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3500000029

第29章 军事科技(5)

20世纪初,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琴生产国。20世纪中叶,日本引入了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方式,以雅马哈和卡瓦依为代表的钢琴制造企业迅速崛起,日本替代美国成为全球钢琴业的生产中心。

近年来,受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及目标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国外几乎所有知名钢琴企业都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基地,我国逐渐成为全球钢琴业的生产中心。

洗衣机的发明

1858年,在美国匹茨堡,一名叫汉密尔顿·史密斯的人发明了一台机器,用来代替手工洗衣。这台机器实质上是一个圆桶和一根用于转动的直轴,轴通过转动,使圆桶发生运动。虽然和现代意义上的洗衣机有很大区别。但这台机器可称作洗衣机的雏形,被后人称为世界上第一台洗衣机。

这台洗衣机有着很明显的缺点,使用极其费力,并且容易损伤衣服,所以几乎没有被投入使用。但是这台洗衣机为真正洗衣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1874年,另外一个美国人,比尔·布莱克斯制作了一台新型的洗衣机。这种洗衣机是木制手摇式,其构造是在一个木桶里装上六个大的叶片,通过手柄和齿轮进行运动,从而将衣物在木桶中转动,使之干净。这一款式的洗衣机和现代洗衣机已经很接近了。

19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市场上出现了蒸汽洗衣机,蒸汽动力成为了主力,之后又随之出现了水力洗衣机和内燃机洗衣机。19世纪初,美国人费希尔在芝加哥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而这台电动洗衣机的出现,则意味着人类家务劳动自动化的开始。

1922年,美国的一家公司将洗衣机拖动洗涤改造成搅拌洗涤,从此第一台搅拌式的洗衣机出现了。十年后,美国本德克斯航空公司研制了前装式滚筒洗衣机,这台洗衣机将洗涤、漂洗、脱水在同一个圆桶中完成。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让人类朝着自动化道路的方向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最早的电话机

电话是一种远程通信设备,它具有传送与接收声音的功能。

早在18世纪,欧洲就有“电话”一词。在当时“电话”仅仅用来指用线串起杯子的话筒。

1876年,苏格兰人亚·贝尔发明了电话机。贝尔通过两根导线将送话器和受话器相连,它们结构完全相同,并在电磁铁上装有振动膜片,实现了两端通话。但这种电话机存在许多缺陷,它通话距离短、效率低。1878年出现的炭精送话器使得电话机的送话器效率大为提高,其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起初的电话机是磁石电话机,它必须依靠自备电池供电,通过手摇发电机发送呼叫信号。1880年,出现共电式电话机,实现了交换机集中供电,省去了手摇发电机和干电池。1891年,旋转拨号盘式自动电话机问世,它能够发出直流拨号脉冲,自动交换机动作得以控制,可以选择被叫用户,并且能够自动完成交换功能。

20世纪60年代末期,终于出现了按键式全电子电话机。90年代初,发展转变为将拨号、通话、振铃三种功能汇集一体的电话机。伴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语音拨号电话机也正在出现。

信用卡的发明

信用卡同时也称为贷记卡。是一种比较简便的不用直接用现金付款的信贷服务。在信用卡的正面一般印有发卡银行名称、有效期等内容,背面有签名条和磁条。

很多人认为,信用卡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实不是。最早的信用卡19世纪末就出现了。英国服装业在19世纪80年代发展出信用卡,随后商业部门和旅游业紧随潮流。而当时的信用卡没有授信额度,也不能长期欠款,款项必须随用随付,在商业赊借行为中,也只能是短期的。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商人曼哈顿信贷专家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一家饭店招待客人,就餐后才发现忘记带钱包,不得已给妻子打电话,让妻子带钱过来结账,这一事件让他尴尬之余,发现了商机,他有了创建信用卡公司的念头。因此,麦克纳马拉找到好友施奈德合作投资了一万美元,于1950年春在纽约创建了“大来俱乐部”,后来改为大来信用卡公司,加入到大来俱乐部并成为其中的会员,就可以得到一张卡片,凭借此卡片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支付能力,持有卡片的会员可以到指定的27间餐厅进行记账消费,不必直接付款,这就是最早的信用卡。这种信用卡在当时不需要到银行去办理,被称为商业信用卡。

1959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美洲银行开始发行美洲银行卡。自此,很多银行也开始加入发卡的行列。进入20世纪60年代,银行信用卡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欢迎,并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天衣无缝的拉链

拉链又叫拉锁,是一排塑料齿或金属齿附在两条带子上,然后用一滑动件使其开口或封闭。大量用于衣服、帐篷和包袋等。

拉链的出现大约在一个世纪之前。那时欧洲中部的一些地方,人们尝试用带、钩和环等来代替蝴蝶结,于是开始了研制拉链的试验。1893年,美国工程师贾德森利用凹凸齿错合原理,设计出一种可快速滑动的关启系统,这是拉链的雏形。但这一发明并没有被投入应用。主要是因为这种早期的锁紧装置质量不好,经常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松开,让人难堪。

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进了这种粗糙的锁紧装置,使其变成了一种可靠的商品。他采用的办法是把金属锁齿附在一个灵活的轴上。每一个齿都是一个小型的钩,能与挨着而相对的另一条带子上的一个小齿下面的孔眼匹配。这种拉链很牢固,只有滑动器滑动使齿张开时才能拉开。

这种拉链简单实用,又很方便。很快被用于军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首次订购了大批的拉链给士兵做服装。但拉链在民间的推广则比较晚,直到1930年左右才被人们所接受。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制作拉链也从金属材料转向非金属材料,品种、规格也逐渐复杂多样。其性能、材料、结构都有了极大的改进,且用途更加广泛,甚至用到航空、医疗等重要领域。小小的拉链由于其突出的实用性,也将会被载入史册。

血型的发现

血型的发现对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01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卡尔·兰德斯泰纳第一个发现了ABO血型。ABO血型的发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卡尔·兰德斯泰纳也因为这一发现在193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ABO血型中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它们是人类中最常见,也是最早被人类发现的血型。在卡尔·兰德斯泰纳发现ABO血型之后,从1927年开始,又陆续有科学家发现了不同的血型如MN血型、Q血型、E血型、T血型、Rh血型等数十种很少见但却存在的血型系统。另外,人们还惊奇地发现,不单单是人类,在一些动物身上也都存在血型,如猴子、猩猩、大象、狗等这些高等动物存在血型,甚至乌龟、青蛙等低等动物身上也可以找到血型的痕迹。

血型的研究,在各个领域都有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促进了医学、生化学的发展,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方法、性格形成、气质修养、行为表达都有影响,甚至和人类的社会活动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因为这样,人类对血型的研究,被列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他国家,尤其是日本,其中一些科学家对血型的研究成立了专门的学科,作为一项新的学科来进行研究和探索。

空调的发明

世界上第一台空调是美国工程师兼发明家威利斯·开利发明的,他是现代空调系统的发明者,并因此带动了一个新的产业——空调行业的发展。为了表达他对空调行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他被后人誉为“空调之父”。

开利曾在一家制作暖气机、风箱及排风机的公司工作,职务是采暖工程师。为了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效益、节约成本,开利不断对采暖装置进行改良,有一次在等火车时,外面起了大雾,他感受到起雾前后,火车内外温度的不同。这让他受到了启发,理解了温度、湿度和露点的关系。开利对空气改良装置进行改良,使用了盘管,这样使空气湿度降低了55%。1906年,他将这一发明申请了专利。

1915年,开利和朋友合资35000美元在美国新泽西州成立了开利工程公司,它是开利空调的前身,该公司一直对空调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1921年,开利公司申请了离心式冷水机组的专利,这一专利适用于大型空间的制冷,比如工厂车间的制冷。1922年,开利对他的发明进一步进行完善,他摒弃了有毒的氨,而使用更安全的冷媒,并且对机组体积进行了改变,这样大大减小空调的体积,使其更轻便,开创了舒适型空调的先河。

1924年,空调的使用不再只限于工业、企业,经开利改良后的空调同时可以运用于居民的生活中。但因为造价高,价格昂贵,还很难走入普通大众的家庭。1928年,开利开发了第一台舒适轻便、价格适中的家用空调,从此,空调在发达国家迅速普及起来。

电视机的发明

电视是指通过电子技术和相关设备接收的图像和音频信号,也叫电视接收机。电视并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创造,而是一群人跨越时间和国界的维度共同努力的结晶。

1875年,电话的发明、无线电和电影技术飞速发展,无数科技人员开始研究图像传送技术,希望通过最新科技成果,对影像和景物进行光电转换,并将转换的信号传送至其他地方,即可实时重现画面。这可以看作电视机发明的萌芽阶段。

1908年,英国的肯培尔·斯文顿、俄国的罗申克夫发现电子扫描原理,从此形成了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础。1923年,美籍苏联人兹瓦里金发明了静电积贮式摄像管和电子扫描仪显像管,成为电视摄像术的先驱。

1923年7月26日,英国的约翰·洛奇·贝尔德申请通过了一项专利,此项专利为通过有线或无线电波通信方式,传送图像、肖像和场景的系统。1925年,贝尔德根据自己的专利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28年,美国的RCA电视台率先播出第一套电视片《FelixTheCat》,从此,电视机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很快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信息传播和思维方式。

纸尿裤的发明

“尿裤”的概念在人类诞生之初就有了,但那时的“尿裤”是植物的叶子、动物的皮毛或是处理过的野草和苔藓。在寒冷的地方,出于保暖考虑,通常用毛毯裹住婴儿,这是最初的“尿裤”。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生产且便宜的棉纺布促进了“尿裤”的诞生。在宝宝臀部,放进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尿布,以此兜住大小便。而妈妈们想要更好地保护宝宝,会往尿布里添些苔藓或者泥炭等,用于吸水;或者把几片尿布叠在一起使用,防止漏尿。

同类推荐
  • 高新科技的开发

    高新科技的开发

    海洋中有多少生物,海洋生物的环境又是怎样的,海水的又有着怎样的学问,以及海洋对人类的影响,无一不激发我们的好奇,让我们走向探索的道路。早在史前人类就已经在海洋上旅行,从海洋中捕鱼,以海洋为生,对海洋进行探索。然对深海海底的探索一直到20世纪中才真正开始。而今,我们通过高科技来探索海洋,进一步揭开海洋神秘的面纱,还你一个更加真实的海洋。
  • 长满灌木的南北极(星球保卫战)

    长满灌木的南北极(星球保卫战)

    本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两极在哪里?南极边缘的实地界线、南极大陆、南极的生存条件、南极冰山、体验南极生活、寒冷的海洋、北极的气候特征、北极的生存条件、极地生物的斗寒本领、北极环境、生活在北极的人等。
  • 野人:野人领地的考察(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野人:野人领地的考察(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介绍了巨猿与野人有何关系、野人可能是僵尸吗、是野人还是棕熊、长着翅膀的怪物飞人、鸟人是卵生人吗、畸形人是杂交野人吗、超级巨人真的存在吗、笔直的动物脚印之谜、雪人的不解之谜、海底怪物来自哪儿、神出鬼没的多毛怪物等内容。
  • 丰富的微观世界:微生物

    丰富的微观世界:微生物

    生命对人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谜,而微生物作为一群特殊的生命体更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虽然,微生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地球几经沧桑,然而,这些神奇的生物群落却能繁衍至今。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被发现的“聪明而智慧”的微小生物。全书从介绍地球上最早的居民开始,逐步带你去了解微生物是怎样生存至今的;微生物与人体的健康,与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利害关系;微生物的存在又对地球这颗蓝色星球起到了什么作用;微生物能为我们的未来作出什么贡献;让人讨厌的细菌、病毒又是什么样的;伟大的科学家们是怎样努力为我们开启了解微生物世界的大门。相信本书将激发你的阅读兴趣,丰富你的课外知识。
  • 生活知识百科(第四册)

    生活知识百科(第四册)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知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家庭生活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为更完善、更及时地向人们介绍生活知识已经成为大众的普遍需要。本书针对家庭生活知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是专门介绍家庭生活知识的百科式的工具书。其对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其他图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绝色校草霸道爱

    绝色校草霸道爱

    指腹为婚?男扮女装?多么戏剧的词汇,却是那么真实地在萧沐雪的身上上演了。在好友的威胁下参加了文艺社。不过……这个人就是社长?本来是一个让她有些敬畏的人,没有想到……她明明就是男儿打扮,这个人竟然会告白,一定是她在做梦。一味的想要逃避的人却没有想到她怎么逃都是逃不掉的,本来待人疏远的人竟然也化身霸道男一心在她的身上。
  • 心爱的树

    心爱的树

    本书收入蒋韵的中篇小说《心爱的树》《朗霞的西街》《晚祷》《完美的旅行》《行走的年代》等。“失去、生命悲情、苦难”这是蒋韵几十年来不断书写的文学母题。
  • 红发安妮系列1:绿山墙的安妮

    红发安妮系列1:绿山墙的安妮

    描写卡斯伯特兄妹向孤儿院申领一个男孩,但却错误地送来了 一个红头发的女孩。这个女孩以其活泼乐观的精神,不但感染了年迈孤独 卡斯伯特兄妹,也照亮了整个绿山墙的生活。她奇妙的幻想生活、与戴安 娜纯真的友谊、与吉尔伯特的斗争、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无不展示着一 个小女孩快乐的童年生活。
  • 人间乐

    人间乐

    一代花魁的欲望传奇和灵魂史诗,一半物欲横流 ,一半诗意四溅。贾平凹、陈忠实、叶辛、王祥夫诚意推荐。晚清时期,家世显赫的许家小姐凝脂,因为偶然失贞,又恰逢目睹了殷夫人为力证清白选择自尽的一幕,由此初次窥见女性的命运。为了牢牢地将人生控制在自己手里,她悄悄举起了反抗的旗帜。不久,她幸运地嫁给受父亲影响以享乐为信仰的昭灵山,并一步步成为江南最为传奇的名妓暮雪,从而到达了她掌控人生的巅峰……凝脂的一生,享受了男人如同信仰般的狂热与膜拜,在体会着女人“美的极致”所带来的一切恩惠时,也一直在失去。在这得与失之间,凝脂渐渐看清了皮囊的真相——“基于天地万物孕育而生,又终将成为天地万物中任何一物的可能。”
  • 天降悍妃:王爷乖乖宠

    天降悍妃:王爷乖乖宠

    “谁敢欺负我相公,本妃第一个灭了他。”成亲的当晚,她一身艳丽红装,绝美的脸上柳眉倒竖,一手叉腰,一脚踩凳,对着捉弄他的众人恶狠狠地道。她是本世纪最最倒霉的特警,还没来得及建功立业,就被一个炸弹送到了这个莫名的时空。更加倒霉的是,受伤昏迷的她醒来,却发现自己被打包送进了新房。她的丈夫是一个傻子?一个智商只有八岁的傻子?好吧,傻子就傻子吧,傻子好糊弄啊。只是……为毛她觉得,最后被糊弄的人反而是自己呢,难道她比他还要傻?丫的,给姐装傻是吧?那就有你好看的。一手拿手铐,一手端手枪,她星眸微眯,笑地绝魅:“来,相公,咱们谈谈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回来吧

    回来吧

    小池塔子从杂志社出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下午三点。正值八月盛夏,明晃晃的阳光在塔子眼前晃荡,她一下瘫软下去。待塔子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旁边蹲着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大约十五六岁,油亮油亮的黑发下是一对可爱的眉毛,一脸担忧地望着塔子:“你没事吧?喊你几声都没反应。”“没事,应该是中暑了。”塔子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谢谢。”“我来扶你。”女孩有些吃力地拉她起来。虽然塔子在途中一再表示自己没事,但那个女孩还是坚持把她送进家门。
  • 撒旦少东的前妻

    撒旦少东的前妻

    十年前他赐给她的痛,她早已埋进心间。本以为早已忘却的疼,在面对他时却又时时撕扯她的心。为何不能忘啊,忘了不是会更好吗?嫁他非她所愿,当知晓他就是那个他时,她默然。新婚之夜,他给她立了三条规矩,让她签下一份协议。不许出门,不许和别的男人来往,不许管他的事。七年之内如果她主动提出离婚,她将一分钱也得不到。她答应,因为,本来她就没有想在他身上得到什么。小心翼翼收起自己的心,不想与他有一丝的纠缠,这样是否就再也不会痛?却奈何,天不肯放过她,一场酒醉,他在她的肚子里留下了一粒种子。因为这粒种子,她不由自主的开始关注他的生活,他的所有,明知道他不会有心,却依然让他的样子再次入了她的心。可是,不管她怎么努力,他从不曾为她或是这个孩子打开过心。他的无心,渐渐冷下了她温热的心。从此,收了情,锁了爱,认真的做起了‘闲’妻良母。却不想她一再的忍让,换来的却是他的变本加厉。现在到好,他的女人居然敢找上门来向她示威,示威也就算了,居然还敢动她的宝贝女儿。我靠,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一挥手,毫无留恋的签了那份离婚协议,轻飘飘的带着女儿离开他的范围。什么?让她回去?她冷笑,当她是什么?让她走就走让她回去就回去?我听你在放……废气。他,是黑道上有名的撒旦,白道上让人闻风丧胆的嗜血总裁。他冷酷,他无心,他无爱。女人在他心里就是贪婪与愚蠢的代名词。她嫁他,他娶她,只是一场戏。他不曾关注她的一点一滴,在他心里她可有可无。却不想,有朝一日这可笑的女人居然敢对他有要求了。那好,他会让她一无所有,看她还敢不敢对他有所要求。结果,她居然爽快的把离婚协议书给签了,而且动作干净利落得让他瞠目结舌。难道是他看错了她?当他回家面对着一室的冷清,突然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心有点空,这才发觉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习惯了有她存在的家。纵使这样,也休想他会认错,他没有错,错的是她。再一次巧遇,却发现她变得不一样了。什么时候她有那么好的身手了?居然一脚就能把人踢飞。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女人吗?为什么他从来都不知道她还有这么一面?什么?拒绝?反抗?不回来?我靠,你有种。竟敢不回来,我倒要看看是你小女人厉害,还是我暗夜撒旦厉害。什么?她居然是她?这怎么可能?愤怒、暴躁、嗜血的情绪一瞬间冲出肺腑。天地间立刻风起云涌,只因撒旦要夺妻。
  • 尘封的记忆

    尘封的记忆

    夕阳西坠,一辆黑色奔驰牌轿车缓缓驶进延州县城,旁边的行人从车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不由得啧啧赞叹:真漂亮!奔驰牌轿车绕城一周后慢慢停在城西的西河大桥上。从副驾位置上下来一个年近六十岁的男子,绕到司机后边,打开驾驶后位车门,扶下来一位满头银发的长者,他们对着延河望了半天。长者迷茫地摇了摇头:“找不见了,应该就在这一带。”长者从随身携带的黑色手提包中,微颤地拿出两张发黄的黑白照片,一张是石油厂的大门,一张是石油厂全景。老人对照照片怎么也找不出当年的痕迹,自言自语地说:“快六十年了,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周围的山没变,还是这么高,一定就在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