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100000001

第1章 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1)

我相信,无论你的境遇如何,身份地位怎样,都会有这样“走投无路”、“别无选择”的时刻。每个人都是有选择恐惧症的,很多路摆在你面前,你只能选择一条时,我们都会犹豫,都会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我们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

努力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不但可以带给你成功的喜悦,而且会让你整个人看上去美好极了。

现在打开朋友圈,每天都有人在遗憾地说“今天又睡到十点,早起跑步的计划泡汤了”,“昨晚一直在刷微博,给自己安排的读书两小时的计划没有执行”,“今天周末,出门踏青去了,本想晚上回来写完明天要交的稿子,但现在浑身无力,明早再写吧”。我相信每个人在做计划的时候,都是有着美好的、激动人心的愿望的,可无论这个愿望多么现实和有成效,比如跑步可以减掉身上的赘肉,都无法改变他们懒惰、拖延的状态。长久观察之后,我发现,这种人一个月里至少得有四五次这样“遗憾”的表达,我甚至能想象他每次向别人诉说时的愁眉苦脸,可不管当时是如何地谴责自己,到头来,还是改不掉身上的坏习惯,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不到。

我大致就把这类人归为不努力的人群。无法想象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每天都活在一种自我谴责中。而纵观周围对生活满意度高的人士,他们没有一个人是允许自己一次次地拖沓、无聊和懒惰的,相反他们抓紧了分秒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只给奋斗找时间,不给空虚留时间。

在我的微博上,有一个名叫“每天打鸡血”的分类,开微博三四年的时间,我每天不管多忙多累都会刷一次这个分类上所关注之人的更新。到目前为止,我微博上关注了近千人,但这个分类里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五个人,在这五人之中,又只有一个人是我几年里从来没有间断关注的,她就是北京交通广播电台主播、专栏作家麻宁。相比较那些明星大佬,她没有那么风光,但也因为如此,她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普通白领应该有怎样美好的生活状态,她的日常生活距离我们如此之近,以致每个人都可以学习。

她出生在河南鹤壁,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因每年成绩都是第一,顺利地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做了交通台的主播。很多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在她这里,算是有了很好的注解,学习上如此优秀的她,更是生活的好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她写的一条微博,“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坐着23:55的红眼航班回来,一夜没睡。今明两天上直播,同时还要在31号之前完成这么多事……但是居然只用了一天就基本做完了!剩下的两件事也都会在一天之内完成,我真是太感谢自己没有拖延症了!”她所谓的“只用一天的时间都做完的事情”包括:完成《时尚新娘》的专栏稿、《年轻人》的专栏稿、物业费、车险、送衣服去干洗、给爸爸打电话、拷照片、提供父亲节采访资料;“剩下的两件事”是办签证和写《女友》专栏稿。大家可不要忘了,她是坐夜班飞机回国的,第二天没有倒时差、没有躺下休息,竟然还顺利地完成了这么多事情。作为一名作者,我深知写作是一项脑力劳动非常大的工作,她竟然还写完了两篇专栏,于是,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她可以以20多岁的年纪,在北京买了房,有了车。

这当然不是偶然,即便她的微博不展示她今天做了什么,你也会从她的只言片语中看到她勤奋而快乐的生活状态。最近的一条微博,她写道:“7点到8点写专栏,9点到17点上节目,19:30到21:10到东宫看《最后的晚餐》,21:20到22:30到三联采访。”不管工作如何劳累,如果有好话剧,她一定抽出时间来看。

所有看过麻宁照片的人都会觉得她好美,那种美不是五官有多么精致,身材有多么棒,而是她的脸上没有一丝懈怠、一丝无趣,整日都是神采飞扬的。她有一双感染人的眼睛,让每个人都愿意和她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没错,奋进的人都挺快乐的。

如果说,你们觉得麻宁名校毕业的光环,是她最初的优势所在,还不足以激励你那颗已经懒到扔块石子都不会起涟漪的心湖,那么,我就用块石头砸向你,让你稍微摆动一下。

我有一位“忘年交”前辈,他叫周智琛,媒体圈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名字——国内最年轻的社长。198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2003年7月毕业于华侨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通过各种招聘和考试,进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006年3月,不到26岁的他,离开南方报业,出任东莞日报社执行总编辑;28岁创办《东莞时报》;2011年8月,到云南《都市时报》出任社长、总编辑,时年31岁。

对很多人而言,22岁到28岁这六年,是人生中最黄金的几年,这几年中你的努力程度,会直接决定你的中年和老年将会以一种怎样的状态度过,我想周智琛是深谙这个道理的。2011年,我有机会参加他举办的首届《都市时报》青年记者训练营,从全国4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出20名学生去参加,提供食宿,还有稿费可拿。虽然我早前就听到过关于他的故事,但是当我真正和他接触起来,才知道他之所以成为他的理由。

白天时,他的办公室很少开着门,他要去参加这个会议、那个活动,一天辗转三四个场合是常事儿。你如果想要找他,最好是在晚上十点半之后,八九点是他最忙的时候,他要签版。十点半之后,如果有同事来访,他便泡壶清茶,和他们聊天谈心;如果没事儿,他便关起门来读书,他的办公室里有很多好书,大部分他都读过;如果工作到太晚不能回家,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他经常在飞机登机时间结束的前几分钟才到达机场;有时,在办公室吃顿有红烧肉的外卖,都要在朋友圈里炫耀一下。他完全没有一个报社社长的架子,他的吃穿住行都是围绕着工作进行,怎样方便工作,就怎样做,好多次早上我去办公室时,在楼道里遇到他,他都是头发直立的,脸都没洗。

很多同事建议他,“能不参加的活动尽量不要去了,每天这么累,不值得。”他这样解释:“人哪,总会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你把这件事做好了,就可能件件(事情)都会做好。如果一件事做不好,那么(件件)事情都做不好。如同读书,比如你今年获得了‘三好学生’,可能明年国家奖学金就光临你。工作、做人也是一样。”

他最近做的一件事情是深圳大学邀请他去做答辩委员,按照常规来说,就是在学生讲述完自己的论文思路和写作过程之后,给出一些评价或者指点就可以了。但他却在《深圳晚报》上用8个版,展示了这些学生的毕业作品,他说他要给这些优秀的学生最高的礼赞,为青春加油。他努力把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都做好,当其他的报社同仁都在为某一个选题而兴奋不已时,他从日常生活的各个小的环节入手,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个个小的选题的光彩,让他这个总编辑也越走越远。

他说:“我这个人有个小习惯,闲下来的时候会找出以前的照片,看他的眼神,看他的脸,你会发现有一阵子你的状态非常好,眼神会比较清澈、平和,有一阵子又会比较涣散,眼神就比较乖戾。从眼睛里面是可以看出东西的,相由心生。这也是我一个绝不会放弃努力的原因,我希望我整个人都能由内而外地拥有号召力,感染我的同事。”

我相信他每一天的“挑战自己工作极限”的努力,便是他成为周智琛,而不是三四十岁还在做“媒体民工”的普通记者的原因。倒不是说鼓励大家不顾家庭和身体条件,甚至牺牲生命去工作,而是要我们多考虑一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之内把事情做得更好,重要的是这个“更”字。

人有很多本性难改的东西,比如只有当失败、不如意时,才会放眼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而当生活如常、平静如水时,总是混混沌沌,每日上班、下班而不再去反思当下的自己能否做得更好。

有数据显示,玩微博的人中,有一半以上是月工资3000元以下的普通白领和身无分文的学生。倒不是说微博不好,而是倘若一个人花费很多时间刷新微博、沉浸于微博的各种段子时,也就意味着很可能这部分时间没有得到高效率的利用。

我有一个理论——“低端的人”都偏爱输入(输入:每天花很多的时间去吸收各种信息),而“高端的人”更偏爱输出(输出:把自己的思想和所收获的传递出去),因为输出比输入要累很多,它多了一个反刍、咀嚼和表达的过程。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懒散惯了的朋友,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目标:每天在“知乎”上回答三个问题,周遭的朋友都恨不得给他点32个赞。不管目标大小,只要我们不把时间荒废在长时间的睡觉、整夜的打游戏和数个小时的聊天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善用时间和努力的力量。

所以,每当无所事事的时候,你可以在心里默念一遍“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我相信,你立马就可以找到要做的事情。对我来说,还挺管用的,希望你也是。

你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互相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但事实是,长大后你才发现,有时候寻求帮助并不是好事儿,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我有一个朋友,相比较之前频繁的联络,现在的这种偶尔的问候和交流,反倒让我觉得更舒服,她就是小鹿。小鹿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曾一起逛街、一起旅行,做什么都要在一起。毕业分别时,我们对彼此保证“无论以后发生什么,都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我还特别加上了一句“有福的时候,你就不用想着和我同享了;有难的时刻,你吱一声,我立刻出现”。记得当时,她感动得眼睛都湿润了,说实话,那一刻,我把自己都感动到了。虽说这种戏码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但在离别之际,自己亲口说出来,还是有一种赴汤蹈火的义气,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有这种感觉。

那时的一句发自肺腑的诺言,却成了我日后最想食言的话。宁愿自己当时没那么真诚,之后就不会如此难过。大学生活,好似没有多少需要帮助的事情,大不了就是帮着扫扫地,顺手帮她复印一下东西,或者替她上课答到,两个大闲人,在这些小事情面前,每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甚至不会意识到这是在帮忙。但当两个人都开始工作,有了各自需要应对的社会生活时,帮忙,可能就成为了一种负担。

经常是:我写稿到深夜,刚刚躺下时,接到她的电话,和男友吵架了,我几乎是用手机砸着脸听完了她快一个小时的唠叨,数落她和男友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上班时,她不会把PDF格式的文件转化成WORD格式,在做报表的我说下班之后给她,她说急用,于是,我从百度上下了转换软件,转化完成后给她;她给我发信息,我没有及时回复时,她会马上打电话给我,尤其是在开会时;假期她想出去旅游,硬拉我一起,她说正好可以散散心,可每次出去,累成傻子的我,都要背着大包小包给她拍美美的照片……不一而足的一件件事儿,让我想起她就头疼,有时,我会故意不接她的电话,甚至很卑鄙地觉得自己有些讨厌她了,她之于我好像也成了一种工作,需要我去应酬。

终于有一天,我爆发了。深夜写完稿后,因为忘记保存,稿件丢失,几千字的文章一秒内化为乌有,我心烦意乱,就差把头撞到墙上了。这时,她的电话响起,我的怒气一下子被点燃了,拿起电话,不等她说话,直接就喊过去:“小鹿,你能不能不这么烦啊?有什么事情你不能自己解决吗?我每天都要忙你的事儿,我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完,你有男朋友,让他帮你不行吗?”说着说着,我哭着挂掉了电话。

那晚,我一夜没睡。一方面为自己误删的过失不能原谅自己;另一方面,刚刚发完脾气的我,突然觉得很对不起小鹿。我是她最好的朋友,可连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都不能帮她,都不愿帮她。我不知道以后该怎样面对她了。

没想到的是,一周之后,我收到了她的邮件。她完全没有怪罪我的意思,还说要感谢我,是我让她意识到自己有“凡事儿都要求人”的习惯,她说她习惯了遇到问题,先向别人寻求帮助,而不是想想自己能否独立完成。看到这里,我心里好受了一些,说不定,我真的是在帮她呢,她接触的人肯定不是只有我,她不断地去麻烦别人,别人可能比我还要讨厌她,这时候她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会挽回很多朋友。

我不禁想起了曾经遇到的一件难事儿,我想要寻求一位师姐的帮助,觉得她做这件事比我容易很多,我联系到她后,她非常愧疚地向我解释了她不能帮我的原因,最后,嘱咐我的一句话是,“很多时候,别人来解决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我为自己汗颜的同时,也觉得自己很自私,总觉得人家做事儿比自己容易,却没想过她是去求别人帮忙,她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你想象着别人很简单地处理某件事,可人家说不定此刻也在遭遇着困难呢。

同类推荐
  • 国防部长浮沉记

    国防部长浮沉记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敢于为民请命、犯颜直谏的彭德怀从此罹难。这一历史的大悲剧仅仅是本书的序幕,而层出不穷的磨难和骇人听闻的迫害才是彭德怀坎坷命运的真实记载。老奸巨猾的康生之流如何在毛泽东面前诡进谗言;毛泽东将彭德怀遣往大西南目的何在;奉“中央文革”之命的两大派红卫兵头头如何十万火急抢押彭德怀进京。为民族昌盛两呕心沥血的彭大将军如何被惨不忍睹的法西斯手段摧残至死。
  • 情定法意瑞

    情定法意瑞

    本书是一部电影文学作品集,收入作者近年创作发表的文学剧本4篇。内容包括《情定法意瑞》、《寻找世界密码》、《节振国》、《青山绿水进小区》。4篇文学剧本故事生动,可读性强,对广大文学爱好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宁静客栈

    宁静客栈

    高尔斯华绥以小说闻名,他的散文也一样广受好评;题材丰厚,视野宏阔,叙事不拘一格。本书收入若干人物和风景素描与回忆,文论与序跋,书简。书中作品有的以含蓄的笔墨,抒情的调子,再现人物的性格面貌,勾勒出一幅幅肖像画;有的则着重渲染一种意境。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王爷,夺个皇位给你坐

    王爷,夺个皇位给你坐

    姚玉被鸳鸯佩带到了古代,没有谈情说爱过得她,一来就变成了新娘子,糊里糊涂的嫁进了王府,而娶她的王府三公子,却是个爹不亲娘不爱的人,两个命运相似的人,要如何面对王府中的争斗,如何面对重重难关!
  • 傲娇妹妹日常

    傲娇妹妹日常

    当我以为自己的世界在最开始都是围绕着妹妹转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并不只有妹妹!
  • 四字经

    四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唐诺读《左传》,一样的唐诺,不一样的历史散文书写。唐诺反复出入《左传》的世界,一次次试图走入子产、赵武、申公巫臣乃至孔子、左丘明等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春秋时代最杰出的头脑在其时其地究竟看到、想到了什么,他们某一言行究竟有着何种深远的积淀与思考,从而认出藏在历史缝隙里最好的人最好的事,也让春秋时代呈现出一个更为复杂深邃、立体可感的世界。情欲之事、鬼神之说、弭兵之会、小国家的大灵魂、两千多年前的梦、春秋战国的繁花般思维……由此出发,作者旁征博引,以文学的视角,围绕八个问题进行叩问和延伸,令人惊叹地将实然历史变成哲学思索的场域,陈旧的千年文本开始荡漾进此时此刻,是为《眼前》。
  • 外星人未解之谜

    外星人未解之谜

    在浩淼广阔的宇宙中,地球就像沙粒般渺小。自古以来,人们就发出了寻找宇宙生命的呼唤。外星球有没有真正的类似于人的生命存在,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这个谜题本身包含了很多的推测和猜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世界上仍然有一些无法用人类掌握的知识解释的事情,人们有时只能把它归结于外界“神秘力量”的操控和干预。自从1541年,哥白尼发表“日心说”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浩瀚的宇宙不只地球一个存在,地球只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小行星而已,这让人们开始把眼光从地球上移开,投向了广阔的银河系。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是改变一生的幸福课,帮助女人正确经营情感、职场、婚姻及人际关系,理性爱情,性情婚姻,快乐生活,微笑职场,告诉女性收获幸福的黄金法则,小的故事,却有大的智慧,揭示了女人的生活心理学。本书是一本让女人找到幸福之路的散文集。想做一个幸福的女人的女人进来看看吧,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 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华夏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本书旨在普及国民的文学常识,尤其是培养青少年的文学素养、增加国学知识,系统地汇编了课本内外的文学常识,从上古时代的神话到先秦诸子散文,从两汉辞赋到魏晋风骨,从大唐盛世到元代戏曲、杂剧和明清小说,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在扩展阅读的同时,又可作为辅助国学学习。
  • 哭单父梁九少府

    哭单父梁九少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上他这件事

    爱上他这件事

    他是娱乐圈大咖,年纪轻轻便已获得影帝奖,凭借精湛的演技和出色的外貌俘获万千少女芳心。冷淡,不近女色只是因为那人不是她。“顾先生,你这是告白吗?”“嗯。”“……”“所以,你的答案是什么?”练手文章,技术不到家,还在继续锻炼。
  • 不任性的18岁:青春期的女孩怎么教

    不任性的18岁:青春期的女孩怎么教

    18岁对于女孩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年龄,这是她们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她们因此迷茫、困惑,同时更让父母不知所措。如何帮助她们、与她们沟通,才能让她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健康地度过18岁?面对女孩的青春期,每个父母都需要简而有效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