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100000004

第4章 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4)

谁都会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就算再精彩,也会期待更好的生活,这本没有错,平凡的生活就是因为有了期待才有魅力。可现实是到达梦想的生活的路途遥远而艰难,并不是康庄大道,于是,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便会选择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实现理想,企图通过买彩票实现一夜暴富、通过嫁给有钱人实现贫穷现状的改变、通过花高价去国外读书掩盖自己不学无术的本质。如果仔细观察我们日常的生活,你会发现,有些你不屑于去关注的小事情,都有人在投机取巧地争夺蝇头小利。

理想的生活没有捷径,听上去很残酷,但它却是最公平的,它给予每个人的规则是相同的,那就是你必须脚踏实地、按部就班,谁付出的多,谁收获的就越多、越快,相反,那些整日闷头去投机取巧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吸取养分,会慢慢地败下阵来。

这和读书是一个道理。很多人问如何提高读书的效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更多的书,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要因人而异,但其实,如果你做一个试验便会发现:从头到尾读是最快的。那些看似你在略读和跳读的时刻,并不见得真是在节省时间。

相信很多年轻人都有环球旅行的梦想,大多数都是因为财力不支而未能成行。但是我喜欢的一位旅行达人,从辞职开始,用了四年的时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终让旅行成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她的计划是:第一年靠存款不饿死;第二年用写旅行文章的稿费来满足部分生活所需,依旧靠存款旅行;第三年是用稿费满足生活和旅行,能再存点更好;第四年是完全用稿费满足生活和旅行,存款更多。就这样,一步一步,而不是一蹴而就地实现了她的梦想。有时候,捷径可能就是最笨拙的方法,相比较那些现在还在存款、存款、存款,但一步还没有走出去的人来说,她算是提前尝到了梦想成真的滋味。

电影《女人梦三十》讲述的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不满意自己的年幼,觉得“三十岁是个轻浮而成熟的年龄”,终于在生日那天,在“愿望粉”的作用下,一夜之间变成了三十岁女人的故事。像所有的俗套故事一样,她经历了最初的不能接受,然后到逐渐适应,再到游刃有余,到最后的厌倦。这个故事对我的影响很大,片子里詹娜三十岁的生活和我想要的差不多,光鲜、时尚、富有创意和热情,而在这背后,是友情、亲情的远离,是同事间的钩心斗角,是人情淡漠,是不能像小时候一样撒娇和犯错误。她后悔不迭,不得不在“愿望粉”的作用下再回到十三岁。

生活就是如此,每个阶段、每个步骤都有它的价值所在。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慢下来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本事,所以,当遇到困难时,先不要去想有没有最快、最容易的方法,按照最现实的路径去一点点解决,或许你就能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爱好,是可以救命的

普通人之所以普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可以和生命产生共鸣的爱好,所以,你工作着大家的工作,上着大家上着的学,过着大家过着的生活,和大家没有什么两样。

有些人会说,爱好是天赋,是天生的,比如写作、唱歌、画画,对它们没有兴趣不能赖我。我不禁想起有一位前辈说过的话,他说:“现在的中国人,还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拼勤奋就可以出人头地。”纵观身边的世界,好像真是这么回事儿:写作的人一大把,随便写几部小说就可以进作协,但即便是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所依靠的也大多是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要说在写作上有多少灵光一闪的东西还真谈不上;唱歌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吴莫愁暂且不说,单单是勤奋努力的尚雯婕,也愣是用汗水浇灌出了“高仿天才”的花朵,距离真正的天才,还有好大一截。

所以说,不要再把天赋不好当做借口了,或者说不要再对“爱好是天生的”深信不疑了,事实上,我毫不怀疑有些人真的就是很虔诚地觉得爱好很高尚、很神秘,是自己不可轻易触碰的。爱好不是神话,也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是从你心里、从你大脑里面长出来的,像小树苗一样,你一点点地浇灌,它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爱好,爱好对于人的价值和宗教对于信徒的意义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爱好是和你的每天息息相关的,从日出到日落,你的生活都可以被它充盈。这种爱好,或者是插花、品茶、听戏,更或者是赛车、收集瓷器、旅游,可大可小,可易可难,关键是你得有。按照这个标准,好像每个人都会有点儿,但你真的放眼去观察,观察你的爸妈、你的同事、你的同学,你就会发现——他们却是一点点爱好也没有的。

从小到大需要填写的履历表、简历和各种申请表中都会有一栏“爱好”,小时候,我们都会很自然地写上唱歌(虽然只会唱一首《小燕子》),跳舞(六一儿童节学会的一支舞),可到了大学,尤其到了大四,需要填简历的时候,我记得当时我们宿舍的人都对这一项觉得格外难,说假话、硬写一个爱好吧,怕万一HR让表现,自己毫无准备;说实话吧,一无是处,实在是没有任何一个爱好,最后,几乎每个人都硬着头皮写上了听歌、看电影和读书。

可我们真的对听歌有爱好吗?听了几首排行榜上的口水歌就叫做爱好吗?如果真的喜欢听歌,中外男女歌手的歌曲都要略知一二吧,倘若某个旋律响起,你不会唱,至少也应该准确地指出歌名吧;看电影,别说是爱好,如果一个月只看一部电影,还是和舍友一起看恐怖片,可能连喜欢都谈不上吧,爱好电影的人,应该保持很大的看片量,起码谈起某个明星,你能指出她在哪几部电影里都演过什么角色吧;读书,看起来只要识字,都可以说自己喜欢读书,倘若你说喜欢文学类的书,问你王安忆、余华、苏童和陈忠实写过什么,你只能说出个《白鹿原》,接着一问三不知时,那真的会贻笑大方的。

尽管人类给爱好下过无数个定义了,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区分喜欢和爱好的区别。爱好,应该是一种长久的喜欢,保证一定的量和惯性,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让它拥有一种建设性,这才能算得上是爱好。小打小闹的“有点兴趣”,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比如,爱好玩游戏,能够把市面上所有可以玩到的游戏都玩一遍,即便是用几十年的时间;爱好插花,就买上一些关于插花的书籍,或者报个学习插花的业余班,有事儿没事儿,用野花在家里练练;爱好写作,就每天写一点,就算写得不好,也要每天练练笔。

爱好在最开始的阶段一定是不显眼的,它仿佛是你的一种情愫,一种偏爱,但时间长了,它就成为了你的一种标志,人家谈起你,会说“哦,那个会跳舞的王大姐啊”“嗯,我认识那个打太极很好的孙老太”“噢,隔壁超会做饭的那个小刘怎样怎样”,爱好的极致一定是专业。

说了那么多,爱好有用吗?看着那些没有爱好的人,人家不也过得挺好的吗?我不会顺着你说下去,说爱好没有用,人家是过得挺好。因为事实是,他们过得还真不怎么样。没有爱好的人,最频繁的状态就是空虚、无聊。表现就是聚在一起,或家长里短,或喝酒唱K,要不就是一个人在家里刷微博、聊微信,看似很欢乐,但结果呢,真安静下来,觉得心里怎么那么空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群人的狂欢”,大致就是说的这种状态吧。

爱好是一种提升生活质量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区分功能的东西。那些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并且把自己的爱好坚持下去的人,具有一种别样的风致,也因此成为了平凡但不普通的人,或者成为了你所仰望的人,比如乒乓球冠军、刺绣高手、瑜伽教练等等。

我上大学时,我们学校北门有一个拉二胡的六七十岁的老大爷,胳膊和腿都有伤,在凳子前面放一个小纸箱子,你点一首歌,他拉给你听,两块钱。经常是他给你拉了一首《二泉映月》之后,围观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往他的箱子里放上五块钱。学校周边有很多要饭的、乞讨的,但只有他每天赚钱最多。

年迈的老人,用他的特长,更准确地说是爱好,赚到了足够他生活的资本。有时,爱好是可以救命的。

倘若你在人群里被很快地淹没,那么从现在开始,找一个自己的爱好,坚持几年看看效果吧。

同类推荐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 王火文集·第六卷:梦中人生 王冠之谜

    王火文集·第六卷:梦中人生 王冠之谜

    《王火文集·第六卷》收录王火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作的《梦中人生》和《王冠之谜》。《梦中人生》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全书以“我”的回忆为线索,浓缩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潮动和时代风云。作品涌动着对生命的挚爱,对理想的求索,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讴歌及其对既往人事的反思,闪烁着理想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光辉。《王冠之谜》是一部长篇小说,描写建国之初,反对贪污行贿的运动中发生一个曲折的案件。作品就反对贪腐,弘扬民主与法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火一样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明确的是非观,引起人们的共鸣、思考与回味。
  • 现代文坛断片

    现代文坛断片

    《现代文坛断片》作者赵国忠多年从事散轶文的搜集、整理、研究。很多鲜为人知的名家名作在读者的视野中得以回归,这些散轶文学术价值很高,作品的作者诸如李健吾、巴金、凌叔华、林徽因、陈梦家、曹宝华、卞之琳、穆时英、俞平伯、巴金、徐志摩、、范烟桥、张爱玲、钱君陶、周黎庵、赵萝蕤、穆时英、徐志摩、郁达夫、俞平伯等,这些散轶作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鉴赏和研究都有着极高的价值。
  • 黄昏散步

    黄昏散步

    《黄昏散步》为作者于2009年所写的文艺杂笔作品集,有生活随感、游记散文.有工作体悟、文艺感想,也有为文学艺术界朋友们的图书或书法作品写下的序言,其中包含作者在自治区文联主席工作岗位上对文艺工作的总体思考与实践体会.对文联工作的整合想法与创作实践.对人生的不懈追求与哲理感悟一一并辑成此书。
  •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对文化、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由熊召政的20篇演讲集结成册,主讲作者对文人、文化的理解和体悟,其中以湖北楚文化为重点,多篇都有涉及。本书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讲文人,第二章讲作者自己对文化、生命等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第三章以楚文化为主题,也有篇章讲其他地区文化和中外文化对比。
热门推荐
  • 戈登医生

    戈登医生

    读你的两篇小说,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充实。充实是个常识性概念,完全谈不上高深,甚至还有点老生常谈,无非是言之有物、真情实感一类为某些“新锐”作家与批评家不屑的的说辞。认同文学常识有时恰如带着镣铐跳舞,远不如天马行空、凌空蹈虚来得容易,尤其是在文学空心化被消解意义、消解内容的口号包装成为时尚的今天,避实就虚故作高深的花活儿往往能更轻易地获得掌声与喝彩。媒体的竞相媚俗、作家的趋名趋利,已悄悄溶蚀了小说的诗意品格,没有浪漫,没有想象力,没有激情,越来越多的被称为小说的东西其实只是酒吧调情指南和商场黑厚学教材,欲望之外一片空白。
  • 破解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破解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企业的繁荣和发展最终起作用的是人,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人在企业中又是一最大的变数,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人的管理也就是对企业的管理。本书就企业聘人,用人、管理人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独特到的分析,给用人者提供了警醒。同时,也让企业认识到自己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 五灯严统解惑编

    五灯严统解惑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京:四九城里的风流岁月

    北京:四九城里的风流岁月

    本书为“城市映像”系列之一。本书精选关于北京的散文50篇,收录了梁实秋、朱自清、老舍、朱湘、汪曾祺、邓云乡、张中行等名家经典之作,从北京的风景、风俗、吃食、人物和对北京难以割舍的情感方面,展示百年间都城京华的盛景与风情。
  • 火影忍者之不一样的漩涡鸣人

    火影忍者之不一样的漩涡鸣人

    一个不一样的鸣人,一个不一样的结局,一个不一样的剧情。
  • 养成系超人

    养成系超人

    中城高中,漫威世界最著名的中学,蜘蛛侠的母校。同时也是现在趴在桌子上生无可恋的家伙,陆强的就读学校。……一个想在多元宇宙打酱油,兴趣只是成为超级英雄的不靠谱家伙,走上“最强的象征”的超人之路。
  • 总裁豪宠666

    总裁豪宠666

    安乔怎么也没想到,前一晚在酒吧被她解了皮带的大叔会在翌日衣冠楚楚出现在自家沙发上。同日,头条:安乔被高门世家退婚。全滨市的人都觉得她前程尽毁时,他站出来接手了她的人生。从此,17岁的安乔有了未婚夫和监护人,30岁的沈默有了软肋与盔甲。沈默:“对外介绍就称‘我先生’。”18岁生日,她跟朋友们介绍:“他叫沈默,是我……叔叔。”当晚,安乔就被沈默抵在墙角:“明天,给我重新介绍一遍!”世人皆知沈默得了一种“女人勿近”的怪病,却唯独任由她在他怀里肆意撒娇,无法无天。直到有一天,她知道了真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雷罚战尊

    雷罚战尊

    神陨大陆,横贯亿万里,遥无尽头,其上,百族林立,宗门万千,丹道高手,绝世武尊,皆如仙人一般,地位尊崇,法力无边,受尽世人尊崇。一个雷系的天才,手持刀剑,独战九天,执刑罚,灭异族,独领风骚…
  •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本书以胡适、傅斯年、蒋梦麟、梅贻琦、雷震、于右任、殷海光七位大家在1949年移居台湾的前因及此后在台湾的境遇为主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历史与文化解读。本书在历史档案的基础上真实地勾勒出七位知识人的命运剪影,透视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一代知识人的命运悲歌与文化乡愁。
  • 仙凡本道

    仙凡本道

    大千世界,浩瀚神州,任我驰骋。不是凭借修为,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