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7800000005

第5章

三律仪会第一之三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白佛言。甚奇世尊。如是人等闻此等经不生厌离。佛告大迦叶言。若有众生成就四法。闻说此经不生厌离。云何为四。多放逸故不能深信。业异熟故亦不深信。大地狱故不能审信。我当死故。若人成就如是四法。不生厌离。迦叶。复有众生成就四法不生厌离。何等为四。年盛壮时自恃强力。耽著欲乐。贪嗜诸酒。不能了知明思惟观。若人成就如是四法。不生厌离。迦叶。若有比丘。成就四法谤佛菩提。何等为四。本造恶业已成就故。毁坏正法。如是比丘不自发露不善异熟诸恶业故。于比丘尼行秽欲故。彼有和上或阿阇梨。多人所敬谤佛菩提。如是弟子。随学于师亦生诽谤。是寡闻者。由嫉妒故谤毁诸佛。比丘成就如是四法。谤佛菩提。迦叶。若有一法得成沙门及婆罗门。何者为一。于一切法心无所住。如是一法。得成沙门及婆罗门。譬如有人堕高山顶。谓无大地树木丛林。唯起空想出入息断。迦叶。著诸法者亦复如是。若执眼想及以眼相。执耳鼻舌身意想乃至意相。若执色受想行识想。执净持戒多闻惭愧经行往来得菩提想。如此等法皆悉非作沙门婆罗门。若起想者则为所害。为谁所害。谓贪嗔痴。若执眼相。由著可爱不可爱色相故。为眼所害。如是执著耳鼻舌身意相。乃至由著可爱不可爱法相故。乃至为意所害。若被害者。则于地狱畜生饿鬼人天界中。极为所害。何缘被害。由想执著。何名想著。谓执我想及我所想。女想男想。地水火风想。骨想坏想青瘀想血涂想。色变想离散想。胜解脱想。彼有少分得胜解脱想。此有少分不得胜解脱想。有无量种宿住随念现证作想。我随念想。异于过去异于现在。我是过去我是现在。于诸法中起想执著乃至涅槃想我得涅槃想。迦叶。以要言之。诸执著者处处起想。乃至于空性中起一切想。皆悉非作沙门婆罗门法。非沙门行。非婆罗门行。迦叶。如来说言沙门婆罗门法者。譬如虚空及以大地。何以故。虚空之法。终不念言我是虚空。如是迦叶。沙门婆罗门者。终不自谓我是沙门是婆罗门。是故诸法亦不自谓是作沙门。婆罗门法。沙门法者不作不除。是为沙门及婆罗门。迦叶。譬如有人于夜闇中。掉弄手臂摇动面目。作如是言。我弄世间我弄世间。于意云何。彼为弄谁。迦叶白言。世尊。是人自弄。何以故。于中无人为可弄故。佛告大迦叶言。如是如是。若有比丘至阿兰若。或至树下空室露处。作如是想。眼是无常。耳鼻舌身意悉是无常。复作思惟。色是无常。声香味触法亦悉无常。作是思惟。我趣涅槃。如是等类为自劬劳。非沙门行。何以故。以有若干诸邪执故。知眼相已。为灭眼故勤劳修习。如是能知耳鼻舌身意相已。乃至为灭意故勤修习之。若于三处了知信受。则于三处而生分别。若于诸见起分别者。云何能得心一境性。迦叶。甚深菩提难入难趣。难具资粮。心一境性者。为以几何名心一境性。周遍推求乃至一法亦不可得。所谓于眼不可得实。于耳鼻舌身意亦不得实。于一切法皆不得实。何以故。本性如是心性不生。一切诸法无实可得。是故彼心不可得也。若过去未来现在无所得故。无所作故。是谓无所作。何名无所作。若新若故俱不可作。名无所作。是中过去心不解脱。现在心不解脱。未来心不解脱。随所有心无所得者。是为心一境性。此即名入心之数也。迦叶。未来当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执著眼等说为灭坏。于诸蕴中起于物想。如来说蕴犹如于梦。然彼说言梦为实有。由世间中说有是梦。若无梦者。我等不应有梦想事。以有表示。是故我等于其眠梦起于梦想。如是如是。蕴有所因故说如梦。若无蕴者不应说蕴犹如于梦。彼诸愚夫谓梦为实。闻是等经便生诽谤。于中当有比丘尼等。于施主家妄称我是阿罗汉果。或依浅智说现证得。若优婆塞优婆夷等。闻经律颂说我现证。迦叶。当于尔时。若有比丘。或二十年三十年中。常乐居止阿兰若处精勤修习。为佛法故来诣初信一日优婆塞边。唯以空言互相唱说。言空空故。我已遍知我已遍知。或有比丘。闻是经等相向谈说。有人闻之便生怖畏。复作是言。若诸在家出家人等。不应亲近。应当远离此非教师。何以故。彼等所知不相亲附。复有宣说甚深法者。为诸在家出家人等。弃舍轻贱。何以故。我今宣说胜妙梵行。尚少知者。况未来世乃至最少知者亦皆灭没。当尔之世。说法比丘千人之中。能如实解信入法者。一亦难有。乃至二千亦复如是。于中或有余比丘等。下至不能暂发言词。况能解了。迦叶。当于尔时。在家出家共轻此教。若有比丘发勤精进。为灭不善生善法故。初夜后夜减省睡眠精进修学。则为他人讥嫌弃舍。或断命根。如是等经即当毁灭。住法比丘亦皆灭尽。于中智者深胜无染解了之者。应当尊重深心恭敬共集会已住阿兰若。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我所说善法  第一义相应

言蕴无坚实  应观察如梦

尔时诸比丘  斗诤心纷扰

无礼别尊卑  唯有空名相

比丘所发言  俗亦如是说

如斯之教法  道俗语皆同

比丘谓俗言  汝解法希有

是谓佛菩提  已发初地果

彼心谓见法  亲近在家人

数奉施比丘  与其最上供

如斯比丘说  无异语皆真

与彼共相亲  言我能见法

生于彼时者  为施故出家

不住正法中  毁坏菩提道

我示汝道者  近我勿亲余

不久汝得之  还如我所得

此最寂静位  共汝相向言

和合大众中  毁坏我教法

犹如劫村贼  性怀凶险心

破坏诸国城  及以大聚落

比丘亦如是  无智多愚痴

少慧起诸非  著命数取趣

离我所说教  依止诸见心

说是罗汉人  尽怀增上慢

于大和合会  诸比丘众前

说已慧名闻  于中一难得

或时有比丘  安住如实者

被说恶名闻  言非佛弟子

法王大菩提  于时被诽谤

天众怀忧戚  相向数悲啼

对彼信心天  身自投于地

观斯释师子  无上法轮摧

嗟叹佛如来  快哉所说法

奇特福田僧  佛之所爱子

我等不复闻  法王之所说

牟尼今灭度  无觉抱迷心

地居天次后  出于大音声

唱令告诸天  法炬今将灭

汝等得闻佛  不亲近如来

勿致后天龙  而当怀悔恨

经于无数劫  为自及为他

遍受于众苦  尔乃方成佛

此是诸世尊  为诸众生类

所说善法门  今皆当隐没

矫乱人兴世  可畏造诸非

魔使及恶魔  恣情恶言说

谄诈多痴钝  诳惑劣愚夫

若嗔与不嗔  毁师及胜教

闻地天声已  上天皆惨然

人及四王天  悉亦怀忧恼

夜叉众来集  阿吒筏底城

皆发可畏声  满面流悲泪

天居众宝饰  城郭妙庄严

皆悉失光晖  犹如于聚土

国城非似本  堪生爱乐心

今见宝严城  须臾不可乐

诸天同诣彼  善逝本生国

躄踊而号啕  转增大悲苦

我从天降地  往诣诸国城

真法尽沉沦  遍观皆不见

下至阎浮境  见法大崩摧

逼恼诸出家  发声大号哭

胜城七日内  处处失光晖

天亦七日中  数非数啼泣

呜呼大雄健  昔曾亲面奉

何期今不见  言说亦成空

曾住舍卫城  来已皆恭敬

于其地界内  数悲而数啼

见佛所坐林  言佛曾于此

转四谛法轮  我等亲闻听

世间还黑闇  更互不相尊

己造诸罪因  往生三恶趣

天众多宫殿  今者悉空虚

赡部诸众生  无主无救护

言佛经行处  毁坏悉荒芜

法王已涅槃  世间不可乐

三十三天主  帝释立其中

苦恼发忧愁  高声大悲恸

诸忉利天等  举手共哀号

适闻园苑中  其次便驰走

是等诸天众  恒叹佛如来

自嗟离世尊  曾为说法者

不能食甘露  亦绝歌乐声

如是等诸天  心忧经六月

阿修罗闻说  教法空无主

于是即相呼  兴师伐忉利

赡部诸王等  毁坏佛制多

当于尔时中  天与修罗战

多有诸比丘  及多比丘尼

生诸恶趣中  备受众苦毒

在家犯诸罪  近事坏尸罗

互相扬恶名  以之生苦趣

女人行不善  皆亦入三涂

如是事兴时  世间不安静

或时行聚落  或投窜山林

人众以波逃  寿命便夭促

多有贼盗起  亦复有饥荒

苗稼不时登  蝗虫起灾暴

若于饥馑世  人有寿命终

便生饿鬼中  具受多辛苦

所有施塔庙  及与四方僧

尔时诸比丘  悉共分张取

于我灭度后  如是众苦兴

应速发精勤  勿复更回顾

诸有愚夫类  而无智慧人

愚夫业已成  速生诸恶趣

应乐读诵说  智慧从此生

人修智慧心  速能升善趣

常以智慧观  如我如是学

永离众系缚  速至于涅槃

正法不久留  应发坚精进

我已如是说  宜速正思惟

此劫过去已  满于六十劫

当不闻佛名  何能生信乐

若人相会遇  饥饿苦所侵

母子是时中  互相食其肉

彼时所生子  慞惶行不安

住在己家中  犹生大怖畏

见闻此事已  知其生死烧

谁有智慧人  于中生爱乐

无明是生根  女人是欲根

蕴为苦恼根  是故应舍苦

世有愚众生  耽著于女欲

人能离痴者  疾当得涅槃

宣畅此法时  不遭于恶果

不说果有漏  故堕恶趣中

所有无漏法  空空无所有

寂静本无坚  宜应速了悟

复次迦叶。若有比丘或余众生。由能成就此第一法。求无漏者应作是言。于一切法心无所住。

复次迦叶。菩萨应为坚固修习。云何坚固。云何修习。言坚固者。谓坚固心坚固精进。何者名为坚固之心。菩萨念言。乃至供养恒河沙佛。然后乃发一念之心而求佛道。次后复经恒河沙劫一佛现世。以发恒河沙等心故。一得人身。以恒河沙等人身闻一句法。智慧光明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大利益。应发如是坚固之心。又以种种方便。摄佛智慧。种种苦行以为希求。种种苦行摄受佛智。复有如是坚固之心。复次迦叶。我今为汝宣说譬喻。由此喻故诸有智人而能解了尔所说义。由是种种难行苦行。能得菩提。于恒河沙劫不应休废。若于恒河沙劫学不休废。则能现证无上菩提。应发如是坚固之心。以为势力以作策勤。终不舍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如是坚固之心。迦叶。若有菩萨发是心者。何以摄受。谓不取处不取非处。何故不取处非处耶。若有取于处非处者。于无上觉则为障碍。以不取于处非处故。速得无上正等菩提。迦叶。譬如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珍宝持用布施。若有如是种种经典如来所说。随顺菩提受持教法以信安住。所生福聚倍多于彼。迦叶。菩萨复有坚固之心。乃至坚固心亦不可得。是故修行不可休废。言修习者谓多修行有几多耶。随有若干多修习法。若起一心不能解了。何以故。彼法不可为表示故。然是最胜修习之法。谓坚固心性。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无心起心想  当有大怖畏

我当成不成  是事为云何

而常起寻伺  住在于一边

诽谤于正道  不可得菩提

此是懈怠心  非是菩提相

斯人疑一切  诸佛及声闻

不行而希望  贤圣诸佛法

非但由言说  能成安乐果

要有信乐心  能成广大法

亦非唯心量  能获胜堪任

由一法能成  诸有所作事

知其殊胜已  为佛故应修

复次迦叶。菩萨以能成就此法。亦不亲近供养诸佛。而自记言。我当得作如来应正等觉。迦叶。在家菩萨有三种修。能于菩提而作利益。何等为三。为一切智故深生爱乐。不堕本业坚持五戒。具此三支能成六法。何等为六。谓得圣处。不哑不吃不聋不失聪听。身变端严速得深信。于甚深法不生怖畏。随所闻法不用功劳。而能领解速得不退。于此六法应当善知。有五障转。何等为五。谓离间语。一切妄语。意乐不成。心怀嫉妒。耽著诸欲。如是五法为障碍转。复有三法应当修行。何等为三。谓常兴心欲出家故。于持戒沙门婆罗门所。尊重恭敬。若非同类说法之者应远离之。何以故。菩萨不应修学彼法。若修学者如负刍草。何以故。非佛道故。若担负者即为执著。同诸愚痴。是故不应修学彼法。复次迦叶。菩萨又应受学三法。何等为三。谓常随顺诸佛如来。为他演说勤自修行。于众生所修习慈心。于此三处受已应学。复次应当亲近三法。何等为三。谓离捶打。不毁他人说云卑贱。于怖畏者施其无畏。应当亲近如是三法。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不亲下劣人  见不正直者

见已当远离  犹如避毒蛇

不应随学他  不礼应远离

犹如见恶狗  以生恶趣中

有怀执著人  学之同恶趣

闻说胜空法  应生爱乐心

及乐空比丘  亦应起尊敬

增长多闻道  而生利智心

亲近胜菩提  有情应敬礼

疾行受其教  速生诸善根

增长智慧心  如莲生在水

宜多听受法  所增善速增

以增智慧心  能断于诸漏

大威德无畏  大智大精勤

为欲利益他  自身盛利益

在家应舍离  捶楚打众生

发趣求菩提  于法得不退

无病最端正  人皆爱敬之

若修习慈心  舍离诸恶道

三十三天上  五欲自欢娱

从天若命终  不堕于三恶

生处于人世  种族豪贵家

形貌最端严  人无能毁者

天龙所守护  随法正修行

受于胜妙处  为人所爱重

善得安隐眠  寤亦心安隐

以为天拥护  终无怖畏心

此之广大法  有如是胜相

在家或出家  更有大饶益

令发悟忆念  多人诸善根

怖者以施安  趣向菩提果

更不事余天  唯除一切智

是人得正道  诸智共相应

以此诸善根  舍离三恶趣

得智获三明  善学于三学

如所作功德  如其所礼敬

独为众生尊  人多恭敬礼

礼敬如来者  众中为最上

住于在家地  若发菩提心

为彼说法言  及余汝当听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应成三法。何等为三。应离世间嬉戏放逸互相赠遗及以选择良日吉辰。应常清洁离多纳受。复当精进修学多闻。菩萨应成如是三法。复有三法应受修行。何等为三。于说法者不为障碍。应当劝请说法之人。恒然灯烛。常应作是三种之行。复次迦叶。有三种法终不应作。若有作者则受女身。何等为三。不应障母听闻正法及见比丘。不应障妻见诸比丘及闻正法。乃至不应于己妻所犯其非路。如是三法终不应作。若有作者便受女身。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常应以信心  燃灯烛光曜

便获无尘垢  清净之佛眼

由依此眼故  了诸所知法

若能了所知  以知过去法

知现在亦然  不分别未来

无有三种相  有斯二种相

舍离于第三  相即名无相

皆同为一义  佛所说诸根

然法无根本  于斯起分别

便失胜菩提  净修佛眼已

现证一切法  此句即菩提

如上所开示  法无有能示

亦无能毁者  诸法如虚空

是故说开示  导师宣此义

以为在家人  常燃灯烛光

得佛眼明了  不断他说法

释师子之教  终不往三涂

不受生盲果  能常劝请他

宣扬最胜教  以此善根力

转无上法轮  若人于母所

为作法留难  受鄙陋女身

盲伛多众罪  不曾睹众色

亦不少闻声  住于幽闇间

犹如蝙蝠类  于妻生妒忌

与作障法缘  从兹速命终

当为极陋女  发黄眼睛绿

黧黯目盲冥  足跛怀毒心

耳聋多口舌  如斯种类处

速受众恶身  常为欲因缘

丈夫生嫉妒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有三种法所不应作。何等为三。若他施物。设有微少苏醍醐等乃至或多难施之物。主若不请不应行施。他欲出家不应留难。未出家者。应当劝喻令使出家。见有建立如来塔庙。当助修营。不应缘此取其财物。如是三法在家菩萨所不应作。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他施功德财  不应与非处

于重便获罪  所施不能遮

信者诣施前  合掌俨然立

于中人力少  乐欲给侍僧

应随施主言  助其少人力

水浆汤饮等  及余轻物类

无违施主心  不令他怨恨

若有欲出家  或子或亲属

菩萨于是中  不应作留难

愿有情安乐  愿得证涅槃

我胜意乐然  愿说无上法

知其过失已  不应秽自身

勿长夜忧嗟  为烦恼所染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有三种法不应修行。何等为三。不应贩卖男子女人。又亦不应与他非药。若有作者不应亲近。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应离贩卖男  亦离贩卖女

非药勿与他  若与者应离

为苦众生故  天等所同诃

随趣诸方维  忧箭所中害

长夜增忧恼  众苦逼其身

夭寿自销亡  是故不应作

此过及余失  我悉了其因

为诸菩萨等  略说其少分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有三种法所不应作。何等为三。不应往彼淫女之家。不应亲近诸媒媾者。不住屠杀牛羊等处。如是三法所不应作。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不至淫女家  专行秽欲者

速致世讥嫌  亲近下欲故

尊者知其往  便即起嫌诃

招疾害其身  以之令寿尽

常不应亲近  媒媾男女人

他娶女为婚  近之被诽谤

亦不应往诣  诸为屠宰家

菩萨胜依人  皆所不称赞

此诸深过患  如来悉了知

为不正行人  我今如实说

世尊所有教  我弟子能知

斯人于佛前  能诣所行处

众生住圣道  将速至涅槃

佛为如是人  非为恶行说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应成三法。何等为三。住在家中观己身命如客使想。于己施物起积聚想。于未施者。如远离我百由旬想。不为妻子作积聚想。在家菩萨。应当成就如是三法。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常修于死想  我命速当终

于其所积财  应修取坚实

财不为妻子  亦不为己身

速疾得坚牢  身命及财物

殷重求佛道  不起贡高心

若舍饶益门  常遭诸损害

犹如於戏童  少尝非饱足

法味尚轻微  虽信非堪保

修行非猛励  相去实全遥

弘扬若不休  名为究竟法

迦叶我今说  如斯诸法门

人能解了之  名为一切智

以智善观察  于身生厌离

常自正思惟  想之如对我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成就三法。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三。父母不信令其住信。父母毁戒劝令住戒。父母悭贪劝令住舍。赞叹无上正等菩提。为他说法是为第一得不退转无上菩提。复次迦叶。在家菩萨。知可供养不可供养。可供养者而供养之。若不可者即不供养。然于彼所修习慈心。由成如是第二法故。得不退转无上菩提。复次迦叶。在家菩萨勤苦积财。不令虚费无令散失。不浪与他宜坚举置。而于净戒沙门婆罗门诸众生所。平等施之。与同法者无所障碍。由成如是第三法故。得不退转无上菩提。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若在家菩萨  求无上菩提

生三根本慧  此为最上觉

若父及与母  恶慧无信心

劝令生信乐  令其住胜法

悭犯住戒舍  无慧教令慧

亦常劝于是  为菩提胜法

应往于四方  遍求说法者

法施以教人  由斯增智慧

犯戒令住戒  无信令信心

无慧教令慧  得成不退转

若逢慧比丘  持戒多闻者

恭敬亲近之  数往而咨问

在家由此法  得不退菩提

知彼胜德人  多闻具诸智

慧解堪尊重  可持身肉施

此为信心相  如我前所言

无信则不能  发大菩提意

聪明见胜事  速成深利益

于诸殊妙法  取证不为难

知自及与他  如斯胜饶益

与出离相应  是故增智慧

本来恒积集  所有诸资财

为与持戒俱  共贮当来物

是无有异语  彼亦不虚言

勇进坚施成  当证如来果

持戒易共住  勇健获深慈

布施摄众生  如先后无异

清净最上施  无所有希求

若金若与银  无有不施者

勇猛施一切  宿世所行檀

希求无上乘  甚深最胜位

非法而供养  一切诸天人

不如能顺法  供养一众生

勇健为法求  以法能了法

聪明由胜道  获无上菩提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成就三法。于声闻乘而般涅槃。何等为三。此有一类怖三恶道。于大菩提起重担想。已集善根不专思念。不好善求。为心所害便生苦想。以成如是第一法故。退失菩提。于声闻乘而般涅槃。复次迦叶。此有一类。于所行施不生喜心。行布施已便生追悔。复不回向佛之智慧。由成如是第二法故。退失菩提。速于声闻乘而般涅槃。复次迦叶。此有一类。不勤精进专求多闻。以下劣善根速般涅槃。由成如是第三法故。退失菩提。速趣声闻乘而般涅槃。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发菩提心已  不正随顺行

退失于佛乘  入于声闻道

菩提非不信  及以懈怠心

无智守悭贪  则为有障碍

知恩住净戒  常乐广行檀

菩提不难得  由心造诸恶

心亦善行檀  众生心若坚

当为世间塔  若能离三法

心趣大菩提  当为世间尊

成无上应供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由成三法退失菩提。于独觉乘而般涅槃。何等为三。此有一类。虽已发趣大菩提心。于法悭吝。复有一类耽著观望。及取世间吉凶之相。复有一类发菩提心。以懈怠故不能遍求菩提分法。由成如是三种法故。一一皆能退失菩提。于独觉乘而般涅槃。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悭吝于正法  不教诲他人

得独觉菩提  退失无上道

由斯二种义  失利众苦生

亲近而修行  疑惑菩提道

思惟大乘法  就吉以避凶

此非正信心  为佛所弃舍

有能专意乐  坚固向菩提

终不礼余尊  唯除世间塔

若有净信心  不事余天等

是为成最上  号曰天中天

若有乐菩提  不事余天等

在在所生中  色力恒具足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由成三法受身黑闇。何等为三。如来塔所取其灯明。于他诤讼而现嗔恚。于他黑人不预己事横加毁呰。由此三法其身黑闇。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塔所燃灯明  断取是光焰

身便为黑闇  犹如乌毯毛

毁呰于黑人  我白汝身黑

由其轻毁他  受身便黑闇

宜善护其语  业终不败亡

随其所造业  当为彼业器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由成三业生工匠家。何等为三。菩萨自身能持五戒。若有亲属从远而来与酒令饮。或劝他人而令饮酒。即当生彼工匠之家。名第一法。复次迦叶。在家菩萨自修梵行。和合他人令行秽欲。缘造此业积集成故。而当生彼工匠之家。名第二法。复次迦叶。菩萨见他精勤读诵。然己家内起作兴功。寻语彼言。汝且休废读诵之业。宜时为我营办所成。以是业缘积集成故。而当生彼工匠之家。名第三法。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持酒劝他人  及与诸亲属

以成狂饮故  便为饶语匠

不解作刀针  及余工巧处

唯能坐摇手  炉前鼓橐囊

自能修梵行  为他称赞淫

此业异熟时  当为饶语匠

不解作刀针  不能鼓风橐

唯解奋长槌  砧前而锻铁

令他弃舍法  从兹而命终

速生工巧家  禀识常愚闇

初不见囊橐  亦不见钳槌

其业报应然  悉破坏众器

迦叶应防意  及善护其言

永勿教他人  一切不善法

轮回生死苦  由爱故增生

善法可勤修  应诃诸不善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成就三法。当生刹利豪族之家众同分中。颜貌端严人所爱敬。聪慧巧便不为懒惰。何等为三。谓睹未曾见沙门婆罗门。即生信心供养礼敬。言是福田。以清净心。延请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所须。在家菩萨成此初法。当生刹利豪族之家众同分中。复次迦叶。在家菩萨坚住本誓。如说修行终不妄语。成就如是第二法故。当生刹利豪族之家众同分中。复次迦叶。在家菩萨。于具戒蕴沙门婆罗门所。修供养时而能摄受坚固之法。由成如是第三法故。当生刹利豪族之家众同分中。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诸有智慧等  见持戒多闻

应生欢喜心  往彼而请命

既为请命已  如法供养之

无有厌悔心  所施无挂阂

是取坚牢法  所为亲近者

种种智相应  于难而速得

如斯深信意  趣向大菩提

是智之所行  佛道非难证

恒为上活命  应受最胜财

希求殊妙法  证无上涅槃

当生豪族家  颜貌甚端严

得上妙衣服  证最上涅槃

如佛所称誉  行于最上乘

以佛乘能证  清凉妙涅槃

是为最胜果  如其所造业

获果亦等流  设经百亿劫

是业终无坏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成就三法种诸善根。乃至证得无上菩提。终不受于五欲世乐。何等为三。在家菩萨受持五戒。不向他人赞五欲乐。勤修自业不使女人。及发是心。我止亲近一切女人。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愿我不逢五欲世乐。由成如是最初法故。乃至菩提不受五欲。复次迦叶。在家菩萨。闻是等经而生深信求趣涅槃。虽复受持如是等教。隐蔽不行。有能演说及发起者。若人闻已。即当舍离诸恶作处。以此善根得无碍辩。得无著辩。若于现在及命终时。速得见佛。命终之后往生天上。不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成如是第二法故。乃至菩提不受五欲。复次迦叶。在家菩萨所有善根。悉皆回向无上菩提。不乐色声香味触法财封尊贵。不爱眷属。以无为心无为果报。速证无上正等菩提。由成如是第三法故。乃至菩提不受五欲。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在家修五戒  坚守善护持

不亲近女人  于中生厌恶

如是等法门  勤求无厌足

所有恶作处  应速舍离之

一切诸善法  悉回向菩提

以此诸善根  速离于五欲

常获胜多闻  为众生说法

发生大慈意  求无上菩提

是故闻此利  应生贤善心

不近于诸欲  速疾转法轮

尔时大迦叶。白佛言世尊。今此经法以何为名。我等今者云何奉持。佛告迦叶。是经名曰说三律仪。亦名宣说菩萨禁戒。亦名同入一切诸法。

佛说此经已。尊者大迦叶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同类推荐
  • 张子正蒙注

    张子正蒙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祖亮启禅师语录

    祖亮启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甲申杂记

    甲申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

    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

    《有的就是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由冯广维编著。《有的就是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讲述了:草根出身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饱尝了草民生活的艰辛,经历了贪官污吏给社会带来的沉重灾难,所以立国之后便对贪腐官员实施了难以想象的残酷惩治,剥皮实草便是当时的杰作,一时间人们谈官色变,避之如虎。但人们一旦走上官位,便抛掉了恐惧,不遗余力极尽各种手段,疯狂地中饱私囊,哪怕是上刀山下油锅也在所不惜。晚年的朱皇帝大惑不解:贪腐犹如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人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究竟所为何来?其实整个明朝,贪腐之风恐怕是历朝历代最严重的,最后甚至皇帝也带头大捞私财。
  • 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

    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

    傲月寒选编的《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精选了2012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武侠小说作品。《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中的这些文章反映了2012年度我国武侠小说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 冷婚厚爱专宠小魔妻

    冷婚厚爱专宠小魔妻

    “少爷,唐小姐离婚了,这次她还带着姓陆的一个孩子。”“少爷,唐小姐又要结婚了,这种人是没有心的,谁对她好就跟谁跑。这个二婚的女人不能要。”厉北辰眸中涌现一片阴冷,“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许娶她。”厉北辰在唐小念的订婚典礼上再一次拐带了她。
  • 三婚

    三婚

    遇到温盛予的时候,苏缈已经离婚两年了;那是一场耗尽她所有心力的婚姻,拿青春只换来了一份财产;从此,温婉的人民教师成了酒吧女老板;她用一晚还他一个人情;之后,他给她十万,她把十万扔给他,给了他一块钱;她心如止水,不信爱情婚姻,他炙热如火,死缠烂打;为了摆脱他,她甚至找了个老实人直接扯证了;婚礼当天,温盛予人造车祸,逼她现身;终于有一天,她怀着他的孩子,以为能再次相信爱情,却被他父母设计一场车祸;从此,世上再无苏缈,只有明家老爷子的小情人,先若。
  • 赢在追求卓越

    赢在追求卓越

    同样的精彩,不同的传奇。《赢在追求卓越》中12个不同的领域,12名成功企业家,他们的起伏经历、人生态度、经营方略、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帮你点亮管理智慧,重振创业梦想,让你的人生告别平凡。
  • 柒步诗

    柒步诗

    诸葛一生一世情,子建二生二世缘。错落时空里,陷入阴谋诡计之中,从死人堆里穿越而去,见证征战烦杂的三国时代,诸葛护她三年周全,她却不幸卷入三曹之争。“我定会以西蜀为聘,荆州为妆,许你一世不负芳华,”回身一吻落于眉心,浅浅深深,情意浓浓,声声殷切,“等我回来。”
  • 超级机械师系统

    超级机械师系统

    系统给他一双创世之手,他却用来煮奶茶!骨折借他一把轮椅,他却用来赛车...本以为能轻轻松松拿到高级机械师执照,却因为一次比赛,被机械师工会处处针对。然而边境的战争大量召集机械师,本以为没有机械师资格证的文杰会拒绝前往!却...毅然决然的踏上征程!
  • 重生之将门女相

    重生之将门女相

    名门之后,氏族嫡女,舍红妆,袭素衣,拾枪剑,斗文武。一腔智囊,决策千里。一身戎装,征战万里。功成之日却惨遭至亲背叛,一杯毒酒、一剑诛心、夺命手刃她的却是她倾心相护之人!半生戎马奔腾到头来只是笑谈一场,血溅华宫,赤红焰火熄灭深宫,雪漫漫,芳魂逝。可,天不负她!凤凰涅槃,地狱重生!重生来过,她也还是她,只是她却变成了执棋之人!她司懿,就是那来自地狱的索命恶鬼,舍心弃情,阴狠毒辣!立朝堂、战沙场,狡猾丞相、聪勇女将,今生她只为自己而活!既然今生无法安宁度日,那就让她搅乱这一池静水又怎样?!明枪暗箭,阴谋诡计,层出不穷,源源不绝,扶幼帝,战天下,一代女相名扬天下!但所谓高处不胜寒,她要的只是安宁逍遥罢了,到头来她竟也只是孤身一人,冷冷清清。直至惊世秘闻重现,世间皆震,受尽苦难之时,却不想,消失已久之人忽现并以自己从未想过的身份出现眼前,此时才知,他竟一直默默相护,默默相伴,默默为了她颠覆天下!寻寻觅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是这个“默默”又为何物?司懿表示终身不解!小剧场:(一)“丞相大人,您还欠我一个人情呢。”男子笑的温和,月光洒落,零零碎碎的撒在如玉脸庞竟是一时恍惚了人眼,迷醉了人心。“哦?竟有此事?本相…不知啊……”女相大人坐在石櫈上疑惑抬头,看着那坐在对面执棋男子温柔笑意,心中顿时防备,可对上他的眼却没由来的心虚。“丞相大人是想吃了就不认账吗?”棋子啪的一声落在棋盘之上,女子心头一颤,浑身发毛,哈哈一笑之后竟站起身子转身就跑!只是还未迈步,威风凛凛一朝女相的后领就已被人提起。“娘子,该还债了。”声音温润,女子哀叹不已,自己聪明一世,怎地就遇到了如此狐狸?!(二)太阳高升,天气炎热,但是帝都之中朝堂之上,此刻上演着激烈的口舌大战!“皇上!丞相明昭阴狠毒辣,冷酷无情,做下无数阴损之事!为我夏恒,还望皇上将其贬为庶人,赐予极刑!”工部尚书一脸的痛心,就差老泪纵横了。“皇上!明昭虽为将军府大小姐,但是也不可横向霸道啊!前日竟然火烧大理寺卿的府邸,使其损失重大!还望皇上明鉴啊!”中书令一脸悲切,好似被烧的是他家一样。“皇上!我家小儿前日出行,偶遇明昭,却不曾想被那明昭打断四肢送回,还望皇上还臣公道!”被指正的女子一袭红白官袍,纹丝不动,站立如松,闭目养神?
  • 蜜蜂计

    蜜蜂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活英语对答如流

    生活英语对答如流

    本书内容真实鲜活,围绕用餐、住宿、聊天、逛街、学习、理财、娱乐、爱情和情感等9个主题,提炼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61个话题,每个话题下又包含互动问答、高频精句、场景会话、金词放送和精彩片段等5个部分,内容丰富生动,旨在使读者开心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