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3700000006

第6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2)

不知道,他离开这里的时候,是否也有人像他这样,久久伫立着,目送他远去。不管怎样,这场离别还是结束了,就像世间所有的离别,纵然有万千不舍也终须各自挥手,转身天涯。许多事即使经历沧海桑田,也不会改变,比如塞北的风烟,比如人间的聚散。千年以后,那场雪依旧下着,那脚印依旧清晰。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离思满怀,山水也是天涯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关于离别,如今我们已经很难再有黯然销魂的滋味。这个年代,纵然是隔着千山万水,也不需多久,就能结束相思之苦。可是在千百年前,隔了山岳,就是世事茫茫;隔了云烟,就是相聚无期。因为山高水远,所以想见不能见,这是所有人的无奈。于是,很多时候,离别富有情节,也富有诗意。

杨柳岸的晓风残月,沉默地送走了无数离人,也沉默地见证了送别者伫立在原地,凄凄切切的悲伤;梧桐细雨的秋天,远行之人挥手而去,庭院里独自寂寞的人,相思被拉得无限漫长;滚滚长江的岸上,千愁万绪的人们,总是看孤帆远影消逝在如洗碧空,满目凄迷。在离别的情节里,有太多欲行不行的感伤,有太多欲说难说的心事。浊酒余欢,其中的滋味,如今有谁能知?

如今我们最常见的离别,就是站台上的挥手作别。目送列车离去,送行的人心中也会有些许感伤,但也只是短暂的心绪,说不上黯然,说不上神伤。或许,下个黄昏,他们又会重逢在人海。所以,如今的送别没有多少情节、没有多少故事,只剩下简单的寒暄、简单的嘱咐。再也不需要以诗相赠,再也不需要折柳依依。与那些古典的情节相比,如今的送别实在太过苍白。

喜欢这首诗的清淡格调。读这首诗,就像靠近江南烟水,远离了是非曲直,远离了烟火人间。这里,只有简简单单的离别,只有疏疏落落的感伤。尽管,离别的滋味清楚地摆放在江畔,但是远远看去,这里仍是山水相依。

刘长卿不算旷达豪放之人,所以在他的送别诗中,就有这样泪水沾襟的情景。应该说,在那个遥远的时空下,这就是寻常人送别的模样。人们知道离别意味着什么,所以在分别的路口,总是凄凄楚楚。刘长卿也不例外,面对离别,他的悲伤无处言说,只能写下这首诗,聊表心迹。那样宽阔的长江,那样漫长的流年,他很清楚,重逢或许就是数月甚至数年以后,他怎能不悲伤呢?

刘长卿年轻时在嵩山读书,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获罪,被贬为岭南的南巴尉。上元二年从南巴返回,旅居江浙。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被贬为睦州司马。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刺史。兴元元年和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时离开随州。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

这就是刘长卿的人生,起起伏伏,似乎总是没有尘埃落定的时候,其实,在大唐王朝那段诗意纵横的岁月里,诗人们虽然为我们描绘了无数唯美的画图,但是很多时候,诗人自己总是漂泊不定、憔悴不堪。只不过,他们可以在寂寥的时候,举杯对月;在悲伤的时候,提笔赋诗。

我们不知道,远去的那个人到底是谁;但我们知道,刘长卿曾经在江畔伫立了许久。看朋友远去,这个善感的诗人满心凄凉。无论是谁,在长久漂泊,看尽人间悲苦,饮尽天涯风霜以后,总会对朋友更加思念,面对离别的时候,也就会兴起更多的感伤。如果可以,刘长卿绝不愿意两个人的对酒当歌变成他独自的浊酒断肠。可也没有办法,人生之事,聚散相依,苦乐相随,许多事任谁都无法避开。

烟水之间,本应是落日闲情,渔舟唱晚;本应是扁舟游荡,流连忘返。可是此时,因为离别,迷离的烟水竟然也有几分萧瑟。总是这样,同样的景致,因为心境不同,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格调。天高海阔,欢喜的时候是无边的自在,可是在悲伤的时候却是无垠的空寂。

对于离别,真正的友情不同于普通的客套,它不在于当面的应酬,而在于别后的思念。所以,在这首诗里,我们看不到饯别的场面,只看到诗人伫立在长江之畔,久久地凝望着。很显然,这场离别让他愁思万千,不绝如缕。

我们可以想象,在离别之前,他们或许曾经泛舟水上,或许曾经共饮花前。但是在这个日子,无论何种情节,都少了几分雅致,多了几分悲伤。最后,朋友登船而去,诗人寥落江畔,此后的他们,隔着山水,音书难寄,想到这些,诗人心中无限荒凉。

再远的视野也去不到天涯。纵然诗人把江水望穿,朋友终究还是与他越来越远。后来,他能看见的只有青山如黛,依依向人。空旷的人间、寂寞的红尘,他都必须凄然面对。我们可以说,此时相别,自有相见之时,但是世事茫茫,谁又知道,此后的人生还有多久。此时晴天,彼时阴雨;今日明媚,明日黯淡,世间之事就是这样让人迷惘。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是的,孤帆远影,渐行渐远,终于还是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中。江水依旧茫然地流着,就像无情的时光。再深的情感,离别的时候,行人只有无可预知的长路,而留在原地,凄然送别的,只能将离人远去的背影,当作最后的记忆。而此时,朋友留给刘长卿的,就是那杳然不可见的帆影。再看那宽阔的江面,只有苍茫与缥缈,偶尔泛起的涟漪,似乎也与那远去的船帆,没有半点关系。

诗人只能沿着漫长无际的想象,去到远方,寻找朋友的踪影。于是,他看到,在无边的春色里,朋友泛舟五湖,坐拥山水;在落日时分,朋友左手清风,右手斜阳。五湖烟水,最能让人沉醉,在这里可以忘记凡尘、忘记世俗机心、忘记悲欢离合。诗人希冀的,就是远去的朋友能够归依山水,远离烦忧。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想象,世事纷扰,苦涩凄迷,谁又能知道前路几何呢?飞鸟入林,池鱼入渊,看似自在,其实也不过是悲喜自知。

终于,诗人还是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了送别的现场。江水依旧东去,青山依旧静默;飞鸟依旧悠闲,人间依旧寂静。他依旧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离思,终究还是让他的心中落花满地。

李商隐·无题:春已去,爱未央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爱情就是这样,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相依也有别离。我们总是希望,爱情里只有淡云微雨、芳草萋萋,可是真实的情况是,爱情里常常荒烟蔓草、风雪飘零。很多时候,再纯美的爱情,也敌不过世事如风。于是,离别悄然而至,悲伤延绵而来。当曾经的沧海终于变成了桑田,我们只能对着天空和大地说:这就是生活。

执手到老,不离不弃,这大概是最美的爱情。相遇人海,相守流年,从青春到迟暮,从天涯到海角,这样的爱情多令人向往!如果可以,谁不愿意将美丽的爱情进行到底,谁不愿意与那个让自己尽情绽放的人相守到永远,老去的时候,仍旧牵着彼此的手,夕阳西下的时候,坐在摇椅上,回忆从前?

李商隐的爱情诗,总是带着几分隐晦、几分曲折。恐怕只有经历过爱情、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深意。青春时节,我们也知道离别的滋味不好受,但是很少有刻骨铭心的痛楚。但是,多年以后,经历过许多事,明白了生命其实只是瞬间,也就会明白,离别真的可以让人黯然神伤。

李商隐生于晚唐。那时候,宦官专权,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而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闹了将近四十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牛李党争”。

生于这个混乱的时代,李商隐过得不安稳也不幸福。十九岁时,因文采出众,他深得牛党要员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进士及第,二十六岁受聘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辟为书记。王茂元喜欢他的才华,招他为女婿。但也因此,他遭到牛党的排斥。李党知道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之间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漫长的潦倒后,他最终在四十六岁那年忧郁而死。

很庆幸,在这个终生难得欢乐的诗人笔下,有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不管诗人是否亲身经历过那些故事,至少我们可以漫游在那些诗行里,任心事百转千回。

据说,这首诗所写的,就是李商隐自己的爱情。那时候,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所以,年轻的时候,李商隐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道士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所知。李商隐只好将他们的爱情放在诗行里。据考证,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共有二十首,大多与他们之间的恋情有关。因为别有隐情,这些诗总是给人朦胧之感。

诗就是这样,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仰天出门,笑看千古风流,这样的豪情让人陶醉;泠泠弦上,静听松风寒意,高楼月下,几行红笺小字,这样的清婉也让人沉迷。喜欢诗,不仅要喜欢其中的飘飘洒洒,也要喜欢其中的曲曲折折。读李商隐的诗,就好像面临山重水复,仔细品味,认真探寻,才能看到柳暗花明。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很多年前,与一位朋友离别之后,我打开她送给我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的就是这两句。那时正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只是觉得词句华美,于是就很自然地记在心间。后来才渐渐明白,相聚别离真的可以让人愁肠百结。落花时节的那些往事,看上去只如轻烟,却早已在心头刻下了伤痕。

经过漫长的等待,诗人与所爱的那个女子终于见面,但是那样的暮春,相别或许就从相见开始。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流连花前,沉醉月下。就像春天里的鲜妍百花,总是那样来去匆匆。他们这次来之不易的相逢,只能带给他们瞬间的欢喜。离别的时候,这两个深情的人,只能对着满地落花,默然叹息。花谢水流,谁也没有办法。

但是无论如何,他们的爱情并没有结束。我想,最坚贞的爱情就是,纵然是人间天上、碧落黄泉,也绝不放手。就像春蚕,到死之时才会停止吐丝;就像红烛,燃尽生命才会流干蜡泪。除非死别,绝不生离,这是无数人在爱情中的誓言,但是注定搁浅的爱情终究难以渡过沧海,最后剩下誓言无声,想起来只有不尽的悲伤。

他们的爱情,至少在他们心中还是完美的。但是,离别之后,也只换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许多时候,我们只能如此,不能赌书泼茶,终身相依,只好天涯海角,无尽相思。当然,不得不说,相思如酒,可以让人醉去,但是醒来的时候,寂寞仍是寂寞,凄凉仍是凄凉。

看看这两个炽热的生命,如何在红尘之海饱受相思之苦。这里,女子清晨梳妆的时候,甚至不敢面对镜中的自己,生怕因为思念,青丝变成了白发;那里,诗人对月低吟的时候,只因思念在心,往事幕幕涌上心头,于是觉得月光无比清寒。佛经上说,月光夏则凉,冬则增寒苦。这两个相爱的人,所处的情境便是如此。相聚之时,女子喜欢在菱花镜里看自己痴痴地笑,男子喜欢在月下为他们的爱情浅吟低唱;离别之后,女子只能顾影自怜,孤独无言,男子只能形影相吊,暗自悲伤。相思成灾,朝朝暮暮,却都无能为力,这是他们的无奈。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当思念没有着落,他们只能这样荒凉地想象。实际上,蓬莱仙山很远,远得没有方向。可是在这里,诗人说去往蓬莱的路并不遥远,只因他所处的蓬莱,其实代指恋人所住之处,也就是玉阳山灵都观。他们相距不远,却又远得让人绝望,因为他们的爱情不能见于世。

可他们的确深沉而坚贞地爱着。于是,诗人希望,殷勤的青鸟能替他们探听消息。这是没办法的办法,若青鸟知人心意,或许可以架起无形之桥,让他们知晓彼此相思的苦楚。可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天真的幻想,他们终究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生于尘世,总要面对万千变幻。就算你再不舍,许多人还是会悄然离开,许多事还是会默然结束。爱情也是如此,千万人说着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可是到最后,守着誓言,仍如初见的能有多少?其实,只需瞬间,爱情就可能落幕;只需片刻,情缘就可能了断。大多数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个相依的瞬间,珍惜每段相逢的缘分。就像晏殊在词中所写的那样: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李白·长相思:相思成灾,可以断肠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爱过才知情重,醉过方知酒浓。有人说,爱似烟火;有人说,爱如潮水。只有深沉爱过的人才会明白,爱情是生命里可遇不可求的风景,或许终身寻找也不可得,或许蓦然回首就能遇见。真正的爱情,可以让人生死相许,可以让人上天入地。

同类推荐
  • 古代怀人诗词三百首

    古代怀人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一本集中体现中国历代悼亡诗词的作品。作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精心选择出了三百首悼亡诗词加以评析。通过作者详尽的分析,使我们对这些古代诗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此外,本书进一步扩大了“悼亡”诗词的范畴。自西晋文学家潘岳最早以“悼亡”为名作悼亡诗三首,后人便以“悼亡”作为专名来表示悼念逝去的妻子。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真正广义的悼亡诗,是指生者悼念亡者的诗词,亡者可以是亲朋挚友,可以是国君贤臣,甚至可以是凭吊先烈和悼念故国。本文的悼亡诗词,就是以这一概念为基础,而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抚存悼亡之作。
  • 三国·荆州

    三国·荆州

    《三国·荆州》是朱苏进自小说创作转入编剧后的文学剧本代表作,是继《康熙王朝》《江山风雨情》《朱元璋》之后的又一历史巨作。本书同时收录《分享曹操》《最优美的最危险》《山是站起来的大海》《我就是酒》等多篇优美壮阔的杂文,这些杂文既体现了朱苏进文学创作水平和实力,又能切身感受到作家浓厚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其中,《三国·荆州》是张艺谋导演年度大片《影》的初始版本。
  • 寻找幸福的天堂(上)

    寻找幸福的天堂(上)

    “初夏的黄昏正是萤火虫的春天,夜色渐渐苏醒唤醒了又一群新的生命,月光朦胧,若隐若现的弯弯的月牙,它走我也走。我的脚步踏过小草们的头顶,惊起一群正在专心舞蹈的小小萤火虫,它们萦绕在我的身旁,对于我的到来,它们似乎更加的欢快了,我低着头专注的望着它们。
  • 时间会给你答案

    时间会给你答案

    我们哭过、疼过、迷茫过,但总有一天会以另一种方式得到补偿。有的人,是拿来成长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起生活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辈子怀念的。所有你苦苦追寻的,时间会给你答案。
  •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热门推荐
  • 萌妻没养肥:公子别乱来

    萌妻没养肥:公子别乱来

    一个作女通过死作三个男人,搞得天下大乱,风云变色,最后作死一大票人,也搭上了自己。养媳妇儿,就像养羊,养肥了才能宰。圈养在家的殷舞自愿挑起家族重任,深入虎穴刺探敌情,她以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没想到自己已成了他人的猎物,一不小心卷入一场又一场的阴谋诡计,平静的酒城暗潮汹涌,有人猎情、有人猎权,看懵懂小绵羊如何咬人一口。一场食色宴,许多人的命运就此改写。在不懂情为何物,男为何品时,她先后与三个人结下不解之缘,其中两个若即若离,还有还有一个时男时女。谁是孽缘,谁是真爱,纠缠于三段恋爱纠葛,被命运推到了峰口浪尖。
  • 白色狮子王

    白色狮子王

    作者通过寓言这一个老而又经久不衰的文学体裁,运用比喻和讽刺等写作手法阐述哲理和智慧,让读者采撷知识之果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寓言之篇幅短小、意境深远作用。
  • 九阳星主

    九阳星主

    我是天星门门主,真的不骗你!我是修仙的,是你们练武的不能比的!我是九阳之体,是你们妖魔鬼怪的克星!我是星主,将来要飞升仙界的!
  • 陇右王的剑

    陇右王的剑

    世居陇西的汪家三王十公,从汪家白狗立祖,再到创下三王十公,背后都有一位道士鼎立相助,此人悟性极高,又练过上乘武功,是陇右王的一把利剑,从一无所有,为陇右王打下不朽基业。
  • 佛说文殊菩萨最胜真实名义经

    佛说文殊菩萨最胜真实名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紫诏天音

    紫诏天音

    她柔弱的双翼,已经无法承载起这样的瑰玮的梦想。这个宏大的江湖中,精灵一般的她,注定了只能隔着遥远的时空,仰望神祇一般出入风云的他。她薄如蝉翼的未来,已经无法负荷尘世的纷扰。江湖风云,孰是孰非,她在这场梦境中,如此寂寞,如此忧伤,挣扎着要醒来。上天应允她最后的愿望,让她回到自己的故乡,让她在山林中自由吟唱。不再仰望。不再为他,费思量。
  • 午后三点

    午后三点

    那头由黑炭铸成的硕壮巨牛,牛头向东,盘尾向西,凝卧蛰伏,藏形 匿影,一副敛财聚福之相。前来卧牛安宅的阴阳先生安托儿一再告诫道: “这是卧财牛,宜静不宜喧,宜藏不宜露,安安稳稳,平平静静,方保富 贵仁人。”
  • 萌妻嫁到:无良废材妃

    萌妻嫁到:无良废材妃

    【完结+美满】一朝穿越,古灵精怪的她待嫁为妃。她戏帅哥,玩暧昧,占便宜,偶尔吃个醋,假装在乎。可是快活的日子没过多久,麻烦事却接踵而来。风流倜傥的俊王爷身份有待补充,温文尔雅的帅皇帝另有心机,刁蛮任性的俏小姐又是处处针对……嘿!她可不是吃素的。既然要玩,那就玩把大的,俊男美女统统都到碗里来!
  • 附身前世去修真

    附身前世去修真

    成圣难道就真的是天道追求的终点吗?圣人就再也没有追求了吗?圣人就真的是无情,修真就真的是逆天吗?冷翎风,一介凡人,车祸身死附身于一修真者的身体当中,并得到了他的一切记忆。回到现世,冷翎风在一所名为YY侦探事务所当中开始了他新的人生。
  • 列车通过的地方

    列车通过的地方

    齐建国想不到离婚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街道办事处那个负责结婚也负责离婚的女人甚至没有正眼看他们一眼,只把滚圆的下巴一扬,十分流利地问:真的没感情了?嗯……没等齐建国的话说出口,那个滚圆的下巴再一扬就接上了:协议离婚,简单,财产自己分。说着,她已十分麻利地打开抽屉,拿出个红色印章,眯着眼睛瞄瞄章上的字,然后在印泥上“啪啪”拍两下,“嘭嘭”两声,两个证书上便各自多了一个红圈儿,这一连串动作之娴熟,程序之简捷,让齐建国咋舌。