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7800000041

第41章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五如来不思议性品第四之三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无畏。信受谛奉心志清净无惑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有四种不思议无畏。由成就是四无畏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自称我处大仙尊位。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舍利子。何等名为四无所畏。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成就无上智力故。于大众中自称我是正等觉者。此中诸天世间。不见有能于如来前立如是论。汝于此法非正等觉。舍利子。云何如来名正等觉。舍利子。如来能于一切诸法。平等正觉无非平等。若凡夫法。若诸圣法。若诸佛法。若诸学法。若无学法。若独觉法。若菩萨法平等平等。若世间法。若出世间法。若有罪无罪。有流无流。有为无为。如是等一切诸法。如来悉能平等正觉。是故名为正等觉者。舍利子。云何名为平等之性。舍利子。诸见自体与彼空性其性平等。诸相自体与彼无相其性平等。三界自体与彼无愿其性平等。生法自体与彼无生其性平等。诸行自体与彼无行其性平等。起法自体与彼不起其性平等。贪性自体与彼无贪其性平等。三世自体与彼真如其性平等。无明有爱自体与明解脱其性平等。生死流转自体与彼寂静涅槃其性平等。如是舍利子。如来能于一切诸法平等正觉。是故如来名正等觉。

复次舍利子。此如来无畏不可思议。又以大悲而为方便。真如平等。真性如性。非不如性。不变异性。无覆藏性。无怖畏性。无退屈性。无违诤性。由如是故光显大众。能令悦豫遍身怡适。心生净信踊跃欢喜。舍利子。世间众生无有能于如来无畏起违诤者。何以故。由如来无畏不可为诤故。如性平等处法界性。流布遍满诸世界中无能违害。舍利子。如如来无畏于一切甚深微细杂可知法。能正等觉。如是如来安住大悲。种种言音种种法门。为彼有情开示妙法。若能依此修远离行速尽苦际。若诸含识实非大师自称大师。非正等觉称正等觉。以如来不思议无畏故悉皆映夺。令彼众生傲慢摧碎逃迸远避。舍利子。如来无畏不可思议无边无际。譬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无畏边际者。不异有人求空边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说是不思议无畏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欢喜踊跃发希奇想。舍利子是名第一正等觉无畏。由如来成就此无畏故。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乃至一切世间所不能转。复次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成就无上智力故。于大众中自称我今诸流已尽。此中诸天世间。无能于如来前如法立论。汝有如是诸流未尽。舍利子。云何如来流尽之性。舍利子。如来于欲流中心善解脱。永断一切贪行习气故。如来于有流中心善解脱。永断一切嗔行习气故。如来于无明流中心善解脱。永断一切痴行习气故。如来于见流中心善解脱。永断一切烦恼行习气故。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诸流已尽。舍利子。如是说法依世俗故非为胜义。于胜义中无有一法住圣智前。可遍知可永断可修习可作证者。何以故。舍利子。所言尽者未尝不尽性究竟尽。不由对治说名为尽。如实性尽。如实性尽故无法可尽。无法可尽故即是无为。以无为故无生无灭。亦无有住。是故说言如来出世。若不出世常住法性常住法界。即于其中圣智慧转。虽如是转无转无还。舍利子。由是法门故无有诸流。亦无流尽而可得者。如是如来住大悲已。为诸有情说流尽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无畏不可思议。复以大悲而为方便。真如平等。真性如性。非不如性。不变异性。无覆藏性。无怖畏性。无退屈性。无违诤性。由如是故光显大众。能令悦豫遍身怡适。心生净信欢喜踊跃。舍利子。世间众生无有能于如来无畏起违诤者。何以故。由如来无畏不可为诤故。真如平等处法界性。流布遍满诸世界中无能违害。如是不可思议无量无数无有边际。妙法成就。由如来大悲熏心。为诸众生说流尽法。欲令永断彼诸流故。舍利子。如来无畏不可思议无边无际。譬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无畏边际者。不异有人求空边际。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说是不思议无畏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舍利子。是名第二流尽无畏。由成就此无畏故。如来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乃至一切世间所不能转。

复次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成就无上智力故。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说障法决定能障。此中诸天世间。无能于如来前如法立论。汝说如是障法不能为障。舍利子。云何名为能障碍法。舍利子。谓有一法能为障碍。何等一法。谓心不清净。复有二法能为障碍。谓无惭无愧。复有三法能为障碍。谓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复有四法能为障碍。由贪欲故行所不行。由嗔恚故行所不行。由愚痴故行所不行。由怖畏故行所不行。复有五法能为障碍。谓杀生不与取欲邪行妄语饮酒。复有六法能为障碍。谓不恭敬佛菩提。不恭敬法。不恭敬僧。不恭敬律仪。不恭敬三摩地。不恭敬建立施设。复有七法能为障碍。谓慢胜慢胜上慢增上慢邪慢下慢我慢。复有八法能为障碍。何等为八。谓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勤邪念邪三摩地。复有九法能为障碍。何等为九。谓于我身去来今世作不饶益生恼害事。于我所爱去来今世作不饶益生恼害事。我所不爱于去来今而作饶益生恼害事。复有十法能为障碍。谓十不善道。是故略说。是十种法能为障碍。为欲止息寂静永断如是障碍法故。如来为诸有情敷演正法。舍利子。乃至一切违罪作意相应诸结。若由诸法住爱味观。颠倒相应违背出离。爱见执著于有味著。有所依事身语意业。彼一切相如来了知皆是障碍。既了知已。如实说为能障碍法。复次舍利子。此如来无畏不可思议。以大悲为方便。真如平等。真性如性。非不如性。无变异性。无覆藏性。无怖畏性。无退屈性。无违诤性。由如是故光显大众。能令悦豫遍身怡适。心生净信踊跃欢喜。舍利子。世间众生无有能于如来无畏起违诤者。何以故。由如来无畏不可为诤故。如性平等处法界性。流布遍满诸世界中无能违害。如是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与等者。不可宣说。妙法成就。而如来大悲熏心。为诸有情说障碍法。欲令止息寂静永断彼障法故。舍利子。如来无畏不可思议无边无际。譬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无畏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说是不思议。无畏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舍利子。是名第三说障法无畏。由如来成就此无畏故。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乃至一切世间所不能转。

复次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成就无上智力故。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说圣出离所修能正尽苦道。若诸有情修习此道必定出离。此中诸天世间。无能于如来前如法立论。汝所说道不能出离。舍利子。云何名为圣出离道。舍利子。所谓一正趣道。能令众生毕竟清净。复有二法。能令众生毕竟出离。谓奢摩他及毗钵舍那。复有三法能令出离谓空无相无愿解脱之门。复有四法能令出离。谓缘身生念缘受生念缘心生念缘法生念。复有五法能令出离。谓信根勤根念根三摩地根慧根。复有六法能令出离。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复有七法能令出离。所谓念等觉支择法等觉支。勤等觉支。喜等觉支。安息等觉支三摩地等觉支舍等觉支。复有八法能令出离。所谓圣八支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三摩地。复有九种悦根本法能令出离。所谓悦喜安息乐三摩地如实智见厌及离欲解脱。复有十法能令出离。谓十善业道。如是如来为诸有情如实开示离圣出行。舍利子。乃至一切所有正善菩提分法。或戒聚相应。或三摩地聚慧聚解脱聚解脱智见聚相应。或圣谛相应。如是名为能出离行。又舍利子。能出离者。所谓正行。言正行者。于此法中无有一法。若增若减若来若去。若取若舍。何以故。非行正行者行一种觉。若能如实知见诸法皆不二性。是则名为圣出离行。舍利子。此如来无畏不可思议。以大悲为方便。真如平等。真性如性。非不知性。无变异性。无覆藏性。无怖畏性。无退屈性。无违诤性。由如是故光显大众。能令悦豫遍身怡适。心生净信踊跃欢喜。舍利子。世间众生无有能于如来无畏起违诤者。何以故。由如来无畏不可为诤故。如性平等处法界性。流布遍满诸世界中无能违害。如是圣出离行。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与等者。不可宣说妙法成就。而如来大悲熏心。为诸众生开示演说圣出离行。若有众生如实解了修行正道。必能出离速尽诸苦。舍利子。如来无畏无边无际。譬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无畏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闻是如来不思议无畏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舍利子。是名第四说圣出离道无畏。由如来成就此无畏故。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舍利子。如来如是四种无畏无边无际。譬如虚空。一切众生不能得尽其边际者。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如是不思议无畏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自然正觉悟  诸法平等性

故遍见如来  说名正等觉

若诸凡夫法  及学无学法

最胜独觉法  佛法悉平等

一切世间法  及诸出世法

善不善不动  涅槃路平等

若空若无相  若离诸愿乐

无生无有为  悉见平等性

觉平等性已  如所应宣说

解脱诸有情  大牟尼无畏

已解脱三有  复开示解脱

诸人天圣尊  显第二无畏

最胜觉障法  习不证解脱

非清净下劣  不具诸羞愧

未尝有身护  及以语意护

贪嗔痴怖畏  害命损他财

行邪欲妄语  饮酒不恭敬

七慢八邪支  悉非解脱处

九恼害多过  十不善业道

不如理思惟  愚痴无解脱

颠倒修诸行  执虚妄放逸

佛知说障法  是第三无畏

清净门无量  修习证菩提

佛自然通达  说趣甘露法

乃至诸所有  众多妙善法

助清净菩提  最胜所称赞

若善修习已  不证诸解脱

必无有是处  十力者诚言

若如理思惟  息广大烦恼

观诸法平等  善修习圣行

不执著诸相  是法及非法

解脱诸忧怖  大净者所说

善知种种法  虚廓如净空

又如幻如梦  解脱诸有海

若放逸造业  轮回诸有趣

大悲愍众生  欲令证解脱

十力牟尼尊  处生死化法

是第四无畏  清净等虚空

如是舍利子。是名如来不思议无畏。菩萨摩诃萨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大悲。信受谛奉。乃至发希奇想。舍利子。诸佛如来大悲常转。何以故。诸佛如来不舍一切众生故。于一切时为成熟一切众生故。当知大悲常起不息。舍利子。此如来大悲如是无量。如是不可思议。如是无等等。如是无边。如是不可说。如是猛利。如是久远。随诸众生乃至如来一切语业。于是大悲亦难宣说。何以故。犹如如来证得菩提。不可思议。如是如来于诸众生大悲发起。亦复如是不可思议。舍利子。云何如来证得菩提。舍利子。犹如来入如是无根无住故证得菩提。舍利子。何等为根。何等为住。有身为根。虚妄分别为住。如来于此二法平等解了。是故说言。犹如如来入无根无住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众生不能解了。如是二法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无根无住法故。

复次舍利子。夫菩提者其性寂静。何等名为寂静二法。舍利子。于内为寂于外为静。何以故。眼性是空离我我所。如是耳鼻舌身意意性是空离我我所。若如是知名之为寂。如实了知眼性空已不趣于色。乃至如实了知意性空已不趣于法。若如是知名之为静。一切众生于此寂静二法不能解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寂静二法故。

复次舍利子。我证菩提自性清净。云何名为自性清净。舍利子。菩提之性体无染污。菩提之性与虚空等。菩提之性是虚空性。菩提之性同于虚空。菩提虚空平等平等究竟性净。愚痴凡夫不觉如是自性清净。而为客尘烦恼之所染污。一切众生于是自性清净不能解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自性清净故。

复次舍利子。我证菩提无入无出。何等名为入出二法。舍利子。所言入者名执诸法。所言出者名不执诸法。如来明见无入无出平等法性。犹如如来明见无远及无彼岸。何以故。以一切法性离远及彼岸故。能证是法故名如来。一切众生于此无入无出法性不能觉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了。如是无入无出法故。

复次舍利子。我证菩提无相无境。何等名为无相无境。舍利子。不得眼识名为无相。不观于色名为无境。乃至不得意识名为无相。不观于法名为无境。舍利子。无相无境众圣所行。何等所行。谓在三界愚痴凡夫。于众圣所行不能行故。于无相无境不能觉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了。如是无相无境法故。

复次舍利子。言菩提者非去来今。三世平等三相轮断。何等名为三相轮断。舍利子。于过去世心无顾转。于未来世识无趣向。于现在世意无起作。是心意识无有安住。不分别过去。不执著未来。不戏论现在。一切众生不能觉悟。三世等性三轮清净。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三世三轮平等清净故。

复次舍利子。我证菩提无为无性。何故名曰无为无性。舍利子。是菩提性非眼识所识。乃至非意识所识。言无为者无生无灭。亦无有住。三相永离故名无为。舍利子。知无为性当觉有为。何以故。诸法自性即是无性。夫无性者即体无二。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此无性无为故。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无性无为故。

复次舍利子。我证菩提无差别迹。何故名为无差别迹。舍利子。真如法性二俱名迹。性无别异性无安住名无差别。诸法实际名之为迹。性无动摇名无差别。诸法空性名之为迹。性不可得名无差别。诸法无相名之为迹。性不可寻名无差别。诸法无愿名之为迹。性无发起名无差别。无众生性名之为迹。即体性无名无差别。是虚空相名之为迹。性不可得名无差别。其性无生是名为迹。其性无灭名无差别。其性无为是名为迹。性无行住名无差别。为菩提相是名为迹。其性寂静名无差别。为涅槃相是名为迹。其性无生名无差别。舍利子。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无差别迹。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无差别迹故。

复次舍利子。言菩提者不可以身证。不可以心证。何以故。身性无知无有作用。譬如草木墙壁琢石之光。心性亦尔。譬如幻事阳焰水月。若能如是觉悟身心是名菩提。舍利子。但以世俗言说假名菩提。菩提实性不可言说。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不可以法得。不可以非法得。不可以真实得。不可以非真实得。不可以谛得。不可以妄得。何以故。由菩提性离言说故。亦离一切诸法相故。又以菩提无有形相用通言说。譬如虚空无有形处故不可说。舍利子。如实寻求一切诸法皆无言说。何以故。由诸法中无有言说。于言说中亦无诸法。一切众生不能觉悟如是诸法理趣。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诸法理趣令其觉悟。如是谛实义旨故。

复次舍利子。言菩提者无取无藏。何等名为无取无藏。舍利子。了知眼故名无所取。不观色故名曰无藏。舍利子。如来证是菩提无取无藏故。不取于眼。不藏于色。不住于识。乃至不取于意。不藏于法。不住于识。虽不住识。而能了知一切众生心之所住。云何了知。谓诸众生心住四法。何等为四。一切众生心住于识。心住于受。心住于想。心住于行。如来如是如实了知住与不住。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无住实际。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无住实际法故。复次舍利子。言菩提者空之异名。由空空故菩提亦空。菩提空故诸法亦空。是故如来如其空性觉一切法。不由空故觉法空性。由一理趣智故觉法性空。空与菩提性无有二。由无二故不可说言。此是菩提。此是空性。若有二者则可言说。此为菩提。此为空性。以法无二无有二相。无名无相无行。毕竟不行亦不现行。所言空者远离取执。胜义谛中无法可得。由性空故说名为空。如说太虚名为虚空。而太虚性不可言说。如是空法说名为空。而彼空性不可言说。如是悟入诸法实无有名假立名说。然诸法名无方无处。如名诠诸法。此法无方无处亦复如是。如来了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无生无起。如是知已而证解脱。然其实性无缚无脱。诸痴凡夫不能觉悟此菩提性。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菩提之实性故。

复次舍利子。菩提之性与太虚等。然太虚性无等不等。菩提亦尔无等不等。犹如诸法性无真实。不可说等及不平等。如是舍利子。如来觉悟一切诸法。其性平等无不平等。如实觉悟无有少法。可为平等及不平等。如是如来如实智量穷诸法量。何者名为如实智耶。谓知诸法本无而生生已离散。无主而生无主而散。若生若散随众缘转。此中无有一法若转若还及随转者。故说如来为断诸径说微妙法。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断诸径法。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断诸径法故。

复次舍利子。言菩提者。即是如句。何等名为如句之相。舍利子。如菩提相诸色亦尔。同彼真如无有退还而不遍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彼真如无不遍至。舍利子。如菩提相同彼真如。四大之性亦复如是。如彼真如无有退还而不遍至。如菩提性同彼真如。眼界色界及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及意识界亦复如是。如菩提相但假施设。一切诸法蕴界处等但假施设。亦复如是。知如是相名为如句。又舍利子。如来一切如实觉悟不颠倒觉。犹如前际中后亦尔。何以故。前际无生。后际无趣。中际远离。如是一切名为如句。如是一句一切亦尔。如是一切一句亦尔。非如性中一性多性而是可得。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此之如句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真如法句故。

复次舍利子言菩提者。名入于行及入无行。何等名为行及无行。舍利子。发起善法名之为行。一切诸法即不可得名为无行。住不住心名之为行。无相三摩地解脱门名为无行。舍利子。所言行者称量算数观察于心。言无行者过称量等。云何名为过称量等。以一切处无有诸识作用业故。舍利子。所言行者谓于是处观察有为。言无行者谓于是处证于无为。愚痴凡夫不能觉悟入行非行。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入行非行法故。

复次舍利子。夫菩提者无流无取。云何名为无流无取。舍利子。离四流性故曰无流。何谓为四。离欲流性。离有流性。离无明流性。离见流性。舍利子。离四取性故名无取。何等为四。离欲取性。离有取性离见取性。离戒取性。舍利子。如是四取皆由无明。而为盲闇爱水隍池之所拥闭。由执我故受蕴界处。如来于中如实了知。我取根本自证清净。亦令众生证得清净。舍利子。如来既证是清净故。于诸法中无所分别。何以故。舍利子。由此分别起不如理思惟。此但如理相应故不起无明。不起无明故不能发起十二有支。若不发起十二有支此即无生。若无生者此即决定。若决定者此即了义。若了义者此即胜义。若胜义者即无人义。无人义者即不可说义。不可说义者即缘起义。诸缘起义者即是法义。诸法义者即如来义。舍利子。若能如是观缘起者即是观法。若观法者即观如来。如是观者离真如外无有所观。此中云何有所有耶。谓相及缘。如是二法。若能观察无相无缘。即真实观如来。觉悟如是诸法平等故平等。愚痴凡夫不能觉悟此无流无取性。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无流无取性故。

复次舍利子。夫菩提者。其性清净无垢无执。云何名为清净无垢及以无执。舍利子。空故清净。无相故无垢。无愿故无执。又舍利子。无生故清净。无作故无垢。无取故无执。又舍利子。自性故清净。遍净故无垢。光洁故无执。又舍利子。无戏论故清净。离戏论故无垢。戏论寂静故无执。又舍利子。真如故清净。法界故无垢。实际故无执。又舍利子。虚静故清净。无碍故无垢。空寂故无执。又舍利子。内遍知故清净。外不行故无垢。内外不可得故无执。又舍利子。蕴遍知故清净。界自体故无垢。处损减故无执。又舍利子。过去尽智故清净。未来无生智故无垢。现在法界住智故无执。舍利子。如是清净无垢无执之性同趣一句。言一句者谓寂静句。诸寂静者即极寂静。极寂静者即遍寂静。遍寂静者名大牟尼。舍利子。犹如太虚菩提亦尔。如菩提性诸法亦尔。如诸法性真实亦尔。如真实性国土亦尔。如国土性涅槃亦尔。故说涅槃诸法平等。亦名究竟。无边际相故无有对治。离对治相故。如是诸法本来清净无垢无执。舍利子。如来于是色无色等一切诸法。如实觉悟观有情性。游戏清净无垢无执。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清净无垢无执法故。

复次舍利子。如是如来不可思议大悲。不由功用任运常转。流布遍满十方世界无有障碍。舍利子。如来大悲不可思议。无边无际犹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大悲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不思议大悲同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诸佛证菩提  无根无所住

如佛所证已  为诸众生说

诸佛证菩提  寂静极寂静

观眼等内空  色等外空性

有情不觉悟  寂静极寂静

如来知句义  于彼起大悲

菩提性光洁  清净等虚空

是众生不了  于彼起大悲

诸佛证菩提  无去来取舍

是众生不了  于彼起大悲

诸佛证菩提  无相无境界

众圣之所行  非愚夫所履

诸凡夫不知  虽知不明达

如来于彼类  兴起于大悲

无为之自性  无生亦无灭

于彼亦无住  三轮长解脱

愚夫不能觉  诸有为自性

于彼起大悲  开如是理趣

菩提非身证  亦不由心证

身自性无知  心如幻事等

愚夫不能觉  身心自体性

于彼起大悲  开如是妙理

诸佛自然证  广大胜菩提

安坐树王下  观察含灵性

登上生死轮  循环种种趣

如来见彼已  兴猛厉大悲

憍慢之所坏  见网恒缠裹

于苦生乐想  无常起常想

计诤我众生  命者见所坏

如来观彼已  兴猛厉大悲

一切众生性  覆障于痴膜

无有慧光明  如重云掩日

如来见彼已  兴猛厉大悲

以无垢智光  当为彼明照

既入诸恶趣  常迷失正道

或堕地狱趣  畜生鬼趣中

过去佛已知  导开前正路

今佛见彼已  兴猛厉大悲

佛知一切法  真如及实性

清净等虚空  证成真解脱

诸众生不知  如是净妙法

如来见彼已  兴猛厉大悲

如是舍利子。是名如来不思议大悲。诸菩萨摩诃萨闻是不可思议大悲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同类推荐
  • 新石头记

    新石头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刻丛钞

    古刻丛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老奉亲书

    养老奉亲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笑零音

    玉笑零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经注释

    道德经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读心女王

    读心女王

    丑小鸭女孩刘梦菲一直不受异性喜爱,总是被男生们冷落在一边。大学毕业旅行的一场车祸中,她的异能觉醒了,她发现自己拥有了读心能力。刘梦菲利用这种神奇的能力征服了男生们,出了一口数年来被他们当成丑小鸭的恶气。接下来,她决定用异能扭转整个世界对自己的看法!她进入职场,开始打拼!那些帅哥、贵公子、傻大个、警察……通通变成本女王的粉丝吧!刘梦菲恶狠狠地问道:“蓝洋,你有何居心?干嘛给我买这么贵的东西?”蓝洋眼神一阵乱飘,根本不敢看她的眼睛:“我是……这个……那个……哦,我想到了,这次你帮了公司很大的忙,所以……我买些东西酬谢你!”刘梦菲心中大怒:骗子,你心里在说:“我爱你!”
  • 被渣后魔帝他偏执了

    被渣后魔帝他偏执了

    凤天国神女一朝穿越成白家庶女五小姐,她一心只想变强复仇,谁料却突然桃花朵朵开,其中一位还是魔帝,神女与魔族势不两立,于是她渣了魔帝,万万没想到魔帝被渣后回来不是要找她报仇,而是……
  • 明伦汇编交谊典同年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同年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奇宝贝之大地的巨人

    神奇宝贝之大地的巨人

    咸鱼作者,在线咕咕。更新缓慢,能忍就看。虽然更新慢,但绝对不弃坑。本文设定可能会有有所不同,接受不了的小伙伴爪机端左上角,PC端右上角。评论会不定时回复,欢迎挑错字错词错句。
  • 发现龙帝快捕捉

    发现龙帝快捕捉

    世人传言,凤府的凤大小姐相貌丑陋,任性跋扈,凤二小姐美若天仙,温柔似水…凤璎闻言,呸了一口,呵呵!解了体内的毒,容貌重塑,她纤手一挥,顿时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 摄宠王妃

    摄宠王妃

    一朝穿越,惹上腹黑骚包王爷,还被亲爹逼着嫁给一只毒舌。芳心暗许,王爷要她去做妾……你咋不上天呢,做妾…做你妹啊!国师语:浅浅莫怕,本国师曾断言你命硬克夫,你身边是开不出桃花的。侍卫喊:“王爷,大事不好。王妃爬墙跑了!”ps:穿越小白文……考据党慎入啊啊!!
  • 牡丹初妆

    牡丹初妆

    师傅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劫难。我觉得他说的不错,活着千百年来,这是我命中注定要承受的。劭儿说,这是我自找苦吃的结果我觉得他说的也不错,过了一辈子,才觉得事事都是我自己讨来的苦。龙且说,这是他一生中唯一没有预料到的变数。我想了想,委实觉得他们说的都不错,我就是这历史上最大的变数。可是,我求了百年,讨了百年,亦没有把项羽的苦讨到自己身上。
  •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替身王妃

    穿越之替身王妃

    大燕王朝,巨鹿王城。彼时的燕皇是年轻有为的萧元吉。在他的后宫中,又数个女人。对于这些,他俱是当作玩物。可唯有一个,却是令他觉得特别,此女名叫赵离歌。这宫里的女子,唯有她,敢于直言,敢于顶撞他。本来,他对她是无可无不可的,可渐渐地,觉出她的见解不凡,凡事他倒是喜欢问上她一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唯宠

    唯宠

    她,一个清冷优雅高贵如斯的女子,面临未开花结果的恋情,她放弃了大好前途,只为了一句‘等我’而默默无闻着。她,作为S市的高干子弟,从不高调宣扬,也从不将身份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哥哥身为家里的长子,身上背负着太重负担,而她却被哥哥保护的极好,低调的生活着,是哥哥背后无忧无虑的乖乖女。当追了她三年,在一起两年的初恋男友,为了女人的身体和事业的追求,果断和她说出了分手,她嘴上嘲讽的勾起一笑,冷淡的同意分手。当她苦苦暗恋三年的高中同学,突然回国。这让她心底泛起丝丝生机,这次,她还会再次错过吗?他是B市低调花心鼎鼎大名的左家二少。他,多变无常。而她,永远摸不透他在想什么。他说,你和我是同一类人,我们都是生活在哥哥的保护下,痛快畅意,唯心所欲的活着。分手后的这一年究竟是她的桃花运盛开,还是冤家找上门?片段一:“莫音,我们分手吧!”“我觉得婚姻没有父母的祝福和支持是不幸福的,陶子前一段时间对我表白,她爸说只要和她在一起,我年底就可以升为学院副院长,你知道的,我家庭条件一般,又是外地的,这次是我难得的机会,所以……”夏阳的意思很明显了,她莫音没有厚实的家庭背景,给不了他事业上的帮助。陶子,那个美丽开朗,在私立音乐学院中,跟她玩得最熟的老师,竟然……片段二:林清礼:“莫音,我喜欢你。”莫音的手握着手机颤抖了一下,尽管她听到电话那头窃窃笑声,但眼泪还是缓缓落下,平定了一下心情,淡淡的说道:“玩大冒险又输了?”林清礼:“我这次选得真心话。”片段三:左左转身,看着一脸认真的莫音,说出一番让她抓狂的话,“男人逢场作戏,玩玩罢了,又不是认真的。”莫音冷眼看向左左,快速的吐出一串话,“那是因为左少没有找到心爱的女人,当然不理解那种天天想着一个人,什么好的东西都想捧到她面前的感觉!”左左桃花眼眨呀眨,邪勾起唇角,与之前那个忧伤沉稳的男人完全不同,他吹了一声口哨,“哟,妹妹,看样子,你很了解相思之苦,那么,你心仪的男人又是谁呢?”配乐:蔡依林《柠檬草的味道》伊戈尔?克鲁托伊《悲伤的天使》钢琴曲伊戈尔?克鲁托伊《你是上帝赐予我的》钢琴曲DjOkawari《flowerdance》钢琴曲一杯花茶,一首配乐,希望妞们看书愉快。四首配乐,是我写这篇文必听的,淡淡的忧伤,淡淡的感悟。人生就是这么起起伏伏,这么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