,意在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之智慧,强调其致用之道术,即内在身心灵的修养和外在管理人事物的学问。《毓老师说庄子》,融通儒道,依内圣外王之旨解读庄子言外之意,以《庄子》为治世之书,一洗其为衰世之书及庄子逃世之名。
  • 聚仙录

    聚仙录

    一次偶然,少年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得知一切皆是命中注定,小时候故事中所讲的各路仙神妖魔,一一出现在他的身边,相遇,结识,感悟,开启了一个与平凡生活完全不一样的精彩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